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疫情防控措施有可能调整?
说实话,这个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石家庄作为率先响应“二十条措施”的城市之一,动作快、力度大,一时被推上风口浪尖,被动地戴上了所谓“全面放开”的帽子,成了敢为人先的急先锋,引起全网热议、褒贬不一。
实事求是地说,在迅速执行“二十条措施”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过渡期,一些工作安排不够稳妥。尤其在本地疫情形势还比较严峻的情况下,社会和群众还不太能够接受、适应突如其来的“新常态”,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近几天来,虽然石家庄公布的感染人数没有出现大的增长,甚至还有几天呈下降趋势。但本地一些高等院校和寄宿制中学纷纷放假,急着赶学生回家;小学也仍然无法进行线下授课;在苏州等地还出现了由石家庄外溢的感染者,说明形势仍不乐观。
因此,尽管商店都开着门,街上车也不少,绝大多数居民行动不受限制,城市的烟火气正在慢慢恢复,但坊间对真实感染人数心存怀疑,很多地区也视石家庄旅客为洪水猛兽。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国家卫健委等部门来督导检查,了解详实情况,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说提出了批评意见,也在情理之中。虽然石家庄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一放了之”,总体还是在“二十条措施”的框架之内,但毕竟还是有相当程度的混乱现象,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正。
不知具体情况如何,也不知下一步到底采取怎样的措施。是在坚持中对政策进行动态调整完善?还是再回到“封城”“静默”的老路上来?
我想,不光是石家庄人,全国各地可能都在关注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