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时期河南有多少人口】,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古代时期河南有多少人口:明朝时期的人口数量
- 2、古代时期河南有多少人口,河南省一个市人口超400万
1、古代时期河南有多少人口:明朝时期的人口数量
明朝时期的人口数量
元末的战乱促使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随着动乱的结束,到1393年,全国有6500万人,其中民户占6175万人,军户占325万人。北五省(北平、山西,山东、河南、陕西)人口有1755万人,占全国27%,山东有546万人,山西379万人、河南282万人、陕西265万人、北平(河北)262万人。这北五省是宋朝之前汉族的核心地区,一直占据汉族的绝大部分人口。宋朝的辉煌,改变了这种局面,在宋朝时期,南方人口比例开始明显增加,并且超过北方汉族人口比例,南方也成为汉族的核心生存地区。
我们可以感觉到北方汉族核心地区依然遵循乱世的一贯风格,拥有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的北方汉族核心地区在乱世时期,人口数量总是大幅度下降,50%的下降幅度就有些少了,人口数量下降幅度往往在70%附近。
北方的这个人口数量已经是明朝社会稳定20多年的情况下实现的,人口数量已经相对低谷时期增加不少,人口数量在这段时间内每年至少增加1%,最高可能为2%,人口增加速度可能在1.5%,这20多年,人口数量可能增加40%左右。在明朝建立时,北方汉族核心地区人口数量大约在1000万多一点,相对北宋时期曾经的5000多万的人口高峰,人口数量减少了80%。元朝时期,由于对汉族的歧视政策,北方核心地区汉族人口数量达不到5000万,大约在4000万附近。这意味着北方核心地区的人口数量因为乱世而减少了70%左右,与其它时期的人口减少幅度是类似的。
在宋朝之前,北方汉族人口占据汉族人口的绝大部分,北方汉族区域人口数量波动幅度就是整个汉族人口数量的波动幅度。而北方汉族核心区域的人口数量波动幅度一直是比较大的,这导致整个汉族人口数量的波动幅度比较大,宋朝之前的乱世都有这个特点。宋朝之后的乱世就不再具有这个特点了,由于北方汉族人口比例占据汉族人口比例的大幅度下降,虽然乱世时期北方汉族人口数量波动幅度依然如此,但是整个汉族人口的波动幅度就明显不一样了,表现就是波动幅度不那么大了。低谷时期的汉族人口数量也比较可观了,都能达到3000万人以上,再也没有近千万的汉族人口数量这样的低谷时期的水平了。
中五省(京师、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人口总数为3380万,占全国52%。京师(江苏)有1129万人,人口密度最高的苏南太湖流域人口达632万人,平均每平方千米220人。浙江省有996万人,江西有726万人,湖广有432万人,四川仅131万人。中五省已经成为汉族的核心生存区域,由于山脉或水域带来的地域隔离,这让乱世的破坏不是那么严重,人口在乱世中的保存比例明显高于北方地区,这里已经成为汉族的中流砥柱。
我们很快就会有这样的感觉,在乱世中或乱世过后,传统的北方汉族核心地区很快就默默无闻了,此时汉族的声音主要在中部地区。原因就是北方人口在乱世中已经所剩不多了,相对人口数量庞大的中部地区,自然是暗淡许多。我们可以通过明朝灭亡后的乱世时期(1644年~1662年)的情况,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在抗清的斗争中,北方人跑哪里去了。北方人哪里也没有跑,大部分北方人已经在此前的饥荒或瘟疫中死去了,所剩已经不多。汉族核心生存地域的扩大,促使汉族人口数量明显增加,不仅促使盛世时期的人口数量明显增加,还促使乱世时期的人口数量明显增加,这促使汉族抗御乱世危机的客观能力在提高。
南五省(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总人口有1040万人,占全国的16%。
明朝人口数量的峰值出现在明朝后期,也就是出现在小冰期到来的时候。王育民认为万历年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人口在1.3亿人至1.5亿万人。葛剑雄认为1600年明朝实际人口大约有1.97亿人,明朝人口峰值接近2亿。曹树基认为1630年明朝达到人口峰值,人口大约有1.9亿人,1644年实际人口大约有1.5亿人。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则认为1600年明朝实际人口大约有1.6亿人。
明世宗嘉靖末年美洲高产作物传入后,开始在明代人口最为稠密的江浙和岭南地区普及和推广,经过万历中兴后,明朝人口数量以较快速度稳定成长,到1620年,根据当代学者研究估计,明朝人口数量达到前所未有的1.5亿人。17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由于干旱带来的饥荒,以及农民战争和瘟疫等造成中原地区人口大量死亡,以及清军入关掠杀和为防范汉人而进行的人口迁移,造成中国人口大量减少,只有原先人口总数一半不到,也就是大约在7000万人附近。经历饥荒与鼠疫大爆发的北方,人口数量又减少了80%以上,这促使北方汉族在抗清斗争中变得默默无闻。
明代沿袭元代,将人户分为民户、军户、匠户三类。手工业者为匠籍。匠籍、军籍比一般民户地位低,不得应试,并要世代承袭。若想脱离原户籍极为困难,需经皇帝特旨批准方可。轮班匠的劳动是无偿的。1562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以银代役,政府则以银雇工,人身束缚大为削弱。到清代军籍实行八旗制度,并废除匠籍制度。
2、古代时期河南有多少人口,河南省一个市人口超400万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不少地方因为名字和皇帝的名讳相冲突,所以避讳而改名。比如河南省的地级信阳市,本名义阳,因为宋朝第二位皇帝赵光义的名讳,所以更名为信阳。据《隋书·地理志》记载,为避隋炀帝杨广之“广”字,一下子就改掉几十个城市之名,比如广饶县改东海,广都县改双流,广州改为番州,广陵改为江都等。而就本文所要说的开封市,古称启封,因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所以改称开封。
一
首先,开封市作为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在地理位置上,开封市西与省会郑州市毗邻,东与商丘市相连,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黄河与新乡市隔河相望。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上,开封作为与洛阳、郑州、安阳、杭州、北京、南京、西安并称的中国八大古都,拥有者非常深厚的历史底蕴。开封有着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夏朝君主帝杼曾迁都在老丘(今开封市祥符区国都里村)一带建都217年。春秋时期,郑国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二
公元前361年,也即战国时期,魏国君主魏惠王迁都大梁,也即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大梁一带交通便利,商业繁荣,成为当时和临淄、定陶并称的大城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该地区置大梁县,属砀郡。由此,对于该地区来说,建县历史超过2200年了。西汉初期,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县更名为“开封县”,这便是“开封”的由来。隋朝建立后,置陈留郡于浚仪县,后改陈留郡为汴州。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设河南道,道治浚仪县(今河南省开封市)。
三
五代时期,除了后唐之外,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称之为“东都”或“东京”。到了北宋这一历史阶段,东京汴梁在当时已经是人口超百万的大型都市,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由于人口众多,消费旺盛,坊市制度逐步瓦解后,不论是城内的市场,还是城郊的集市,都是一派客商云集、交易红火的繁华景象。作为当时的都城,东京汴梁已经将商品交易经营扩大到全城街头巷尾、桥头巷口的各个角落,形成“南河北市”的一个庞大的繁荣市场。
四
最后,元朝建立后,设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治于开封,促使开封成为河南省的经济、文化中心。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改汴梁路为开封府,将开封县并入祥符县,至此两县合一。清朝时期,河南省下辖九府:开封、河南、怀庆、卫辉、彰德、归德、汝宁、南阳、陈州。清朝灭亡后,祥符县改名为开封县,开封为河南省省会。1954年10月,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截至2016年,开封市总面积达626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454万人。
文/情怀历史
本文关键词:古代时期河南有多少人口和面积,河南古代有多少个朝代,古代的河南人现在都在哪,河南有多少古代都城,河南在古代有多少首都。这就是关于《古代时期河南有多少人口,明朝时期的人口数量》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