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上海以前的市花是什么,上海市花为啥曾是棉花

关于【上海以前的市花是什么】,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上海以前的市花是什么:上海市花为啥曾是棉花?上海人自己选出来的!这堂历史课把“冷知识”讲清楚了
  • 2、上海以前的市花是什么,曾经的上海市花

1、上海以前的市花是什么:上海市花为啥曾是棉花?上海人自己选出来的!这堂历史课把“冷知识”讲清楚了

你可知道,1929年上海市民曾票选自己的市花,结果棉花高票当选。24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任课教师、东华大学“四史”主题宣讲团成员白华山,出人意料地从90多年前上海市市花全民选举的“冷知识”说起,谈到上海纺织业和早期工人运动。

原来,这门“历史课”是为从全国各地考到上海的新生们准备的入学“见面礼”,既是结合东华纺织学科特色的入学教育,也成为面向00后解读上海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四史”学习教育。

上海以前的市花是什么,上海市花为啥曾是棉花

“上海市民之所以对棉花青睐有加,源自棉花对于上海的特殊意义。”作为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白华山告诉2020级学子个中缘由。一方面,棉纺织业和航运业一同,成就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最初的腾飞。另一方面,棉花很长一段时间来确实也是上海郊区农民最主要的种植农作物。

他举例说,1920年,上海棉花种植面积曾达到356万亩。“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老师解答了这个设问:约等于现在2个浦东新区的面积!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沪郊棉田基本保持在100到200万亩的水平,为上海棉纺织工业提供了约25%的原棉。可见,棉花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

上海以前的市花是什么,上海市花为啥曾是棉花

有了丰富的原料和便利的交通,上海纺织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从1861年中国第一所机器缫丝厂——上海怡和缫丝局算起,申城纺织业到今天已有约150年的历史了。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上海近80万工人中有20多万是纺织工人,而全市58家纺织工厂中有近20家在沪西。“上海纺织工人从这个行业诞生的那天起,就以其特有的精神风貌同剥削阶级展开了殊死斗争,拉开了上海工人运动序幕。”

上海以前的市花是什么,上海市花为啥曾是棉花

白华山表示,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不久之后的6月5日,上海7万工人为声援学生先后自动举行罢工。他认为,上海纺织工人率先发起“六五”罢工,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最早展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力。早期的上海纺织工人罢工运动大都是自发的和单纯的经济斗争,纺织女工们活跃在斗争的第一线。

上海以前的市花是什么,上海市花为啥曾是棉花

白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本红皮书:《中国职工运动简史》,邓中夏在这本书中指出:北京的长辛店和上海的小沙渡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人运动的起点。位于沪西的小沙渡工友俱乐部,今在西康路一带,成为中国最早的工人俱乐部,领导了上海最早的纺织工人运动,开启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白华山说,“上海的工人运动以纺织工人运动最多,这正是与共产党通过工人夜校、工人俱乐部对工人进行教育与团结的工作密不可分。”可以说,小沙渡内外棉工人罢工,无论次数和规模都是绝对领先的,成为近代上海乃至中国工人运动的主力军之役,如1925年的五卅运动等。

2、上海以前的市花是什么,曾经的上海市花

白玉兰盛开的时候,我想起上海曾经的市花——棉花,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上海以前的市花是什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上海以前的市花是什么,上海市花为啥曾是棉花

上海以前的市花是什么

白玉兰盛开的时候,我想起上海曾经的市花——棉花。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查阅资料,得知1929年1月上海市社会局曾以莲花、月季、天竹等作为市花的候选对象,后又增加棉花、牡丹和桂花,征询市民意见。1月24日,上海《申报》刊登了这条《社会局拟议上海市花》的新闻,引起市民广泛关注。4月,评选结果揭晓。收回的17000多张选票中,棉花得票5496张,名列榜首,当选为上海市花。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月季“此花无日不春风”,牡丹象征大富大贵,天竹四季常青……唯有棉花极为普通。棉花被选为市花,让当局有些意外。《申报》在1929年4月29日关于棉花当选市花的报道中解释:“棉花为农产品中主要品,花类美观,结实结絮,为工业界制造原料,衣被民生,利赖莫大,上海土壤,宜于植棉,棉花贸易,尤为进出口之大宗,本市正在改良植棉事业,扩大纺织经营,用为市花,以示提倡,俾冀农工商业,日趋发展……希望无穷焉。”阐述了市民选棉花做市花的缘由。

1929年的上海,城市圈的范围并没有今天广大。现在市区的某些地带,那时还是农田。20世纪60年代,笔者从上海市区坐北嘉线长途公交车到嘉定工厂上班,出共和新路中山北路就可看见农田,至真如、杨家桥、绿杨桥一带更是农田连片,田里的主要农作物就是棉花。

从更久远的历史上说,棉花是国外的舶来品。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上海地区,最初约在宋朝末年。上海与棉花的渊源还与中国棉纺织史上的著名人物黄道婆相关。黄道婆(约1245年—1330年),松江府乌泥泾(今属上海徐汇区)人,宋末元初,她从海南岛回到上海,把她在黎族同胞那里学到的纺织技术,改进后带回家乡,广泛传播。从元朝开始,上海周边地区棉花的种植面积开始扩展,传统的手工纺织迅速发展,有“衣被天下”之称。

至明末清初,有数字统计,当时上海地区棉田数量已以百万亩计,是全国最重要的产棉区。

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1812年-1880年)在其著作《两访中国茶乡》(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3月版)中写道:“作为一个农业地区,上海平原就像一个巨大的花园,有着迄今为止我在中国看到的最肥沃的土地,其面积之大,世界上可能也罕有其匹。”“土地虽然平整,但总体而言,地势还是要比山谷和宁波附近的平原高得多,所以非常适合种植棉花,棉花也就成了这儿的主要农产品。”

得益于棉花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上海地区在明清时代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18世纪,上海棉布开始远销欧美,外国人称为“南京布”的纺织品许多源自上海。棉纺织业成就了上海工业最初的腾飞。

到了评选“市花”的20世纪20年代,上海已是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郊外几百万亩的棉田一望无际,棉纺织工厂纺纱机、织布机日夜运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年轻时读过的《子夜》《包身工》《上海的早晨》等文学作品,也让我感受到1949年前后上海纺织厂的某些场景。关于荣氏家族等“棉纱大王”的传说也时有所闻。从长寿路的国棉一厂到崇明的国棉三十五厂、浦东的国棉三十六厂,上海的棉纺织厂一度星罗棋布。像黄宝妹这样的优秀纺织女工的事迹还被拍成电影,裔式娟、杨富珍等纺织行业劳动模范的名字耳熟能详。

一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扩展蔓延,大片农田消失,棉花种植在上海也已罕见。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后,遍及全市的纺织厂消失了,上海与棉花、纺织的缘分似乎不再。2020年,我在一次茶会上邂逅从纺织行业转岗为第一批“空嫂”的吴尔愉,回忆当年纺织局领导为她们送行时热泪盈眶的情景,仍不胜感慨。

从宋代末年到20世纪90年代,从乡村手工老土布到规模庞大的现代化机器纺织业,从黄道婆到民国的纺织大王再到之后的黄宝妹、裔式娟、吴尔愉她们,棉花与上海结缘几个世纪,棉花带给上海的美丽,不会被忘记。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朱蕊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朱瓅

来源:作者:楼耀福

本文关键词:上海曾经的市花,你知道上海市的市花是什么吗它有什么象征意义,上海的市花是啥,上海市市花的由来,上海曾经的市花是什么。这就是关于《上海以前的市花是什么,上海市花为啥曾是棉花》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42336/
1
上一篇 跤字如何组词,跤怎么组词(快速记忆人教版三年级生字)
下一篇 lolita 小知识普及,这么多LO圈黑话你都懂了吗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