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飞天操作系统(飞天操作系统获奖)

阿里别的不说,做科技的眼光确实很毒。

今天2022云栖大会召开,阿里直接甩出重磅消息:宣布自研CPU倚天710云实例已大规模应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也点赞阿里云,称其打造了中国首个云上大规模应用的自研CPU。

1年时间实现从发布到大规模应用的跃升是不容易的。要知道芯片不是研发出来就行,用在服务器上性能是不是稳定,大规模用会不会出问题?

如今看来,这方面是不用担心了,阿里还打算继续扩大该CPU的部署规模,未来两年20%的新增算力将使用自研芯片。可喜可贺,但想当初,多少人嘲讽多少人质疑,认为阿里就是旧瓶装新酒瞎摆弄,云计算是个彻头彻尾的幌子,但就是这样的境况下阿里还是站了出来,投入大量资金资源开始了自研路,冷板凳一坐就是好几年。#阿里自研CPU大规模应用#

后来国内唯一自研云操作系统“飞天”出炉,阿里在全球云计算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三,亚太第一……但中国算力不仅要有云,还要有芯片,云芯同举的战略是必经之途。所以才有后来成立平头哥埋头自研硬件CPU,这才今天这一幕。

属于中国云时代开启后,也在全球算力中不断拿下话语权。在数据被比作当今信息时代的石油时,算力也就有了如同水电煤一般重要性,小到企业发展,大到国家进步,算力都非同小可。

阿里十年磨一剑,在算力上多番出手,正是看到了背后无比重要的意义。眼下中国算力发展正进入快速通道,有这样眼光的企业要越多越好!

痛定思痛后的阿里,已经开始转身了,而且非常彻底!

往往提起阿里,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电商业务,却忽略了企业在科技上的进步。就像每年618,几千万用户涌入天猫、淘宝,操作丝滑顺畅;或者春运期间,上十亿人次在12306购票,坐上回家的列车。其实这背后,正是阿里云的技术在支撑。

目前国内唯一自研的云计算操作系统,就是阿里云的飞天系统,可以把阿里云遍布全球的百万级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利用弹性灵活、随需随取的云计算,为天猫、支付赋能,经受住像618、春运这样的极限场景考验。

在科技浪潮跌宕起伏的今天,阿里已经不单是一家电商,更是一家死磕技术的科技公司。单单去年,就拿出1200亿搞研发,重点研究云计算、芯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而这些都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

最近阿里又干了一件大事,为中国算力规模添砖加瓦。在张北启动建设人工智算中心,规模将达12 EFLOPS。阿里云启动这一全球最大智算中心,加上在乌兰察布建设的智算中心,阿里云的总规划建设智算规模将高达15 EFLOPS,打个比方,与整个上海的AI算力用度相当。

对比美国谷歌、特斯拉这些大厂,阿里智算中心也毫不逊色。谷歌和特斯拉智算中心的算力规模分别才9 EFLOPS和1.8 EFLOPS,而阿里算力规模,是前者的1.6倍、后者的8倍。

经常在思考,沉心搞科技的阿里,实力的确不容小觑。即便国内很多人还没看清它的真面目,但却能得到很多老外的认可。之前外网上,美国知名企业Cloudflare的工程师维格内什客观评价,阿里云数据库不断取得突破,技术上已经不输谷歌、亚马逊。

有人说现在的阿里比以前更加低调和务实了。其实,阿里一直都没变,褪去商业的外衣,留下了科技的内核。特别是近两年,阿里越来越多科技产品被人们知晓,在转身科技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这几年听到关于阿里的消息有很多,我跟很多人一样,这几年关注阿里的消息,视线容易被阿里电商吸引,从而忽略阿里其他方面的成绩。

不过看到云栖大会上阿里张勇的讲话,才忽然意识到,原来阿里除了电商之外,在科技领域早已布局了好大一张网。

原先只知道阿里云计算做得好,靠着自研出的云操作系统“飞天”做到了全球第三、亚太第一,仅次于美国的亚马逊云和微软云。没想到,阿里的硬件触角原来也这么深,面向下一代技术,阿里云攻坚克难,推出自研CPU“倚天710”,以及全新的云计算专用处理器CIPU!

张勇认为,阿里从软件到硬件,是为了在全球舞台上,与其他选手同场竞技,在竞争中提升技术先进性。

但先进性不是唯一目的,阿里保持更先进的技术还有一个宏愿,为了承担更大的责任,技术的不断演进让我们有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美好生活作出更大贡献。

这份魄力和格局实在难得!

外媒果然没有说错!曾经被人肆意嘲讽的中国云,如今已然成为了西方云厂商最强劲的对手!

二十多年前,以IBM、甲骨文为代表的西方软硬件厂商统治了中国的IT服务器市场。核心技术的缺失让我们的中国企业每年都要缴纳天价的服务费不说,更是一点讨价还价的话语权都没有,谁叫技术根子落在人家手上呢。关键时刻,国内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一批企业首先站了出来,率先喊出了“去IOE”的口号,并投入大力资金和资源开始自研云计算。在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甲骨文CEO甚至嘲笑说:云计算只是一个愚蠢的概念。国内也有大佬认为那个年代,云计算不可能实现,或许得等到阿凡达那个时代才有可能。

面对冷嘲热讽,阿里放弃了吗?答案是没有,冷板凳一坐就是好几年,当时是一点成果都没有。不过时间证明了谁对谁错,并给出了最真实的答案。阿里云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在王坚的带领下,阿里自研出了中国唯一的云操作系统“飞天”,从此便开启了中国云时代。

来自国际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份额数据显示,阿里云全球市场份额已经连续六年持续迎来增长,达到9.55%,全球份额第三。而在本土的亚太市场,阿里云持续蝉联亚太第一,份额为25.53%。

此前,面对发展一日千里的中国云,外媒CRN曾发出警告,称中国的阿里云将成为亚马逊和微软最大的竞争对手。如今这句话果然一语成谶。在云计算增长最为瞩目的2A市场(Asia和America),目前就是美国的亚马逊、微软和中国的阿里云在比拼。

可以看到,今天的欧洲、俄罗斯还在被他人拿捏,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让他们不但被动,并且深陷泥潭无法自拔。而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的中国,不仅守住了本土市场,拿回了属于自己的利润和话语权,而且还在扬帆海外、比肩世界。

“中国要有自己的云计算操作系统!否则不可能达到顶尖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曾经的断言,如今听来仍振聋发聩!

不得不佩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的超前眼光!10年前,当王坚要搞中国人自己的云计算时,有互联网大厂老总就泼冷水说“云计算是新瓶装旧酒”,没有实际意义。

然而时间证明了王坚院士是对的!现在全世界都见识到了中国云计算的超强实力,现有的互联网技术总体格局也逐渐以云计算为核心!

2008年,大家都不知道云计算为何物时,阿里高管就拍板坚定地支持云计算项目,事实表明这一决定影响非常深远。当时还在微软任职的王坚毅然加入阿里的云计算开发工程,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且旷日持久的“战斗”。

说艰苦绝不是因为物质条件艰苦,而是由于逆流而上不被众人理解。阿里为了在云计算领域做出一番成绩,每年给王坚的项目组投入10亿,给了他充裕的资金和宽松的权限。

但是当时包括参与云计算研发的绝大多数人都不理解研究这种纯技术领域的东西能有什么用。因为在公司人员眼中阿里就是一家电商公司,云计算好像创造效益没多大关系。

王坚在众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硬着头皮坚持研发云计算技术,甚至有人说他打着“云计算”的幌子骗阿里资金。以至于后来项目组近八成的人员都申请离职或者调岗。

本身就是心理学教授的王坚在这种环境下也是压力山大,以至于多次在众人面前失声痛哭。不过,阿里高层坚信云计算会有广阔的未来,所以一直鼓励支持王坚。

皇天不负有心人,2013年王坚带头研发的“飞天”5K云计算操作系统测试成功!王坚终于将多年来的所受的委屈和嘲讽通通转化为美名!2019年王坚凭借“飞天”系统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这个研发过程中,王坚一再强调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云计算操作系统!现在全球各大科技企业都竞相开发自己的云计算系统无不一一证明了该论断的正确性。

现在在云计算自主核心技术的助力下,阿里云冲出国门加速走向国际市场,仅东南亚阿里云的市场占有率就达到了60%,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云计算都是顶尖水平!这是王坚院士和阿里的胜利,更是中国科研的胜利,值得每一位国人骄傲!

抛弃一切幻想!俄罗斯的遭遇,再次印证了,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真理!

这几天,俄罗斯遭到了西方的多重限制,先是被踢出用于国际交易的SWIFT系统,紧接着各大航运巨头、福特、沃尔沃、耐克、苹果等西方企业相继关停了在俄业务,再然后是谷歌、微软、YouTube、以及脸书等互联网公司,也封杀了各自产品下一切俄罗斯的账号。

这会产生什么后果呢?比如有外媒消息称,俄罗斯用苹果手机的人,一觉醒来各种功能就停滞了,包括Apple Pay和Google Pay都无法使用,他们乘坐地铁和公交都被迫用起现金,排起长队,手机成了无用的“板砖”。

值得注意的是,这还不是俄罗斯最难受的,就在刚刚,甲骨文Oracle暂停俄罗斯所有业务。要知道,甲骨文是全球最大的关系型数据库,几乎占据了俄罗斯市场半壁江山,包括银行系统、航空订票系统、电信账单、政府机构都在使用Oracle,这样一暂停,俄罗斯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很显然,这对我们敲响了警钟,西方能暂停俄罗斯的服务,谁也不保证未来发生冲突的时候不会暂停咱们的服务,这也就一句话的事,那么我们必然将处于被动,这是极其可怕的。

所幸在2008年,有中国企业能站出来主动去O,当时阿里带头喊出了去“IOE”的口号,自研云计算,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云数据库,就是要摆脱对甲骨文Oracle等的依赖。

当时甲骨文埃里森还傲慢地认为:“云计算是愚蠢的概念!”结果阿里云最终自研出了飞天操作系统、PolarDB云数据库等核心科技。在阿里的带动下,现在很多国内企业都放弃使用了国外的数据库,比如四大行、联通电信等大型企业也纷纷转投云端。如今,甲骨文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落后于阿里云,霸主地位早已不复从前。

记得西方人常说“商业和政治无关”、“科学无国界”,今天才看清这些都是空话。要庆幸,今天的主角是俄罗斯,不是我们,当我们成为西方的目标的时候,限制的事情会多百倍千倍。所以今天就不得不佩服阿里、华为等科技公司的远见,懂得只有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不会受制于人。突破数据库卡脖子只是开始,随着其他赛道多线并进,中国科技终终将全面突围!

美国这个举动又把自己暴露了!

最近美国又对中国科技下手了。先是在舆论上大肆宣扬中国科技威胁论,紧接着在动作上,美国SEC设立的“预摘牌名单”中,中国企业已经达到了150家。目的就是要影响中国科技企业在海外的融资渠道,从源头遏制中国科技的发展。

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是中国科技目前的发展势头,已有打破西方企业全球垄断的趋势。比如说最典型的云计算,在这个领域美国几乎没有对手,过去很多年都是美国的亚马逊、微软等企业占据着全球的主流市场。但近几年情况变了,中国的云厂商开始展露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根据Gartner今年最新的数据,中国企业阿里云如今在海外市场也连续3年扩大了10倍,世界上的市场份额排第三,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更是越来越大,美国看着能不着急么?但着急也没什么用,早在云计算发展初期,阿里云就已经着手将美国企业的设备和数据库剔除出自己的IT架构,现如今阿里云的操作系统“飞天”是自研的,设备数据库用国产的,美国想制裁也没啥办法。

云计算还只是中国科技在美国的压力之下,迸发出更大能量的一个缩影。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数的例子已经证明,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让我们在科技领域不畏惧强敌,来自外部的重压终将转化为点燃我们自己科技火种的燃料!

中国发展的“高度”只能由中国来定,在这项技术上,我们终于有了说“不”的底气和实力!

最近,国产技术的好消息不断。国内云计算努力10年的曙光终于出现了。在Gartner的最新云厂商能力评估中,阿里云是中国唯一入围的云厂商,已经和微软、亚马逊、谷歌这些科技巨头们同台竞技了,不仅仅如此,阿里云还超越亚马逊、微软等巨头,拿下lass能力全球第一,并斩获9个项目评比中的4项第一!可以说是国产云技术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了。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企业备受没有自研技术的“苦”,大大小小的企业全部依赖美国“三大件”,IBM主机、Oracle数据库、EMC在中国市场称霸,我们的企业每年都要交高昂的服务费。

在别人的手底下,怎么可能让我们好好发展?可以说,那时候中国各行各业企业的天花板,就是IOE制定的,他不想让你往高的爬,你就永远无法超越他!忍了十几年后,中国企业也不愿再让他们决定我们发展的“高度”。包括阿里在内的一批企业率先喊响了去IOE的口号,当时阿里选择了自研做云计算。第一个国产自研云操作系统“飞天”就诞生在北京一个连暖气都没有的办公室里。工程师们一边呼着白气,一边敲出了飞天的第一行代码。

云计算、航空航天、高铁、5G等技术……这些核心领域的技术,中国让世界看到了,我们有能力自己做出突破!中国的高楼大厦必须建在自己的地基上,不需要别人来对我们指指点点!

抛弃一切幻想!俄罗斯的遭遇,再次印证了,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真理!

这几天,俄罗斯遭到了西方的多重限制,先是被踢出用于国际交易的SWIFT系统,紧接着各大航运巨头、福特、沃尔沃、耐克、苹果等西方企业相继关停了在俄业务,再然后是谷歌、微软、YouTube、以及脸书等互联网公司,也封杀了各自产品下一切俄罗斯的账号。

这会产生什么后果呢?比如有外媒消息称,俄罗斯用苹果手机的人,一觉醒来各种功能就停滞了,包括Apple Pay和Google Pay都无法使用,他们乘坐地铁和公交都被迫用起现金,排起长队,手机成了无用的“板砖”。

值得注意的是,这还不是俄罗斯最难受的,就在刚刚,甲骨文Oracle暂停俄罗斯所有业务。要知道,甲骨文是全球最大的关系型数据库,几乎占据了俄罗斯市场半壁江山,包括银行系统、航空订票系统、电信账单、政府机构都在使用Oracle,这样一暂停,俄罗斯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很显然,这对我们敲响了警钟,西方能暂停俄罗斯的服务,谁也不保证未来发生冲突的时候不会暂停咱们的服务,这也就一句话的事,那么我们必然将处于被动,这是极其可怕的。

所幸在2008年,有中国企业能站出来主动去O,当时阿里带头喊出了去“IOE”的口号,自研云计算,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云数据库,就是要摆脱对甲骨文Oracle等的依赖。

当时甲骨文埃里森还傲慢地认为:“云计算是愚蠢的概念!”结果阿里云最终自研出了飞天操作系统、PolarDB云数据库等核心科技。在阿里的带动下,现在很多国内企业都放弃使用了国外的数据库,比如四大行、联通电信等大型企业也纷纷转投云端。如今,甲骨文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落后于阿里云,霸主地位早已不复从前。

记得西方人常说“商业和政治无关”、“科学无国界”,今天才看清这些都是空话。要庆幸,今天的主角是俄罗斯,不是我们,当我们成为西方的目标的时候,限制的事情会多百倍千倍。所以今天就不得不佩服阿里、华为等科技公司的远见,懂得只有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不会受制于人。突破数据库卡脖子只是开始,随着其他赛道多线并进,中国科技终终将全面突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28560/
1
上一篇阿里手机操作系统(阿里 系统)
下一篇 麒麟v10操作系统下载(麒麟v10操作系统价格)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