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有一个“知识库”系统,工程师一边接电话,一边查知识库,80%的问题,症状、原因、解决方法,早就清清楚楚地写在里面了。
这些记载着“症状、原因、解决方法”的药方,是每个解决完问题的工程师,严格按照格式要求写的。写完后,微软总部有个类似于“美国FDA”的团队,验证每篇药方的“疗效”后,才会公布到微软的“本草纲目”。
具有复盘能力的盆友,早上好![拥抱][拥抱]
不全是封闭生态- 科技巨头们对开源软件的贡献也挺大。
GAFAM是谷歌(Google)、苹果(Apple)、脸书(Facebook)、亚马逊(Amazon)和微软(Microsoft)的缩写,它们不仅是商业科技巨头,也是GitHub上开源项目最活跃的贡献者。正如图表所示,即使是开源老手也无法与世界上一些最大的科技公司的贡献相提并论。
根据开源指数,2020年,谷歌有5709名员工在免费的在线代码库上进行了超过10次提交(commits),这些提交类似于上传文件或更改在线文档。这家科技巨头在这方面也显示出最大的增长,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1252名贡献者。这并不令人惊讶,因为开源已经根植于谷歌的DNA中,它的安卓系统就是建立在开放源代码的基础上的。在早期比较成功的开源软件公司中,只有小红帽(Red Hat)以3127名贡献者跻身前8名。2018年,负责企业操作系统开发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软件开发商被IBM以3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使得IBM仅次于小红帽排名第四。
自80年代以来,开源软件一直是软件开发的支柱,而这个术语本身在1998年才被创造出来。近年来,它也成为了一项有价值的业务,小红帽、MongoDB和Elastic等许多公司的估值达到了几十亿美元,苹果(Apple)、谷歌(Google)和亚马逊(Amazon)等科技公司提供开源知识库,鼓励员工在业余时间为相近的项目做出贡献。为了提高人们对开源软件运动的认识,自从2004年以来每年九月都会举行"软件自由日"。 #开源软件#
原文来自statis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