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岁以内感统训练100个游戏】,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1岁以内感统训练100个游戏:我整理了20个感统训练游戏,附送课程《动作与感统居家训练技巧》
- 2、1岁以内感统训练100个游戏,10个家庭感统训练小游戏
1、1岁以内感统训练100个游戏:我整理了20个感统训练游戏,附送课程《动作与感统居家训练技巧》
上一期咱们讲了感统的基本知识,包括教大家如何如何判断孩子感统失调的类型孩子注意力差、多动、偏食、爱哭、手脚不灵活?这个原因不能忽视,文末也答应你们整理一些训练游戏了,咱们直接点,多余的话就不说了,直接发游戏
1、与别人玩接球游戏(1-2岁)
训练目的:社交能力/手臂的运动能力。
训练要求:家长与儿童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
难度设置:
(1)开始时家长可把球直接放入儿童手中。
(2)家长把球伸向儿童,鼓励他/她伸手来接球。
(3)当儿童主动把球给家长时,家长应该说“谢谢”。
帮助给予:如果儿童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另外一位成人给予身体指导,直到儿童开始有主动接、给球的意识,逐渐地撤销给予的帮助。
2、能推“趣怪球”至1米外的指14.定地方(2-3岁)
训练目的:发展社交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目测物体的速度的能力、反应能力),发展大运动——手部肘关节和手臂的活动能力。
训练要求:儿童和家长分别站在1米的距离内,相互推、接“趣怪球”。必要时要有另一成人协助儿童的动作。
难度设置:在一定范围内接球;B听从口头指令去把球捡回指定地点。
帮助给予:尽量让儿童在一定范围内自己接球,必要时给予口头提示或身体指导。如果儿童对指令没有反应,需要加以身体指导及口语提、手势提示。
3、扔球3米远(3-4岁)
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远的地方。
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
(1)开始时如果儿童不领会扔球的动作,可手把手地教.
(2)给儿童在前方画一条线来提示他/她要扔的距离。
(3)为鼓励儿童尝试,可在线的旁边放一玩具或小食品来作为奖励物。
4、做5次前滚翻(4-5岁)
训练目的:增进协调、平衡能力,刺激本体感觉。
训练要求:让儿童模仿成人连续做5次前滚翻的动作。
难度设置:
(1)开始时只要求做2-3次。
(2)要求儿童连续做5次,并要求儿童在动作过程中身体尽量保持直线。
帮助给予:
(1)开始时要全程给予身体协助,并用语言鼓励儿童尝试。
(2)尽量让儿童自己完成,必要时给予口头提示,要随时注意儿童的安全问题。
5、用力拉着绳子时,仍能拉动绳子(5-6岁)
训练目的:增进手部肌肉的力量以及促进全身肌肉的发展。
训练要求:成人用力拉绳子的一端,儿童在另外一端能拉动绳子。
难度设置:
(1)成人开始时只稍微用力拉着绳子,让儿童容易拉动绳子。
(2)成人用力地拉着绳子,鼓励儿童用力拉动绳子。
帮助给予:
(1)可在地板上两人之间画一横线,儿童把成人拉过横线就得奖。
(2)及时鼓励和表扬儿童的尝试和成功。
注意:训练时,成人要配合儿童的力度,避免儿童因不当用力而受伤。
6.推球回去
益处:通过推球来增强宝宝手臂的运动能力、促进手眼协调。
方法:在开始的时候家长要把推球距离控制在一臂以内,宝宝可以双手接球,接到之后从右往左推。之后就可以循序渐进的增加距离,让宝宝尽量使用两只手来推球,用一只手接球。最开始要家长站在一旁用身体协助宝宝,等宝宝熟悉了之后就可以让其独立操作。
7.呵痒痒
益处:通过增强对宝宝皮肤的接触来达到刺激的目的。
方法:让家长拿手轻轻的挠宝宝的头、脖子、胳肢窝、脚心,时轻时重,及时调整。如果宝宝感到恐惧,那么家长可以适当缩短时间。
8.小小飞行
益处:有利于增强宝宝的平衡能力。
方法:首先家长需自己平躺于地上,将宝宝以俯卧的姿势放在家长的小腿上,用手拉起宝宝的两只胳膊,逐渐伸展后抬起腿来,宝宝如同飞翔一般。多次重复这一系列动作。
9.摆毛巾
益处:有利于帮助宝宝集中注意力。
方法:将宝宝包在大毛巾中,让家长两个人一人拽住一边,左右、上下拉毛巾,让宝宝跟着毛巾摇摆。还可以叫宝宝自己拿一个球在手里,随着毛巾的摆动向某个确定位置投球。
10.梳头游戏
益处:有利于帮助宝宝活动手指,对自己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
方法:家长给宝宝梳头,以梳子的尖端来刺激宝宝的皮肤,或者让宝宝自己对着镜子梳头。
11.篮中寻宝
益处:帮助宝宝提高触觉识别能力。
方法:家长首先在篮子里放置多种玩具,再叫宝宝自己从中挑一个玩具。拿出来之后家长告诉宝宝玩具的名称,再把玩具放回,重复两三次即可。宝宝通过与玩具直观地接触,可以提高其触觉识别能力,能够辨别不同种类和型号的玩具。
12.四肢运动
益处:帮助宝宝增强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
方法:家长分别抓着宝宝的四肢,做上下屈伸、左右摇动等动作,四次后更换方向。抓到右脚之后,朝左摇到左脚的位置。之后再换到左脚、右手和左手重复上面的动作。
13.水中游戏
益处:有利于增强宝宝的触觉灵敏度。
方法:用水自身的浮力和温度来刺激宝宝的神经,还能够增强其肌肤对外界事物的感知程度。可以在水中放玩具让宝宝玩耍;还可以拿比较柔软的刷子给宝宝清洗身体,通常在宝宝洗浴的时候来与其进行这些简单的小游戏。此外,家长还要特别注重游戏的环境和水温。
14.能抓着滚动的球,并把它推回去;
训练目的:手臂的运动能力/手眼协调
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端,家长把球推给孩子,鼓励他伸手把球接住并推回给家长。
难度设置:A开始时需要在一手臂的距离内进行推、接球,鼓励孩子双手接球。推球则用右手从右往左推。B逐渐地把距离拉大,并鼓励孩子用双手往外推球,用单手接球。
帮助给予:开始时需要另外一位成人的身体协助,注意培养孩子在每一难度的独立操作技能,
然后逐渐撤销帮助的程度。
15.能2步1级上楼梯;
训练目的:训练平衡力、协调及独立行走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踏出右脚上一级楼梯,然后把左脚踏在同一梯级。
难度设置:A扶着扶手或家长的手踏楼梯;B独自踏楼梯;
帮助给予:开始时,家长可站在上一级楼梯上,伸出双手协助孩子并同时给予口头指令“上!”;如果孩子不合作,可把干果放在楼梯上,等孩子踏上后给予奖励。注意开始时可在每一梯级放干果,逐渐地,只在几级楼梯或最后一级楼梯上才放。不论孩子如何哭闹,要坚持让孩子配合才能给予奖励物。
16.能弯腰并用手触摸脚指头5-10次;
训练目的:增进身体的柔软度及体能。
训练要求:在孩子的脚趾头上分别贴一贴纸,让儿童弯腰揭下。
难度设置:A、开始时先让孩子把脚放在矮凳或最后一级楼梯上尝试并且只揭1-2张贴纸便可;B、孩子掌握技巧后可要求一次性揭掉5或10张贴纸。
帮助给予:家长需要在孩子旁边或身后协助,用双手轻压孩子的双膝,如孩子无法同时弯腰及伸直膝盖,可让他扶着桌子的边缘进行尝试。
17.会走上、下倾斜约15度的小斜坡;
训练目的:重心、平衡、膝盖及小腿肌肉的控制能力。
训练要求及帮助给予:上斜坡:开始时家长先站在斜坡上孩子跟前,拉着孩子的双手协助;孩子的技巧纯熟后可站在其身后,只在他有需要的时候推或扶持孩子前进。下斜坡:开始时家长站在孩子身后,双手从孩子双肩上往下放在孩子胸前,鼓励他扶着你的手下斜坡;孩子的技巧纯熟后尝试在他双手放置两件小玩具,让他在不用搀扶的情况下下斜坡。
难度设置:A、走上斜坡;B、双手拿物走上斜坡;C、搀扶下下斜坡;D、独自下斜坡。
18.能倒走3-5步;
训练目的:空间概念,协调身体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沿着一条直线倒退着走路。
难度设置:A、开始时只要求孩子随意在地板上倒走,B、孩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后要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线倒着走;C要求孩子独立地沿直线倒着走。
帮助给予:1、如果孩子开始时不领会,需要给予身体指导,如:一人在前面扶着他的双手,另外一人在他身后轮流抬起他的左右脚往后移。2、偶尔地给予身体协助。
19.擦背游戏;
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
训练要求:给孩子洗澡时,用海绵或毛巾轻擦孩子的背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按顺序擦,也可打圈式地擦。
20.俯卧大龙球抓东西
训练目的:改善身体协调,强化手眼协调及双侧肢体的平衡控制,促进运动企划能力。
训练要求:协助孩子俯卧到大龙球上,保持平衡姿势。把孩子喜欢的一个玩具放在大龙球滚动时孩子伸手可触的地方。协助孩子卧在球上前后慢慢滚动,让孩子探身去摸玩具,必要时可使用会发声的玩具,以帮助孩子辨明玩具所在的方位。
难度设置:
A开始时玩具只放在很近的距离,让孩子容易取到;
B逐渐地玩具可以放稍远一点,并在孩子探身取球时提醒他(她)尽量自己保持身体的平衡。
帮助给予:
1由始至终的身体协助;
2口头指导或提醒。
好啦,祝大家国庆假期快乐。
2、1岁以内感统训练100个游戏,10个家庭感统训练小游戏
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对孩子大脑发育、语言、运动、情商以及性格脾气都有重要影响,这里给到家长们10个家庭感统训练小游戏,满足孩子成长的家庭训练需求。
01
青蛙跳
20厘米的距离跳10次;适合3--4岁儿童
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在地板贴两条平衡线,成人给孩子示范如何做青蛙跳几次,然后指导孩子模仿。
难度设置:开始时,线段间的距离应该短一点,让孩子容易达标;如果孩子不愿意合作,可引入食物奖励的办法,把奖励物放在落地的一端之线条上,孩子跳到线上就奖励;逐渐地把线段间的距离增大。
帮助给予:1身体协助;2每一难度中如果孩子遇到问题,都要及时给予身体或口头上的指导,重复示范并注意提起孩子参与的兴趣。
02
手脚协调
做手和腿动作时保持平衡;适合3--4岁儿童
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一系列的手部和腿部动作。
难度设置:刚开始可以选择简单一点的动作,例如手脚爬行;适应后,可选择较为复杂的动作,包括弹跳、跳跃等动作。
帮助给予:1.成人站在孩子旁边,如果孩子失去平衡,只在他/她可能要跌倒时才给予扶持;2.在孩子前后方均铺上垫子,孩子跌倒后鼓励他/她自己起来继续练习。
03
呼啦圈
能左右腿交替倒着钻过呼啦圈;
训练目的:双脚的协调能力及身体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训练者拿着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后,鼓励孩子左右腿交替着向后移入呼啦圈内。
04
身体翻滚
能控制来回滚动身体;适合3--4岁儿童
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能力及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指定路线,让孩子在垫子上或在床垫上从一端翻滚到另外一端。
难度设置:开始时,线段间的距离应该短一点,让孩子容易达标;后续距离增远。
帮助给予:1.给予身体协助和口头提示,让孩子从训练中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及翻动的速度和力量;2.只在有需要时给予身体协助;3.确保孩子的安全,避免碰伤。
05
椅子游戏
旋转椅子调节平衡力;适合3--4岁儿童
训练目的:调节中心与平衡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转椅内,家长在一旁旋转椅子,速度逐渐加快。
难度设置:a开始时为避免孩子紧张,可让其双手抓住椅子的扶手;b孩子习惯后要求其两手自然放在腿上靠身体控制重心,并闭上眼睛。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带将其双眼蒙住。
06
前滚翻游戏
连续5次前滚翻;适合4--5岁儿童
训练目的:增进协调、平衡能力,刺激本体感觉。
训练要求:不借助外力作用下,连续5次前滚翻
难度设置:a开始时只要求做2-3次;b要求孩子连续做5次,并要求孩子在动作过程中身体尽量保持直线。
帮助给予:1.开始时要全程给予身体协助,并用语言鼓励孩子尝试;2.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必要时给予口头提示,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07
传递乒乓球
用勺子传递乒乓球;适合4-5岁儿童
训练目的:增进平衡能力和手部控制能力,加强动作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用勺子把乒乓球送到2米外的地方,并保持不掉。
难度设置:a开始时尝试先给孩子一个立方体的积木在距离极短的两张桌子间传送,让孩子便于操作;b用不粘胶在地上贴两条平衡线;c改用乒乓球尝试;d 按照预设距离训练,并设置曲线路径。
帮助给予:1.为提高孩子的兴趣,建议开始时成人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2.孩子的技巧熟练后,鼓励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竞赛。
08
独立跨越障碍
能走完有5项步骤的障碍路径;适合4-5儿童
训练目的:加强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增进动作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独自走完一个有5项步骤的障碍路径。
难度设置:开始时只设置2-3个障碍物(跨过玩具、绕过椅子、爬过桌子)。
帮助给予:1.开始时成人先做示范,然后陪同孩子一起进行训练,要有及时、足够的身体和口头提示;2鼓励孩子自己做,并给予适当的提示;3 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训练。
9
脚尖站立
脚尖站立10次每次3秒钟;适合4-5岁儿童
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双脚脚跟着地,脚尖掂起地站立,每次站立3秒钟时间。
难度设置:a开始时让孩子扶着墙壁或椅背站立;b让孩子尝试徒手站立。
帮助给予:1.可以在墙壁上孩子掂脚可触及的地方挂一奖励物,鼓励孩子掂起脚去拿取;2.给孩子数数,让他/她知道要站多长时间。
10
独木桥
独立通过20厘米宽的独木桥;适合3--4岁儿童
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在不扶持,保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走,走过规定尺寸的平衡木。
难度设置:a只走一半的距离;b走完全程;c单手持物走;d双手持物走。
帮助给予:1开始时成人需要反复做示范,并跟在孩子后边走,给予身体协助,如拉着孩子双手或扶其双肩;2成人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行走时拉着他/她的一只手给予扶持;3只在需要时给予扶持。
稚慧斯感统训练课堂严遵“感觉统合理论”为依据,区别于大多数感统训练课堂,定制开发了一种能够促进并完善身体神经系统发展的课程, 不同于一般的体能活动。
稚慧斯感统训练是个别化、针对性极强的身体智能开发活动课程,参加该课程的孩子必须先经过身体、脑力和心理三方信息整合的专业测评后, 才能进行个别训练方案的规划与设计,因为身心本为一体, 感觉统合是身心互动的结果。孩子经由足量且针对性强的训练, 能提高自信心、稳定情绪、改善体质、灵活脑力!
1000 家长推荐
——稚慧斯儿童潜能发展中心
本文关键词:一岁宝宝感统课,1-2岁感统训练游戏,1岁宝宝感统训练100个游戏,一岁感统训练,一岁感统游戏。这就是关于《1岁以内感统训练100个游戏,附送课程《动作与感统居家训练技巧》》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