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站在昌平望朝阳】,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站在昌平望朝阳:昌平、朝阳交界处的一条街居然变成了这样!
- 2、站在昌平望朝阳,从此朝阳再无朝阳站
1、站在昌平望朝阳:昌平、朝阳交界处的一条街居然变成了这样!
有这样一条街
在我们昌平与朝阳区交界处
曾经的它杂乱无章
经过了集中整治之后
如今的它
已经变得焕然一新啦~
到底是哪条街?
平平就不跟大家卖关子了
没错!
就是这条街
来广营乡奥北小区环形路
以前这条背街小巷
车流人流密集、机动车占道随意乱停、
道路严重拥堵、小商小贩流窜、
环境脏乱等一系列问题
对周边居民及过往行人造成不小的影响
层层叠叠的小广告像“牛皮癣”一般
将立水桥桥墩和附近的电线杆
围得看不出本来面貌
煎饼铺、水果摊、凉皮店等违建塞满了人行道
摞得比人都高的共享单车群
则占据了绿地和半边马路
如今,经过集中整治
❖通过铺设柏油路近6500平方米
❖铺设人行步道砖4110余平方米
❖粉刷道路两侧墙体6800余平方米等措施
解决了一直困扰着居民的道路破损、
环境脏乱等问题
让这条背街小巷迎来了全方位的改变
旧貌换新颜
整洁干净的街道
路面上道路规划整齐
白色箭头标识的导流
易堵位置新划黄色禁停网格线
每条进、出居民楼的小路口都铺设了减速带
在转弯地带还安装有减速带和广角镜
道路两边
原本面目全非的桥墩
现在变得干净整洁
两边原本摆放杂乱的自行车
现在也整齐的码放在一起了
高架桥下的石柱和电线杆上
还披上了总共900平方米
被称作云纹防粘布的特殊材料
这种材料不仅能让小广告无法被贴在
石柱石墩表面
还非常美观
更值得一提的是
道路附近还有个小微公园
对于这个小微公园
大家都说好!
曾经的它
无人管理
到处都是垃圾
环境脏乱
附近的居民都很发愁
现在这里除了进行基本的土壤修复、
绿植补种外
这处小微公园还新增设了塑胶步道
小区外侧
还专门安装了写有“来广营”字样的
洋灰色铁艺围栏
小微公园的部分墙体被粉刷成了文化墙
利用墙体中间镂空部分用玻璃
隔出了几处别致的展示空间
展示居民制作的手工艺品
没有了之前的杂乱无章
如今这“一街一园”华丽变身
拥有了干净整洁的环境
相信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内心也是愉悦的
每天走在这样一个整洁的街道
心情也会变得不一样哦
如今环境变好了
同时也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爱护
相信在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下
环境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平平希望
我们都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中!
来源 千龙网 北京朝阳 北京晚报
2、站在昌平望朝阳,从此朝阳再无朝阳站
从此,朝阳再无“朝阳站”
“朝阳站”背后击鼓传花般的改名史
2020年11月1日起,京沈高铁朝阳站正式更名为“辽宁朝阳站”,从此,有着80多年历史的“朝阳站”名号成为了历史。这座有着5000年文明史、400多万人居住的地级市,再也没有了以自己城市单独命名的车站。
发生如此调整不让人意外,就在几个月前,京沈高铁始发站北京局星火站,由于地处北京市朝阳区,而在高铁开通之前低调更名“北京朝阳站”,如此一来,从北京到沈阳短短700公里的高铁线路上,便出现了两个“朝阳站”。大概是怕高铁贯通后,从东北方向南下前往“北京朝阳站”的旅客在“朝阳站”提前下了车,于是,铁路方面在朝阳站前又加了“辽宁”二字以示区别。
以前坐火车回家,火车票上的始发终到站显示的是“北京—朝阳”;以后坐高铁回家,高铁票上赫然印着“北京朝阳——辽宁朝阳”,看似顺理成章,却又让人唏嘘。殊不知,这座朝阳人朝思暮想终于盼来的高铁站,刚继承“朝阳站”的名号不过短短三年而已;殊不知,“朝阳站”三个字存在于这片土地上的历史,要比朝阳市成为辽宁省一部分的时间还要久……
目前全国唯一的“朝阳站”,位于京沈高铁干线上。图片:任天骏。
老朝阳站
1936-2017
朝阳人熟悉的朝阳站,最早是友谊大街上的那一座。日本侵占东北后,为攫取资源,于1933年着手将原有锦州至金岭寺段铁路向西延伸到承德。1936年,锦承线建成通车,铁路线上的朝阳站也走上了历史舞台。据资料介绍,初建时的朝阳站名为“朝阳驿”,是一个四等车站。拥有9条供接、发列车、货物用的线路,一座800多平方米、木架结构的货物仓库和一座容纳百多人的旅客候车室。每天接、发5对列车,发到乘降的旅客300余人,装卸货物列车2辆。1945年8月15日,东北光复,中共热东地委派代表进驻朝阳,自此“朝阳驿”改为朝阳站。
诞生于烽火年代的朝阳站,似乎命中注定了它的坎坷。东北光复后,国民党军队军与中共领导的游击队在白山黑水间展开激烈争夺,作为连接关内外第二通道的锦承线自然也难免,道路沿线往往一方重兵死守,一方顽强攻击,致使铁路受损十分严重。1947年10月23日,朝阳迎来了第二次解放。可此时的朝阳站已成残垣断壁,和这条铁路一样,都一度归于沉寂,只有叶柏寿车站派来了几名工作人员,负责看管各类路料和设备。
1952年开始,锦州铁路局着手重修锦承线,并于1953年1月1日正式开通营运。朝阳站被定为三等站,隶属锦州铁路局叶柏寿车务段。新中国时期的朝阳大地,终于重新响起了蒸汽机车的轰鸣声。
老照片里的朝阳站。图片来源自网络。
1955年,原热河省建制撤销,所辖区域分布并并入河北、辽宁、内蒙古。也是从这时起,“辽宁朝阳”这一区划概念这一概念才正式成型。可位于辽西丘陵向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的朝阳,与辽河平原上那些省内其他兄弟城市在文化风俗上不尽一致,发展轨迹也并不相同。不比沈阳大连的中心枢纽,没有鞍山抚顺的工业实力,更不及丹东锦州的优良区位,偏居辽西北的朝阳,始终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的刻板印象。
省内如此,省外何堪。当在外省人面前提起家乡,换来的多半是对方茫然的眼神,朝阳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偶尔见到有人做恍然大悟状,等来的却是一句“哦,你们就是传说中的朝阳群众!”于是,操着干面子味儿的几百万朝阳市的父老,和西城大妈,海淀网友一样,都瞬间成为了皇城子弟。
朝阳人明白,虽同样位于关内外的战略要道,可囿于燕山余脉的阻隔,这里的交通通达度与一马平川的辽西走廊终究不是一个量级。锦承线是单线铁路,运力有限,火车到省城沈阳要走上六七个小时,到北京不过400多公里的路程,由于要在冀辽山区里迂回前进,更是要走上十几个小时。交通的不便,让朝阳人有苦难言。哪怕位置再偏远、气候再干旱、发展再不济,朝阳仍然是四百多万朝阳人的家乡。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一条铁路承载了朝阳人最浓厚的乡愁。一句“朝阳站就要到了”,触动过不知多少游子的心。
朝阳市区的老火车站(旧照片),该站已于2017年由“朝阳站”改为“朝阳南站”。图片来源自网络。
新朝阳站
2017-2020
终于,京沈高铁的修建,让朝阳人看到了改变闭塞状况的希望。计划中的京沈高铁全长698公里,计划时速350公里,途径承德、朝阳、阜新等冀东北、辽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加之通往赤峰和凌海的两条联络线,建成后将一举盘活朝阳的交通状况。一小时到沈阳,一小时到赤峰,一个半小时到北京,三小时到大连,朝阳成为了沟通联京津冀和东北腹地乃至蒙东地区的枢纽。相比于过去的“宁走山关口,不从朝阳走”,这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京沈高铁线路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朝阳人盼高铁盼得望眼欲穿,决定把最响亮的名号送给新建的高铁站,为此不惜上演“乾坤大挪移”。位于朝阳市区的高铁站原本叫做朝阳北站。2017年11月,朝阳市政府转发铁路方面通知,即日起沈阳局朝阳北站(高铁车站)更名为朝阳站(高铁站);过去锦承线上的老火车站朝阳站更名为朝阳南站;之前的朝阳南站就此更名为朝阳西站;而朝阳西站,则继承了原来高铁站的名字---朝阳北站。绕了如此一大通,就是为了让“朝阳站”三个字能始终代表朝阳市的门户。
建设中的朝阳高铁站。图片:鸿腾。
朝阳站刚刚更名时,社会争议很大。有些人认为这是拍脑袋决定,不仅会给那些原本想去老火车站的乘客造成干扰,而且也意味着巨大的行政经费开销;也有些人认为将未来“四纵四横”交通干线上的车站冠以朝阳的名号,而没有其他方位词的累赘,更显大气庄重,可以更好地宣传这座城市。
2018年12月29日,京沈高铁承德-沈阳段率先建成通车,高铁朝阳站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不管此前对名字有何看法,朝阳市民还是用脚表达了态度。据《燕都晨报》去年年底报道,高铁开通一年里,高铁朝阳站共计发送旅客1156012人,日均发送3160人。坐上高铁一日往返沈阳、大连,已是朝阳人的家常便饭。
初尝便利的朝阳人,更期盼京沈高铁的全面贯通,首都北京开来的复兴号驶进朝阳站站台的高光时刻。
高铁终于通到朝阳。图片来源自网络。
北京朝阳站与辽宁朝阳站
2020---
就在京沈高铁冀辽段于2018年底正式通车、高铁朝阳站已经投入使用时,规划线路另一端北京的始发站——星火站还完全不见踪影。直到2019年1月,星火站才在勉强完成动迁后开工建设。
星火站的行政区划,属于北京市朝阳区东风乡辛庄村。星火站早年曾办理过客运业务,因客流少,又改为货运站。21世纪初,随着铁路提速大发展,星火站渐渐荒芜。而它成为京沈高铁的始发站,则实属无奈之举。京沈高铁原计划由北京站引出,但因沿线居民担心高铁会带来噪音和电磁辐射,而致使高铁修建计划未能通过环评。后来经过妥协,京沈高铁的始发站才定到了更靠近市郊的星火站。
过去的星火站,曾经是个沉寂多年的货运小站。图片源自国际在线CRI.CN
随着建设的推进,星火站的建筑结构逐渐成型。关于它的讨论也多了起来。最引人吐槽的是星火站的名字。1966年辛庄村曾短时间改名星火公社,当时建起的火车站便沿用了“星火”这个名字直至今日。如今,星火公社早已成为历史,连不少老北京都搞不清楚“星火”究竟指代哪里。如此不甚大气的车站名,自然违和感十足。此前的讨论中,有人建议更名“北京东站”“北京东北站”。当然,也有人提出过“北京朝阳站”的主意,但当时更多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毕竟,辽宁的朝阳市已经有了一座朝阳站,而且这两座车站还是在同一条铁路线上!
值得今年5月,星火站更名事宜因为一份政协提案而再次成为了社会焦点。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交通部门车站命名的意义在于地理方位标识,方便旅客出行,同时,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朝阳区作为北京市的经济大区,交通标识助力区域发展意义重大,‘星火站’应该更名为‘北京朝阳站’。”
这一提案很快获得了响应。不久,在铁路方面的新闻稿里,“星火站”不见了踪影,正在建设中这座高铁站,名字悄然变成了“北京朝阳站”。如此更名,自然引得不少网友围观。大家最关心的是,是不是有东北方向进京到“北京朝阳站”的乘客,在“朝阳站”提前下了车。
下错车的乘客:“哎呀,这进京的高铁站修的挺偏啊,这是在几环?”
旁边的朝阳老乡:“这是西外环”
……
“北京朝阳站”的出现,自然会直接冲击在同一线路上“朝阳站”这一名字的正常使用。终于,在10月初,有细心网友发现,在搜索朝阳站车票信息时,12306网站上悄然出现了“辽宁朝阳站”的提示。不久之后,各方消息传来,11月1日起,高铁朝阳站正式更名“辽宁朝阳站”。
12306系统上搜索“朝阳”的车票,10月31日与11月1日的站名已经不同。图片自APP截图。
在几个月前“星火站”改名“北京朝阳站”的探讨中,曾有专家指出,“星火站”源于已经不存在的“星火公社”,这一站点名既没有起终点的识别价值,也没有强烈的文化记忆。
可是,当北京的朝阳群众终于在家门口拥有了一座有着明确识别价值的车站的同时,却也意味着辽宁的朝阳市民不得不让渡出了原本更强烈的文化记忆。北京的朝阳区,原称东郊区,因位于朝阳门外于1958年改为现名;辽宁的朝阳市,作为地名定名于清乾隆年代,因境内有凤凰山,引《诗经》“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由“三座塔”改称而来。如果单从行政区划命名的角度考证,辽宁的朝阳定名时间要早于北京朝阳区近200年时间。
但这无济于事。朝阳站这个名字还是从辽宁的地图里消失了。
车站名是地名的一部分,它不仅事关一方土地的尊严,也同样寄托着一方百姓的乡愁。朝阳站的再次更名,更像是一个历史的玩笑:朝阳人盼望着这条通达四方的高铁能让朝阳真正挺直腰板、扬眉吐气,可当朝阳为了“高铁梦”付出最大的诚意、折腾了巨大的力气之后,却终究没能走出大城市的光环,终究还是要把最珍视的集体认同拿来共享。
本文关键词:昌平到北京朝阳站多远,昌平到朝阳站多远,北京朝阳站到昌平,昌平和朝阳的分界线,昌平和朝阳挨着吗。这就是关于《站在昌平望朝阳,昌平、朝阳交界处的一条街居然变成了这样》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