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百步穿杨的故事】,成语故事百步穿杨,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百步穿杨的故事:你知道“百步穿杨”的来源和故事吗?
- 2、百步穿杨的故事,成语故事百步穿杨
1、百步穿杨的故事:你知道“百步穿杨”的来源和故事吗?
“百步穿杨”常用来比喻射箭技术非常高明。原意是指在百步远以外,能射中细细的杨柳叶子,现引申为本领高强,技艺高超。此成语出自《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溯源
春秋时期,秦国名将白起率兵攻打魏国。谋士苏厉得知消息后马上去见周王朝的国君,并提醒他如果秦军占领魏国后,周王朝的处境就变得非常危险了。周朝国君听取了苏厉的意见,派他去劝说白起停止进攻魏国。
苏厉见到白起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叫养由基的著名射箭手,他力大无穷,箭法超群。当时魏国也有一位擅长射箭的勇士,名叫潘虎。一天,两人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在场地周围观看。靶子设在五十步以外,潘虎拉开弓,连射三箭,箭箭都正中红心,博得观众一片喝彩。潘虎十分得意,请养由基射箭。养由基认为射五十步以外的红心,目标太近,自己要射就射百步以外的杨柳叶。只见他拉开弓,“嗖”的一声射去,一片柳叶随声落下。他连发十箭,箭箭都射下了杨柳叶,观众都惊呆了。潘虎也输得心服口服。这时,养由基身旁的一位老人冷冷说道:“现在可以让我教你射箭了!”养由基听到此话,非常不高兴,问老人:“你准备怎样教我射箭?”老人说:“我并不是教你怎样拉弓射箭,而是教你如何保持自己的射箭名声。你如今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柳叶,但是如果你身体疲倦了,气息虚弱了,胳膊没有力气了,只要一箭不中,你那百步穿杨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名声啊!”养由基听完这番话,马上明白了老人爱护自己的好意,再三向老人道谢。
白起听完“百步穿杨”的故事后,觉得要保持自己百战百胜的名气,不能轻易出战,便借口生病,停止向魏国进攻。
2、百步穿杨的故事,成语故事百步穿杨
名落孙山讲的是宋朝有个叫孙山的才子和同乡的儿子去京城赶考,孙山的名字在榜上最后一名,而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回到家中,同乡问起自己儿子是否考上的时候,孙山说:“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从此人们便把参加考试,但是没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
名落孙山的典故
名落孙山出自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在我国宋朝的时候,有个名字孙山的才子,很聪明,又喜欢说笑话,所以附近的人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滑稽才子'。
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起去京城参加举人的考试。在发榜的时候,只看见孙山的名字排列在榜的最后,但也算是榜上有名了,可是和他一起去的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
不久后,孙山先回到了家里,同乡就来问孙山,自己的儿子有没有考上,孙山又不好意思直接回答,但是也不好隐瞒,就顺嘴编了两句诗:“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意思就是说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他的名字在我的名字后面,也就是没有考上了。
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考学或是参加其它考试而没有被录取的,叫做“名落孙山”了。
本文关键词:百步穿杨的故事20字概括,百步穿杨的故事,百步穿杨的故事和大概意思,养由基百步穿杨的故事,百步穿杨的故事简短。这就是关于《百步穿杨的故事,成语故事百步穿杨(你知道“百步穿杨”的来源和故事吗)》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