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耗子:
回复@飞鼠在天: 天润近两年毛利率18%左右,前几年高些不到30%,近两年ROE只有个位数,前几年ROE不到15%,17-22年收入年复合增长14%
阳光乳业毛利率38%左右,ROE不到20%,18-21年收入年几乎无增长,22年前三季度收入下降
燕塘默哀利率25%-30%,ROE在10%左右从未超过15%,17-22年收入年复合增长8.6%
伊利近几年毛利率35%左右,ROE保持在25%左右,17-22年收入年复合增长12%
阳光乳业(SZ001318)天润乳业(SH600419)燕塘乳业(SZ002732)//@飞鼠在天:回复@天天耗子:你是搞错了吧,你是看着光明。去看阳光,天润,燕塘的低温奶呢。
零下9度:
光明乳业(SH600597) 天润乳业(SH600419) 这两个的扣非竟然差不多
纲少:
老白干酒(SH600559)小而美,老白干酒,天润乳业。
1行业的参照物,贵州茅台,伊利股份。宇宙龙头,可口可乐。
2核心爆款。武陵酒,奶啤。参考飞天茅台的竞争力。
股价上涨只会迟到,不会不到!(迟到只是因为疫情影响)。
3年增长率创历史新高,逆势增长!
小刘的减肥奇遇记:
天润乳业(SH600419)对对对,我是大空头,上周都说了,你们不听
投资生活稳稳的幸福:
天润乳业(SH600419)垃圾
小北读财报:
光明乳业(SH600597)伊利股份(SH600887)天润乳业(SH600419)
目前只有A股只有3家乳企公布了2022年年报,光明乳业的数据叫人看不懂,比如说:营业收入282.15亿元,扣非净利润只有1.69亿元。
轰轰烈烈卖了一年牛奶,规模四舍五入快到300亿了,可是公司竟然没赚钱?难怪有人说,光明乳业是家有钱的企业,但就是不知道企业钱花在哪里了,企业就是没利润。
如下表所示,我们把光明乳业的营业收入分成100份,就能看出来企业的营业收入被谁吃掉了。
2022年光明乳业的营业成本吃掉了81.35份,这意味着光明乳业的毛利率不到20%;再扣除约12%的管理费用,公司剩下的可供向管理人员、银行、税务部门等分配的收入不到10%。
因此,分析光明乳业几乎不赚钱的原因,一定要看公司营业成本率为什么上涨。
企业的营业成本率为什么会提高?
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是因为企业的营业成本提高了”,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根据最基本的计算公式“营业成本率=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营业成本率的提升,是因为公司的营业成本增速大于营业收入增速。如下表所示:
假设营业成本初始值等于1,营业收入初始值等于2,则营业成本率等于50%。再假设营业成本增速为20%保持不变。
⑴营业收入增速为10%,营业成本增速为20%。
此时收入增速<成本增速,营业成本率为54.55%,高于初始营业成本率50%。
⑵营业收入增速为20%,营业成本增速为20%。
此时收入增速=成本增速,营业成本率保持50%不变。
⑶营业收入增速为50%,营业成本增速为20%。
此时收入增速>成本增速,营业成本率为40%,低于初始营业成本率。
因此,如果收入增速大于成本增速,营业成本率就会下降。光明乳业营业成本率提高,跟营业成本上涨有关,但更大的问题在于企业收入增长的乏力。接下来我们会用事实和数据求证这一推测。
2022年,光明乳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39%,净利润同比下降39.11%,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61.0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7.59%。甚至有人在怀疑公司是不是在做“业绩大洗澡”。
下面我们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以及分销售渠道来看下公司的业绩情况。
⒈分行业看:乳制品制造业收入下滑
除了乳制品制造业,光明乳业还有近38个亿的收入来自于牧业和其他行业,但是乳制品制造业是主力军。2022年乳制品制造业营业成本下降6.76%,但是营业收入下降5.82%,因此成本的下滑并没有明显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果营业收入正向增长,公司的净利润会比现在好看。
光明乳业在2022年没有保住销量,鲜奶销量同比减少3%,酸奶减少15%。
此外,从分季度的数据看,公司业绩下滑的季度,是2022年的3、4季度,而不是上半年。
突然想起一句话:放开后还找不到工作,就不能再怪在YQ身上了。
⒉越拆分,收入下滑越明显
液态奶营业成本率下降了4.53%,但是营业收入下降了5.90%;
上海地区营业成本增长了2.62%,但是营业收入下降了6.86%;
外地收入营业成本下降了10.11%,但是营业收入下降了5.07%;
经销商渠道营业成本下降了6.16%,但是营业收入下降了3.03%。
收入快速增长会掩盖很多问题,当收入下滑的时候,想保住净利润就很难,况且,光明乳业的成本下降,很可能不是降本增效的效果,而是销售规模下降带来的成本下降。
今年我们看过很多公司的年报,会发现最可怕的是销量的下降,因为它通常意味着市场竞争激烈,但是企业的产品又没有竞争力,所以只能把市场份额拱手让江山。
你可能会说,销量下降不可怕,产品提价依旧能让收入保持增长。行吧~那我们来看下贵州茅台。2022年公司茅台酒收入同比增长15.37%,系列酒收入同比增长26.55%;同时,公司酒类销量同比增长2.62%。这反映出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公司产品整体是提价的,但这并不妨碍销量也在增长。
我们今天兜了这么大的圈子来看光明乳业营业成本率下降的原因,其实是在寻找公司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因为收入增长乏力,甚至收入下滑。
这再次印证了我们之前一直强调的观点:
收入增长才是净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将眼光放在降本增效上,只能算是小巧,关键还是得想办法通过增加销量、产品提价等,来拉动收入增长。
不过有的企业为了做大规模降价促销,增收不增利,那就得另外来看待了。
@今日话题
天天耗子:
回复@天天耗子: 如果说低温奶的逻辑是区域垄断壁垒高,为什么相比常温奶其利润率和ROE反而不理想?低温奶的运营成本较高不难理解,但是不能提价?不能提价是因为有竞争(面临其它低温奶竞争或是常温奶替代),还是因为消费者的支付能力跟不上?如果是前者那么是否低温奶的竞争壁垒逻辑不成立?如果是后者是否说明中国低温奶市场尚未发展起来?伊利股份(SH600887)光明乳业(SH600597)新乳业(SZ002946)//@天天耗子:回复@飞鼠在天:天润近两年毛利率18%左右,前几年高些不到30%,近两年ROE只有个位数,前几年ROE不到15%,17-22年收入年复合增长14%
阳光乳业毛利率38%左右,ROE不到20%,18-21年收入年几乎无增长,22年前三季度收入下降
燕塘毛利率25%-30%,ROE在10%左右从未超过15%,17-22年收入年复合增长8.6%
伊利近几年毛利率35%左右,ROE保持在25%左右,17-22年收入年复合增长12%
阳光乳业(SZ001318)天润乳业(SH600419)燕塘乳业(SZ00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