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cad2002(cad2002/2005试题汇编第八单元答案)

【福建老板圈】——洪肇设(福建柒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洪肇设,福建晋江人,1953年出生,高级工程师。现任福建柒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省第十届人大代表、福建省优秀企业家、福建省2001和2002年十位年度经济人物之一。

 

洪肇设家中有兄弟七人,他是最小的小兄弟,在学艺时直接向身在各行各业的哥哥们取经。25岁前,他卖过鱼,运过粮,采过石,裁过衣,时常骑3、4个小时的自行车,驮着货品去市集卖。1979年,洪肇设和家人从一块门板、一台缝纫机、一个烧炭的烫斗、一把剪刀,总共不足300元的资产开始创业。1984年,洪肇设和四哥、六哥注册公司,开办本地区第一个兄弟合办的乡镇企业新艺佳丽服装厂,申请注册了“佳丽牌”商标,设备也从脚踩缝纫机逐步更新成电动缝纫机、工业缝纫机,新的买不起,就先引进二手电动平车。

 

1992年,洪肇设又引进德国织机、瑞士钩边机和纺织CAD技术。洪肇设把几乎全部资金都用于生产线的更新换代,9年中和员工同吃同住同工作。1992年,正值政策进一步明朗,不久后洪肇设就盖了第一期厂房,走上了规模发展的道路。1996年,成立福建柒牌时装有限公司,正式取代佳丽牌。柒牌成立初期,推出的产品类型很多,经过一番选择和淘汰,直到1998年才确定主打西服。经过二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企业净资产已达3.8亿元。

许志平,家用电脑、联想1+1品牌的拓荒者。1987年加入联想,1996年离开。1998年与人合办世纪星空管理咨询公司(现更名为北京贯能管理技术有限公司)。

联想每年大约有10%左右的人离开,其中有5%是自己离开的,因为他们有更好的前途, 另外5%的人不得不离开,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和企业对他们的评价不一致。——柳传志

许志平长着一张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脸:紧绷的肌肉、不苟言笑的表情,一看就让人产生敬畏。

不错,许志平外表上看来是一个有着很强势“气场”的人,威严、冷静,说话一针见血。许的身上烙着在大公司浸淫过多年的痕迹,大气、自信、眼光远大。不过,这副模样倒是适合他的职业:咨询师。

在2001年实达集团走进ST期间,贾红兵每次来北京都要跑到许志平那里,听其耳提面命一番,然后在媒体和实达集团上演绎咨询师的意图。贾红兵后来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实达集团总裁的职务,虽然只有短短半年的风光日子。许志平是隐居在贾红兵身后的人。

在IT界,许志平被业内人唤作“许爷”,尽管外界并不熟悉这个名字,但只要提起联想1+1、家用电脑,相信人们不会陌生——许志平是这些概念的始作俑者。

许志平名片上的印的是“北京贯能管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客户总监”,他实际的身份是这家公司的老板。5月19日下午,在离中关村不远的商务中心,许志平在他的新办公室里,对《中国企业家》回忆起了一个人和他服务了近10年的一个大公司之间的故事。屋外,有着罗马石柱、喷泉、草地,阳光也很温和、慵懒。

当杨元庆和郭为转到了中心

1987年,25岁的长春人许志平从中科院计算所研究生毕业,当时有希望、信通和联想三个公司可以选择。联想给的房子是单身宿舍,12平方米,还外加一个8平方米,是楼房;信通给的房子虽有30多平米,但是是平房,许志平是在雨天去看的房,感觉不好,所以没去信通。

因为在计算所读研究生时,给倪光南打过零工,许志平最后选择了联想。1988年,郭为和杨元庆也先后应聘来了联想。许志平刚到联想的时候在倪光南手下做汉字系统,然后到美国做汉字芯片,后来做开发支持。1992年,许志平去了联想家庭电脑教育事业部做总经理,后来事业部变成联想与一家香港玩具商的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投资1000万元,联想在其中只占40%的股份。

电脑一出来,要起名字,许志平让全公司上下的人都想想,什么“海豚”、“金牌”的名字都冒出来了,最后是生产线上一个工人提出,这电脑的特点是一兆内存、一个软驱,就叫“1+1”吧。“联想1+1”就这样出来了,猛一听,谁都不知道“1+1”是什么意思,但是因此而留下了许多讲故事、炒概念的空间。

许志平搞了很多营销、公关活动来推销“联想1+1”概念,效果很不错。第一年,家用电脑卖了8000台。但是,那时联想还是家靠代理别人产品来支撑销售的公司,家用电脑在联想里面没多少人关注。许志平一帮人在上地上班,早上8:30过来,晚上5:30回联想在中关村的总部。总部和合资公司的联系并不紧密,有一种“甩出去的感觉”。

这个时候,杨元庆开始做商用电脑,进行了一些改革,把原来分散的进口、生产都统一起来了,“成绩做得很好”。

1993年联想电脑第一次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联想上下震动很大,当时国内计算机界也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1993年底的危机促使柳传志下决心立即启用担任CAD部总经理的杨元庆。1994年3月,杨元庆出任联想微机部总经理。

1995年,杨元庆把商用和家用电脑合在一起,买回香港公司的股份,合资公司取消了。许志平手下所有的人都合并到杨元庆那边了,许志平没去。——“我和杨元庆谁管谁啊?”

柳传志找许志平谈话,对他说他现在一是可以去做总裁办主任,另一个去做系统集成,问许志平愿意去哪里。结果许志平选择了前者。

“我觉得无所谓,因为我这个人,比较爱尝试新鲜的东西。”就这样,当年以“联想1+1”闻名业界的许志平,慢慢淡出了家用电脑领域。

有人说联想的文化有点像一个旋转着的、有巨大惯性的车轮,有一个很强烈的核心,所有旋转圆心和这车轴不能重合、甚至和这个车轮旋转速度不一致的物体,都会被甩下去。

联想早期,有记者采访柳传志的时候,他写了五个联想年轻人的名字希望记者去采访,他们是:杨元庆、郭为、许志平、贺志强、陈俭,其中杨元庆、郭为以自己的能力和机遇,在“赛马相马”过程中慢慢旋转到了圆心的位置,而两人离开了,许志平自己做了老板,陈俭的公司已经在香港上市了。

许志平在这个车轮上旋转了10年。当这个车轮的旋转轨迹越滚越大时,他做出了离开的决定。——2002年6月19日《中国企业家》#管理# #TMT#

亚马逊成立历程:

亚马逊公司是在1995年7月16日由杰夫·贝佐斯成立的,一开始叫Cadabra。公司最早的业务是在网络上销售书籍,性质是基本的网络书店。然而具有远见的贝佐斯看到了网络的潜力和特色,当实体的大型书店提供20万本书时,网络书店能够提供比20万本书更多的选择给读者。

贝佐斯将Cadabra以地球上孕育最多种生物的亚马逊河重新命名,于1995年7月重新开张。该公司原于1994年在华盛顿州登记,1996年时改到德拉瓦州登记,并在1997年5月15日时股票上市。

跨境电商亚马逊公司的第一份商业计划非常与众不同:它并不急切地期望在四到五年内实现大的盈利。这种“缓慢”的增长引起了许多股东的抱怨,他们认为这家企业的业绩增长不够迅速,无法使他们的投资提供合理的回报,甚至无法令公司在竞争中存活。然而当互联网泡沫于21世纪初爆发后,亚马逊公司并没有像大量的电子商务公司那样倒下,而一直生存了下来,并最终成为互联网零售业的巨头。1999年,《时代》因亚马逊公司使网络购物风靡而将贝佐斯设为当年的时代年度风云人物。

亚马逊现状:

目前,跨境电商亚马逊的零售商品线涵盖了图书、音像制品、软件、消费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厨具、食品、玩具、母婴用品、化妆品、日化用品、运动用具、服装鞋帽、首饰等类目。

亚马逊从2001年开始大规模推广第三方开放平台(marketplace)、2002年推出网络服务(AWS)、2005年推出Prime服务、2007年开始向第三方卖家提供外包物流服务 Fulfillment by Amazon(FBA)、2010年推出KDP的前身自助数字出版平台Digital Text Platform(DTP)。亚马逊逐步推出这些服务,使其超越网络零售商的范畴,成为了一家综合服务提供商。

1936年,女科学黄令仪出生在广西南宁市,从小她就跟着父母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也同时目睹了很多同胞被外国人欺负,他们将人命视为蝼蚁,黄令仪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小小年纪的她发誓,一定要让祖国变得更强大,这样别人就不敢再小瞧我们。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黄令仪一家人终于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她的父亲即是广西博物馆创始人,母亲还是化学研究院的前辈。

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即便是艰难的岁月,他们还是给了黄令仪最好的教育,从小就对科研感兴趣的黄令仪如愿以偿考进了华中工学院,选修的课程则是半导体的研究之路。

1958年,年仅22岁的黄令仪被华中校长派到了清华大学,进行半导体专业的学习。

24岁时,她带着教工和学生在华中建了一个半导体实验室,并成功研制出半导体二极管。

遗憾的是,那个时候进入自然灾害,陷入了困难时期,他们的实验室无奈之下终止了。

1962年,黄令仪调派到中科院计算所工作,她又开始研究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工作,因环境和技术等原因,失败了很多次,很多同事失去了信心,但黄令仪却在一次又一次失败中,斗志昂扬。

1966年8月,激动人心的那一刻终于到了,在黄令仪和同伴们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横空出世了,这是我国科研事业取得的一次巨大成功。

那时,国外的计算机也开始兴起,黄令仪知道计算机最关键的部分就是芯片,她又开始自主研发,但是最终因为经费问题项目被停了。

当时,大家都觉得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做这么一项看不到希望的科研,输不起,钱要用在刀刃上。

黄令仪能理解,但却还是无声地哭了。

后来,黄令仪又转而到微电子中心开始了CAD的研究,1989年,黄令仪去参加拉斯维加斯的一场芯片展览会。

悲哀的是成千上万的展览摊位里,竟找不到一个中国的展位。 而我们在芯片研究上却还是一片空白,黄令仪内心触动很大,当场泪流不止。

她在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设计出一款高水平的芯片,一洗耻辱。

1990年,已经54岁的黄令仪再次开始潜心研究集成电路。

2002年,她又遇到了志同道合的“龙芯”主设计师胡伟武,两人并肩作战了16年,终于苦尽甘来,不负众望,成功研制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芯片——龙芯3号。

龙芯3号问世后,面对美 国封锁垄断芯片的行为,我们的绝地反击振奋人心。我们有了自己研发的芯片后,每年节省了上万亿采购的费用。

黄心仪是一个了不起的女科学家,更是我们国家的骄傲!

国家的进步,离不开这些无私奉献的科研人员,他们在背后默默付出,科学界的泰山级人物杨振宁教授,就曾说:要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科研人员,就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

可是让很多家长和老师头疼的是,要如何才能启发孩子爱动脑,喜欢思考的好习惯呢? 从事教育多年的李永乐老师,给迷惑的孩子和家长指了一条明路。

李永乐是人中附中的一名物理老师,从小他也是个“物理小天才”,高中时期参加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获得第一名,后直接保送到北大物理系。

毕业以后,他又到清华读博士,可是他却选择当一名普通的物理老师,只因父亲的一句话:你学富五车,教书育人最好。

李永乐在人大附中任教物理的这些年,虽只是一个平凡的老师,但是他却给国家培养了很多物理天赋异常的小天才,激发出他们最大的潜力。

李永乐课堂上讲物理,从不会照本宣科,他总是不按套路出牌,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语言将复杂的物理公式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小例子,讲得妙趣横生。

引发同学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学生听他讲物理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李永乐曾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物理竞赛,拿到的国际奖项都有十几次,从没有失手过。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班有45个高考生,结果43个考上了北大清华。

2018年,李永乐的一段《闰年是怎么回事》的视频一夜之间突然火了,连央视都点赞说他是不可多得的“宝藏老师”。

为了让更多孩子爱上物理,李永乐编著了这套《李永乐老师给孩子讲物理》,将“兴趣”二字贯穿到底,从头到尾都在努力告诉孩子,物理不仅很有趣,也很有用。

全套书共10册,分为10个主题,涵盖幼儿园、幼小衔接、小学和小升初的全部物理知识体系,因具备着极强的吸引力和趣味性,知识有序衔接,既正向引导、由浅入深,又发散思考、互相关联,没有公式,搭配风格幽默的漫画,一经上市便狂销800万册,最疯狂时甚至一书难求。

近几年考大学,70%的专业都要选修物理,学习就从小抓起,选对一本好书或许就能事半功倍,让孩子学得轻松,家长过得舒心。

好书与君共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30298/
1
上一篇淘宝网无法打开(网络打不开淘宝)
下一篇 微信足迹怎么看(微信上如何看足迹)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