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名相欧阳修的“致仕”得到了批准。“致仕”是古代官员退休最常用的叫法。欧阳修退休的时候65岁,当时朝廷规定的退休年龄是70岁。门生苏轼知道老师退休后,特地送来一封贺信。北宋时期,朝廷厚待士大夫,一般情况下,主动提前退休的人并不太多。
有人愿意提前退休,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唐宣宗大中十二年,柳公权年过八旬,每次上朝,明显感觉精力不济了,但是也不愿意退休。有一次将皇帝尊号“和武光孝皇帝”读成了“光武和孝皇帝”,遭到了弹劾,罚俸一季,被同事们嘲讽。
和同事聊天,很认真地说,如果65岁退休,到时还能找到工作吗?毕竟现在都有35岁的门槛了。同事说,65岁退休,不保证你有工作,只是说让你65岁拿退休工资。所以,是这个意思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