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k3v2e

2019年华为被断供芯片之后,海思一夜转正,作为海思领导人的何庭波也在一夜之间名满天下,成为“任正非背后的女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曾经海思的发展之路,是多么艰难曲折!

当年海思的第一款手机芯片K3V1,被业内看做笑话,甚至连自己家手机厂都弃用,逼得海思不得不找当时的山寨机厂商出货。后来慢慢有了第二款手机芯片K3V2,虽然在余承东力排众议的坚持下,这款芯片得以在华为的自由机型上采用,但其表现仍然不尽如人意,发热严重不说,性能也不稳定,可以说是内外口碑都很糟糕。

那时候有人形容华为使用海思的终端是,“用高通芯片,华为终端公司只要两个人就能搞定,用联发科芯片需要三个人,而用海思芯片,八个人都搞不定。”可见当初海思在业内的口碑有多差!

而且更加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是,当时因为海思多年在业务上的失利和不盈利状态,使得很多海思员工也受到影响,在华为其它业务线,同期进入的员工都能拿到的奖金额度,海思员工却只有1/2左右,甚至同期的国内芯片设计企业展讯都比海思的待遇高。

所以也是因为这点原因,在2007年海思第一次出现了大批人员流失,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工程师去了台积电、AMD等企业,毫无疑问这对本就风雨飘摇的海思来说,又是一次沉痛打击。不过好在作为领导人的何庭波一直没有放弃,反而越挫越勇,带领海思坚持自主研发。

任正非也非常支持何庭波的工作,他曾表示:海思就算一直不盈利,也要坚持做下去。因为“一旦公司出现战略性的漏洞,我们不是几百亿美元的损失,而是几千亿美元的损失。……这是公司的战略旗帜,是不能动掉的。”

所以基于此,也算是给了何庭波和海思全体员工一颗定心丸。令他们不再忐忑,而是下了更大决心和毅力,投身在科研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麒麟芯片的面世,让海思第一次有了翻身的感觉。从追平高通28nm的麒麟910到全球顶尖5nm制程的麒麟9000,当年连自家人都嫌弃的海思芯片,如今反而成为了帮助华为智能手机跻身全球第二的关键因素。这点在去年麒麟遭受断供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从去年至今,但凡是搭载海思麒麟芯片的华为手机无一例外,都成了爆款。

所以说,显然咱们从这里也能看出,海思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如果不是创始人任正非的鼎力支持和领导人何庭波坚持不放弃的精神,就没有国产麒麟芯片的今天。现在,海思依然没有放弃自研,依然在时时寻求更大突破,而我也相信,这样的海思有朝一日一定会完成突破,拥有拨开云雾见彩虹的一天。

祝福华为,祝福海思!

2023年的华为手机会发展成什么状态?目前来看,中芯国际的去美化产线到2023年发展出28纳米制程就不错了!对于华为来说,如果2023年能买到中芯国际使用去美化生产线加工的28纳米制程芯片,那时台积电、三星的代工厂也将取消对华为相近制程的断供。这样华为就能恢复一部分电子产品的供货。

2023年的28纳米制程处理器在硬件上会落后当时的A系列、骁龙、猎户座、天玑等处理器好几代,到时华为手机再度进入市场的时候压力会很大。华为能拿出当年给mate系列上K3V2的勇气,直接把全国产处理器用在MATE50、P60等手机上吗?或者是暂时停止旗舰系列的生产,避免影响品牌价值,卖中低端手机?不过把视野放开点,一旦迈过这道槛,中国半导体产业乃至信息产业的发展就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设计和制造领域的去美化将会让半导体产业发展更均衡、更健康、更安全。

很多花粉看到媒体浓缩的:「龙芯之父」胡伟武称:“华为芯片能成功是因为现在做集成电路芯片的门槛很低”就义愤填膺,其实大可不必。

因为胡伟武原话是这样的:未来做集成电路企业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垂直型的系统企业自己去做,比如阿里、华为自己去做,为什么会做成?因为现在做集成电路芯片的门槛很低。理论上来说给我两三个亿,我可以不用一个研发人员做出一个手机芯片,因为所有IP都可以买得到。我可以找ARM公司买CPU核和GPU核,我可以买各种接口的IP核,所以所有的IP就可以买得到了,拼在一起也有设计服务公司帮你去拼,国内上市企业也有帮助做设计服务的,我再给他们一笔钱,找台积电和中芯国际做代工芯片封装就回来了,所以门槛很低。这样就使得系统企业,比如美国IBM、Google的系统企业自己垂直来做是容易的,而且有一个好处,可以和自己的应用紧密结合,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点评:其实这样的说法没错,现在门槛的确比以前低了很多。但这只是华为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并不是说门槛低就一定能成功。

只是门槛低了,只能说明更好地做出芯片来而已,做出来的芯片能不能用,好不好用才是关键。

像以前华为做出的海思K3V2系列就被骂惨了,小米曾经也与其它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做出了一款表现并不好的澎湃芯片。

华为能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在其它领域有足够多的利润可以补充海思芯片的亏损,并且愿意补充海思芯片的亏损;愿意长期忍受芯片不好而带来的手机口碑不好和销量下滑;长期坚持高比例的研发投入。

就像小米做出了澎湃一代之后,至今没有再推出第二代了,如果海思是小米的,在当初做出K3V2系列后,就不会再有后续产品了。

虽迟但到!华为P50系列再曝光:7月发布,主推4G

6月22日消息,据数码博主@科技有意思爆料,华为P50系列将于7月发布,他还给出了一串二进制数“1011011001”,转为十进制就是“729”,暗示P50系列将于7月29日发布。

除了该博主,@菊厂影业Fans、@番茄殿下等众多数码博主纷纷确认,P50系列就是要在7月发布。这些博主还透露了一个消息:P50系列搭载麒麟9000,有5G版,但是主推4G版,预计大部分出货都是4G版。

除了无法再寻求台积电代工芯片,华为还面临一项问题,那就是其他5G相关硬件也受到了制裁,这导致P50系列5G版的备货可能不是很充足,所以才会主推4G版。之前@数码闲聊站也曾透露,华为正在积极寻找被限制硬件的替代品。

此外,之前网上还传出消息,Mate系列将停止更新。@菊厂影业Fans在微博辟谣,华为手机虽然处境有些艰难,但Mate不会停更,即便今年没有,明年也一定会更新。最近几天,中国证券报报道称,供应链已经收到了Mate 50系列的设计图,看来这个系列不会就此消失。

对于消费者而言,华为如果停止手机更新,确实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从当年的K3V2走到麒麟9000,华为和海思是在嘲笑中成长的,一次次失败并没有让华为放弃。终于,麒麟9000系列成为了目前Android平台表现最好的5nm芯片,然而这款芯片也可能成为华为最后的一款手机处理器。

华为的MatePad平板电脑已经开始采用高通处理器,但不支持5G。从现状来看,华为唯一的出路就是生产4G手机,它并没有受到限制。问题在于,国内5G网络发展速度远超全球平均水平,消费者也已经广泛接受了5G网络,4G手机很难取得太高销量。

华为表示,不会放弃芯片技术研发,海思芯片团队正在设计3nm处理器。现阶段的问题是,国内能勉强为华为代工高端芯片的企业,都需要ASML的光刻机和美国的技术,他们如果为华为代工,也会受到美国限制。

现在华为需要等待国内芯片制造行业技术发展进步,不再依赖美国和ASML,麒麟芯片才能有望复活。至于海思芯片研发团队无法将技术转化成经济收益,只要几年后不落后行业,现在亏点钱又算什么。

#有没有人从始至终都没用过苹果手机# 我从来没有用过苹果手机,一直用华为手机,从第一代海思手机芯片k3v2开始用到现在

一次,华为任正非到EDA实验室“检查”,看到程序员在“摸鱼”玩游戏,便严肃地说:“不怕电脑中毒吗?”程序员:非请勿进,这是研发重地!

华为的EDA平台是研发设计芯片的重要技术基础组成,现在华为的麒麟芯片取得成功,离不开这个部门的贡献。当时任正非为了不让芯片被卡脖子,很早就下决心要不惜一切成本,把这个实验室做好。

公司资金还不充裕的时候,任正非当时就敢于下狠心,节约其他部门的费用,硬是挤出一百多万人民币来进口EDA设备。

设备引进后,任正非很关心其使用情况,希望能尽快自主研发出厉害的芯片。所以他时不时就抽空去看一下程序员的进度。

这就发生了文章开头一幕,程序员玩游戏太入神了,连任正非过来也毫不知情,被抓了个正着。

事实是,当时程序员刚好忙完手头的工作,让电脑设备在后台运行,程序员利用这个等候结果的空当玩起了扫雷游戏。

任正非担心游戏会带有木马病毒,可能引起贵重的设备出故障,所以严肃地批评了程序员。

程序员有苦说不出,虽然自己玩的是系统自带的小游戏,不可能带有病毒程序,但他也不能不识时务地如实告诉任正非,不然岂不是摆明说自己的老板不懂技术,让任正非丢了面子?

这事就这样过去了。没过多久后的一天,任正非又开始对芯片研发牵肠挂肚了,临时决定再到EDA部门看看。

任正非开到EDA办公室大门的时候,却被眼前的情况惊讶得愣住了。

只见办公室大门紧闭着,贴了一张大大的告示,“研发重地,非请勿进!”这几个字映入任正非的眼中,把他拦于门外。里面的程序员在做什么?任正非也不知道。

任正非平时比较直性子,在公司也是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人们本以为他会发脾气,破门而入,但他却收住了脚步。

原来,任正非平时虽然脾气火爆,但是十分懂得尊重人才,在对待工作上,他一直坚持“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的理念。自己不懂的领域,他不会随意给干涉下属,对下属指手画脚,免得误导下属。

任正非管理的华为公司,从小公司开始,做到一家员工数以万计的大企业,任正非在管理方面的秘诀是:要用对人,且信任人才。

后来,任正非再也不会临时去突击检查EDA部门了。即使有重要客人过来华为参观,任正非和他们到了EDA办公室门口,也会先轻轻在窗户上敲几下,提前打招呼,然后耐心等候里面的人开门。

有一次,任正非带着邮电部门的一位领导参观这个实验室的时候,那些程序员们“很傲慢”的样子,对任正非他们是不存在一样,个个都在专心致志地工作。

那位领导不禁发出感叹:华为这样的企业如果不成功,其他企业就更不可能成功了。

华为为了突破芯片的研发技术,早年投入的经费很多,获得回报的过程却很漫长。

当年华为的K3V2芯片刚研发出来时,受到外界的冷嘲热讽,它的功耗、算力等比同时期的高通骁龙芯片差很多,在苹果A系列面前也根本是不够看。

外界一些人说:华为想做高端芯片的目标简直是等同于“痴人说梦”,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直到麒麟980面世,还芯片的性能足足领先骁龙半年的时候,那些曾经嘲笑华为的外界一些人,直接被打脸了,从嘲讽转为对华为的敬佩与折服。

芯片部门坐了十几年的冷板凳,花了公司大量的经费投入,没有枉费任正非和华为的坚定支持。和芯片研发相关的技术人员徐文伟、何庭波,成了科技界的牛人。

华为除了在芯片方面一直在坚持做研发突破之外,5G、通信设备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很牛,是一家让人感到自豪的企业。

华为的有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任正非这位掌舵人对方向的把握以及企业的管理。但是,任正非谦虚地说:我什么都不懂,我就是一团浆糊,把华为人的心粘连在一起,朝一个方向努力。

任正非在管理方面是一个门外汉?那只是他的自我谦虚而已。不管是小公司或大企业的老板,还是企业的主管、经理、总监等管理者,只要能学习到任正非和华为的一些管理精髓,也能大有作为。

很多老板或管理者,希望能获得华为内部管理的理念与方法,遇到创业、经营、管理、业务困难问题时,能获得参考的借鉴方法。

长期担任跟踪和研究华为管理运作的黄继伟教授:华为最成功的,也是最重要的根基就是华为的管理。

黄继伟教授为了把华为管理研究透彻,专门用5年时间对华为的管理方法进行深刻的剖析,为了验证方法,他多次拜访任正非取经,时常约见华为的众多高管,最终写下“华为心法四部曲”这套管理书籍。

这四部曲是《华为管理法》、《华为工作法》、《华为经营法》、《华为内训法》,在培养人才、工作流程、方法、管理系统方面环环相扣,用精炼的文字,记录华为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

在书里,我们能看到华为这样的企业,在崛起的过程中同样会遇到很多惊心动魄的难关,稍有不慎或许就不会有当下的强大,让人感同身受,也能收获到华为的管理智慧,让自己受益匪浅。

推荐您认真看一下这套华为心法四部曲。在经营和管理上走弯路和认真学习管理方法去避免弯路之间,相信大家有自己的选择。

作为华为吞金兽之一的海思半导体,从最初的K3v2到现在的麒麟9000,不仅是华为的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从不如到后来的小有成就,从接近到部分领先,就在所有人都寄予厚望的时候,美国开始封锁对华为的芯片一切技术支持。那一刻,麒麟好像在人们的心中倒下了

作为华为立足之根本的海思半导体,这时候当然不会选择放弃,为了让‘手艺’不生疏,华为表示会继续研发新一代麒麟芯片。不负众望,有消息称新一代麒麟芯片专门为3nm工艺设计,并且整体性能超过高通骁龙紧随苹果,可惜国产高端供应链达不到海思的要求,新一代麒麟芯片不得不进入停摆状态

当你强大时,所有的对手都是合作伙伴,当你所处的环境不好时,你所有的合作伙伴都是你的竞争对手。随着国内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华为的战略大转移,保存自己的实力,或许下一个时代就是破防时代

#数码新鲜事# #科技快讯# #数码迷# #华为# #数码圈八卦# #科技#

之前我讲打败华为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正常的商业竞争,这种方式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然而一众品牌拿着最大的优势做成了这个样子。

采取非公平式的方式企图遏制华为的发展恐怕会催生出一个更强大的企业:企业如此,民族如此,国家亦如此!

另外,很多人问我同样是国产品牌为什么不去支持其他品牌,其实这本身就是双向选择的问题。不讲谁的国产化程度更高,从产品来讲我更愿意看到品牌的进步。华为自当初K3V2到如今麒麟9000,从采购摄像传感器到定制超大底RYYB传感器,从安卓到鸿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33583/
1
上一篇gt710m(gt710m和hd4000)
下一篇 华硕a41e667ie sl(华硕天选2)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