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会经费的计提基数怎么算】,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工会经费的计提基数怎么算:工会经费的钱花去哪里了
- 2、工会经费的计提基数怎么算,工会经费计提基数和比例是多少
1、工会经费的计提基数怎么算:工会经费的钱花去哪里了
对企业的规定:
《工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经费使用的具体办法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工会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和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交的经费这二项,其中2%的工会经费是经费的最主要来源。
即单位全部职工工资总额×2% (计税工资总额)
个人是如何交工会经费?
根据全国总工会1978年工发101号通知规定,工会会员每月应向工会组织缴纳本人每月基本收入0.5%的会费。工资尾数不足十元的不计交会费。
所以员工交的是会员费。
举个例子: 税前工资5000元,那么需要 交工会会员费: 5000*0.5% = 25元。
个人是否可以不交会员费?
根据规定,并没有要求员工在单位上班必须加入工会会员,所以如果没有加入工会会员是可以不用缴纳费用的。
企业工会经费的计算公式:
公司: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6〕56号)第四条的解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会经费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0〕678号)中所称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是指按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额.该数额是允许税前扣除的工会经费的计算基数。
因此,计提工会经费的基数应该是计税工资总额,而不是实发工资总额。
所以计算公司应该缴纳的基数为:
假定每个员工工资一样,那么
当月每个员工的应发工资总额 = (实发工资+社保+公积金+其他薪资等)* 员工人数
综上:公司应该缴纳的工会经费为科目余额表中的应付职工薪酬贷方余额数 * 2%
会计分录:
每月底计提工会经费: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每月缴纳工会经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货:银行存款
工会经费的返还:由于政策或其他因素返还给企业的工会经费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货: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对于地方总工会组织返还给企业的工会经费是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因为总工会按照一定比例将工会经费返还给企业,其返还对象是企业的工会组织,并不是给企业的,且是作为企业工会的活动经费,属于专款专用,并按要求转至企业工会的账户。
另外,在返还工会经费的账务处理上,如果企业专门设立了工会组织,并且单独核算,则返还的工会经费资金应当直接转为企业工会组织的收入,工会单独进行核算.如果企业规模较小,工会组织不健全,工会组织未单独进行核算的,那么返还的工会经费在账务处理上应: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企业若发生了工会活动经费可以直接从"其他应付款"中支付。
所得税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四十一条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4号)第一条之规定:
自2010年7月1日起,企业拨缴的职工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是否所有的一般纳税人都需要缴纳工会经费?
一般纳税人是否需要缴纳工会经费是根据主管税务机关的不同,有些需要缴纳,有些不需要缴纳。
基层工会经费的使用范围包括:
一、组织会员开展集体活动及会员特殊困难补助‘
二、开展职工教育、文体、宣传活动以及其他活动;
三、为职工举办政治、科技、业务、再就业等各种知识培训;
四、职工集体福利事业补助;
五、工会自身建设:
六、培训工会干部和工会积极分子;
七、召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八、工会建家活动;
九、工会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开展的法律服务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
十、慰问困难职工;
十一、基层工会办公费和差旅费;
十二、设备、设施维修;
十三、工会管理的为职工服务的文化、体育、生活服务等附属事业的相关费用以及对所属事业单位的必要补助。
2、工会经费的计提基数怎么算,工会经费计提基数和比例是多少
工会经费,是指工会依法取得并开展正常活动所需的费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工会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和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交的经费这二项,其中2%工会经费是经费的最主要来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工会经费的计提基数怎么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工会经费的计提基数怎么算
工会经费,是指工会依法取得并开展正常活动所需的费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工会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和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交的经费这二项,其中2%工会经费是经费的最主要来源。
工会经费计提基数
企业要特别注意计算基数的确定,工会经费的计算基数为工资、薪金总额,此处所说“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并且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总额,而不是工资薪金的提取数总额。《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可以看出,随着工资薪金范围的扩大,工会经费的扣除基数也一并提高。《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进一步明确:“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对工资支出合理性的判断,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任职或雇佣关系”的雇员实际提供了服务,因任职或雇佣关系支付的劳动报酬应与所付出的劳动相关,这是判断工资薪金支出合理性的主要依据。所谓任职或雇佣关系,一般是指所有连续性的服务关系,提供服务的任职者或雇员的主要收入或很大部分收入来自于任职的企业,并且这种收入基本上代表了提供服务人员的劳动。二是报酬总额在数量上是合理的。任职或雇佣有关的全部支出,包括现金或非现金形式的报酬。
此外,《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第二条规定,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发生的相关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但根据国家有关企业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统一规定,不得再为职工购建住房。企业给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应当纳入工资总额管理。
1、地税代收工会经费的范围:建立工会组织的所有企业、事业单位(省总工会直管单位和市财政全额预算拨款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除外)。 2、地税代收工会经费的比例:企业、事业单位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2%计提的工会经费中应上缴上级工会50%的部分。(省属产业工会在汉单位和垂直管理单位的代收比例另行规定) 3、计算缴纳公式:单位全部职工工资总额×2%
【原标题:工会经费计提基数和比例是多少?】,本文关键词:工会经费的计提基数怎么算的,工会经费计提基数包括社保吗,工会经费计提比例2%,工会经费计提基数是什么,工会经费的计提基数是当年工资还是上年度工资。这就是关于《工会经费的计提基数怎么算,工会经费的钱花去哪里了》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