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关于【云南各地哈尼族】,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生双胞胎最多的民族
  • 2、云南各地哈尼族,探访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之

1、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生双胞胎最多的民族

在大学的民族课堂上,关于哈尼族的讨论从未停止,这个分布在七彩云南的少数民族总是充满着神秘色彩,纵横交错的哈尼梯田、诞生双胞胎的河西村,让我们对哈尼族充满了向往之情,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哈尼族。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1、哈尼族是古代羌人的后裔,如今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集于红河、江城以及墨江等县,在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也有存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目前境内哈尼族人口173.31万人。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2、在墨江的哈尼族有个河西村,这个是一个诞生双胞胎的村落,也是世界上双胞胎最密集的村落。行走在墨江你会看到很多双胞胎,而他们基本都是哈尼族人。在哈尼族的河西村有两口井,当地人称为女井和男井,外地人叫双胞胎井,据说当地的人就是喝了这两口井的水才怀上的双胞胎,近年来,不少游客都慕名前往。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3、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哈尼族所在区域也是中国普洱茶的重要产区之一,哈尼族的茶叶产量占到了云南的1/3。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4、哈尼族的宗教信仰主要为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它们认为神有天神、地神、山神、寨神和家神,这些神灵都要定期祭祀。在哈尼族,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龙树,龙树被认为是人类的保护神,每年都要祭祀。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5、关于哈尼族的服装,哈尼族男子穿对襟上衣和长裤,女子的服饰多样化,主要看其所处的地区,比如红河地区穿右开襟无领上衣,用银币做纽扣,下着长裤。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6、哈尼族的男孩子长到一定年龄,需要把头顶的帽子换成包布头,同时将牙齿染红,表示自己已经成年,可以自由恋爱。女子到了一定年龄,也需要把牙齿染红,还要系上围巾,戴上银饰,表示她已经成熟。在哈尼族,区分未婚和已婚非常简单,未婚的围腰是白色或粉色,已婚是蓝色。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7、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没有本民族文字。其现在使用的文字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造的一种拼音文字。

8、哈尼族的建筑都是特色蘑菇屋,像蘑菇一样,一般建有耳房耳房由儿女居住,用于儿女自由恋爱,父母不加干涉。房屋之上一般都有晒台,是哈尼族晒衣、晒谷、乘凉的地方。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9、哈尼族有众多节日,其中以扎勒特和十月年最为壮观。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在每年农历十月份举行,扎勒特主要是祭祀祖先和天神。十月年是哈尼族的新年,一般为5-6天,期间人们杀猪宰羊表示祝贺,亲友之间相互拜访。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10、哈尼族还有一个特殊的节日母亲节,传说,有一位卡多母亲辛苦将自己的孩子养大,但儿子长大后打骂母亲,母亲羞愧难当,投河自杀。后来这个儿子为了表达自己的悔恨之情,就把母亲去世的这一天定为母亲节。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11、哈尼族有名无姓,实行父子连名制,即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是儿子名字的首字,比如父亲叫大山、儿子叫山水,孙子叫水生,一代代流传下去。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11、哈尼族崇尚自由恋爱,父母不加干涉,实行一夫一妻制。墨江的哈尼族订婚有踩路的习俗,即青年男女和双方父母一起走在马路上,如果期间没有遇到兔子、狼等野兽,就表示可以订婚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12、哈尼族日食两餐,以大米为主,喜欢吃干饭、粑粑和米线等。哈尼族著名的长街宴是哈尼族最大的宴席,全寨农户分为三波,轮流做东招待全村人,数百米的长街宴着实壮观。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13、哈尼族的梯田被大众熟知,距今已经有1300年历史,这里梯田规模宏大,景色壮美。当年哈尼族的梯田入选世界遗产,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红河梯田的入选使中国超越西班牙成为世界第二文化遗产国。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14、哈尼族这几年走入大众视野的名人当属米线,米线一个只上过小学6年级的女孩,没有学过音乐,但却有着惊人的音乐天赋,其代表作有《雅鲁藏布》等。

2、云南各地哈尼族,探访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之

拉祜族是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约有50万人口,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等县。澜沧县是全国惟一的拉祜族单一民族自治县,居住有拉祜族约20万。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崇拜多神,供奉“厄莎”。

拉祜族传统的住房为干栏式木桩斜顶楼房,部分为土掌房和竹木结构草房。拉祜族恋爱社交自由,婚姻一般为族内婚,普遍实行从妻居3年的习俗。拉祜族最喜爱黑色,以黑为美,衣裳黑色是拉祜族服饰的一个特点。拉祜族认为,葫芦孕育并生出了拉祜族人,因此,每家都在固定的地方挂有大小不一的葫芦进行供奉。

“拉祜”意为用火烤吃老虎肉,反映出历史上拉祜族曾是一个狩猎的民族。现在的拉祜族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除了种植粮食作物之外,还有茶叶、甘蔗、咖啡、橡胶等。

本组拍于普洱市澜沧县酒井乡老达堡村。老达堡,是一个大山深处的美丽寨子,静怡、绿意满满的原野中错落有致地矗立着“干栏”式木竹楼群,淳朴、热情的拉祜族村民在寨子里来来往往,更让人吃惊的是,这里的村民几乎人人都会唱歌、跳舞、弹奏乐器,因此有“天生会唱歌的拉祜族音乐村庄”之称。在村支书家里,曾经上过中央台《星光大道》的拉祜合唱队为我们演唱了《快乐拉祜》、《舍不得》等民族歌曲,虽然拉祜语我们完全听不懂,但歌声中流露出来的快乐、幸福和对生活的热爱却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中,感染着所有在场的人。

哈尼族也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绝大部分聚居于滇南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的哀牢山区,其余分布在普洱、勐海、景洪、动腊、禄劝等地。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我们这次拍摄的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爱尼人,在西双版纳洲分布面广,大部分在勐海县的一些乡镇。爱伲人虽然没有文字,但他们有着非常丰富的口头文学。爱伲人崇尚黑色,“以黑为美”、忌讳白色及双数,他们服饰也多为黑色为主,在上面点缀少许的花边,女子成年后用黑布绑腿。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

本文关键词:云南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云南哈尼族分布图,云南哈尼族有什么讲究,云南哈尼族分布在哪里,云南哈尼族居住地。这就是关于《云南各地哈尼族,关于哈尼族的14个文化常识》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29340/
1
上一篇 田螺多少钱一斤,野生田螺有多大(碰到这肉别手软)
下一篇 挽字组词,挽字组词(挽的含义(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考试资料)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