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以后日本逆袭崛起的秘密:美国的研发领先下的技术转移
电子管时代欧洲当时是领先者,西门子、AEG等成立了著名的德律风根公司,垄断着欧洲市场,并始终保持着技术领先。但一战的爆发使德国公司被排挤出国际市场。一战之后美国政府出面干预,一方面阻止德律风根公司的复苏,并在二战后肢解了该公司。另一方面于1920年出面让AT&T、通用电气、西屋电子三家公司共同出资成立资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RCA,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n)),以并专利和解决恶性竞争为由,实现对无线通信技术的垄断性控制。刚立的RCA公司发现自己突然被无数意料之外的与无线电相关的专利包围,其后,RCA公司垄断了全球无线电技术和消费电子市场,例如,收音机、电视机,以及广播、电影、电视产业的技术等。但到了1957年美国政府以反垄断的方式使之开放,RCA被迫将其技术向日本、欧洲广泛授权,产生了消费电子产业的技术和产品转移,使得日本和欧洲消费电子产业兴起。RCA转而与IBM、AT&T角逐计算机市场,但遭受失败,其子公司均被日本、欧洲公司收购,如日本的松下、索尼、三洋欧洲的汤姆逊一体斯顿、飞利浦等。RCA公司最终在1980年的倒闭导致美国消费电子产业土崩瓦解。
成立RCA是美国政府的主意。早在1899年,英国马可尼公司在美国演示无线通信技术时,美国政府即认识到无线电技术的战略重要性在一战时,美国政府征用了马可尼美国公司并在战后强制收购了该公司瓦解RCA也是美国政府的主意,因为二战后,美国政府在计算机技术上取得了绝对的领先优势,晶体管技术已经替代了电子管技术。美国政府深入理解晶体管技术的绝对价值,便将美国电子产业的焦点引导到信息产业的第二阶段计算机技术和晶体管技术上。所以,在RCA把技术授权和转让给欧洲、日本的时候,晶体管已经诞生了10年,信息技术的第二阶段已经勃发,IBM已经垄断了全球计算机产业。日本、欧洲进入的消费电子时代实际上是被美国人认为已经成熟得不再需要获得支持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