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所以容易出科技人才,很大程度跟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压力小,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多有关系。美国的大学是申请制,并不像中国一样只看分数,更多的是看学生的履历背景和特长。如果一个孩子非常喜欢编程,那么他完全可以从小学开始每天花三四个小时从事这个活动。等到高中毕业,如果他能展示出编程的优势,综合成绩别太差,进入名校就是大概率事件。我们采用的高考制度要求学生的综合成绩非常好才能进名校,因此学生必须刷题,没有太多时间培养特长。虽然也有保送和强基计划,但是适用范围非常小。我们的体系强调公平,欧美的体系强调个性化培养的效率,各有利弊吧。从天才的出现概率来看,显然欧美的方式概率更高。虽然我们一直在推素质教育,但是只要应试模式不改变,刷题就永远是学习的核心。对于孩子考大学有期待的家长,还是别三心二意,让孩子多学习高考科目吧。
红星新闻《成都商报》官方账号ChatGPT爆火,37岁幕后天才推手:8岁学会编程,20岁从斯坦福辍学,母亲说他有“网络疑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