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优于苹果,毕竟mp3压缩比MD要高,中音就没有了,你加个功放就知道哪个好了
大雄show优质搞笑领域创作者你没见过的黑科技,索尼大法的md播放器,最终成为时代的眼泪?
28:29#苹果推出无损音乐,玄学还是革命#题目取的这么吸引眼球,看来赢家是小编[笑哭]。首先科技和玄学没有直接关系,原本是不相搭的,说革命有点夸张,但把这几个词语和“苹果”挂钩就会引起关注焦点。
无损音乐从概念的提出到现今已经几十年,从最早黑胶碟就开始了对音质追求的步伐(留声机不算),后面发展到磁带机、CD、MD、MP3一直到今天的各种软硬件的技术升级、堆叠,出现各种不同无损音频格式APE、FLAC、WavPack、LPAC、WMALossless、AppleLossless、TTA、Tak、TAC、La、OptimFROG、Shorten等等,今天这里不做技术研讨,就不展开说。

其实我们大众不必要太过于追求极致(这有点像是哲学问题,呵呵),就好像世间没有完美的人和物一样,总有缺憾才会让人有期待和进步的空间、动力,科学技术是会不断迭代升级,其中也充满“伪升级”的各种商业的炒作和经营的目的。
人的耳朵听力因人而异,专业的和爱好者、普通人是有差异,对于代表最多群体的普通消费者而言,其实现有的音频技术已经足够欣赏音乐。新技术与现有无损音频的差异不会有质的变化,真正需要熏陶就去音乐厅、演唱会听现场,那是真正全方位多维度的五官感受,而不仅仅是听觉。也推荐多走出去亲近大自然,听听大自然的声音,那是任何无损音频的刺激无法比拟的。
设计师为苹果公司设计2021款iPod Classic
酷炫的概念是 iPhone 12 Pro 独特设计的生动形象,其亮点是闪闪发光的金属不锈钢机身和带有轮廓边缘的平坦侧面。

谈到 Apple 的 MP3 播放器,以及人们怎么会忘记点击轮的触觉反馈呢。
因此,设计师Andrea 的设计通过增加 Apple Remote 遥控器的触感,将这一元素带回了独特之处,太酷了,我马上就想要。
苹果目前的设计语言在概念设计中非常明显,大量的玻璃饰面和令人放心的金属机身外壳,2021 年的 iPod Classic与其灵感相比,其比例要大得多,这在当今是可以理解的。
#手机#
据说小米12将也接近“奥利奥”的后背设计,于是网上“沸腾”了,认为是抄袭。
今天翻开以前苹果icon和洛基亚的产品设计,大家都看看,到底谁在抄袭?
谁又在大小、长短、宽窄、厚度、重量上进行了“自研”式“创新”,这样的自研能花多少研发费?
(图一为苹果十年前的mp3,图二为洛基亚2014的手机产品1020,图三是某V的儿孙之辨,不过图三的“V”太狠了,能把几个品牌都隐晦地归入国外品牌“洛基亚”“苹果”儿孙行列,用心险恶)为了避免这个“V”的诅咒,我还是隐去品牌名称。毕竟在没有侵犯外观专利条件下的借鉴并不违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