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科学分类,新汉字认记434个,做到易认,易学,易记,完成中华复兴。
科技创新,科学分类,新汉字认记,434,做到,易学,易写,易记,易认,完成中华复兴。
科技创新,科学分类,新汉字认记,434,做到,易学,易写,易记,易认,完成中华复兴。
你是否也经历过翻字典取名的痛苦呢?今天分享几个“美到爆”的汉字,让你不再觉得取名难!
给小孩取名有多难?大众的嫌俗,常用的又容易重名,想要好听好记寓意好,又想低调有内涵,可愁坏了无数家属团!
选择一,婳。
读作huà,以女为偏旁,这个字适合给女孩子取名。
婳多形容女孩娴静美好,在宋玉的《神女赋》中有“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这里的“姽婳”形容的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
“楚水之畔,伊人姽婳”,在《一剪梅》中,“姽婳”又成了词人朝思暮想的梦中女神。
而在姚燮的“初阳光八垠,宿霾涤明婳”中,“婳”又有了豁然开朗的含义,一个“婳”字就足以提现女孩的娴静美好。
选择二,昪。
如果你希望孩子阳光开朗,不妨用昪这个字,昪读作biàn,上面是日代表冉冉升起的太阳,下面是弁,本意是指古代一种尊贵的冠,大意是头顶太阳无惧阴霾。
单从字形上来说,这个字寓意就非常积极,《说文解字》中讲“昪,喜乐貌”,所以这个字有着希望孩子阳光快乐的祝福。
这个字有着传奇的取名故事。
相传古代一户人家门前有颗梨树,结了一个很大的果子,碰巧这家女主人也怀孕了,家人把果子摘下,用刀切开,发现里面有一条赤蛇。蛇受到惊吓跑到女主人的床下,而女主人不久生下了孩子,因为赤蛇象征太阳,于是家人给孩子起名为李昪。
而这个李昪也不辜负“昪”这个字的寓意,九岁能写诗,四十多岁做了南唐皇帝,有人说他的好运气就是来自名字取得好。
选择三,偲。
男子取名也不妨尝试“偲”这个字,偲是多音字,同样也有着多层含义。
读作cāi的时候,它代表人有才能、有学识,比如《诗经·齐风·卢令》中的“卢重鋂,其人美且偲。”
当读sī的时候,它又有了朋友间相互督促劝勉的含义,比如诗中的“朝朝同暮暮,切切与偲偲”、“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是何等情深意重的友情。
谁又能拒绝这么一个含义丰富的汉字呢?
选择四,湙。
“尔其为状也,则乃湙湙潋滟,浮天无岸。”这其中的“湙”可以说不分男孩女孩都适用。
湙读作yì,古人用它来形容清水流动的样子,水在取名中地位非凡,水流代表着蓬勃的生命,用在取名上代表了家长对孩子茁壮成长的希望。
对于男孩来说,一个湙,大有温文尔雅的书生气质;对于女孩来说,清水如许,平添了女孩子的灵气秀气。
若是实用一点来说,水在民间是财运的代表,水是活的,财路就是活的,这样的汉字有没有美进你的心坎呢?
选择五,翀。
如果你是望子成龙类型的家长,不妨试试翀这个字。
翀念作chōng,虽然生僻,却有着美好的寓意,古义解释它是一飞冲天。
无论是杜挚诗中的“鹄飞举万里,一飞翀昊苍”,还是王维的“翀天王子去,对日圣君怜”,一个“翀”字在其中,让诗句顿时有了磅礴气势,这么一个积极向上的字眼,简直是绝佳取名备选。
名字虽然只是一个标签,但终究要伴随人的一生,乃至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甚至有人相信说名字能改变一个人的气场和运势,比如很多明星都是改名之后才迎来爆红,比如汪涵原名汪建刚,段奕宏原名段龙,张国荣原名张发宗,很难说他们的成名与改名无关。
“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一名。”你对自己的名字满意吗?如果有机会改名你希望改成什么字呢?
1984年12月,35岁的张瑞敏出任濒临倒闭的“青岛日用电器厂”厂长,他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第一条是“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还有“不准哄抢工厂物资”,但还是有人明目张胆的扛走原料,当天中午,张瑞敏就贴告示开除此人,工人才相信他是动真格的。
接下来,他制定了13条简单好记的规则,贴在工厂墙上,其中就有“产品质量不过关不能出厂”这一条。
1985年,张瑞敏收到用户来信反应冰箱质量有问题,通过检查,发现400台冰箱中确实有76台不合格,张瑞敏当着员工的面,宣布:“谁生产的冰箱谁来砸,不合格的冰箱不允许出厂”。那时候产能不高,很多员工含泪亲手砸掉了辛苦生产出来的冰箱,但至此之后,海尔对质量的严格要求也种在了每个工人的心中。
因此我们发现,简单就是力量,很多公司定的制度没有效果,不是说制度制定错了,而是制度实在太多了。
就好像如果你去买了一个东西回来,如果使用说明书薄薄的一本,简单清楚,你会认真看完,但如果是一个字典一样的说明书,你直接就不想看了,因为很多说明书站在技术角度去介绍的,而不是使用者的角度。
因为人都是“懒”的,降低难度才会让更多人更容易做到,对企业也是一样的,太多的制度,会让团队失去改变的信心,就好像你看不进去那本字典一样的说明书,被抛弃掉。
就像张瑞敏说的:“什么叫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的做好他,就是不容易。”
因此在企业中制定制度,首先要去做减法而不是加法,要把制度简化成你即使不去看他,也能够记住的程度,比如简化成十条、六条,但要保证他的执行效果。
如何强化制度的效果?
1、复杂的事情简单去做
为什么佛教戒律是五戒,而不是十诫呢?因为这样连小孩子都会背,也就是越简单越好,这样更容易推广。比如我们微观学社都能背出来《执行宪章》,也是这个道理。
2、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
制度简单化之后,一定要去严抓执行,死磕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找一段时间出来专门去严抓一个事情,来形成集体的记忆,让制度持续的去重复传播,并且强化制度的效果,这样制度的效果很容易就出来了。
以上我们谈了制度一定要简单做,才能有效果,这个对应的是企业管理中常见的“坑”--繁琐制度,企业中常见有5大败类制度,老板朋友一定要躲开:
公司发展中有5大败类制度,老板一定要避开:
1.繁琐制度。制度制定的太多与繁琐,动不动几十条,这样员工记不住也做不到,化繁为简,精简重点,复杂事情简单做,简单事情去重复做。
2.领导制度。制定的制度遇到领导就转弯,员工看在眼里,制度失去威信,领导比制度还大,自然变成了企业最大的天花板,这样公司不仅做不大,领导还会很累。因此领导要以身作则,把“规范的责任”还给制度,解放自己,制度面前坚决执行
3.模糊制度。“不一定、可能、获取、大概”这些词都不要出现在制度中,模糊无法形成确定的标准,难以去执行和推广,一定要制定可量化,可检查的制度
4.弹性制度。很多企业制度遇到领导就拐弯,遇到能人就拐弯,真正和企业一条心的能人,是会捍卫制度的执行,因此杜绝弹性制度,坚决执行,捍卫制度的神圣性
5.朝夕制度。制度执行下来还没实行几天就改,如此反复,员工会对制度失去信任,习惯观望,因此不要随便改动,制度先执行,再优化,再固化,最后僵化。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完美的执行。
业绩的背后是团队,老板不要成为系统的操作者,而要成为系统的推动者,用制度管理企业,不仅遵循人性化,更要高效有用,避开以上五大败类制度,打造高效执行的团队,让员工绽放,系统自运转,企业利润倍增!
更多内容,推荐你看陈平老师《系统革命》,书中理论+案例+图标实操,详细讲解了高效自运转系统打造,领导所需要的4大领导力:
1.机制力: 凭什么激活人才?少制度,多机制,杜绝5大败类制度,让老板解放,员工绽放,企业重生
2.领导力:凭什么持续凝聚人心?7大领导力,丰田核心管理哲学,一伙人拧成一股绳加油干!
3.管控力:凭什么战略执行?5R管控系统,让团队拿结果说话,事事有结果,件件有着落!
4.文化力:凭什么统一思想?“五化工程”,48字执行真经等等,让员工力出一孔众志陈诚
更多干货内容,老板朋友一定要看看《系统革命》这本教材,5周年优惠,限时赠送10节精品视频大课《突围企业干部瓶颈》,只要一顿饭钱立刻拥有,点击图片下方链接立刻拥有,成大事者不纠结!
系统革命
孩子还没有出生,我和老公就开始讨论孩子的名字了。因为老公姓高,所以我们用“高”姓开头,查着字典拼凑了许多男孩或女孩用的名字,最后老公嫌烦了,提议说不如就叫“高兴”吧,又简单又好记又喜庆又寄托了我们的希
望。我一想,挺好,就同意了。
然后,儿子顺利出生,顺利长大,今年已经上幼儿园中班了。这天,儿子突然跟他爸爸说:“爸爸,你能给我改个名字吗?我好想改名字!”我听了,很诧异,他爸爸也很诧异,就问:“干吗要改呢?这名字挺好的啊,我和你妈妈希望你每天都高高兴兴,所以才给你取这个名的。”儿子满脸委屈地解释原因:“可是,你们大人为什么总是会笑着说:今天太开心了,高兴死
了……”我和他爸爸面面相觑,顿觉是该改名了。
【名字趣话】
名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一个人的名片,如同一件商品拥有商标一样重要。
如果你有一个好听、好记、有意思、有意义的名字,那绝对是人生幸事。名字对扩大人际交往,对于事业的拓展很有帮助。
我觉得:起名字天下第一难!
我家嫂子刚刚怀孕的时候,全家人很高兴,那时候我还没有结婚。我和我哥我嫂子三个人每天抱着字典查呀查呀,搜肠刮肚地背诗歌,想给未出世的宝宝起个响响亮亮的名字,字典翻烂了,宝宝出生了,名字还没起好!
一篇文章说:李白的父母识文断字,还会写诗呢,可李白七岁了,还没有名字。一天爸爸妈妈带儿子春游。父亲即兴吟诗:“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脱口而出:“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灵机一动,决定把诗句的一头一尾两个字连在一起,做儿子的名字。这位扬名千古的伟大诗人,七岁自己给自己起名传为佳话!
生活中碰到过一些很有意思的名字过目不忘。
上大学第一次开班会,班长点名,当点到“陕金刚”的时候,大家都笑了,同学一下就记住“闪金光”的名字。
一位同事姓陆,叫“陆海空”,这个名字妙不妙?几十年过去了,好多名字忘记了,陆海空的音容相貌栩栩如生!
姓“程”名“功”的朋友,姓“李”名“想”的亲戚,借姓之谐音,巧取名字,寓意万千,多么智慧!
革命前辈于得水英名永垂。
以“七品芝麻官”扬名豫剧舞台的表演艺术家牛得草,原名牛俊国,从艺几十年一直不声不响,改名牛得草后声名远扬,事业一飞冲天,这名改得值不值?
“高仕錤”改名“高士其”,扔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要钱”,彰显了他做人做事的宏大志向,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音乐家聂耳原名聂守信。他幼年就能够把听到的歌曲很快唱出来,别人因他耳朵好使,而他的姓又是三个耳字组成,便叫他“耳朵”。他后来专业搞作曲,就索性改名“聂耳”。
……
呵呵,有一个好名字多重要。
古人云:
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
教子一艺,不如赐子一名。
不怕生错命,就怕起错名;
好姓配好名,翱翔千万里!
您的亲戚朋友同学,有没有好玩的名字,请您告诉我。
日本索尼公司原来叫“东京通讯技术公司”,森田明夫发现,这个名字印在商品上好象不太合适,像在绕口令,在美国没有人能读准,听起来也不悦耳。后来,公司试用过“电信技术公司”,却又与美国一家公司同名。
1953年,森田明夫决定为公司改名。他认为:一定要想出一个独特的名字,这样才能使公司为人所识,而且无论起什么名,都必须具有双重含意(既是公司的名,又是商标),这样可以一箭双雕,不必付双份广告费而使公司和产品都名扬天下。
他们曾经尝试用过标志:在一个圆圈里嵌着一个倒立的金字塔,塔边由小块的楔子切割,整个看上去就像个“T”字。但是,为了公司的第一批晶体管和晶体管收音机,需要一个新颖别致、引人注目、记忆犹新的商标,森田明夫为此绞尽了脑汁。
他需要一个名称商标,而且必须短,英文不能超过五个字母,让人易记易懂。于是,他和他的合作者每天一有空,就将各种可能的名字写下来进行讨论。为了找到一个显赫的、在世界各地无人不晓、在任何语言中发音都相同的名字,他们翻遍了字典,无意之中在拉丁语里见到Sonus这个词,其意思是“声音”。“声音”与他们的事业密不可分,所以,他们从Sonus这个词着手考虑。
当时,在日本借用英语的俚语和昵称之风盛行,有的人把聪明伶俐男的孩子叫做Sonny Sonnyboys,就是“快乐的小子”的意思。Sunny和Sonny与拉丁语词根 Sonus颇相似,都有乐观愉快之意。然而,Sonny这个词如果按照日文的罗马字拼写时,与Sohnnee同音,意思是“输钱”,这怎么能用来推销新产品呢?
于是,他们放弃了这种思路,又重新考虑新的方案。一天,森田明夫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把中间重复的字母去掉一个,使其变成Sony(索尼)。这就是Sony(索尼)的由来。Sony在任何语言中都没有真正的含意,而且发音都一样,它既易记,又能表达企业真正的内涵。
所以,给企业或其产品起一个适当好听的名字,加上美丽动人的包装或者故事,还有那诱人的商标,可以将企业及其产品与其它竞争者区别开来,有利于潜在顾客识别,还能增加吸引力,能使产品畅销不衰,塑造公司的美好形象。如果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你的顾客·需要一个好故事》这本书!
“七岁麻,八岁纱”,古代民间教育为何归功于“杂字”?(上)
杂字就是把各类有一定关联的字词汇集在一起而编成的书,它是我国自古以来用来教人读书识字和普及文化知识的蒙学读物。
其产生的时间很早,在汉魏时期就出现了,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发展变化。但总体来看杂字具有通俗性、实用性和地方性等特点。
它在民间儿童启蒙教育在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却一直不被读书人和统治者的认可,因此对它的研究一直存在着困难,而它确确实实是古代民间好帮手。
杂字书的渊源简述
中国古代较早出现杂字的时代是在汉魏时期,有史可考的是后汉郭显卿撰写的《杂字指》和魏掖庭右丞周成撰写的《杂字解诂》,据专家考证,这两本书是我国最早的杂字书籍,但是已经亡佚。
这类杂字书的出现和东汉时期训诂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杂字训诂》与当时流行训诂书不同的是,当时的训诂书主要是对经文进行的,而这本书主要是对日常生活用字进行训诂的。
它是以释字为主的杂字类文献,如“宵摩,天赤气也”,当然也有对字音进行注释的,如“讯音碎”,这种注释就是以直音的方式进行注标的。
在此之后就涌现出来一批类似的杂字著作,如邹里《要用杂字》、李少通《杂字要》《俗语难字》、王劭《俗语难字》等。
这类著作的作者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当时朝中的官员,有着很高的学术修养,所以所著的书文学水平高,侧重于对文字的收集和音义的解释。
这类杂字书与我们后来看到的杂字书有着较大的差别,但是它们也为后来杂字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进入唐代,杂字书取得很大的发展。隋唐科举制的发明,开辟了一条自下而上的道路。
读书做官,成为了许多平头百姓改变命运的基本途径,在政府的提倡下,在民间读书热潮的推动下了,进学堂识字好像成为了一件每个男孩子都应该尝试的事情。
所以此时民间对于启蒙识字课本有着很大的需求,杂字书就成为了很好的读物。此时的杂字书也开始由“庙堂”走向“民间”了,涌现了一批无名氏作者,他们真正地站在百姓识字需要的角度编写杂字书。
《俗务要名林》就是敦煌文献现存的一本唐代杂字书,针对民间日常生活中各种常用的重要词汇加以分类编排,既是可用于识字教育的蒙学教材,又是可供查阅的字书,相当于后世的字典。
宋代我国商品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刻书技术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杂字书借着这股东风形成了分类式发展。
如有专门针对儿童的“对相”类杂字书,左边是图右边是文,这主要针对的是刚识字的儿童,向儿童介绍动植物、人体器官、日常用品等实物,如此一来,生动形象,更加好记。
明清时期是杂字类书籍成熟的时期。明清时期的杂字类书具有更加多样化、专门化和更具地域性的特征。
比如《山西杂字必读》,它就是以市井小商人的子弟和学徒为对象出的一本杂字书,这与明清时期山西晋商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
还有《山东庄农日用杂字》主要是讲农事和日常生活的,以中产阶级的农民为主要对象的。
而且明清时期的杂字书和这时期的其他古典文化一样都是进入了一个集大成的时期,《精校音释分门定类启蒙全书》就是对各类启蒙杂字书的总结和集合,包含了天文、地理、文史等38类。
从杂字书的变化和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杂字书是从庙堂走向了民间,走向了大众,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杂字书在中国古代民间有重大作用了。#古代史#
#武汉头条# 今日没什么好记的,但不写点儿什么,又觉得一件事未完成,心里不踏实,那就写点记忆里还有点儿印象的几件事吧。
其一,今天上班最早,早晨从床上爬起来,洗了把脸,就出门赶地铁,从家里到地铁站步行10分钟左右。没想到清早的太阳好晃眼睛,到了下午就变天了,阴气沉沉,心情也不由得莫名的不爽。
其二,股市很喜人,放量大涨,而我仅回本几十元。有人又开始唱空了,说什么要回调了,也令人不爽。
其三,下班回到小区广场,见大门口的核酸采集点又采样了,我赶紧尾随排队。一位大白坐在一张桌前很专业地操作,桌前却没有凳子,前面的人一个又一个地蹲下身子,张嘴让大白用棉签探喉咙。轮到我时,我特地蹲着马步让身高与大白差不多……事后,我觉得自己特年轻,在大白面前显摆了一下,完全不像五六十岁的小老头,心情很畅快。现在5天一采样,下次采样应该是下周日。
其四,今天头条号一位楼主给我留言,奉劝我对某些不太友善甚至不怀好意的留言可置之不理,不必针锋相怼,降低了文化人的身份。
对此,我不敢苟同。首先,这位楼主高看我了。我眼中的文化人都是为人类和平发展进步事业作出一定贡献的人。我充其量不过识些字、读了些书的进城农民。我是一粗人,不配文化人称谓。
其次,我非粉丝千万、日世斗金的艺人,更非著名专家、学者等社会名流、公众人物,我与广大楼主一样,注册头条号不过为了消遣,看头条,评头条,写头条,只不过我看得少,评得也不多,写起来比较勤奋而已。我有感而发,没有兴趣再写家长里短的小事,可一些人总是爱打探我的隐私,我忍无可忍,才回复个人隐私,无可奉告。为此,我还专门发表一篇声明,反感任何人打探我的隐私,否则就是对我的不尊重,更是对其自身的不尊重。
声明后,打探者日渐稀少,但阴魂不散,仍有楼主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仍然留言,不遗余力地打探我的隐私,我非公众人物,我有保护隐私的权益,所以缄口不言。但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有人关心我,我就回复说,问候你全家,我一切均好!勿念!祝好!
真搞不懂,我这样回复怎么就骂人了!词典和法典哪一条哪一款定义说这是骂人了?
如果这样回复会令挑逗我的人不开心,也好!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就必须教训他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