我是天津市属高校教师,副高职称,收入只有九千啊,公立学校工资都是来自财政,不可能这么高,除非是私立学校
天津市教师工资收入:
2022年11月16457
2022年12月20676
2022年全年175950元
这个收入数额应该不包括单位缴存的公积金,每年估计至少还要再加上5-6万。
这个工资收入感觉怎么样?
新时代天津教师风采展示:迎接党的二十大 培根铸魂育新人
网页链接
#该不该取消老师寒暑假的工资# 我觉得一项制度如果能够存在数十年,肯定是有它的道理,比如老师的寒暑假和期间全额工资。
首先声明,我不是老师,家里也没有当老师的亲戚,我仅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评价这个问题。
有人说老师待遇太高,不工作还给薪水不合理,我觉得这么看问题太偏激了。在大城市,比如天津,中小学老师待遇确实比较高,“双减”之前不少在职老师还会参与假期补课,有资历的好老师,一个月3、4万确实不成问题。不过“双减”后基本不可能了,因为风险太大,一旦被查处,估计正式编制就没了。少了这部分收入,剩下的也就是自身工资了,水平介于普通事业编和公务员之间,加上公积金,应该在15—18万之间,在天津依旧属于很不错的收入。
虽然收入不低,但老师也非常辛苦。每天有早自习,7点多就开始上班;现在家长天天嚷嚷没人看孩子,所以下班时间又退后了,基本得在19点左右。这么长的工作时间,基本上自己家是顾不上了,多给点钱难道不应该吗?
除了上班时间长以外,现在的孩子都很难管,家长一个比一个难缠,动不动就举报信访,所以老师精神压力也很大。管深了吧,孩子向家长告状,甚至直接跳楼自杀;管浅了吧,成绩下滑,家长过来找你打架。感觉现在当老师太难了,像我们80后小时候,家长见老师,就跟老鼠看见猫一样,不用老师提,家长都会主动说上一句“孩子不听话你就打,小崽子就是欠收拾”。现在的家长会这样吗?你说她孩子几句,她都得跟你满地打滚撒泼。所以现在小孩多能作妖啊,一个个打扮的跟社会人似的,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跳河跳楼,家长把孩子都当祖宗供起来。这种情形下,老师管学生的难度成指数倍增加。多给点钱作为精神补偿怎么了?
个人觉得家长就别总没事找事了,要求这个,要求那么,你花那个钱了吗?假期没人看孩子?你自己找个老妈子去[捂脸]
恭喜天津女排,再次夺得全国冠军。
在赞美声中,也有些中肯的建言,例如:女排队员都属于体制内球员,流动起来很难,这对于中国女排的整体发展,会有些桎梏,这个建言非常有道理。
可惜,作者只看到了现有女排体制的顽疾,而没有发现,中国女排之所以长盛不衰,恰恰得益于现有体制。
1、体制保障:每个球员都相当于半个公务员,薪资虽然不高,但是前途明朗,只要打得好,退役后,不是体委领导就是球队教练,最差也能混个大学学历,变成大学老师,这对于普通百姓家来讲,已经非常满意了。
2、确保选材:正因为薪资不高,能进入一线或职业队伍的,大部分都是天赋和热爱双料加持的球员,对比某足?一目了然。
3、心无旁骛:正因为打球是为了热爱,打球是为了事业,所以,几乎没听过女排的假赌事件,一群青春女孩,一门心思打球,试看天下?还有那个运动能如此单纯,清洁?
听说在山东丈母娘眼里,除了公务员,教师,医生这三个行业,其它各行业属于“社会闲杂人员”。
二虎涛哥说一个悲伤的事情!我身边熟悉的那些中产,80%以上都倒了,不包括公务员在内。2个做餐饮的,3个搞工程施工的,1个做教育培训的,1个做室内游乐场的,2个做酒店和旅游的。现在大家最羡慕的家庭组合是,男公务员,女教师编,一儿一女,爹妈养老金花不完的!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山东丈母娘,不喜欢开私企的,上市公司除外。
郭老师在天津无立锥之地,迫于无奈选择北漂,当年师付为何不帮一下?
天津9.1号某小学开学通知,大筛成老师主要工作了吗?
我是省内二本师范生,毕业后就考了编制,还是省示范性高中,干了不到两年辞职了。去的一群贵族私立学校,待遇提高一大截。后又有机会考进了天津事业编教师。
如果没考进天津不知道会不会后悔,但是感觉大概率不会,河北在编教师挣得实在是太少了,即使在乡镇中学,也能做出别人羡慕的成绩,行行出状元嘛!
也许是随遇而安的性格,我从不想在单位干个一官半职,有几次提拔机会都主动要求放弃,平时闲暇之余,看看书,钓钓鱼。没觉得日子多难过,反而轻松的多。朋友们认为这样的生活怎么样呢?
#天津头条#学没上几天,钱倒是交的挺勤,现在都三年三年的交了么???财政部的没有钱给老师发工资了是么??[捂脸][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