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苹果称价格乌龙订单将被取消(苹果官网订单倒退)

【台湾“镇岛神器”关键零件竟由大陆维修?】新年伊始,为了“娱乐”世人,秉承着舍己为人的原则,台湾为我们献上了今年第一个大乌龙事件--台湾“雄三”导弹重要仪器被送到大陆维修。

“雄三”导弹,全称“雄风三型”导弹可谓是台湾的看家法宝。

是的,你没有听错,就是那款台湾自研、被台湾“名嘴”吹嘘为“航母杀手”、具有“连美国航母都无法抵抗的极强穿甲能力”、是世界各国“争相采购”的“超级军备”的——“雄风三型”导弹。

虽然这款导弹纸面数据一般般,实战更是拉跨到仅有“误伤”一艘小渔船的成绩,但通过上述头衔不难看出,这款导弹依然被台湾当局寄予厚望,也被许多岛内“专家”认为是应对解放军的“大杀器”。

我们都知道,台湾军方明文规定不得使用任何中国大陆制造的设备,防止遭“渗透、突袭与破坏机密军事设施”。所以,当“雄三”导弹重要部件送到大陆维修的消息传出之后,岛内舆论瞬间炸锅,更有台湾网友直呼“机密数据、资料被看光光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雄三”并非由台湾完全独立自主生产。迫于技术短板,台武器研发部门在研发“雄三”导弹过程中,不得不从岛外进口大量零件、设备。其中,用于导弹定位、锁定目标的经纬仪是向瑞士徕卡公司采购的。

近期在使用过程中,经纬仪出现了质量问题,台湾方面无法维修,遂将设备送回瑞士厂商修理。这本来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但当台湾收到修复后的设备时却傻眼了,发件方竟然是“亚洲维修中心”,设备上贴着山东省青岛市流亭机场的清关货单!

据莱卡公司回复,之所以是从大陆发货,主要是考虑到地缘因素,厂方选择将设备交给位于大陆的“亚洲维修中心”完成维修。欧吼,这么说台湾修不了的设备咱山东的“亚洲维修中心”能修?那有理哥进一步合理推测,这设备不会根本就是咱们这边生产的吧?

挺好,咱大山东厉害,莱卡公司仗义!

面对铺天盖地的岛内责骂、质疑声浪,台有关部门立即澄(狡)清(辩)道,在送修之前,已经将其中的数据储存设备拆下,并对修复后的经纬仪进行了检测,未发现植入程序,因此没有泄密风险。这有点苍白无力吧?一方面是台湾恐怕根本没预料到设备会寄到大山东,返修前的处理恐怕只是常规操作。

另一方面,他的说法也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讲真的,跟解放军的一系列先进导弹相比,“雄三”这样的“渔船杀手”咱们还真看不上。

事件发生后,台湾方面还立即向瑞士供货商表达了不满,而瑞士徕卡公司的回应却十分轻描淡写:“未来会更加审慎处理”。

对此,台湾方面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按理说,军事领域的保密审查工作应当极为严格,不应该闹出这样的乌龙。所以这件事只能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台湾岛内的科研团队和采购、后勤、保密审查部门松散无能。类似事件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据报道,台湾方面曾耗费百亿巨资,委托台湾“中科院”建置“重要防护营区智慧型警监系统”,对重要防护营区进行安全保护,范围包括陆、海、空军及后备、宪兵、国防大学等全台共284处单位,台湾军方可以透过该系统即时监控营区状况。但系统中的“球型”监视器竟含有大陆的芯片及其他零部件,媒体质疑违背规定。

还有当年蔡英文当局推动“海空战力提升计划”,准备在五年内拨付2400亿的经费。台湾“中科院”拿到钱后便开始到处“撒钱”,在招标的时候更是任人唯亲,不看资质。这也就导致了当年台湾“天弓”导弹配件招标时,台湾“中科院”将大单给了一个行外人,中标者持订单转手从“某宝”采购了一批“二手货”给台湾“中科院”,从中赚取巨额暴利。这一操作也只能评价一个“666”了。

相信在这帮“卧龙”“凤雏”的操作下,类似混乱的军购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发生,期待“湾湾”给我们贡献更多茶余饭后的笑料。

第二,国外军火供货商仅仅是将台湾视为“提款机”。通过此次瑞士公司轻描淡写的回应,我们不难看出,岛外供货商根本不重视台湾。一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将台湾视作牵制中国大陆的棋子,长期开展对台军售。但是同时,他们也知道台湾在国际社会不得人心、孤立无援,除了美西方国家外,没有其他渠道获得军事支持。在这样一个买方没有议价空间的卖方市场上,美西方这些卖家通常都是以远高于正常价格的报价出售给台湾一些二手武器、古董武器,就这还得台湾低三下四地恳求。

在这种背景下,即便台湾方面在军购中有一些规定、在维修时有一点要求,他们也没人在乎。

台湾这是妥妥的被人卖了还不自知,丢了里子也没有面子。

这些乱象的出现,实际上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台军”当前战斗力堪忧,还有蔡英文当局治理体系的崩坏。希望岛内及时醒悟,看清局势,早日回归,这才是台湾未来最好的出路!到那时,台湾再也不需要看外人脸色,祖国母亲有的是“亚洲维修中心”“世界维修中心”帮他解决问题。

#台湾##雄风三导弹#

编辑 | 张薇 来源 | 有理有面儿

我们都听说过市场中“买卖自由原则”,同时也是大家的权利,交易双方都要基于自愿原则,那么此处的“自由”是绝对自由吗?

近日,一则关于“二手车交易中因女卖家价格少写了1个0,取消交易后被买家起诉索赔”的新闻引发了全网关注,不少网友为卖家打抱不平,但也有人质疑其系“低价引流”翻车,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女子网上卖车少写个0取消交易被起诉

时事聚焦:因价格少写1个0,取消交易后不料竟引火上身!

据媒体报道,事情发生在2022年2月份。当事人余女士因个人原因准备将自己一台吉利嘉技顶配版1.5T型号的汽车转卖出去,但与线下车商经过沟通了解后对方给出的价格不甚满意,于是准备挂到某二手平台上交易。而这时,乌龙事件便发生了。

因一时疏忽大意,余女士误将售卖的价格写成1万1千元,而该车辆原价可是16万多元,自2019年购买上户至今3年多的时间才开了2万多公里,她原本预估是准备以11万1千元的价格销售的,只因为少写了1个0,两个价格差距可是近10万元!

将车辆挂上平台售卖后,余女士迟迟未发现自己的错误,直至几天后有人将汽车拍下付款,她这才发现自己竟将价格标错了。随后,余女士尝试与买家进行电话联系,但对方一直未接通,于是她便取消了交易。

2022年4月,余女士突然收到法院的传票,才得知当时的买家已将她告上法庭。令余女士不解的是,这很明显是一次误解,为何要到闹至法庭的地步呢?

而在买家金某看来,余女士未经自己同意擅自关闭订单,已经构成根本违约,其需为自己不守诚信的行为买单。

事件曝光后,网友们引发热议,有人同情卖家,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那么这究竟是“小错酿成大祸”,还是买家“过度维权”呢?今天,上海一湃律师事务所就来和各位读者一同探析本起案件,并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二手车买卖时需要关注的注意事项。

以法说事:买家付款后,卖家有权反悔取消交易吗?

1.本案中,根据相关法律,如果余女士确实因个人疏忽导致商品销售价格标错,是否可以取消买卖交易呢?

根据《电子商务法》的有关规定,买卖双方自愿注册该网络二手交易平台账号,其签订的平台服务协议及该二手交易平台相关平台规则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属合法有效,双方应当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义务。根据该网络二手交易平台的交易规则,买方拍下且未付款以及买家付款后卖方发货前,买卖双方均可自主关闭订单。

且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卖家余女士把11万元的二手车交易价格误写成1.1万元,且买家也证实该二手车的交易市场价格为10万元以上,若以该交易价格成交,则与卖家目标价格相差甚远,将给卖家造成巨大的利益损失,有违公平原则,故其有权依法请求撤销。

2.现实生活中,在二手车买卖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注意事项?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所需品,因此,在二手车交易过程中应注意随之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买卖车辆应签订规范的书面买卖合同并留存交易凭证。

二手车买卖合同应当详细约定买卖双方的信息、车辆的信息、交付方式及时间。明确车辆的现状,例如行驶里程信息、质量标准情况及修复的信息等,以防日后产生纠纷时不能说明当时的车辆现状。

购买车辆以后应当及时过户。

《机动车登记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让的,现机动车所有人应当自机动车交付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转让登记。机动车所有人申请转让登记前,应当将涉及该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完毕。

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五条“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的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的规定,车辆所有权转移后未经办理过户登记,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或者违章处罚,出卖人有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二手车过户完成后,车辆的税费手续、保险等手续也要相应地进行变更,这不仅是保证交易双方合法权益的必要程序,也是保证车辆税费、保险等手续正常续缴的必要程序。

结语:

回到本案中,双方的说法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目前案件的结果我们仍不得而知,因此也不好贸然下结论,但从本起案件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思考和启示。

如今,二手交易越来越多,有的会借助二手交易平台,也有的直接选择私下交易,但在交易之前我们一定要了解其中潜藏的法律风险,尤其是在进行高额物件的交易时,请务必慎重对待,否则日后反悔再想维权,可能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本案,您怎么看?欢迎和上海一湃律师事务所分享您的看法!

近日,在广西崇左发生了了一件奇葩的事情!一名女子在拼多多网上购物,下单的5斤苹果,店家却发了几颗小石子,这到底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

上周1,这名女子经好友发的链接,说这阿克苏苹果非常好吃,并把链接发给女子

女子心想朋友介绍的应该不会太差。并点开链接下单了5斤,花了11.28元。

两块多钱,在超市相比便宜多了,女子平时居家都是去超市购物,很少网上买东西,总怕假货买不到好东西

这天,快递打来电话取包裹,满怀期待的苹果,看到箱子就有点不对劲,打开却是几颗小石子,女子马上拨打老公电话问他最近有没有购物?老公的回答是没有。

女子马上打开拼多多,找到相应的商家问个清楚。却发现自己的待收货有两个

点开来看,有个《沙石小样品》的待收货。心中充满的疑惑,自己也没得下单过这个东西怎么会出现在待收货?

于是打开详情看。才发现该订单是通过免密支付成功的,这才恍然大悟,平时小孩拿手机来看动画片,跳出来的广告,误点的

再看看下单的5斤苹果,正在派送中……

你们买东西有没有发生过这样乌龙的奇葩事件?

对比,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自己的观点。#崇左头条# #网购# #购物#

#极目锐评#【李佳琦直播间“卖贵”事件,请对消费者真诚一点】近日,有消费者称,11月4日凌晨,资生堂官方旗舰店直播间开卖的一款悦薇水乳套装只需888元,比李佳琦直播间的同款商品到手价便宜300多元。4日晚,资生堂旗舰店回应:888元的价格为“系统故障,将对异常订单统一做退款处理,并给以适当补偿”。李佳琦方面也称,“品牌将为异常订单统一退款处理。”(据11月7日澎湃新闻)

资生堂官方旗舰店直播间卖888元,李佳琦直播间同款商品领券购买的到手价为1240元,相差300多元,这很让人疑惑。因为发生这样“价格异常”的事,不管是对品牌方,还是对李佳琦,负面影响都是相当大的。目前,资生堂方面认领了“责任”,承认自己的店铺“出现了短暂的价格异常”。但这个说法很难服众。

到底是哪方的“价格异常”暂且不论,但品牌方的后续处理让人大跌眼镜。报道表明,在资生堂官方旗舰店购买的部分消费者可以“仅退款,不退货”,白白捡一个套装;而在李佳琦直播间购买的消费者,却得不到任何补偿;另外,报道中还称,有在李佳琦直播间发现买贵了后申请保价成功的消费者。但不少消费者闻讯再去申请保价时,系统却显示“无法提供保价服务”。

于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同一个品牌,同一个套餐,有人花0元,有人花888元,有人花1240元。另报道称,一位冯女士,在使用该产品一些列优惠券和红包后,实付1078元。这是四个价格?

这一顿操作下来,更多人不服了。买贵的消费者,就该打掉牙往嘴里吞吗?这种处理方式,除了免费拿到套餐的人,谁心里舒服?谁能接受?

两个直播间的价格不同,或许真的是“系统问题”,或许是渠道的价格没协调好,也或许是“双十一”期间各种优惠券叠加,加来加去把商家自己也绕晕了,从而摆出乌龙,出现进退两难的窘境。但不管是何原因,还是应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不能让他们受损,怎么官方越处理价格越“异常”?

品牌方对消费者还是应该一视同仁。不管是官方旗舰店里的消费者,还是李佳琦直播间的消费者,都是资生堂的消费者,应该要公平公正对待才是。如果“价格异常”的事情发生了,还要通过各种手段还来加剧“价格异常”,这显然不能得人心。商品或许是好商品,但这样区别对待,只会让消费者心生愤怒,一弃了之。

舆论危机,就是怕公关这样的乱操作,在“危机”里只看到“危”,没看到“机”,最后“危机重重”,横竖不是、进退失据。说穿了,还是品牌方没将消费者真正放在眼里,存在店大欺客的嫌疑。既然承认自己出错,也认错了,就不要让消费者来埋单,应该用真情实意来面对消费者的诉求。作为大品牌,大气一点,有格局一些,总归是不错的,何必闹到如此地步?(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极目锐评┃李佳琦直播间“卖贵”事件,请对消费者真诚一点 | 极目新闻

“用了一个礼拜,死机七八次”的差评用户被小米告上法庭后,终于写道歉信了,原来这个差评是一场乌龙,实属无中生友。

据悉,前段时间,有一名用户在京东购买了两台小米10至尊纪念版,当时该用户在收到手机的时候,并没有将即拆封进行实际使用,而是将手机原价转手出掉,该用户在没有进行实际使用的情况下,在京东上留下了这么一个“用了一个礼拜了,死机了七八次,玩手机发烫起码50℃,耗电速度很快,两个小时就没电了……”大大的恶意差评,随后该差评引起了不少人关注,并且将即转发,最终被小米公关发现调查发现这个差评用户是在故意差评,因为当时这款型号的手机是8月16日才上市首销的,而这个差评用户的两个订单收货时间却均为8月17日,均其是收货当天就发布了评论,实属蹊跷,与差评用户描述的“使用了一个礼拜左右”严重不符,可见这个差评用户给出的评论内容均是虚假的,基于此于是小米将该差评用户告上了法庭,要求该差评用户删除差评,并且连续30日发布道歉,并赔偿损失100万元!不过最后,可能是考虑这个用户第一次犯这个错误还是家庭不富裕还是什么,被法院从轻处法,从100万赔偿款减轻至2W,让该用户赔偿小米2万元经济损失+1万元原告诉讼合理支出,并要求道歉声明和删除评价。

然后,也有了今天的差评用户写道歉信声明这一幕!说实话,笔者觉得像这种恶意造谣的就该罚,这种人就应该要为自己发言发做负责,要不然不知道长记性的。说实话,笔者我也体验过小米10至尊纪念版,这几天玩游戏的过程确实有发烫的迹象存在,不过这也可能理解,毕竟现在大夏天天气挺热的,但它烫的温度并没有这个差评用户说的那么夸张到50℃,烫到让人无法接受,反正我觉得它的发热控制强度比我手中的另一台苹果12Pro强,另外续航效率方面我觉得因人而异,反正我是拿来当主力机使用,5G+120Hz全程开启,掉电速度确实比普通不开高刷与5G网络的手机快一些,不过也没夸张到2小时就耗完所有电量了,感觉这个差评用户说的有点离谱了。

关于这件事我不知道大家会怎么看,不过相信我大家看完后应该都会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吧。[呲牙]

在四川广元一位女子300元网购一套餐桌,打开包装箱一看,自己都笑了。我相信很多网友都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互联网购物一定要擦亮眼睛了。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该名女子家中缺少一套餐桌,所以准备购置一套回来,但由于家里是属于农村的地段,要是购买餐桌的话,要到附近的镇上购买才可以,但是镇上跟村里也比较远,而且镇上餐桌也贵。听着别人说,网上的东西比较便宜一些,于是,自己开始进行网上看餐桌,一顿操作下来看上了一套300元的餐桌,并且付了款。

几天过后,包裹终于到了,该女子很是激动跟兴奋,因为心心念念的桌子已经回到了,赶紧让老公,开上他的三轮车去拉回来,结果,老公一到站点取货,傻眼了。

快递员将一个小小的包裹放在了他巨大的三轮车上面,这场景尴尬的不得了......

他的老公再三跟快递员确认是不是给错了,她老婆购买的是一套餐桌,怎会如此之小呢!

后面争论了许久,男子把包裹拆开,看了一下自己的网购订单,发现闹了个大乌龙。

购买的这套餐具,确实是餐具,只是这套餐桌就是一个实木工艺品,是供人们观赏把玩的!

当时下单购买时,妻子大意了,没有看清餐桌的规格和尺寸!仅凭感觉就下单了。

男子无奈,只能把这迷你款的餐桌拉回了家。

该名女子以为捡到了大便宜,结果没曾想是这样的。

其实在网上购物,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只能凭借着自己的感觉去下单,但是下单归下单,最好是看清楚商品的标题跟款式尺寸等。有些商家就是会借着标题来吸引消费者,可能写的是配件啊或是其他的,然后你以为是产品,结果下单了,只收到了一个小配件。

还有一个就是,不要贪小便宜,网上的很多商品,你在页面上面看到的价格跟你点进去实际的价格是有区别的。这一切,都是商家的营销手段。

而且便宜的东西质量不太好,我之前购买了一双鞋子,几十块钱,然后穿了没几个月就坏了。但是我的安踏穿了三年,依旧还是很好。

给大家分享几个网上购物小技巧

01、品牌

现在很多人购买东西都会买品牌货,虽然这些品牌货比普通的贵一些,但是人家好用啊!

比如说,云南白药牙膏,跟一个不知名的品牌牙膏对比,云南白药牙膏留兰180g的卖29.9元/支,但是不知名的卖9.9/支,你会买哪种呢!

02、不要贪图小便宜

网购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要看到人家的价格低,你就去购买了,这个不理性。质量且先不说,像上面的那个四川广元的女子,购买到这样的物品,那就尴尬了......

现在网络上面很多便宜的产品,要是你购买回去之后不满意,退货是可以退货,但是运费需要8元,你产品买了才9.9,那这样你还退不退,是不是十分的不划算呢!

03、看售后和评价

①看售后

网购商品,建议看下商品的售后和服务情况,商品是否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货,退货是否有运费险等等,要是商品有运费险的话,铁子们,可以放心入选。毕竟你不喜欢或是不满意的时候,退货也不需要你承担运费。

②看评价

看评论也很关键,我购买东西都会看评论,虽然我知道评论有假,但看评论能让我感受到产品展示出来最真实的效果图,而且看下有没有差评,好评可以刷,但是差评,没有商家会这样做。

发言完毕[做鬼脸][做鬼脸]

可爱的网友们,你们有什么好的网购小技巧呢!评论区留言

【千元奶茶订单配送费仅5元为乌龙事件!外卖小哥发声道歉】千元奶茶订单配送费仅5元为乌龙事件,近日,广州一外卖小哥在网上吐槽,有客户一次性在喜茶店下单上千元,但美团给的配送费才5元。据视频显示,外卖小哥的电动车上挂满了外卖,手里还拎着两袋奶茶。对此,美团客服回应称,配送费是根据距离计算的,小哥事后应该可以申请重量补贴,因为美团是有大额单补贴的。3月1日,该骑手作出澄清,称5元配送费是由消费者支付给商家的,不是骑士本人收到的配送费,当时是自己看错了,并对公众造成的错误引导作出道歉。(来源:燃新闻)

发工资了,又发工资了。

大家好,我是刘言非语,前天接到一个订单,打电话的时候还闹了乌龙,嘟嘟电话接通,我:老板,您的地址在哪里啊?老板:坪山烂尾工业区?我:老板啦,你别开玩笑啰,我只听过烂尾楼、烂尾房,第一次听说工业区叫烂尾工业区的,老板:l~a~n~g,浪尾,我:………,不好意思,老板,我听错了,原来是浪尾工业区。[捂脸][捂脸][捂脸]

昨天6号开始上班,生产不锈钢水箱,工作相对轻松,可以站着做事也可以坐着做事,伙食那是相当的nice,老板专门请一个做饭,饭管够、肉、菜管饱,油水又足,做那么工厂,这个厂的伙食好。

今天下午五点钟就结束战斗了,最后是直接玩了一个钟,玩的过程中,老板过来跟我们确认工钱,还招呼我们下了班吃完饭再走,17:50左右,微信转账到位875元,这么爽快的老板,活该他发财。

今天的分享到处结束,明天又有两个现场要看。拜拜,see you tomorrow

原来不理解老年人,为什么总是热衷于到银行排队,不办理电子支付?

前几天,在网上办了两笔买菜。可第二天早上,突然发现找不到订单了。

第一感觉,是不是上当受骗了?钱倒是不多,只有20多元。

我清清楚楚记得,是通过某平台预定的。

什么信息都没有,只好着急忙慌找客服反映情况。

我是通过某宝支付的,账单显示完成了支付,客服要我将流水单发给他。对方又要我开一个交易流水证明。某宝发到邮箱。

一阵操作,回来一看,客服交流时限已过,只得重新向另一个客服反映,同样的情况说两遍。

漫长的等待,然后回复就是找不到支付,说钱并没有打到他们账户,而且说账单显示怎么怎么不对。

对方坚称没有支付,要我向某宝咨询,这个款项是汇到了哪个平台,并且要求出一个证明。

我的妈呀!又是一顿心急火燎猛操作。

莫非我是被钻了空子,有人利用买菜平台的bug,卷走了这笔钱?

好在很快就有回复了,是将钱汇到了另一个买菜平台。

一查,果然没错!

原来是买菜App下载过多,我一时疏忽没找到,摆了一个大大的乌龙!

差点让某平台当了一回冤大头!

你瞧,对眼前无法把控的事情,人们是不是有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呢?

何况老年人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34754/
1
上一篇100gps
下一篇 q币转帐(q币转帐怎么样)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