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6年,陈汤率兵奔袭数千里,击败匈奴,杀掉郅支单于,传首长安,对西域各国表明强硬立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带领将士凯旋而归时,却被司隶校尉拦住准备拘捕他。
原来陈汤为了击败匈奴郅支单于,假传圣旨私自调兵征战,之后又为了鼓励将士杀敌,允许将士攻城掠地后,将战利品进行私分,攻克单于城后,有人在西域时便向朝廷举报了此事,现在朝廷要治罪陈汤。
陈汤犯下这两种罪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明知故犯?这要从汉宣帝时期说起。
汉宣帝时期,匈奴内部割据,分出五个单于,呼韩邪单于、郅支单于是其中两支,他们都将儿子送到汉朝做人质,以示友好。
公元前51年正月,呼韩邪单于亲自来长安,以匈奴国君的身份,自称“藩臣",汉宣帝欣然接受。
郅支单于以为呼韩邪投降了汉朝,不能再回来了,就向西攻破了呼偈、坚昆、丁令,兼并了三国并把他们统一起来。
正当郅支单于努力发展的时候,被汉朝护送呼朝邪回来的军士收拾了一顿。看见汉朝帮助呼朝邪不帮自己,他就想另谋出路。
公元前45年,郅支单于派使者去长安表示愿意依附汉朝,但要汉朝送还他的儿子。这其实是郅支单于的缓兵之计,实际上他已经在为反叛做准备了。
汉朝同意将其儿子送还,谷吉作为使者送匈奴质子回国,到了匈奴的领地,郅支单于当场翻脸,下令将谷吉等人全都斩杀。
郅支单于自知惹怒汉朝,就逃到了更远的康居国,康居国国王对他很恭敬,郅支单于就借康居帮自己发展势力,还征调大量民力为自己修造一座单于城。
不久后,郅支单于与康居国国王反目。
汉元帝和朝中大臣对郅支单于的行为感到很愤怒,但不愿动用大军劳师远征,就这样汉朝选择了姑息,和郅支单于处于互不招惹的状态。
郅支单于算是看明白了汉元帝也看明白了汉朝,但汉朝有个将领他没看见,这个人将改写他的人生。
公元前37年,汉元帝派遣骑都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统管西域都护府,到达西域任内后,他向甘延寿献策,他认定郅支单于鱼肉乌孙、大宛等邻国是在发展势力,应该趁现在他还弱小的时候除掉。
陈汤建议即刻出兵,而甘延寿想要先向朝廷请示,等朝廷同意后再出兵。陈汤深知朝廷不愿出兵,他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公元前36年的冬季,刚好遇到甘延寿生病,陈汤终于等到机会,果断假传圣旨调集汉朝屯田之兵及车师国的兵员,准备征讨郅支单于。
行动被病中的甘延寿发觉,他想制止陈汤的举动,陈汤愤怒地手握剑柄,以威胁的口气呵斥甘延寿说:“大军已经来汇集,你还想阻挡大军立功吗?”
甘延寿无奈只能服从,带领各路、各族军士四万多人,大张旗鼓地出发。
一路上经过大宛、乌孙等国,他们也想除掉郅支便加入陈汤的队伍,进入康居国的东境后,陈汤找到康居贵族结盟一起对付郅支单于。
征讨大军抵达单于城附近扎营,得知消息的郅支单于遣使问陈汤来意,陈汤敷衍道:“你上次不是说要归顺吗?我们前来就是迎接你的。”
郅支单于知道战斗无法避免,只能做好战前准备。
等到开战,郅支单于一开始还穿着甲胄登上城墙,督军作战,并让几十个夫人带弓箭参加作战,以激励士气。
汉军的弓弩比较强,郅支单于在城墙上修筑了一道木板墙,企图抵御汉军的弓弩,,陈汤马上下令用火箭破坏木板墙。
经过几番对射以后,郅支单于的鼻子被射中,血流不止,他的几十个夫人也大多被射杀。夜里郅支单于曾多次率领骑兵想要突围,但都被汉兵打了回去。
第二天天亮,陈汤命令将士四面齐用火攻,又击鼓助威,汉军冒着烟火突破外围的木栅,趁机冲进城内,汉兵奋勇杀敌将郅支刺死。
陈汤率兵奔袭数千里,击败匈奴,杀掉郅支单于,传首长安,对西域各国表明强硬立场: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一战,陈汤替汉朝一洗前辱!
陈汤带领将士凯旋而归时,却被司隶校尉拦住准备拘捕他。
原来陈汤为了鼓励将士杀敌,允许将士在攻城掠地后,将战利品进行私分,攻克单于城后,有人在西域时便向朝廷举报了此事。
陈汤遭到朝廷中书令石显和宰相匡衡等重要官员的弹劾,罪状有两条:一是假传圣旨私自调兵征战,二是攻下敌方城池私分财物。
陈汤立即上书皇帝说:“我与将士们不远万里诛杀郅支单于,如今却是司隶来检查审问,还要拘捕我,这不是为郅支报仇吗?”
汉元帝后来还是奖励了陈汤和甘廷寿,毕竟打败匈奴对汉朝有重大意义,在这之前就汉武帝干过,匈奴如果再能安静几十年,汉朝就能和平发展几十年。
然而建立了如此功勋的陈汤,后来却因为贪财身败名裂,无法和卫青、霍去病一样成为抗击匈奴的大英雄。但陈汤平定西域,扬大汉国威的功绩,依旧值得后世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