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崔府君宝诰注释】,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崔府君宝诰注释:“崔府君”的演化及陵川县崔府君庙初探
- 2、崔府君宝诰注释,櫭木得其全者谓之栓櫭
1、崔府君宝诰注释:“崔府君”的演化及陵川县崔府君庙初探
“崔府君”的演化及陵川县崔府君庙初探
《沧桑》2013年01期 李杰
摘要:崔珏,隋末唐初人,曾在上党、磁州一带为官,据说他明律令、善断案。后世人们立庙祭祀,称其为“崔府君”。他由人而神,并且逐步被抬高,反映了民间信仰的一种趋向。陵川县崔府君庙虽经历代更迭,却保留了完整的规制,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重修崔府君庙记》记载:“夫府君神者,本祁州鼓城人也,姓崔名珏,字子玉。出自寒门,幼而聪敏,长而从学,祇良德义,乡里推重。唐贞观间,进士取应。凡仕为令尹者三,始任长子,次滏阳,次卫县。其守职也,廉介无私,治端有异,省刑罚,民无怨讟以虐,□均赋役,吏无夤缘以巧法,福善祸淫,弭贼息盗。至于除虎害、告水灾,绝飞蝗、远强暴。”
一、崔府君的演化
崔府君,姓崔名珏,字子玉,唐乐平人。生于隋大业三年(607),唐贞观七年(633)入仕,做过长子、滏阳县令等。传说崔珏能昼断阳间,夜理阴府。唐玄宗时期,安史之乱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唐玄宗惊恐万分,一直往南跑。这时,崔珏给唐玄宗托梦说:“陛下勿恐,贼当自灭。”果不其然,不久安史之乱平息了,唐玄宗念他报信有功,封为灵圣护国侯。北宋末,徽钦二帝被金人俘虏,康王赵构(即宋高宗)要北上媾和,途经崔府君庙,掷珓占卜吉凶,崔珏显灵,阻止其北上,遂得偏安百余年(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其次,还有“泥马渡康王”的传说,赵构要逃回南方,后有追兵,前边又被滏阳河所阻,彷徨无计之时,一老人为其准备好了马匹,渡过了河,问老人姓名,答是崔府君,再看马,却是泥马。有了这样护驾的功劳,淳熙年间,宋孝宗秉宋高宗命,封其为“护国显应兴圣普佑真君”。
在晋东南民间还流传有许多关于崔珏断案的传说,其中以“明断恶虎伤人案”的故事流传最广。故事说:长子县西南与沁水交界处有一大山,名叫雕黄岭,旧时常有猛兽出没。一天,一樵夫上山砍柴被猛虎吃掉,其寡母痛不欲生,上堂喊冤,崔珏即刻发牌,差衙役孟宪持符牒上山拘虎。宪在山神庙前将符牒诵读后供在神案,随即有一虎从庙后窜出,衔符至宪前,任其用铁链绑缚。恶虎被拘至县衙,珏立刻升堂讯。堂上,珏历数恶虎伤人之罪,恶虎连连点头。最后判决:“啖食人命,罪当不赦。”虎随即触阶而死。崔珏死后,百姓在多处立庙祭祀,于是在这一地区村落中便多建有崔府君庙,后又因时代久远,多消失或废弃。
二、陵川县崔府君庙历史沿革及概况
判官是阎王的主要帮手,如按职责来分,主要有四种:掌刑簿判官、掌善簿判官、掌恶簿判官和掌生死簿判官。其中掌生死簿判官是首席判官,权力最大。据传,这位首席判官就是崔府君崔钰。崔判官除了在众多的庙宇中占有一席之地外,他还有自己的独立庙宇,这就是崔府君庙。
据现存一些资料可知,北宋初期,崔府君庙的修建,已经由崔珏任官的磁州、长子拓展开,北宋的首都开封就有很壮观的庙宇,仅就山西而论,晋东南及周边几乎无县不祀,甚至一县就有庙宇三四座,如雍正年间《泽州府志》中记载,陵川一县,当时曾有三座崔府君庙。如今的崔府君已多不为人们所知,而且许多地方的崔府君庙也已消失,但陵川崔府君庙依然矗立并保持着它原有的庄严与肃穆。
陵川崔府君庙位于礼义镇北街村的一高台之上,又名显应王庙,俗称府君庙,据传创建于唐朝,具体年代暂无法考证。庙内民国二十三年《重修府君庙碑记》载:“重修于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洪武二年(1369)……迭经修葺”,民国年间“募诸本镇生理、四方善士……共襄善事也。于民国七年工程告竣,庙貌焕然一新”。除有史料记载者外,从现存实物考察,自金代以来,各代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葺。
崔府君庙坐北面南,布局完整,规模宏大,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楼、倒座戏台、献厅、正殿。山门前筑有三米余高的石砌平台,两侧石阶对称而上,平台左右各有配房一座,平台面积约600平方米,高大宽阔,气势雄伟。山门两侧各有掖门一道,门两边的青石狮子以及门楣上的木雕,精雕细刻,十分精美。戏台两侧各有配房一座,献厅东西各置配殿一座,正殿两山各贴耳殿一座,耳殿外侧稍后则各建二层配楼一座。整个庙宇共有殿堂房舍十六座,五十六间。建筑面积共计1825平方米。整个建筑庄严秀丽,气势磅礴,它的布局与一般的庙宇迥然不同,充分显示了古代能工巧匠的艺术杰作。
其最具特色的建筑首推庙前之山门,山门高居于平台北面的正中,面阔三间,进深六椽,重檐歇山顶,灰色筒瓦铺作,正脊垂脊均以琉璃装饰,明间并镶宋代青石门框,上刻有精美的花纹图案。其二层支出平座勾栏,平座下为双抄五铺作斗拱,屋顶斗拱为单下昂,梁架结构为宋代制法,其形制独特,实属罕见,是我国现存宋金高台建筑的唯一实例。
三、陵川崔府君庙的价值
崔府君庙是一处具有独特形制的高台建筑,古建筑大师罗哲文先生看过崔府君庙后评价说:“这种建于高台上的寺庙以及平台两侧石阶对峙的建筑形制,仅见于唐朝敦煌壁画之中,无论从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都是一处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
1.历史价值。
它忠实地反映和展示了历史的原真性,为研究山西古代道教庙宇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尤其庙内山门楼“重修于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其外观形式及内部梁架结构为金代遗构,展示了金代建筑的风貌。与陵川境内其他金代建筑相对照,其建筑结构技术和建造手法是山西晋东南地方金代建造技术的真实体现,为进一步研究山西金代时期的建筑历史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作为我国主要宗教教派之一的道教,在全国各地建有为数不少的东岳庙、城隍庙、阎王庙等道教庙宇,也都少不了判官这个角色,但是单独为一个判官建庙立祠,却不多见。而陵川崔府君庙,就是为纪念阴府判官崔钰而设立的庙宇。
在我国历史上人们追求正义、渴望平等、惩恶扬善、崇拜清廉已成为一种美好愿望。崔钰由人而神、由人间县官而阴府判官,而且“历代累以王爵封之”,就是对这一美好愿望的期盼和寄托。对研究我国宗教文化的多元性和民俗文化的区域性,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构筑鹭港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2.艺术价值。
陵川崔府君庙,从整体布局到单体建筑,都体现出不同时期的较高建筑艺术。尤其庙内建筑的石雕、砖雕、木雕、绘画和琉璃,选材考究、比例匀称、题材广泛,技法多样、工艺精良、精致美观,具有丰富的艺术效果。真实地反映了从金至清不同时期的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成就和水平。尤其山门楼石质门框,其上线刻海石榴、龙牙惠草、云纹等图案,线刻手法精致。东西掖门栏额等以镂空雕刻各种吉祥图案雕刻精细。庙前平台台基为石砌须弥座,浮雕人物、飞禽图案,造型工艺颇佳,最晚亦为金代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科学价值。
陵川崔府君庙各座建筑的结构合理、连接严密、设计精巧、风格独特。尤其山门楼,为二层重檐歇山顶,檐下结构简洁疏朗,下层砖砌高台并设门庑,上层设置木构平座,其形制独特,实属罕见,是我国现存宋金高台建筑的唯一实例。庙内掖门、戏台、献厅、正殿等其他建筑,建筑力学结构应用合理、大胆,在斗拱、梁架、柱网布局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从金至清不同时期的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成就和科技水平,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崔府君庙自建寺以来,作为陵川县道教的主要庙宇之一,一直从事宗教活动。随着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迭,崔府君庙亦几经兴衰,始成现有规模,但近百年来并未进行大的修缮,庙内部分建筑面目全非。在各级领导专家的关心下,崔府君庙保护工程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山西南部早期建筑保护工程项目中,国家投巨资对崔府君庙进行维修,相信在竣工后,崔府君庙一定会焕发出其独特的神韵和风采。
2、崔府君宝诰注释,櫭木得其全者谓之栓櫭
周金富/微信文
2021年12月15日
一,
在用心上想的是梦,梦在一定上会清醒。
在用脚上走的是路,路在自然上会顺畅。
枯木逢月天下第一。周金富摄影/文。
木和暨在一起上了,把大山给櫭到了。周金富摄影/文。
(一)櫭者,木暨也。
1,木者,十八也。
(1)十者,一横、丨竖也。
①一横者,
甲),在方位上为左右也。
乙),在方向上为东西也。
丙),在阴阳上为阳,阴也。
丁),在书道上为细道属阴也。
戊),在北斗定位上东经度。
②丨竖者,
子),在方位上为前后上下也。
丑),在方向上为南北也。
寅),在阴阳上为阳也。
卯),在书道上为粗道属阳也。
辰),在北斗定位上北纬度。
①一丿撇者,
甲),在方位上为东北、西南也。
乙),在方向上为艮山坤兼寅山申向也。
丙),在阴阳上为阴也。
丁),在书道上为细道属阴也。
戊),在八卦上艮、坤卦。
②一捺乀者,
子)在方位上为西北、东南也。
丑),在方向上为乾山巽兼亥山巳向也。
寅),在阴阳上为阳也。
卯),在书道上为粗道属阳也。
辰),在八卦上为乾、巽卦也。
子,一横者:
甲),在方位上为左右也。
乙),在方向上为东西也。
丙),在阴阳上为阳,阴也。
丁),在书道上为细道属阴也。
戊),在北斗定位上东经度。
坤,一竖者,
子),在方位上为前后上下也。
丑),在方向上为南北也。
寅),在阴阳上为阳也。
卯),在书道上为粗道属阳也。
辰),在北斗定位上北纬度。
丑,丨竖者:
子),在方位上为前后上下也。
丑),在方向上为南北也。
寅),在阴阳上为阳也。
卯),在书道上为粗道属阳也。
辰),在北斗定位上北纬度。
②一者,一横也。
一横者:
甲),在方位上为左右也。
乙),在方向上为东西也。
丙),在阴阳上为阳,阴也。
丁),在书道上为细道属阴也。
戊),在北斗定位上东经度。
(二)用木字旁的汉字,在斤斤上的计较是:
在本篇说微信文析字上,所谈的是,在这櫭的同旁、而在神奇妙形上的小伙伴。在今天的快乐上的栓櫭。
(三)木不可既,既然了易被封了栓櫭。
1,在汉字上的“櫭”字,从构造上来说,而在木字的组合上,是由于了“木”字来到了“既”字的左边。
2,因此,“櫭”字的形态是在木字旁上而得来的。
3,故木得其“既”者,谓之“櫭”。
4,“櫭”字在释义上,是指:
(1)栓櫭,櫭南等等意思。
(2)櫭字在同古上为“楬”。
(3)櫭字在本义上为小木桩或木制车辖。
(4)櫭字在汉语上为统一汉字。
(5)櫭字在部首上为木。
(6)櫭字在汉字的部外上的笔画为14(十四笔道)。
(7)櫭字在总笔画数上为18(十八笔道)。
(8)櫭字在意思之义上为木钉。
(9)櫭字在同体上为古同“楬”。
(10)櫭字在本义上为小木桩。
(11)櫭字在其它上的字义为木制车辖。
(12)櫭字在《康熙字典•辰集中•木字部》为 :“櫭。”
(13)櫭字在《唐韵》《集韵》上为:“巨列切,音杰。”
(14)櫭字在《博雅》上为:“检櫭,木钉也。”
(15)櫭字在《集韵》上为:“其例切,音偈。义同。”
(16)櫭字在《类篇》上为:“巨至切。义同。一曰车木鎋。”
(17)櫭字在《集韵》上为:“巨到切,读若峤。”
(18)楬字在《春秋傳》一书的上面是这样子说的:“楬而書之。”
(19)楬字在《說文解字注》一书的上面是这样子说的:“楬櫫也。三字句。
趙鈔本及近刻五音韵諩作楬櫫。
宋本、葉本、類篇、集韵、宋刊五音韵諩皆作楬桀。
葢宋時大徐本固有二。
故同一五音韵諩而流傳不一也。
今按作桀不可通。
桀自訓磔。
雖杙有榤者。
然頗迂遠。
楬櫫見周禮注。
職金。
楬而璽之。
注曰。
楬、書其數量以著其物也。
今時之書有所表識。
謂之楬櫫。
廣雅曰。楬櫫、杙也。
廣韵曰。楬櫫、有所表識也。楬櫫、漢人語。
許以漢人常語爲訓。
故出櫫字於說解。
仍不大列櫫篆。
漢酷吏傳曰。瘞寺門桓東。楬著其姓名。著櫫同字可證也。韵會楬下引說文曰。杙也。櫫也。此小徐眞本。而語似不完。師古注漢書曰。楬、杙也。椓杙於瘞處而書死者名也。師古杙也之云、葢本說文。但說文杙字當作弋。從木。曷聲。其謁切。十五部。
今字揭行而楬廢矣。
春秋傳曰。楬而書之。未見。疑是引周禮楬而璽之。”
5,
櫭:1,木。2,既。3,旦。(18画)。
1,(在櫭字上之木)。
(1)一横,(2)一竖,
(3)一撇,(4)一点。
2,(在櫭字上之既)。
(5)一横折,(6)一横,
(7)一横,(8)一竖提,
(9)一点,(10)一横,
(11)一竖折横/竖弯,
(12)一撇,(13)一竖弯钩。
3,(在櫭字上之旦)。
(14)一竖,(15)一横折,(16)一横,(17)一横,(18)一横。
6,故曰:在櫭字上之福,在櫭字上之可福,在櫭字上之非常福。
二,龙在变化上的腾飞是宇宙。
在汉语上,每个汉字在组合上的结构术语。
----以汉字在简体字上的“龙”字为例:
(一)一是在笔画数上共几笔,
如:5。(也叫笔画)。
(二)二是在笔顺上的写法顺序,如:①一②丿③乚④/⑤丶。(也叫笔顺,又叫笔划)。
(三)三是在名称上的叫法,
如:①横、②撇、③竖弯钩、④撇、⑤点。(也叫笔道)。
本文关键词:崔府君是什么,崔府君崔珏,崔府君就是崔判官吗,崔府君墓志,崔府君庙简介。这就是关于《崔府君宝诰注释,“崔府君”的演化及陵川县崔府君庙初探》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