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我不会游泳!”2009年6月03日,一架空客A310客机坠入海中,女孩巴娅被弹入冰冷的海中。正当她慌乱着想要抓住一片飞机残骸时,一群鲨鱼寻着遇难者的血腥味飞快地游过来……
13岁的法国女孩巴娅和妈妈一起到亚丁旅游,原计划周五乘坐航班回家。但巴娅被亚丁的“三神山”迷住了,一直舍不得离开,最后,妈妈只好改签了航班。
周六一早,巴娅和妈妈就到了亚丁国际机场,乘坐也门航空公司的空客A310客机返回法国。
然而,飞机飞到印度洋科摩罗群岛上空时,天气突然转阴,飞机前方是大片被浓雾笼罩的云团,黑漆漆一片。
机长本想降低飞行高度绕开云团,但是,大雾干扰了他的视线,突然一阵飓风袭来,飞机瞬间失去了平衡,一头栽入印度洋中。
高速坠落的飞机重重拍向海面,强烈的冲击使飞机顿时四分五裂,巴娅也在同时被甩出了机舱。她在坠落中失去了知觉,随着冰冷的海水渐渐将她吞没,巴娅突然醒了过来。

此刻,浓重的血腥味扑鼻而来,映入她眼中的是尽是飞机残骸和遇难者的尸体。巴娅赶紧伸出手,胡乱抓住了身边的一片飞机残骸,定了定神后,她一遍遍大声喊道:“妈妈,妈妈!你在哪儿?”“喂!还有人吗?”然而,却没有人回应。渐渐地,她的喊声变成了哭声。
强烈的恐惧感笼罩着她,巴娅意识到,除了她没有人活着了。她不知道救援人员什么时候才能到,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够找到自己。
想到这里,巴娅赶紧在身上翻找,希望找到什么醒目的东西,可以让来救援的人注意到她。幸好她的腰上系着一条橙色绸带,于是巴娅赶紧接下绸带,牢牢握在手中。
忽然,泪眼蒙眬中,她看到远处有东西在快速游过来,越来越近……是鲨鱼!一群鲨鱼游过来了,是遇难者的血腥味招来了鲨鱼!
巴娅在惊吓中忘记了哭泣,她呆呆地看着鲨鱼群越来越近,近到能看到它们的大嘴巴,看到它们丑陋的眼睛。她心想:“惨了,今天一定会被鲨鱼吃了。”

然而鲨鱼群却突然停了下来,静静地看着巴娅,一动也不动。
看了一会儿,鲨鱼突然转身游走了。
巴娅有点蒙,不可置信地使劲揉了揉眼睛,看到鲨鱼真的游走了,才长长舒了口气。
惊吓过后的巴娅蜷缩在飞机残骸上,想到刚才惊险的一幕,她还是心有余悸,不停祈祷着快点儿有人来救自己。
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冻得直哆嗦的巴娅又渴又饿,她试着尝了尝海水,又苦又涩。巴娅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巴娅越来越饿,干渴得嗓子都哑了,就在她要坚持不住时,忽然听到远处传来喊声:“有人吗?有没有人在?”巴娅激动地直起上半身,努力挥舞着手里的绸带,嘶哑地说:“我在这儿。”救援人员终于发现了她,大船朝着她开过来,巴娅得救了。

这次空难,巴娅是唯一的幸存者,其余152人全部遇难。见到爸爸时,巴娅哭着说:“都怪我贪玩儿,妈妈回不来了!”之后很长时间,巴娅都生活在悔恨和对妈妈的想念中。
后来,巴娅和别人说起那群鲨鱼,才知道是手里的橙色丝带救了她。原来鲨鱼害怕一种黄色的剧毒海蛇,而巴娅手上的橙色丝带漂在水里很像海蛇,这才吓走了鲨鱼。就这样,巴娅死里逃生,捡回了一条命。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也希望巴娅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平安顺遂。
作者:赵华
编辑:不器
参考资料:纪录片《黑色飞行》
#头条创作挑战赛##人物#
1984年12月,4个20岁的年轻人,带着4支枪、一些手榴,绕过安全检查口,偷偷溜进登机入口,登上了由科威特开往巴基斯坦的221次航班。
这是一架属于科威特航空公司的A310大型客机,当天,由科威特国际机场开往巴基斯坦卡拉奇方向。它通常乘坐许多在科威特工作的回国巴基斯坦人,这次也不例外。120名巴基斯坦人在机场候机室耐心地等待检查。与他们同机的还有10名科威特人、4名美国人和其他一些外国人。

上午10时整,班机稳稳地划过跑道,翘首腾空而去,乘客们坐在舒适的软椅上,说说笑笑。飞机飞行了一个半小时后,到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这是班机预定停留的第一站。
就在此时,有4个20岁的年轻人刚从另一架贝鲁特飞来的客机上下来,他们躲躲闪闪,绕过转乘候机室的安全检查口,偷偷溜进登机入口,避开了迪拜机场保安人员的眼睛。这些年轻人身上带着4支枪、一些手榴弹、尼龙绳。他们趁保安人员不注意,顺利地登上了221次班机。
当飞机再次起飞,离开迪拜,接近航线的高度时,一阵巨响传入驾驶舱,还没等驾驶员反应过来,两个歹徒已破门而入,一个用手枪顶住驾驶员的胸膛,另一个把一颗手榴弹搁在机长哈里·克拉克的颈脖上,命令他掉转机头,向伊朗方向飞去。与此同时,座舱内乱作一团,劫机者把美国人和科威特人与其他人分开,并把他们驱赶到前舱。

劫机者逼着机长向伊朗德黑兰穆罕拉巴特机场飞去。他们满以为这下可以得到伊朗当局的隆重接待。但是,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当飞机在德黑兰上空盘旋,请求降落时,穆罕拉巴特机场断然拒绝。直到最后,机长连声呼喊机上燃油已近耗尽时,指挥塔才同意它降落。飞机一着地,立即被一群全副武装的伊朗士兵包围。
劫机者通过无线电联系,向机场指挥塔宣布了他们劫机的目的:他们是黎巴嫩“真主党”的成员,要求科威特政府释放,前不久因参与爆炸美国驻科威特大使馆,而被关押的17名“真主党”成员。
12月的德黑兰已经进入严冬,4日上午,机舱内的一声枪响,打破了寂静。几分钟后,恐怖分子打开舱门,把一具尸体抛出舱外。这是一名来自美国弗吉尼亚的公务员,50岁的海格纳。他成了恐怖分子大开杀戒的第一个牺牲者。
12月6日,伊朗电视台的录像机拍下了一个在飞机舷梯旁边发生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场面:歹徒们手握着枪,脸罩头巾,猛然推出一名人质,并把一个电子扩音器递到他的嘴边。这个人质身穿雪白衬衫,自称是美国驻卡拉奇的总领事。他声音颤抖、结结巴巴地央求伊朗当局对劫机者让步,满足他们的要求。他说,他们要杀死他。“十、九、八、七……”劫机者用枪指着他的后脑勺,倒数着数字。“他们的威胁可是当真的。”话音未落,这名人质又被拽回舱内。

这时,一个劫机者拿过扩音器,他要求伊朗当局提供正副驾驶员,以取代机上已经神经失常的正副驾驶员。劫机者限定5分钟内答复,否则将杀死一名美国人质,5分钟后,那个穿白衬衫的男子又被劫机者用枪押着重新出现在舷梯旁。但在这个美国人想要挣扎的一刹那,劫机者的子弹近距离连射6次,当场打死了他,并残酷地把尸体抛在跑道上。
12月7日,劫机者呼叫指挥塔,要求伊朗当局满足他们的要求,否则就要干掉第三个美国人,捎带还要干掉3个科威特外交官。
在事件发生的当天,科威特政府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一方面,科威特断然拒绝劫机者提出的要求,迅速组织一支突击队,准备以武力解决危机;另一方面,派出代表团到德黑兰,推动伊朗采取行动。
解决危机的机会终于来了。午夜时分,劫机者要求一批服务人员登机清扫机舱。于是,装扮成清洁工人的伊朗突击队员登上飞机。机上的最后一批人质在痛苦中呻吟,在绝望中挣扎。这时,机场上的照明灯突放光明,照得如同白昼。劫机者只觉得一阵目眩,还没清醒过来,一名装扮成清洁工人的突击队员正迎着一名劫机者扑去,一把夺下他手中的手榴弹。另一名劫机者猛吃一惊,立即拼死挣扎。就在这时,一道亮光闪过,顷刻之间,催泪毒气的恶臭弥漫了整个机舱,原来是突击队员扔的催泪弹。

机舱内一片混乱,伊朗突击队员与劫机者展开了搏斗。趁这个机会,机长英国人克拉克用牙齿咬开手腕上的绳索,替自己松了绑。接着,他又替身边的2个美国人松了绑。他们拼命向飞机的出口舱跑去。突然,一个美国人被绳索绊了一跤,跌倒在地,正想爬起来,只见一个男子手持一把匕首朝他奔来,他全身凉了半截,心想这下完了。但来的并不是劫机者,而是他的救星——伊朗突击队员。突击队员上前扶着他,走出机舱。
机舱内的战斗很快就结束了。伊朗突击队员的迅猛攻击,迫使劫机者缴械投降。只见4名劫机者举着双手,垂头丧气地走下飞机。在劫机者宣布要炸毁飞机的最后时刻,伊朗突击队胜利结束了长达6天的劫机事件。在这次营救行动中,人质们安然无恙,突击队员也没人受伤。伊朗突击队员干得真是出色!
严惩劫机罪犯,永世不得翻身。

1984年12月,4个20岁的年轻人,带着4支枪、一些手榴,绕过安全检查口,偷偷溜进登机入口,登上了由科威特开往巴基斯坦的221次航班。这是一架属于科威特航空公司的A310大型客机,当天,由科威特国际机场开往巴基斯坦卡拉奇方向。它通常乘坐许多在科威特工作的回国巴基斯坦人,这次也不例外。120名巴基斯坦人在机场候机室耐心地等待检查。与他们同机的还有10名科威特人、4名美国人和其他一些外国人。上午10时整,班机稳稳地划过跑道,翘首腾空而去,乘客们坐在舒适的软椅上,说说笑笑。飞机飞行了一个半小时后,到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这是班机预定停留的第一站。





我现在才知道,原来葛城美里开的是真车,Alpine A310。那个年代的造型真是百花齐放,天马行空,现在却只有所谓的合理。(有人和我一样喜欢葛成的吗[紫薇别走][紫薇别走][紫薇别走])
1994年,俄罗斯一个13岁的熊孩子偷偷驾驶飞机,导致飞机失控坠毁,航班内75人全部遇难!
当地时间16点39分,一架空客A310俄航593号航班准时从俄罗斯起飞,本次航班有12名机组人员,63名乘客,其中有13名中国台湾商人!共计 75人!
机长安德列是一位有9500小时飞行时间的老司机,第一驾驶库员德虽然有5800多个小时的飞行时间,但是在这架飞机上也只有440个小时的经验,属于新手!因为莫斯科到香港的航线长,花费时间久,所以又专门给这趟航班配了第二驾驶皮卡斯!

飞行3个小时后,飞机启动自动驾驶模式,一切都已进入平稳状态,机长就把驾驶权交给了第一驾驶员库德,去后面休息了!
第一驾驶库德顺利接班,并且带了两个小帮手,他的女儿和儿子,库德打算带他们到香港游玩几天,本来非机组人员不能进入驾驶舱的,但是库德经不住两个孩子的撒娇,就带他们进来了!
因为飞机已经进入自动驾驶模式,现在所有的操作都是无效的,所以库德就放心地让两个孩子坐在主驾驶“胡作非为”!让他们狠狠地体验一下开飞机的乐趣,过一把飞行员的瘾!
妹妹看着眼前陌生的环境显得很拘谨,只是轻轻的摸着各种仪表盘,玩了一会就没了兴致,一旁的哥哥早已迫不及待的坐上了主驾驶,不得不说男孩确实是淘气,哥哥上来之后就不停的按着各种按钮,而库德则和一旁的第二驾驶员两人说起闲话,讨论起了旅游攻略!

哥哥好奇地摆弄着各个操纵杆,不知道怎么弄得,他竟然把飞机的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了手动模式,进入手动模式后飞机就开始抖动,驾驶舱也开始闪起了红色的警报,但是两个老司机还是自顾自的有说有笑,在他们看来,飞机可能是遇见气流颠簸了,毕竟这些现象对于他们来说都习以为常了,只要不影响飞行,他们都不管。
过了一会哥哥发现不对劲了,他就问库德:爸爸,这飞机怎么倾斜了呀?一旁的两人才意识到飞机的确发生了倾斜,这段对话也被黑匣子记录下来了。
两人回过神来,飞机向右的倾斜角度已达45度,已超过了飞机设计的最大值,飞机正面临随时失速的危险!此时,飞机的右倾角很快又超过了45度,而飞机还在高速飞行。此时的客机如同高速转弯的赛车,巨大离心力将飞机上的每个人死死的压在座位上。机长达尼洛夫也感觉到了异常,但巨大的压力使他无法动弹。

第二副驾驶皮卡斯拼命向前,终于抓到了操纵杆,但无论他怎么向左扳,飞机都毫无反应。库德由于巨大的重力无法回到驾驶座上,只得在后面口头发指令来指导儿子操纵方向。但惊慌失措的儿子吓得不敢动弹。此时飞机倾斜角度已经接近80度,而失速触发了飞机的俯冲加速,飞机机头向下,以每分钟4000米的速度螺旋下坠!
趁此机会第二驾驶飞行员又重新回到了座位上,随后开始拉升,飞机再次向上,可能太过于着急,也可能是新手经验不足,一不小心用力过猛,他又把机头给拉高了,又变成了几乎垂直上升的状态,飞机再次上演了刚才的那一幕,上升到一定高度停止,然后开始螺旋式下降,经过两人的不懈努力,两分钟后终于还是拉平了飞机,但已经为时已晚,因为飞机的高度太低撞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阿拉套山脉,飞机上的75人全部丧生。

大型客机的设计都极为精密,有上百个操纵开关和按键,外行人随便鼓捣两下,就有可能使飞机坠毁,所以飞机驾驶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在客机飞行中让无关人员进入驾驶舱,严重违反航空运行规章和空防安全规定,对全体乘客的生命安全都造成巨大隐患。
在世界航空史上,因机组人员无视规章而引发事故,甚至造成惨剧的案例太多了。其中,人的因素,尤其是飞行员的自身素质往往占最主要部分,包括飞行员的判断与决策、情景意识的建立、机组资源管理、空间感知等,但最重要的还是飞行员的飞行作风。
每一次事故都在告诉我们,无论国内外,无论客机处于地面还是飞行状态,照章遵守才能让飞机运行万无一失。
1995年3月,一架空客A310飞机正在迅速爬升,机长突然喊道:“我很难受!”客机很快朝地面垂直俯冲,剧烈的爆炸过后,60人当场身亡。

1995年3月31日,罗马尼亚航空的371号班机空客A310,准备前往布鲁塞尔,载有49名乘客与11名机组成员。空客A310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算是当时最先进的一种新机型,罗马尼亚航空对它寄予厚望。
空客A310可以根据飞行状况,自动调整推力,能大幅减小驾驶员的工作量,因此机长只需看好油门与各项仪表数据就行了。虽然当天的气象条件不太好,能见度非常低,好在驾驶员经验丰富,客机按照既定程序顺利腾空而起。
两分钟后,客机已经爬升到3000米的高度,同时向左转向,打算飞往第一个导航点。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此时客机突然加大了左倾角度,竟然偏离了既定航向,更可怕的是,机身开始莫名地翻转,并径直向下俯冲。
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地面空管人员难以置信地盯着雷达,很快意识到大事不好,慌忙呼叫371号班机,却无人应答,即便他一遍遍重复依然毫无用处。事实上,这架空客A310已经坠毁在了机场三公里以外的农田上。

由于客机垂直向下俯冲,巨大的冲击力将机头推入地下深达6米,发生了剧烈爆炸,残骸散落得到处都是,并迅速燃起熊熊大火,直到一个半小时后火势才被控制,机上60人全部身亡,这也成为罗马尼亚史上最大的一次空难。
为什么371号班机只起飞2分钟,就以几乎垂直俯冲的方式坠毁?这其中是不是有着什么特殊的原因?一时间,各种猜测层出不穷,甚至有人声称自己看到客机凌空爆炸,难道飞机被导弹袭击,或者发生了恐怖事件?
两周前,罗马尼亚机场收到过炸弹威胁的恐吓电话,而此时,恰巧一架飞往巴黎的罗马尼亚班机被举报装有炸弹,导致机场被迫关闭数小时,好在经过仔细核查后,发现只是虚惊一场。即便如此,罗马尼亚方面还是决定邀请FBI协助调查。
调查组认真检查了一遍客机的飞行路线,并对收集到的残骸进行了仔细研究,并未发现任何异常状况。随后他们拿出机长和副驾驶的履历,发现他们的飞行经验非常丰富,心理健康,跟同事们相处融洽。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产生损坏飞机的异常举动,经过5天的调查,FBI始终未发现任何人为破坏的痕迹,看来,目击者所谓亲眼目睹的凌空爆炸,只是一个错误的记忆,实际情况是飞机触地后,才剧烈爆炸并彻底解体。
眼看着调查即将陷入僵局,关键时刻,黑匣子的数据被成功导了出来,调查组发现,371号班机的起飞状态毫无问题,两边引擎也在正常工作,随着飞机迅速爬升,客机逐渐往左转弯。
正在此时,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左侧引擎突然莫名其妙地失去了推力,导致客机的偏角越来越大,甚至接近惊人的180度,等于整架飞机发生了翻转,并垂直向下俯冲,其速度达到惊人的620公里/小时。
谁能想到,仅仅19秒后,客机就在乘客们绝望的尖叫声,从1400多米的高空径直插入农田。左侧引擎突然失去推力,很可能发生了技术故障,调查组迅速查阅371号班机的飞行日志,终于找到了一条重要线索。

根据空客A310的自动化设计,当客机起飞时需要强劲的推力,系统会默认将油门推到最大,而当客机爬升到450米高度后,所需推力逐渐变小,此时系统会主动将油门杆向后移动,以减小推力,看起来毫无问题。
但是具体落实到371号班机上,情况就不是想象的那么完美了,左侧引擎的油门杆,经常会在爬升时过度后移,导致两边的推力不一致,客机很容易出现向左倾斜并转弯的危险情况,由于这种事经常发生,以至于驾驶员们习以为常。
尽管维修人员试图修复这个故障,但是他们无法在地面上重现两侧引擎不平衡的现象,因此一直难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无奈之下,只能在驾驶舱的航空日志里放上一张卡片,提示飞行员注意两侧引擎的平衡问题。
当客机爬升时,驾驶员需要一直将手放在油门杆上,并要用力抵住,防止一侧引擎过度后移。当然,371号班机的机长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同时也很清楚应当如何处理,未曾出过任何差错,这一次为什么会马失前蹄?

调查组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调出驾驶舱的录音仔细聆听。当客机起飞时,两位驾驶员非常熟练地按照既定程序操作,机长轻车熟路地用手抵住左侧油门杆,而副驾驶负责操控飞机。突然间,机长默不作声。
副驾驶立刻察觉到情况有异,急切地询问道:“机长,你还好吗?”机长非常艰难地挤出一句话:“我很难受!”随后发出一声惨叫,无论副驾驶怎么呼叫,他都不再回应。
调查组推测机长突然病发,很可能已经不治身亡。由于失去了看管,左侧引擎的油门杆迅速后移,导致371号班机继续向左倾斜,直至彻底翻转,当副驾驶回过神来,客机已经降至600多米,想要挽救却已无能为力。
事后,空客向航空公司详细阐述,如何修复A310爬升时“油门自动调整”的问题,一年后变成了强制措施,从此,空客A310再未重蹈覆辙。

#航空那些事儿# 1985年,中国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也就是东方航空的前身引进的这架空客A310飞机,从此他就成为中国民航引进的第一架空客飞机,中国民航机队首次出现空客飞机身影,所以这架飞机一开始的涂装并不是这样的,
1988年,民航开始改革,东方航空成立了,华东局将这架飞机和其他四家310一起转给东方航空,这五架飞机也组成了东航成立时仅有的宽体机队,这架飞机呢随后换上了东方航空的经典三色腰线涂装,后来呢东航又把这架飞机租给西北航空来运营,
2002年,中国西北航空公司被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收购,成为中国东方航空公司西北分公司,所以这架飞机又回到了东方航空公司机队中换上了东航的涂装,并持续运营,直到2006年9月25日才退役,随后东航西北分公司隆重举行了空客A310飞机退役仪式,随后这架飞机便被进行了肢解,由波音公司回购了过去然后捐给了中国民航博物馆【中国引进的第一架空客A310,作为国家重要文物,如今却变成这样 - 今日头条】中国引进的第一架空客A310,作为国家重要文物,如今却变成这样

雷诺Alpine GTA 是后来成为雷诺旗下的法国制造商阿尔派在1985年至1995年间与雷诺合作生产的运动型轿跑车。Renault Alpine GTA取代了之前的阿尔派 A310。它于1985 年在日内瓦车展上亮相。外观与 Alpine A310 相似,Renault Alpine GTA 拥有玻璃纤维车身、带有矩形大灯和全玻璃后端,它具有同类产品中最好的空气动力学特性:阻力系数仅为 0.28。
这是辆1988年的 Renault Alpine GTA V6 Turbo,采用2+2座椅布局,配备了后置 2.5 升涡轮增压 V6 PRV 发动机——带有铝制缸体、SOHC 气门机构和燃油喷射,搭配五速手动变速器,最大功率为200马力,1991年,雷诺Alpine GTA升级并更名为Alpine A610。

1994年3月,趁机长睡觉,一名14岁少年偷偷驾驶一架俄罗斯A310客机,在西伯利亚的万米高空上飞行。突然,飞机急剧右转,随后以超快速度开始坠落,机上75人包括17名中国乘客全部死亡。
这架突然失事飞机是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高价购买的A310,有着空中客车的美称属于当时最先进的客机之一。1994年3月23日,这架客机由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飞往香港启德机场,航班上有3名机组成员,9名乘务员,以及63名乘客(包括17名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人)。
俄罗斯航空有项福利,允许飞行员每年携带家人出境旅游一次,副机长库德林斯基负责此次航班,决定带着14岁的儿子艾德加和12岁的女儿雅娜一起去香港游玩。
1991年苏联解体,俄航成立于1992年,俄罗斯联邦政府拥有51%的股份。公司的飞行员和空姐基本都是苏联航空公司的,但新上任的领导很多都是空降而来或者裙带关系,对于民航管理是一窍不通。加上航空公司刚刚成立,就遇上民航业的大滑坡,导致整个行业都很乱,管理也就非常松弛。

据当时俄航的退役飞行员回忆,飞行员在飞行期间公然在驾驶室抽烟甚至喝酒,更有一些飞行员甚至会喝醉。而客机自动驾驶期间,很多飞行员也会堂而皇之的去睡觉。更夸张的是,有的飞行员和空姐是情人关系,经常在驾驶舱搂搂抱抱,卿卿我我长达数小时。
航空公司管理混乱也是导致这次空难的直接原因,A310从机场起飞,按计划航班将在10小时后抵达香港。整个航行途中,机长达尼洛夫和第一副驾驶库德林斯基执飞第一阶段的航程。
经过4个多小时的飞行,这架航班飞临了西伯利亚空域。机长达尼洛夫离开机长席位去后舱休息,由库德林斯基坐在了正驾驶位置执飞下半段航程,第二副驾驶皮斯卡雷夫则坐到了副驾驶座上。
在机长达尼洛夫刚睡下不久,飞机突然急剧右转,随后以超过飞机设计极限的45度角度猛烈下降。这种大型客机不是战斗机,这种姿态下降是非常危险的,飞机机翼的升力严重不足。

客机飞行高度瞬间降低了几千米,由于速度过快爬升力被忽略形成了垂直坠落。一些没有系好安全带的乘客和空姐,直接被甩到了机舱顶部。飞机撞山爆炸,75人全部遇难,无一幸存。
根据地面反应,整个飞机出事期间有几分钟时间,正副机长明明拼死挽回坠机,却没有任何求救行为,也没有和地面联络。这非常奇怪。出事之前,飞行员也没有汇报过任何异常。
开始怀疑是恐怖分子袭击,可能炸毁了飞机一部分,导致突然失控。事后分析黑匣子的数据时,俄罗斯方面人员收听了录音。结果,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已,甚至感到不可思议。
原来机长达尼洛夫离开了驾驶舱,去机舱休息后,副机长库德林斯基的两个孩子被空姐放进了驾驶室。而库德林斯基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竟然让12岁的女儿和14岁的儿子先后驾驶飞机(飞机处于自动驾驶状态)。

12岁女儿雅娜对开飞机兴趣不大,浅尝辄止后就离开了座位。可一旁的儿子艾德加早就跃跃欲试了,他迫不及待的坐上了正驾驶。库德林斯基则配合儿子,在艾德加扳动操作杆的同时,扭动左旋动方向钮后,让飞机轻微左转,使儿子感觉似乎是在操纵飞机。
满足完儿子的好奇心后,库德林斯基再度把方向旋钮旋回航线,并把飞机调到导航模式。随后转头和第二副驾驶皮斯卡雷夫一起开心的聊天了。这架承载75名乘客的客机,正在被14岁的艾德加独自操纵着。
好奇心满满的少年,又像刚才一样向左扳操纵杆,不过由于飞机正处于自动驾驶模式,所以艾德加感觉操纵杆难以扳动。不信邪的艾德加不仅没放弃,还动用了全身力气去扳动操纵杆。似乎是少年的力气过大,操纵杆竟被扳动起来,而且也失去了开始的阻力。
操纵飞机的艾德加发现随着他扳动操纵杆,飞机也开始变得倾斜起来。他又继续扳动了两下,察觉到不对劲的他慌了神赶紧通知旁边聊天的父亲库德林斯基。

库德林斯基听到儿子喊他才发现,飞机已经明显向右倾斜了。他和皮斯卡雷夫也搞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处于自动驾驶的飞机能自己调整姿态,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而实际上,14岁的艾德加已经在驾驶座捣鼓了3分钟,飞机已发生了严重倾斜,角速度还在飞速增加。飞机向右的倾斜角度已达45度,已超过了飞机设计的最大值,飞机正面临随时失速的危险。
飞机失速俯冲,所有人被巨大的冲击力压制在座位上,动弹不得。副机长库德林斯基甚至不在驾驶位,在副驾驶位的是机械师皮斯卡雷夫也有一定驾驶经验,他奋力操纵失控的飞机,勉强将飞机摆脱失速状态。
此时,副机长库德林斯基才将儿子拽下开始亲自操纵飞机,飞机再次失控。副机长和机械师用尽全力,花费2分钟时间才将飞机拉到水平状态,随后撞山爆炸。整个过程中,机长达尼洛夫没有能够回到驾驶舱。
@楠楠铭史 各国航空公司都不允许让无关人员进入驾驶舱,更别说驾驶飞机了。所以国内一家航空公司被网友发现私自放外人进入驾驶舱拍照后,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