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是专门针对男性的刷单诈骗!
“免费约会”“刷单返利”;步步为营,处处陷阱;你以为的美人、钱财全拥有,最终却是人财两空。近日,警方接到多起以“约会”为诱饵的刷单诈骗警情,其中一名男子被骗22万余元。
警情回顾
10月21日下午,家住十堰市张湾区的王某闲来无事,躺在家里刷手机。突然,一个视频让他眼前一亮,上面写着:免费跟美女约会加QQ。
王某立马添加对方为好友。对方发来一个链接及邀请码,让他下载名为“樱桃”的App,并填写邀请码注册登录。王某按步骤进行操作。进入App,一名接待员主动联系了他。对方发来几张美女照片,让王某选择。王某选好之后,“客服”却说必须完成“三单任务”,激活账户才能约见美女。
急于“约会”的王某,按照“客服”要求开始刷单。他很快完成了两个刷单任务,并顺利提现。王某逐渐放松了警惕。
“就差最后一个任务了......”王某很激动,按照对方要求再次垫付资金刷单。然而,这次“客服”却说因为王某没有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无法返现。如果重新开始操作,需要充值三倍的投资金额。此时,王某对这个平台深信不疑,再次进行刷单,但依然没有成功提现。对方又说他的账户出现异常,必须继续做任务才能一并提现。
前前后后支付了22万余元,王某仍无法提现。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于是报警。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诈骗套路解析:此类诈骗实为“刷单诈骗”
诈骗分子在网络、短视频、社交平台等渠道发布虚假“约会”广告,吸引受害人点击。然后以“免费约会”为诱饵让其下载诈骗App,再以“完成任务即可免费约会”为由,引导受害人进行刷单。
起初,诈骗分子以小额返利取信受害人,接着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当受害人投入大量资金后,诈骗分子立即抓住其渴望获取返利的心理,以系统故障、数据错误、操作失误等借口,欺骗受害人继续投入。
待受害人发现自己被骗时,骗子已将其拉黑失联。
警方提醒
所有以“免费约会”为诱饵让你刷单的都是诈骗。诈骗分子到处投放诱饵,以各种方法诱骗受害人下载诈骗App,美女是假的,聊天是假的,只有骗你的钱是真的。
自洁自律自爱。不浏览色情网站,不点击来历不明链接,不下载不明来源的App。网络招嫖、刷单都是违法行为,切勿尝试。举报咨询有关情况,请拨打96110,如不幸被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来源湖北省反诈中心
【向网络暴力说“不”——经合组织国家多举措防治校园网络暴力】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师和学生使用数字产品的时间和机会都在大大增加,校园网络暴力的风险也随之上升。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还容易让学生滋生厌学情绪,严重威胁青少年健康成长。针对校园网络暴力的各种危害和风险,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国家基于不同视角,制定了治理校园网络暴力的各种举措,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防患未然,提高网络暴力防范意识
相对于传统的校园暴力,校园网络暴力更加隐蔽,并且由于人们对其认识不足,校园网络暴力的发生比例持续攀高,严重威胁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些经合组织国家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加大宣传力度,以期提高人们对网络暴力的防范意识。如美国联邦教育部就联合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司法部等机构建立了专门的反网络暴力网站,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学校、学生和家长搜索浏览,开展禁止网络暴力的主题活动等。此外,许多社会机构、慈善团体和社交媒体也会联合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如澳大利亚成立了全国性的反对校园网络暴力日;希腊设立了全国性的反对校园网络暴力主题周;英国为提高人们对暴力和网络暴力的认识,教育部门的一些机构联合慈善团体成立了“反网络暴力联盟”。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包括校园网络暴力在内的任何形式的校园暴力,都会侵害儿童和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和身心健康。在成员国共同推动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20年开始,把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四定为“反对校园暴力和欺凌包括网络欺凌国际日”,呼吁各个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对校园网络暴力的防范。
筑牢防线,建设网络安全中心
许多经合组织国家都设有国家(或地方)的网络安全中心,有专门的部门负责与教育系统合作,以促进互联网安全和防止校园网络暴力,为校园安全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第一道防线,为受害者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网络安全中心还搭建学习平台,对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防止网络暴力方面的培训,让教师学会发现并及时应对校园网络暴力,让家长学会为孩子成长创造良好环境,让学生通过课程、游戏等沉浸式体验校园网络暴力危害,以及网络数字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帮助利益相关方共同防范和打击学校网络暴力。如爱尔兰和加拿大的国家网络安全中心用动画、插图等形式向家长和学生传授网络安全知识,帮助他们提升媒体素养,免受网络暴力。瑞士和法国的国家网络安全中心则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字技能和媒介素养,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德国和加拿大还有一些由家长、教育工作者、法律专家、研究人员等组成的非政府组织,与国家儿童保护中心、联邦政府合作,促进研究与实践融合,在国家防治网络暴力法律框架下,加强对校园网络暴力的预防。
健全制度,制定反网络暴力政策法规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为防治网络暴力,许多经合组织国家针对学校和教育系统的网络暴力制定了相应的行动方案、政策法规和惩戒机制。
澳大利亚建立了家庭学校沟通机制,致力于通过为学生提供积极、鹭港的成长环境,减少校园网络暴力行为。爱尔兰、加拿大等国出台了中小学防止网络暴力的行动方案,为学校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提供帮助。美国各州也相继制定了学校应对网络暴力的政策,如在加利福尼亚州,各学区都会出台防止网络暴力政策,特别加强对高风险群体的支持、对投诉人的保护,而且每个学区都会有一位负责宣传和处理网络暴力事务的专员。在瑞典与荷兰,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学校应对网络暴力的安全计划,学生和家长都有一个专门报告网络暴力的渠道。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意大利也已制定相应的法律,如果网络暴力实施者对受害人的名誉产生不良影响,可能构成诽谤罪;如果让受害者在学校受到排斥和戏弄,就会因创造了不安全的环境而获罪。德国则规定社交媒体在诽谤性的内容或侮辱性的言论监管方面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详见原文:网页链接
(陈法宝 张贤 作者单位系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陈法宝系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2年11月17日第9版#教育##教育微头条##网络暴力##网络安全#
#普法小常识#
民法课堂:网络侵权行为包括哪些?
01
网络侵权
网络侵权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所发生的侵权行为。所谓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的系统。
网络侵权是知识侵权的一种形式,网络侵权行为与传统侵权行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依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人损害行为。
2018年5—11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网信办、邮政局等八部门将联合开展2018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重点打击网络侵权假冒、刷单炒信、虚假宣传、虚假违法广告等违法行为。
网络侵权行为包括哪些?
02
(一)是侵害人格权。主要表现为:
1、盗用或者假冒他人姓名,侵害姓名权;
2、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侵害肖像权;
3、发表攻击、诽谤他人的文章,侵害名誉权;
对于此种侵犯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网友和网站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二)是侵害财产利益。基于网络活动的便捷性和商务性,通过网络侵害财产利益的情形较为常见,如窃取他人网络银行账户中的资金,而最典型的是侵害网络虚拟财产,如窃取他人网络游戏装备、虚拟货币等。
(三)是侵害知识产权。主要表现为侵犯他人著作权与商标权:
1、侵犯著作权。如擅自将他人作品进行数字化传输,规避技术措施,侵犯数据库等。
2、侵犯商标权。如在网站上使用他人商标,故意使消费者误以为该网站为商标权人的网站,恶意抢注与他人商标相同或相类似的域名等。
03
网络侵权行为该怎么处理
很多人认为只要有了自己的网站,把内容放上网,就等于达到了信息化的目的。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从法律上来说,在网站上发布自己拥有版权的材料,就等于向非特定对象(即访问者)发出了要约。没有权利和义务说明的要约是不完整的,因此必须在网页上同时放置权利和义务说明,让访问者看到,如果想要使用版权内容,就必须遵守这些权利和义务,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
目前,我国保护网络版权的适用法律,主要是全国人大通过的《著作权法》和国务院于2006年5月颁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根据后者的规定,著作权人一旦发现自己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被侵犯,可以向该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交书面通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该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断开与该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链接。
实际操作上,网络侵权很难用技术手段完全防止。目前,防止网络侵权主要还是依靠法律手段。即使有版权声明,但是很多访问者往往并不遵守,依然会用转载或其他方式,盗用版权材料。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一旦发现网络侵权,对侵权材料进行公证后,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常情况下,法院会支持侵权认定,也就是说原告会胜诉。
oasis 是一个小型的 linux 系统。
它可能与您可能熟悉的其他基于 Linux 的操作系统有很大不同,并且更接近于 BSD。
它有许多区别于其他操作系统的特性:
完全静态链接。
基础系统中的所有软件都是静态链接的,包括显示服务器(velox)和网络浏览器(netsurf)。与动态链接相比,这是一种更简单的机制,它消除了升级库的问题,并产生了可以轻松复制到其他系统的完全独立的二进制文件。
100%可重现的快速构建。
所有包都是用samurai构建的,使用Lua 脚本生成的构建清单。这涉及相当大的前期打包成本,但维护成本最低,并提供了许多优势,包括接近最佳的构建时间、可预测和可重复的构建、减少的构建时间依赖性以及甚至跨包边界的增量构建。
最小的引导依赖。
任何带有 git、lua、curl、sha256 实用程序、标准压缩实用程序和x86_64-linux-musl交叉编译器的 POSIX 系统都可以用于引导 oasis。这使得交叉编译变得微不足道,即使是在非 Linux 系统(如 macOS 或 OpenBSD)上也是如此。
BearSSL是系统 TLS 和加密库。
BearSSL 非常小而且写得很好,但没有被广泛采用。通过使用 libcurl(现在具有原生 BearSSL 支持)和libtls-bearssl(基于 BearSSL 的 libtls 的替代实现),oasis 在整个系统中使用 BearSSL。只有少数可选包仍然需要 LibreSSL。
没有包管理器。
取而代之的是,您配置一组规范,说明要在系统中包含哪些包中的哪些文件,然后构建系统将生成的文件系统树写入 git 存储库。然后可以将其合并到/,或从另一台机器中提取。
与操作系统无关的包系统很好地集成。
虽然我们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完整的系统,但那里有很多免费软件,其中很多都与我们的目标不匹配。oasis 没有尝试构建和维护另一个包含数千个软件包的存储库,而是与pkgsrc 和nix很好地配合。这使得使用您可能需要的软件扩展您的系统变得容易,同时保持基本系统的小而专注。
极其简单的系统配置。
一个指导原则是/etc目录应该足够简单,以便系统管理员能够完全理解并适当地进行定制。默认配置中最复杂的文件是系统初始化脚本,/etc/rc.init只有 16 行。
大部分符合 ISO C 标准。
oasis 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用cproc构建,这是一个 C 编译器,它对 ISO C 标准的要求比 gcc 或 clang 更严格,并且数量级更小。尽管这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工作,但所有核心包和大多数其他包都可以使用 cproc 成功构建。
#web3.0# 说起web3.0,很有必要从它的前世今生一起来介绍一下,既然有3.0,毫无疑问,也就有2.0和1.0。或许很多人也没有听过web,但是他的另一种说法也称万为网或者是互联网,这个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
从概念上来说,所谓的互联网,就是由世界上无数台计算机互相连接而形成的网络系统。而万维网只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个应用层的服务,其中浏览器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它是使用一种叫超文本传输协议,实现了全球信息资源的互通互联,使用者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去访问各种信息和资料。打一个最浅显的比方,你所有写过的笔记,用过的书,查过的资料,甚至你炒菜用的菜谱等等所有的信息存储起来,就像一个字典一样。那么这其中必然要有一个建立索引的系统,这样你才能方便的在任何时候通过搜索直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拥有这个索引功能的东西就叫做web,
Node.js是一个基于ChromeV8引擎的运行环境,它用于构建高速、可伸缩的网络应用程序,为前端开发提供了新的机遇。为了让前端开发者更有效地使用Node.js进行开发,作者结合自己的开发经验编著了本书,全书提供了丰富的示例代码,详细讲述和演示了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开发中。本书分为三部分共21章,部分Node.js基础:Node.js概述,搭建Node.js开发环境,Node.js编程基础;第二部分后端的Node.js:Express框架,Koa框架,MongoDB数据库,MySQL数据库,ORM框架Sequelize,微博系统实战项目,高性能内存型数据库Redis,前端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前端的Node.js:前端发展状况,Webpack基础,Webpack常用配置,Webpack构建Vue应用,Webpack构建React应用,服务端渲染技术和同构应用的开发,Webpack构建传统多页面Web应用,Webpack性能优化,Webpack自定义Loader的编写,Webpack自定义Plugin的编写。本书适合Node.js+Webpack前端开发工程师作为自学参考书,也适合高等院校和培训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作为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