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人年纪越大,经历的越多,对人对事看的越通透,为嘛我家老爷子反而相反呢。
公公四十年代出生,兄弟四个,排行老二。从小家庭贫困,只有他通过刻苦做了一名人民教师,工作能力突出,后来辗转做了二十年的村小学校长。其他三个兄弟依然在家务农。
可能本身是教育工作者,公公不但对自己的几个孩子学习要求高,对他其他几个兄弟的孩子,孙辈学习要求也很严格。各个兄弟家有什么困难和矛盾也都是他出面帮忙解决。后来我老公和小叔子通过读书考出来有点小能力后,但凡伯父和叔叔家有什么事 ,公公依然让他们鼎力相助。
现在叔父家的孩子孙辈们都长大了,特别是大伯的孙子从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做软件开发年薪几十万,在省会城市也买房买车安了家,在孙辈中算是有出息的。过年回来,也没有给公公拜年,有次公公去他家,小夫妻二人待在卧室也不出来给二爷爷打个招呼。堂哥堂嫂也不像以前对我家公公热情了,我家公公心里很是受伤。
这不,昨天端午节 ,公公在我家又开始吐槽他的侄儿侄媳和侄孙了。说他们不知道感恩,对老人不尊敬,书都是白读了。以前无论大小事,对他们帮助那么多,现在长大有出息了,招呼都不想打了。其实我们也理解公公的心里落差,但是我们年轻人心态平和一些,就是到如今,大家族群里哪家有什么事,我老公兄弟二人依然是出钱又出力!
我们劝告公公,退休十七八年了,人情冷暖的道理还没想通吗!这不是在自寻烦恼吗?要把你以前对大家族的关心爱护,扶持帮助,大爱之心继续发扬。你帮助他们的初心不就是希望他们子女成才,越过越好吗?这么多年大公无私,真心付出,何必到老年了,想要侄子孙辈们有个尊敬的态度呢?更何况也不是自己的子女。
我觉得老爷子心态变了,没有以前豁达了,完全是自寻烦劳,自找不快活。是不是人老了,心眼变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