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

关于【老舍的生平和故事】,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
  • 2、老舍的生平和故事,老舍120岁诞辰来看他

1、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

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

你可曾还记得《骆驼祥子》中这样一句话:“这世间的真话本就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对白。没有胭脂的年代,女儿的脸只为情郎红,可后来有了胭脂,便分不清是真情还是假意。”老舍先生的文字蕴含着丰富感情,他用一段段简洁的文字慢慢诉说着一个个故事和道理。或许我们对老舍的印象还是与北平,北平话和《骆驼祥子》等作品有关,但跳出老舍先生的作品,我们还可以发现老舍先生生活中的一些趣事。

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

催稿

抗战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催过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带戏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杀气满山头!

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

在《忙》一文中,老舍写道:“懒,在现实的社会里,是必然的结果,而且并不比忙坏”,看来习惯于“懒”的老舍,催稿趣事还有很多。

“现挂”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重庆举行文艺界同仁联谊晚会时,不知道是谁叫了一声:“老舍来段相声!”这就像是突然的袭击一般,让人毫无准备,但是老舍并不慌张,而是在身边左看右看,一下子便相中了相声演员欧少久。说什么呢?老舍略微思索后说道:“反正相声就是一捧一逗,你随便出上句,我接下句。”随后两人便上场。

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

欧少久说:“咱俩来个对春联。我的上联是——坐着走。”老舍说:“坐着怎么走啊”欧少久接着说:“你老舍先生来我们这儿做客,临走时,我给你雇辆车,你坐着走。”老舍说:“哦,这叫坐着走。好,我对下联——起来睡。”欧少久说:“起来怎么睡啊?”老舍回道:“那天我深夜回家,家里人等我不及,先和衣睡了。我唤他们说,我回来了,起来吧,起来睡。”这一段“现挂”不禁令人叫好。

“夫子风流爱赤梅,月明不待美人来。晴霞红日花如海,枝是珊瑚珠是苔。”老舍的《赠陈叔通》开头一句不由得让人想起胡絜青,胡老酷爱文艺,嗜爱绘画书法,这首诗便是题于胡老所画的红梅上,关于两人,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

老舍夫人曾回忆说:“老舍是个最幽默最能说的人,我从来都只听他说。那年暑假,他的三个好朋友轮流请我们吃饭,吃了三顿饭,见了三次面。开学后,我收到老舍的信,信里说,我们不能老是朋友请吃饭才能见面。现在你也有笔,我也有笔,咱俩就由笔谈起,来互相了解。于是,我们就开始通信。一写就是八十封。老舍又说,咱俩不能光通信不结婚呀!你也岁数大了,我也岁数大了,你要觉得我还可以,咱俩就结婚吧。后来我们就结了。”

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

老舍的趣事还有很多,关于美食的,关于养猫的,关于教育的……我想对于老舍来说,生活是有趣的,从他的文字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对北平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他爱那青灰色的城墙,他爱那小羊圈胡同的人家,他爱生活中的草木风物,人间烟火。而我们,爱他笔下的人物与故事,爱他来自生活中的风趣与幽默。

来源:山师大图书馆志愿者

2、老舍的生平和故事,老舍120岁诞辰来看他

【文艺星青年按】: 有一位文学大师,你可以从他的作品里呼吸到浓浓的京味,弥漫到空气中,散开到胡同里;你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感悟人生百态,悲欢离合……他笔下坚韧老实的骆驼祥子,嫉恶如仇的程疯子,谨言慎行的王利发,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他热情平和,笔下生趣,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就是老舍先生。

在老舍先生120周年诞辰即将到来之际,由北京市文物局等单位主办、老舍纪念馆等单位承办的系列纪念活动拉开帷幕。以“老舍笔下的人物及街市”为主题的画展、讲座,及以老舍先生作品改编的北京曲剧《龙须沟》《正红旗下》等演出,将轮番与观众见面。

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

老舍先生长女舒济与展览作品合影(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1月13日,由北京市文物局等单位主办、老舍纪念馆等单位承办的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

《老舍笔下的人物及街市》画展

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

“老舍笔下的人物及街市”展览,展出76幅国画、油画、素描等作品,展览将展至3月20日。为使更多人能欣赏到老舍笔下的北京传统风情,此次临展展品已汇编成画册。

本次《老舍笔下的人物与街市》展览集中展示了以老舍先生笔下人物和市井民情为灵感创作的艺术作品,将经过层层筛选的七十幅左右国画、油画、素描等作品进行展出,画作中包括已故蒋兆和先生的老舍像、盛锡珊先生的北京市井风情系列作品,其中著名漫画家李滨声,李苦禅之子、著名国画家李燕先生,北京人艺已故老艺术家牛星丽先生等众多老艺术家的作品都是首次集中呈现。此外,还有80后艺术家以更为创新实验的形式表达对老舍精神的理解和纪念。为使观展人与作品进行更好互动,还根据老舍作品创作布置了3D画。

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

本次参展画家年龄跨度大,既有20多岁的青年画家,也包括耄耋之年的老艺术家,跨年龄段的创作令本次展览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为使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品鉴老舍笔下的北京传统风情,此次临展展品已汇编成画册。

“老舍先生与北京的春节”讲座

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

主题:老舍先生与北京的春节

地点: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多功能厅

主讲人:

内容介绍:

北京是老舍先生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他对北京怀有深厚的感情。他的大量文学作品都以北京为题材和北京,尤其他对下层北京人生活的生动描写,成为了解北京文化的重要参考。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近老舍先生,从他的笔下去感受北京春节的喜庆、热闹。

“老舍在北京的足迹”展览

纪念老舍诞辰北京曲剧展演活动

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

曲剧《龙须沟》剧照

北京曲剧是老舍先生命名的,北京地域的唯一地方戏,京味文化的代表。北京市曲剧团改编排演了老舍先生9部作品(北京曲剧8部、话剧1部)。为配合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曲剧团在首都博物馆同时进行老舍作品演出。

通过北京唯一地方戏北京曲剧演出老舍相关作品改编剧目,使广大群众更加形象具体地认知和了解老舍先生笔下的人物和北京文化。

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

《龙须沟》改编自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同名作品,以京腔京韵的表现方式讲述了解放前后“龙须沟”大杂院居民的生活变化,是一部歌颂党和人民政府的现实主义作品。

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

解放前的北京龙须沟,是有名的“臭沟沿”。河的两岸,住满了卖力气的、耍手艺的,各色穷苦的劳动人民。为人耿直的老艺人程少亭(程疯子),原卖艺为生,因遭恶霸地皮黑旋风毒打,逃到龙须沟居住,依靠程娘子摆摊卖香烟过活。不料小恶霸冯狗子又抢了程娘子的烟,同院三轮车工人丁四受到恶霸欺凌,继之女儿小妞子又掉到龙须沟被活活淹死。解放后,人民政府惩办了恶霸黑旋风和他的爪牙冯狗子,治理了龙须沟,劳动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老舍其人

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

你不知道的老舍

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

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

老舍与夫人胡絜青

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

他们眼中的老舍

他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

——季羡林

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

——朱光潜

舍予是经过了生活底甜酸苦辣的,深通人情世故的人,但他底‘真’不但没有被这些所湮没,反而显得更凸出,更难能而且可爱。他底客客气气,谈笑风生里面,常常要跳出不知道是真话还是笑话的那一种幽默。

——胡风

虽然我没有赶上受他的教导,但我和老舍的关系,是在师友之间。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的友谊越来越深厚,到后来,成为亲密的朋友,尊师之感全没有了。

——臧克家

生活中的父亲完全是矛盾的。他一天到晚大部分时间不说话,在闷着头构思写作。很严肃、很封闭。但是只要有人来,一听见朋友的声音。他马上很活跃了,平易近人,热情周到,很谈得来。仔细想来,父亲也矛盾。因为他对生活、对写作极认真勤奋;另一方面,他又特别有情趣,爱生活。

——舒乙

温柔敦厚,和蔼可亲

——吴祖光

老舍的人生经

本文关键词:老舍的生平及作品有哪些,老舍生平简介和文学成就,老舍先生生平事迹及代表作,老舍的生平经历和奇闻异事,老舍的生平事迹有哪些。这就是关于《老舍的生平和故事,名人轶事——老舍》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43024/
1
上一篇 怎样炖牛肉好吃又简单,炖牛肉要这样做才软烂入味更好吃(有人直接炖)
下一篇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重返大气层技术是谁发明的(物理老师课堂上炒蛋揭秘不粘锅原理)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