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苏东坡诗词下的峨眉山)

关于【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描写峨眉山的诗句:苏东坡诗词下的峨眉山,你了解多少?
  • 2、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

1、描写峨眉山的诗句:苏东坡诗词下的峨眉山,你了解多少?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

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

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苏东坡诗词下的峨眉山)

慧慧/摄

苏轼对峨眉山情有独钟

感情至深,峨眉山在其众多诗词中多有提及

他对峨眉山秀丽的景色、气候、环境非常熟悉

如《寄黎眉州》: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形象生动地描写峨眉山雨后山色苍翠的景象

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苏东坡诗词下的峨眉山)

庞尼西/摄

又如《送运判朱朝奉入蜀》中的

“霭霭青城云,娟娟峨嵋月”

对峨眉山的月景心驰神往

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苏东坡诗词下的峨眉山)

图源:峨眉山景区

又如《雪斋》中的

“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

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

从中可以看出,苏轼对峨眉山的气候环境

也是十分了解的

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苏东坡诗词下的峨眉山)

刘睿/摄

一起来欣赏

大文豪苏轼诗词下的峨眉山吧~

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苏东坡诗词下的峨眉山)

寄黎眉州

苏轼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这首诗是苏轼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在密州任上寄赠黎鍄的。黎鍄,字希声,四川渠江人,煕宁八年,他以尚书屯田郎中出知眉州,所以称“黎眉州”。

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苏东坡诗词下的峨眉山)

庞尼西/摄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

苏轼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

【注释】秀州:今浙江秀水。报本禅院:唐时所建,宋时改为本觉寺。熙宁五年末,作者过此。寺僧文长老方丈是作者的同乡,故称“乡僧”;诗中第三句的“蜀叟”,也指这位方丈。

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苏东坡诗词下的峨眉山)

袁学方/摄

送运判朱朝奉入蜀

苏轼


霭霭青城云,娟娟峨嵋月。

随我西北来,照我光不灭。

我在尘土中,白云呼我归。

我游江湖上,明月湿我衣。

岷峨天一方,云月在我侧。

谓是山中人,相望了不隔。

梦寻西南路,默数长短亭。

似闻嘉陵江,跳波吹枕屏。

送君无一物,清江饮君马。

路穿慈竹林,父老拜马下。

不用惊走藏,使者我友生。

听讼如家人,细说为汝评。

若逢山中友,问我归何日。

为话腰脚轻,犹堪踏泉石。

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苏东坡诗词下的峨眉山)

郭星/摄

送杨孟容

苏轼

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

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

江山不违人,遍满千家窗。

但苦窗中人,寸心不自降。

子归治小国,洪钟噎微撞。

我留侍玉坐,弱步欹丰扛。

后生多高才,名与黄童双。

不肯入州府,故人余老庞。

殷勤与问讯,爱惜霜眉厖。

何以待我归,寒醅发春缸。

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苏东坡诗词下的峨眉山)

郭星/摄

法惠寺横翠阁

苏轼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吴山故多态,转折为君容。

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

惟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秋悲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注释】法惠寺:故址在杭州清波门外,旧名兴庆寺,五代时吴越王钱氏所建。吴山:一名胥山,以旧时山上有伍子胥祠而得名,又叫城隍山,在今杭州市西南。故态:本来的姿态。帘额:门窗上挂的帘子,悬在上端,有如人的额头。人言秋悲:宋玉曾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平湖:指西湖。濯锦江,即锦水,一名岷江。峨眉:即峨眉山。苏轼从西湖和吴山联想到故乡的锦江和峨嵋山。

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苏东坡诗词下的峨眉山)

郭星/摄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苏轼

何人遗公石屏风,上有水墨希微踪。

不画长林与巨植,

独画峨眉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

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孤烟落日相溟濛。

含风偃蹇得真态,刻画始信有天工。

我恐毕宏韦偃死葬虢山下,骨可朽烂心难穷。

神机巧思无所发,化为烟霏沦石中。

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于诗人同。

愿公作诗慰不遇,无使二子含愤泣幽宫。

【注释】欧阳少师:指欧阳修。遗(wèi):赠送。溟蒙:模糊不清的样子。毕宏、韦偃,皆唐代名画家,擅长画松。虢(guó):在今河南卢氏县,石屏的产地。幽宫:冥间。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离京出任杭州通判。赴杭途中,路过颖州谒见欧阳修,观赏了石屏,应欧阳修之命作此诗。

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苏东坡诗词下的峨眉山)

郭星/摄

雪斋

——杭僧法言,作雪山于斋中

苏轼

君不见,

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

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

纷纷市人争夺中,谁信言公似赞公。

人间热恼无处洗,故向西斋作雪峰。

我梦扁舟适吴越,长廊静院灯如月。

开门不见人与牛,惟见空庭满山雪。

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苏东坡诗词下的峨眉山)

图源:峨眉山景区

送贾讷倅眉

苏轼

当年入蜀叹空回,未见峨眉肯再来。

童子遥知颂襦袴,使君先已洗樽罍。

鹿头北望应逢雁,人日东郊尚有梅。

我老不堪歌乐职,后生试觅子渊才。

【注释】诗共二首,此其一。公元1086年(元祐元年),苏轼知登州任,到官五日,调回京师。一年之间,三迁要职,当上翰林学士。贾讷这时出任眉州通判,任眉州副知州。宋制,通判皆为副知州。悴:副职。

白水寺

苏轼

但得身闲便是仙,眼前黑白漫纷然。

请君试向岩中坐,一日真如五百年。

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苏东坡诗词下的峨眉山)

图源:峨眉山景区

醉落魄

席上呈元素

苏轼

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飘泊。

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

樽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

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

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苏东坡诗词下的峨眉山)

郭星/摄

满庭芳

苏轼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注释】这首词抒写对蜀中故里的思念和对黄州邻里父老的惜别之情。雪堂:苏轼在黄州的居所名,位于长江边上。岷峨:四川的岷山与峨眉山,此代指作者故乡。

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苏东坡诗词下的峨眉山)

郭星/摄

河满子

密州寄益守冯当世

苏轼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着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注释】本篇作于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秋,是一首祝捷词。当时成都太守冯京平定了茂州少数民族的叛乱。岷峨:岷山、峨眉山。

资料来源:《名人与峨眉山》,峨眉山博物馆整理发布

2、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

生活在盛唐时期的李白,一生中写下了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正如他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诗中所说的“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纵观李白的写景诗篇,无不是以大手笔描绘了雄伟奇特的景象,抒发了李白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苏东坡诗词下的峨眉山)

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

生活在盛唐时期的李白,一生中写下了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正如他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诗中所说的“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纵观李白的写景诗篇,无不是以大手笔描绘了雄伟奇特的景象,抒发了李白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

如李白《望天门山》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渡荆门送别》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登峨眉山》,亦是以大手笔描绘了峨眉山雄伟奇特的景象。其景色之美,犹如置身人间仙境,美到了心坎里。

与李白后期因政治理想破灭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不同的是这首诗写于李白青年时期在蜀地读书游学期间。所以这首诗中的李白并不是要出世,而是有着远大的抱负,有着对寻仙访道、对世间真善美的追求。雄伟奇特的峨眉美景,不过只是暂时淡化了他的现实功利心而已。

《登峨眉山》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从体裁上来看,它是一首五言古诗。全文虽然有十六句,但在结构层次上非常严整,可分为四段,每段四句。首先,我们来看它的第一段“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意思是说,蜀中有很多仙山,但都难以与渺茫绵远的峨眉山相匹敌,所以我便试着登上峨眉山周游观览,但它雄伟奇特的景致我又哪里能够全部领略。通俗点说,就是李白认为峨眉山在蜀中无与伦比。

第二段“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便是李白为了说明峨眉山的无与伦比。它的意思是说,峨眉山青苍的山峰仿佛要开天一样,山上的色彩斑烂则如同出自画中。登上峰顶便可以赏玩紫霞,恰如真得到了修道成仙之术。从这段的意思来看,无疑李白着重描绘了峨眉山的高峻与秀丽,奇光异彩。

第三段“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所描绘的是李白在这样的景致中得到的感受。即我此次登上峨眉山,饱览山光之际,感受到了心情的欢快无极。在云间吹奏玉箫,在山石上弹起宝瑟。我一直就有修道学仙的愿望,登上峨眉山后便得偿这平生之夙愿。由此可见,李白在饱览山光之际,已然怡情于物外了。

最后一段“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意思是说,我的脸上充满烟霞之气,尘世中的牵累忽然间就消失了,倘若遇到仙人葛由,定于他相互携手凌跨白日。从景色来看,李白这里描绘的应是峨眉山顶的佛光奇景。而“骑羊子”,指的是《列仙传》中的仙人葛由,传说他骑着自己刻的木羊入山成仙。

综观李白的这首诗,峨眉山的雄伟奇特,无疑令人有人间仙境之感。而李白之所以寻仙访道,不外乎因为当时社会的虚伪丑恶,所以这首诗亦是李白追求真善美的体现。不知道今天的你,登上峨眉山又有什么感受呢?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关键词: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 古诗,描写峨眉山的诗句和解析,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杜甫,李白描写峨眉山的诗句。这就是关于《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描写峨眉山的诗句李白(苏东坡诗词下的峨眉山)》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43324/
1
上一篇 什么是特纳牙,特纳牙是指(喝完夜奶不刷牙男孩乳牙全烂光)
下一篇 炸面鱼的做法,配方和做法都告诉你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