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川凉山州彝族服饰】,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四川凉山州彝族服饰:五十六个民族服饰1——彝族的百花齐放
- 2、四川凉山州彝族服饰,凉山服饰彝族篇
1、四川凉山州彝族服饰:五十六个民族服饰1——彝族的百花齐放
彝族服饰的魅力
一起来体验一下
本文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共计4张图片
近期写起来民俗服饰的时候,才想起来我一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个题材——民族服饰。我们身边正好有这样的民俗服饰传承下来,不写一写实在是对不起这些服装。这里也做个推荐,如果很想领略到这样大的民族风采,不如去看看垫底辣孩的近期视频。#山东碧海#
今个先来说说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服饰——彝族的语言是彝语,在少数民族中,根据地域有不同的方言和土语是很常见的情况,因此,彝族也是不少。有6种方言,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彝族的支系繁多,分散的地域较多,居住环境复杂,其服饰多姿多彩的,形态也有上百种。服饰上没有很明显的季节区别,因为彝族所处的地域都是基本是深山,四季都冷。2014年11月11日,彝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精致的花边,是彝族已婚妇女服饰的主要特色,甚至在围腰上都有很多精美的刺绣。未婚女子喜戴缀有红缨赫尔珠料的鸡冠帽。居住在山地的彝族人,无论男女都喜欢披着一件精致的"察尔瓦"--羊皮披毡。从收取羊毛到成衣全都是由彝族人自己手工完成,也就是说彝族的人也是服装界的能工巧匠了。彝族男女都外着"察尔瓦"和彼毡。
彝族的少女15岁前和15岁后有很大的服饰区别。15岁前是穿红白两色的童裙,梳着独辫,15岁后,在举行了"沙拉洛"的仪式后,就有了不一样的变化。要穿着拖地的长裙,梳着双辫,扯掉耳线戴上耳坠。
彝族男子男子是以无胡须为美的,所以闲暇的时候拔掉胡须,耳带耳珠是很重要的,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少数民族服饰中,发型等也是很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尊重,不能触摸,这是彝族男子显示神灵的方式。
彝族姑娘很喜欢穿镶边衣,何为镶边衣?就是一种一种右衽宽长的上衣,衣服的衣袖和胸襟都绣有金色、红色、紫色、绿色等花纹图案,衣领镶细银泡,这种服装也是彝族姑娘的一种护身符,其护身符的说法来源一个美丽的传说。是镶边衣抵御了要来抢亲的人,让姑娘和心爱的人顺利结婚的一个小故事。
少数民族的服饰,很多都能看见刺绣图样,挑花刺绣更是传承。在彝族里,妇女几乎人人都是刺绣能手,从小就要学习这些技巧。可以说,每一件彝族服饰,都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彝族的服饰也有一些地区的区分。
凉山彝族的传统服饰,男女是穿右衽大襟衣、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平时跣足,跣足是什么呢?就是光着脚的意思哦。冬天的时候凉山彝族人会穿麻鞋,只穿麻鞋当然很冷,凉山彝族可是很聪明的。麻鞋内穿羊毛织成的形似靴子的毡袜,或裹棉、毛绑腿以护脚和御寒。
凉山的男子会头缠中髻,不同次方言区的样式不同,也会戴饰物,比如左耳会戴蜜蜡珠或者是银耳环等饰物,男裤根据方言不同,也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大裤脚"、"中裤脚"、"小裤脚"。
凉山女子的服饰,也不是那种色彩十分艳丽的。女子主要穿百褶裙,戴着头帕,生育后的也可以戴着帽子啊、缠帕啊。少数民族的服饰里,银饰是很特色的一点,凉山彝族的妇女喜佩耳饰、手饰,戴银领牌。服饰的色彩上,主要是黑色、红色、黄色三色,较为的传统。但是图案的纹饰比较多,比如鸡冠、羊角、火镰、蕨草、窗格等动、植物和生活物品。衣料上主要是自织自染的毛麻织品。
这里也重点说一下,因为大小凉山的交通都较为不便利,其实凉山的彝族服饰,能看见较为浓重的彝族特色。
乌蒙山彝族的服饰,男女服饰没有太明显的颜色区分,都可以穿青色、蓝色的大襟右衽长衫或短衫、长裤,会系白色腰带,头缠黑色或者白色的头帕,脚穿绣花高钉"鹞子鞋"或"鹰头鞋"。不过男子的服饰是没有花纹的,主要是披羊毛披毡。女子的服饰上较为精细,在领口、袖口、下摆、襟边会有彩色的花纹组合图案。乌蒙山的彝族服饰特色其实也是保留较好的。
楚雄型彝族服饰主要流行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各县及邻近地区。服饰特色较为的多彩,女上装的花饰繁多,色彩艳丽,常见款式是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少数地区上着对襟衣,下着花裙。图案以云纹和马樱花一类的花卉为主,也有佩戴头饰的习惯,这种头饰的传承也是某一种地区的区别。
男子的服饰也在趋汉化和时装化,但仍有不少地区保留着披羊皮褂、着火草和麻布衣的习俗,这是其它地区彝族服饰所罕见的。
这里的着火草,就是一种用火草植物纤维编织和缝制成的衣服,这里要重点说一下,对于火草衣、火草褂的保护应该重视了。
滇西的衣服服饰主要是流行于云南西部的大理、思茅、临沧、保山等地。滇西地区的彝族妇女的穿着上多为前短后长的右大襟衣,下衣多见是长裤,系围腰,套坎肩。巍山、弥渡两县妇女会佩戴羊毡裹背,而其他地区服饰较为质朴、素雅。其头饰或戴布帽,或包青帕,因为比较喜欢用五彩缨络、串珠等饰品,颇有南诏王室贵族华美艳丽的遗风。
男子衣服比较简单,就是简单的右衽大襟长衫,宽脚裤,头上会包青帕,腰系布带或皮兜肚,现在多穿时装。
红河型彝族服饰,就会较为多姿多彩,惯用对比色,图案以自然纹形为多几何纹次之。男子服饰和其他地区没有太大差别。
滇中及滇东南型彝族服饰,女装的主要款式为右襟或对襟上衣,下衣主要是长裤,个别地方会穿着裙子。以白色、兰色、黑色为底色,常见的图案主要是动植物花纹图案和几何图案。头饰差异会较大,地区上有很大的区分。男子的服装服饰一般是对襟衣、外套坎肩、着宽档裤,有的还扎绑腿,头包黑巾。
看了这么多的介绍,是不是感受到了民族服饰的魅力,下一期你们想要看什么民族服饰分析,快来说说吧。#碧海服饰#
2、四川凉山州彝族服饰,凉山服饰彝族篇
彝族方言区的服饰特点
由彝族服饰可以看岀年龄、性别、婚育等差异,还能看出节庆、婚礼、丧葬、崇尚、信仰、礼仪等习俗。
彝族女孩长到一定年龄时要举行换裙仪式,表示女孩已成人。彝族老年人丧服面料忌使用色彩鲜艳的红、黄二色,多用黑白二色,并在灵堂下方及两侧挂礼服以示祭奠;
婚礼时新娘头缠黑、青布帕,饰以金花银泡,上盖一块头巾,颈饰银领牌,耳坠银饰品,上身着绣花宽袖长衣,下着百褶裙,首饰为金银手镯及金银戒指,外披蓝色双层加史等。
彝族服饰随着不同地域、生态和方言而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依诺服饰。
青年男子,喜缠绕头帕,并扎髻指向天,左耳饰以蜜蜡或珊瑚或玛瑙或银耳环;上衣为圆领,窄袖,肩、胸部和袖上多绣以月牙、窗格、火镰、牛眼等精美图案;下装是大摆的阔腿裤(俗称“大裤脚”),一般用三四十尺青布或蓝布做成;小腿缠布条绑腿,腰挂匕首,外披袈什、瓦拉,并在瓦拉下边镶加一层宽约三十厘米的黑布为饰。
年轻女子上衣以紧身、艳丽为美,多讲求胸饰,喜戴红色珊瑚珠串和银制耳饰、领饰;下着红、黄、绿相拼接的百褶裙,腰挂三角包, 用于装针线或小饰品等;头戴由蓝色或青布叠成的长方形头帕,已婚育女子则戴荷叶帽。中老年服装以素色为主,耳饰为圆形玉耳佩。未成年女子的裙子为白色、镶黑边的三节百褶裙,辫子为单辫,耳饰多为海贝。
史乍服饰
男子裤子俗称中裤脚。不论男女,披白色、黑色、蓝色带须的瓦拉,衣饰选料以黑、蓝色为主。青年男子上衣以紧身、窄袖为美,环肩、襟、摆均用有色布镶饰细牙条布道;中老年男子外衣有对襟、大襟之分,一般较为宽大,既不饰边也不绣花于上。青年女子上衣身长超过膝,袖窄,坎肩多饰花纹,袖口及衣摆镶雪白的兔毛为饰,头帕为瓦盖形,多为几层或单层,比依诺语地区的女子头帕轻而薄,上绣精美纹样,耳饰一般选用黄色的大块蜜蜡珠,缀流苏,裙子与其他服饰地区差异不大。
所地服饰
因男性裤子较其他地方小而称“小裤脚”。男装多用黑布料,其特点是腰大、裆宽、而裤脚小,喜在裆中心饰一太阳纹案。上衣以紧而短,穿之露脐和半露臀部为美,镶一排银扣,立领,裳边以黄色或红色条边为饰。青年女子衣身饰涡纹或波纹传统纹样,以贴花为主,头饰以花锁边的青布巾,折叠后立于额顶,外披黑、白羊毛擀制而成的毡制坎肩或瓦拉,从头到身喜佩银饰,尽显高贵华丽。
服饰禁忌
彝族人有独特的服饰制作和穿着的习惯及禁忌,一般在属猴、属虎的日子禁忌设计、测量、裁缝或穿着男性新服饰;而在属猪、蛇、兔的日子禁忌测量、裁缝、穿着女性新服饰。在彝文典籍《时日禁忌》里记载“虎日不裁衣,裁衣不穿衣;猴日不穿衣,穿衣不长命;猪日不着服,着服不长命。”凉山彝族服饰禁忌中主要有:羞体禁忌、色彩禁忌、面料禁忌、丧服禁忌、穿着禁忌、色彩禁忌、制作时日禁忌等。在凉山彝族服饰禁忌中,不难发现彝族传统道德行为的规范、彝族服饰文化的底蕴、人生修养的愿望、古朴素净的审美追求等。在彝族服饰禁忌文化中依据服饰禁忌内涵和寓意,可分为宗教信仰禁忌、道德行为禁忌、污秽禁忌、审美禁忌、伦理禁忌等。其中,彝族服饰禁忌文化是彝族禁忌文化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彝族服饰禁忌是彝族服饰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包含了宗教信仰和人类道德行为规范以及传统审美观念。
在彝族服饰的装饰配色中,红、绿、黄、白、紫等原色被姑娘们大量使用,其中以红色为主。妇女们深谙色彩规律,她们善于运用对比手法表达创作意图,着意白对黑、红配绿、橙与蓝、黄与紫使两种色相间明亮度、纯度极强的暖色同纯度虽强而明度却暗的冷色汇合,另以中性色相间杂,起过渡或提升亮度的作用,使装饰纹样变得新鲜、醒目、生动、跳跃、丰盛,整体服饰显得绚丽多彩绮丽无比,充分反映了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与淳厚、奔放的民族性格。
文/蒋志聪
图/胡小平
凉山州文联出品
本文关键词:凉山彝族服饰文化与工艺,凉山州彝族服装传统,四川凉山州彝族服装,四川凉山彝族服饰特点,凉山彝族服饰的三种类型。这就是关于《四川凉山州彝族服饰,五十六个民族服饰1——彝族的百花齐放》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