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钢筋代换的原则和方法】,钢筋的代换方法主要有哪两种,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钢筋代换的原则和方法: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是钢筋代换要注意什么?
- 2、钢筋代换的原则和方法,钢筋的代换方法主要有哪两种
1、钢筋代换的原则和方法: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是钢筋代换要注意什么?
实际施工中,因钢筋短缺或用量较少,往往会对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受力钢筋进行代换。
钢筋代换时,我们常用的方法是等面积代换或等强度代换。那么,在钢筋代换中,我们应该请注意什么呢?
一、钢筋代换一般不可以简单的采用高于设计牌号的钢筋等面积代换。
二、采用相同牌号钢筋时,不可以单纯地采用钢筋直径大于原设计值的钢筋代换,也不可以单纯采用钢筋截面面积大于原设计值的做法。
主要是因为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柱、转换梁、转换柱、剪力墙的边缘构件等部位,当代换后的纵向钢筋总承载力设计值,大于原设计纵向钢筋总承载力设计值时,会造成薄弱部位的转移,会使某些构件或某个部位发生混凝土的脆性破坏(混凝土压碎、剪切破坏等),这样对结构并不安全。
所以,钢筋代换应遵循以下原则:
1、当需要进行钢筋代换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钢筋代换主要包括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等的改变。
2、当进行钢筋代换时,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构件承载力、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以及抗震规定。
3、钢筋强度和直径改变后,应验算正常使用阶段的挠度和裂缝宽度在允许范围内。
4、当进行钢筋代换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及搭接长度等构造要求。
5、同一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同一部位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同一牌号的钢筋。
所以,切记切记,钢筋代换,不是简单的强度代换或面积代换。
2、钢筋代换的原则和方法,钢筋的代换方法主要有哪两种
1、钢筋代换与钢筋代换原则
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是,可按钢筋等强度代换、等面积代换原则代换:
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即不同钢号的钢筋按强度相等的原则代换。即代换后的钢筋强度应大于或等于代换前的钢筋强度;
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即同钢号的钢筋按钢筋面积相等的原则代换;
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4、代换后的钢筋应满足构造要求和设计中提出的特殊要求;
钢筋代换时,必须要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并严格遵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凡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要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1)、对某些重要的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桁架弦等,不宜用一级光圆钢筋代替二级带肋钢筋;
(2)、钢筋替换后,应满足配筋构造规定,如钢筋的最小直径、间距、根数、锚固长度等;
(3)、同一截面内,可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不应过大,以免构件受力不匀;
(4)、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的强度;
(5)、偏心受压构件分别代换;
(6)、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控制时,如以小直径钢筋代换大直径钢筋,强度等级低的钢筋代换强度等级高的钢筋,则可不作裂缝 宽度验算;
钢筋等强度代换:n2=n1*原直径的平方*原钢筋强度值/代换钢筋直径的平方*代换钢筋的强度值
例子:8根HPB235钢筋Φ20要等强代换为HRB335钢筋Φ18,那么代换后的钢筋根数n2=1*310*100/42.5*305=2.39,取7根
1)同类钢筋替换用等面积法,不同类时用等强度法。 (同类钢筋指的是同种材质的钢筋)
(2)替换前后保证钢筋重心位置不变。
(3)如粗换细,间距要满足构造要求;如细换粗,要进行裂缝开展验算。
3、对抗裂性要求高的构件(如吊车梁、桁架下弦等),不宜用光面钢筋(Ⅰ级钢筋)代替螺纹钢筋。 4、不要改变构件的有效高度。 5、梁中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截面与斜截面强度。 6、同一截面内用不同种类、不同直径钢筋代换时,各钢筋间拉力差不宜过大,同品种钢筋直径差不大于5mm,以防构件受力不匀。钢筋代换后,其强度(或截面)不大于原设计的5%,也不低于原设计的2%。
HPB 6-10圆钢钢筋,一级 去、Q235
HRB335:屈服强度:335Mpa、抗拉强度:445Mpa、断后伸长率:≥17%
HRB400:屈服强度:400Mpa、抗拉强度:540Mpa、断后伸长率:≥16%
HRB500:屈服强度:500Mpa、抗拉强度:630Mpa、断后伸长率:≥15%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 钢筋理论重量: 理论重量=0.00617*d^2(kg/m) 强度系数(设计强度): Ⅰ 级钢 2.4 Ⅱ 级钢 3.4 Ⅲ 级钢 3.8 (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 [例] 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 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 (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 [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 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 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3)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质(设计强度)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 [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m(Ⅰ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Ⅱ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 代换钢筋间距=(0.395*3.4)/(0.617*2.4)*180=163(mm)
(4)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 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 [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Ⅰ级钢),若用圆22(Ⅱ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 代换钢筋根数=(3.85*2.4)/(2.98*3.4)*4=3.65,取定4根
这两种钢筋代换的方法都会改变原设计的承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值,必须经原设计单位的同意,方可进行。
承载力验算:
正常使用极限值
1. 裂缝
超筋设计
钢筋配筋率大于最大配筋率的时候,开裂,裂缝多而细,钢筋应力不高,最终由于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钢材未发挥作用,设计不允许。
2、植筋深度确定
化学植筋技术是在已有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 , 根据工程拟需钢筋 , 用专用的工具对适当孔径和深度钻孔 , 用高强粘结材料把钢筋植入已有结构物中 , 使新增的拟用钢筋与混凝土粘结牢固 , 植筋锚固深度要求《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 和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均对植筋锚固深度提出了要求 ,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规范规定构件最小厚度为 h m i n=l d 2D
对于悬挑结构 、 构件尚应乘以 1. 5的修正系数
当钢筋数量较少而直径较大时 , 可采取等强度代换的方式 , 对于相同等级的钢筋可采用等面积代换 , 即用小直径的钢筋代替大直径的钢筋 ;对于高级别的钢筋则可采用低级别的钢筋代换。
3、水平方向一般为大于16或等于的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及挤压套管连接,小于16的采用绑扎。光圆钢筋直径在14mm以下可采用绑扎搭接~螺纹钢筋25以下可采用氧气压力焊,也可用闪光对焊,28以上的必须套筒连接
本文关键词:钢筋代换的原则和方法?,钢筋代换的原则和方法例题,一建钢筋代换的原则和方法,钢筋代换的计算公式,钢筋代换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这就是关于《钢筋代换的原则和方法,钢筋的代换方法主要有哪两种(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是钢筋代换要注意什么)》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