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计算企业盈利额】,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如何计算企业盈利额:利润的计算方法是什么?现金流与利润,到底哪个更重要?
- 2、如何计算企业盈利额,财务知识小型微利
1、如何计算企业盈利额:利润的计算方法是什么?现金流与利润,到底哪个更重要?
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生意肯定是现金交易最好,毕竟要账这个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对于利润计算的问题,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真的了解。
利润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利润=销售额-成本。
当然,这里的销售额,我们很好计算。对于企业来说,销售额就是企业对外销售产品,可以获得的金额。
与销售额相比,成本反而是计算的难点。如果企业的业务单一,企业的成本还好计算;但是,现在企业的业务都是很复杂的,在具体分配成本费用时,就会比较困难。特别是一些企业的产品多,需要分别计算利润的。
对于利润来说,一般使用利润率进行表示。
利润率=净利润/成本*100%。
企业的利润率会固定不变吗?
其实一家企业的利润率,不是固定不变的。企业的经营情况,如果没有发生变化。企业的利润率会固定在一个区间内浮动。
虽然企业的标价没有变,但是企业的成本以及各项费用,不可能固定不变。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需要理性地看待利润率。
知道成本和利润率,怎么计算利润额?
企业成立之初,只知道产品的成本,而不知道利润额。当然,在知道成本和利润率的情况下,也可以计算出来利润额。
利润额=成本*利润率/(1-利润率)。
比如说成本是5000,利润率是20%。把数值代入上面的公式即可。
利润额=5000*20%/(1-20%)=1250。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结果,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现金流与利润,到底哪个更重要
投资者投资企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赚钱。而企业只有合理的利润率,才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利润率高还真的不一定,就可以赚到钱。比方说,企业的利润率虽然高,但是很多企业都是依靠赊账,而获得这样的成绩。
可以说,企业对于利润率的追求,要理性。企业的利润率不是不重要,而是在企业可以获得现金流的情况下,才能越高越好。
企业没有利润率,有现金流也能活下去;而企业要是有利润率,但是没有现金流,反而不行。
2、如何计算企业盈利额,财务知识小型微利
答:《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第二条规定,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上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所称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型微利企业普惠性所得税减免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2号)第三条规定,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统一实行按季度预缴。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小型微利企业的资产总额、从业人数、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指标,暂按当年度截至本期申报所属期末的情况进行判断。其中,资产总额、从业人数指标比照《通知》第二条中“全年季度平均值”的计算公式,计算截至本期申报所属期末的季度平均值;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指标暂按截至本期申报所属期末不超过300万元的标准判断。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第五条规定,《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5号)第二条第(一)项关于初创科技型企业条件中的“从业人数不超过200人”调整为“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和年销售收入均不超过3000万元”调整为“资产总额和年销售收入均不超过5000万元”。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5号)第三条第(二)项规定,本通知所称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员及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人员。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按照企业接受投资前连续12个月的平均数计算,不足12个月的,按实际月数平均计算。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43号)第一条第(四)项规定,《通知》所称从业人数及资产总额指标,按照初创科技型企业接受投资前连续12个月的平均数计算,不足12个月的,按实际月数平均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月平均数=(月初数+月末数)÷2。接受投资前连续12个月平均数=接受投资前连续12个月平均数之和÷12。
2019年2月26日上午,国家税务总局以“实施普惠性企业所得税减免,助力小型微利企业发展”为主题开展的在线访谈中,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副司长刘宝柱对网友提问“初创科技型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的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标准是一样,这两个指标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吗?”回复如下:初创科技型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的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的计算方法不一样。初创科技型企业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按照企业接受投资前连续12个月的平均数计算,不足12个月的,按实际月数平均计算。小型微利企业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按照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
本文关键词:企业盈利公式,如何计算企业盈利额的公式,企业盈利计算公式,如何计算企业盈利额,如何计算企业盈利还是亏损。这就是关于《如何计算企业盈利额,现金流与利润,到底哪个更重要》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