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操作系统内核是什么

关于安卓系统、AOSP(安卓开源项目)和鸿蒙系统:

1 AOSP是安卓开源项目,是一个由Google收购并开源的手机操作系统项目(主要协议是Apache 2.0),基于Linux内核核心代码,截至目前大量安卓阵型的手机厂商以及上下游供应商参与了安卓项目的开发,主要包括华为、索尼、三星、Intel、高通等,其中华为是安卓项目代码贡献全球前三名的厂商。

2 AOSP是手机操作系统的核心代码,但不是全部。手机操作系统需要在AOSP基础上,增加各种硬件驱动、软件框架层、以及各类系统应用,才能成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手机操作系统。所以,AOSP通常是指安卓手机操作系统的“内核”。在安卓手机的系统描述中,通常有一个“内核版本”,即为AOSP。

3 安卓系统通常即为AOSP,但安卓手机描述的Powered by Android,这里的Android是指谷歌所有的安卓商标,需要谷歌认证授权。由谷歌定期牵头发布的安卓大版本是指AOSP+谷歌框架GMS+谷歌App+Google Play。其中只有AOSP是免费提供给所有手机厂商使用的。

4 目前安卓阵营各厂商(除了华为)并不只是使用了免费的AOSP,还使用了谷歌发布的收费的GMS(谷歌服务框架)以及谷歌的各类APP(Maps,Youtube,Search,Email等等)。虽然国内手机可以不使用谷歌app,但是由于早期GMS属于AOSP,因此大量的安卓App依赖了GMS的许多功能接口,随着后期谷歌把大批GMS代码从AOSP项目移出转为收费GMS(这段历史也是促使华为启动自研鸿蒙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谷歌几乎控制了整个安卓生态。这也是为什么安卓标榜是免费开源项目而所有厂商都离不开谷歌的核心原因。

5 所以,一般意义上的“安卓”是指:AOSP + GMS,这两者构成了安卓开发者使用的基础SDK,也是几乎所有安卓App的基础。其中,AOSP开源免费,GMS商用收费。

6 鸿蒙(HarmonyOS)是由华为开发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项目,对标的是AOSP,同样基于Linux内核核心库,并使用了AOSP部分开源代码用于安卓app兼容(符合Apache开源协议)。由于鸿蒙并没有直接使用AOSP软件,因此这是一个独立开源项目,最直接而言不需要Powered by Android。类比Linux也使用了Minix的部分代码,AOSP也使用了Linux部分代码,但他们都是一个新的独立项目一个道理。

7 华为手机操作系统包括HarmonyOS+HMS,后者是对标谷歌GMS的商业产品,用于支持开发者为华为手机开发App。由于HMS是后来者,因此HMS许多接口设计也是尽量兼容GMS,跟鸿蒙兼容AOSP一个道理。除了兼容安卓apk,鸿蒙系统默认安装包后缀名为 *.hap,已提供配套的开发工具、方舟编译器。

8 如果鸿蒙只是Fork AOSP,拉个分支的话,在开源圈子里就没有前途了。鸿蒙目前主打的是整体架构上与AOSP不同(是微内核架构,AOSP是宏内核),以及集成了分布式计算框架(用于手机与其他设备的互联,典型如手表、车、家电、耳机等),这也是鸿蒙1+8+N大生态的技术基础。而谷歌也在研发一个类似的终端操作系统(内部被称为安卓第二)Fushia。

9 由于手机应用生态很大程度依赖GMS,所以鸿蒙在非华为系的手机上使用的可能性我觉得不大(毕竟小米、OV等厂不大可能使用HMS,也不大可能投入这么大研发力量和资金做一个自己的XMS),但是鸿蒙的目标主要是在“万物互联”的智慧生活。所以,家电、车、可穿戴设备、运动健康等方面才是鸿蒙系统的目标。鸿蒙不只是个手机操作系统,而是个“大终端”操作系统。

Windows xp到Windows 11都是Windows nt内核,除了wp7实验性使用了Windows ce内核外,其他的都是nt内核。有泄露的源码下载,从wince到xp都有。

xp 的内核版本是5.0,vista 是6.0,win10是10.0,大版本变化导致很多不向下兼容的改变。看过nt内核,当然也在变。不变是不可能的。

win10没换版本号都做了一堆手脚了, 只不过每次更新人家只说ui改了啥,预装app改了啥。遗留的API和频繁的bug都是证明。

一旦开源,黑客找内核漏洞可不是微软能解决的,黑客直接把内核黑了,无外乎拔掉了系统的心脏,凡事要考虑后果。

从基础来看,如果做一个实时操作系统的kernel(内核)或产品并不是最难的,国内不是做不了,实际上有几十家在做。重要的是怎么建立一个好的生态,能够5 年、8 年、10 年地往前健康发展,能够让客户依赖你。其实这是在选择合作伙伴。

所以一家公司做出来一个实时操作系统的版本,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真正要在商业上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事情要解决。

看到国产操作系统已经有一些市场了,还是令人可喜的。国产操作系统系统uos,深度linux(deepin),优麒麟,它们的内核是基于linux的,它们逐步应用在政府机关,民航的核心业务,航天的一些控制系统上,这是令人可喜可贺的。当然他们想直接取代windows目前看还是比较难的,毕竟windows经历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软件生态。国产操作系统上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上兼容性上,包括微信,钉钉估计都不支持。希望国产操作系统能靠着政策逐步蚕食win,并最终取代它,这条路也许会很长[微笑]

前几天荣耀发布了全新的荣耀笔记本magicbook 14带来了全新的操作系统magic OS,这套操作系统虽然名字是OS但是系统内核是Windows技术架构。这套系统类似于鸿蒙系统,可以跨系统进行多终端设备进行交互。从这套PC系统可以看出荣耀最近是要做终端交互。其中包括手机,平板,笔记本,智慧屏,路由器,穿戴,音频等多场景领域发力。不过荣耀在这条路并不顺利,首先今年的市场份额同比下降40.5%。

并且荣耀在技术领域一开始采用华为的技术,自从独立出去之后基本采用高通的元器件,国产的元器件只占10%。毫无自研科技而言,现阶段荣耀的CEO赵明一再强调研发说,荣耀独立出去有着丰厚的家底,技术底蕴雄厚,但是对比同级别的厂商来说,荣耀没有影像芯片,充电芯片,研发投入可见一般。

荣耀现在面临的问题不单单是高端之路还有着别的难题,一个新手从强者手里抢夺市场份额不太可能,先有华为,苹果,小米在多终端领域深耕,新手插入很难。不知道条友们看好荣耀嘛[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数码爱好者#

学习Linux,什么是GUN?

(1)Linux仅仅是一个内核,由林纳斯创始。

内核是什么?内核建立了计算机软件与硬件之间通讯的平台,内核提供系统服务,比如文件管理、虚拟内存、设备I/O等。由此可见,内核解决的问题是硬件管理,并不包含外围的应用程序,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法正常使用。

(2)GNU是一个技术组织,发起人是 Richard Stallman。

GUN的哲学就是:软件源码看成人类共同拥有的知识财富,应该公开地自由交换、修改。在Richard Stallman精神感召下,林纳斯带着Linux加入了GNU组织,Linux本身遵循GPL版权可协议,同时又把GNU的很多软件集成了进去,从而形成了GNU/Linux。GNU/Linux的意思是:外围程序/操作系统内核。

Linux的内核版本和发行版本

在Linux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内核”(Kernel),它是Linux的主体,内核负责控制硬件设备、文件系统、进程调度以及其他工作,但是并不包括应用程序,然而一个称职的操作系统,除了有一个强大的内核功能外,其他的应用程序也是必不可缺的组件,否则空有一个好的架构也无法发挥实际功效。

所有的内核都源自Linus Torvalds的Linux 内核,无论版本名称或发行商是什么,就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的内核,所以它们都属于Linux的大家庭,它们之间的差别只在于所包含的软件种类及数量不同而已。Linux的版本号分为两部分即内核版本(Kernel)与发行套件版本。

1. Linux 的内核版本

Linux 内核版本由3个数字组成r.x.y。

r:目前发布的Kernel主版本。

x:偶数是稳定版本,奇数是开发中的版本。

y:错误修补次数。

一般来说,x位为偶数的版本表明这是一个可以使用的稳定版本,如2.6.18。

x位为奇数的版本一般加入了一些新内容,不一定稳定,是测试版本,如2.7.22。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使用的内核版本是2.6.18。

2. Linux 的发行版本

就是因为Linux免费的内核,以及允许用户或厂商自行搭配其他应用程序的特性,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超过百种不同的组合,这些不同的厂商把发布的内核与应用程序包组合就成了不同发行套件版本的Linux系统,相对于内核版本,发行套件版本号随着发布者的不同而不同,与系统内核的版本号是相对独立的。常见的发行版本如Red Hat Linux、Redflag Linux、Mandrake Linux 以及Caldera Linux等。#教育微头条# #少儿编程# #孩子教育# #家庭教育# #育儿#

少儿编程学习网 - 专注青少年编程学习,创造孩子的终身价值

Linus运营整个社区,另外还发明了git,早早封神,以一己之力搞定了内核!内核包括内存调度,文件系统,posix函数,驱动。

哪怕是写Linux 0.1版本也要对硬件和汇编非常熟悉才行,不够熟悉根本不知道第一行代码怎么写好不好。全中国能比肩Linus的神仙也数不出几个。

linus的水平在当时的中国是找不出的。一个程序员的能力,不仅仅是代码,linus相当于创造了一个世界。中国的程序员暂时还无人能有次成就。雷军和马化腾的成功,更多是商业方面的,而不是技术方面。

鸿蒙背后的积累,你真想不到!

华为真的是十年前就开始研究操作系统内核的事情了(虽然刚开始投入人力不多),那时候小米刚成立。

随着接触的业务越来越多,你会发现华为各个领域的技术,都能在华为2012实验室找到已经做了该领域好久有了深厚积累的团队,比如操作系统内核,图形,AI,通信,图像,调度,热设计,音频,数据库……

华为手机三大研发部门(软件,硬件,云),累计是2万人左右,几乎每个领域团队后面都有一波有深厚积累的2012实验室团队。再加上原海思的团队,累加起来毛估估会到四万人。

华为内部导向历来就是“板凳要做十年冷”,“饱和攻击”,非常非常注重积累。

所以鸿蒙操作系统不是去年今年做出来的,是已经准备个好久好久,内部各个关键瓶颈点论证论证了好久如何解决,然后从去年开始大规模落地开发的。

#鸿蒙#

Biscuit 是用于 x86-64 CPU 的 Go 中的单片 POSIX 子集操作系统内核。编写它是为了研究使用带有垃圾收集的高级语言来实现具有通用架构风格的内核的性能权衡。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关于 Biscuit 的研究论文: https ://网页链接

Biscuit 具有一些重要特性,可用于获得良好的应用程序性能:

多核

内核支持的线程

具有并发、延迟和组提交的日志式 FS

用于写入时复制和延迟映射的匿名/文件页面的虚拟内存

TCP/IP 堆栈

AHCI SATA 磁盘驱动程序

英特尔 10Gb 网卡驱动程序

Biscuit 还包括一个引导加载程序、一个部分 libc(“litc”)和一些用户空间程序,尽管我们可以使用 GRUB 或现有的 libc 实现,如 musl。

Github开源:Biscuit 是 Go 编写的,一个用于 x86-64 CPU 的单体式 POSIX 子集操作系统内核。编写它是为了研究使用具有垃圾收集功能的高级语言来实现具有通用架构风格的内核的性能权衡。

Biscuit 有一些重要的特性来获得良好的应用程序性能:

多核

内核支持的线程

具有并发、延迟和组提交的日志文件系统

用于写时复制和延迟映射匿名/文件页面的虚拟内存

TCP/IP 堆栈

AHCI SATA 磁盘驱动程序

英特尔 10Gb 网卡驱动程序

Biscuit 还包括一个引导加载程序、一个部分 libc(“litc”)和一些用户空间程序,尽管我们可以使用 GRUB 或现有的 libc 实现,如 musl。

这个 repo 是 Go repo 的一个分支。几乎所有的 Biscuit 代码都在 biscuit/ 中。

苹果OS内核是unix

安卓OS内核是Linux

鸿蒙内核是Linux和自研LiteOS,是基于微内核的物联网操作系统,手机只是系统应用的其中一种设备而已

既然是国产,那就不要用linux内核,自己搞个内核吧,用中文编程语言写一个操作系统内核

昨天看很多朋友说鸿蒙为什么内核显示Android,我这里科普下:

在安卓系统中,内核版本指的是Linux内核的版本,安卓系统的内核本身就是一种Linux发行版,所以这里的内核指的并不是安卓系统而是Linux版本。

我还看到过Ubuntu的内核,可见鸿蒙OS对于Linux内核并不局限于android@localhost。

至于为什么一部分依然还要用android@localhost而不是别的发行版?据华为工作人员透露说是和安卓的合同还没到期。

至于为什么能兼容安卓APP?看我第二张图,鸿蒙前期会复刻安卓API,API这个东西,通俗的讲,就是老板给员工发信息用的电子邮件,是一种系统和APP之间通信的媒介。

至于为什么依然要用Linux宏内核而不是鸿蒙微内核?不是的,现在是多个内核并存。

另外,明年win10也会做到兼容安卓APP,按照某些人的话来说,win10基于安卓?#鸿蒙# #华为鸿蒙# #华为手机# #数码圈八卦#

2022年开年笑话:浏览器开发不难。哈哈,浏览器的复杂程度,不比windows本身这个操作系统从0开始开发简单,代码量甚至超过windows。

微软也是w3c成员,标准也有他的一份,微软之所以不做内核了真实原因就是自己做不出来那么强大的浏览器内核,反而离谷歌越来越远,没办法只能抛弃,拥抱谷歌,并不是因为成本问题。

消费级浏览器只有IE和Chrome两种内核,消费级处理器也只有AMD和Intel两家,浏览器开发的难度可见一斑。目前大多数浏览器内核都是chromium内核。

chromium是谷歌发起的开源项目,但全世界各地的人都有贡献,也有很多中国的开发者在提交代码。这代码集中了全世界各地顶尖开发人员花费数十年以上的时间才开发成的,不比重新激发一套操作系统简单。

最关键的是这东西是完全开源的,一行代码都没闭源,这也是为啥各家浏览器都可以用他的原因。不光浏览器,在世界上很多的牛逼app里面都可以看到这个开源项目的代码。

既然已经有这么好的浏览器内核而且是开源的,你想看啥代码随便看,你想把代码全部下载下来自己重新二次开发也可以。

“站在巨人肩膀上”、“不重复造轮子”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发展,互联网公司做事情最喜欢谈“价值”,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做的事情产生了什么价值,从头研发不符合互联网公司的价值观。

W3C制定标准,有中国人的,不少标准还是国内厂商提的。难的不是标准,而是生态,没办法再从底层重新搞一套,并且浏览器重点在推广和生态,当时起的晚了,用户习惯都已经成形。

Github开源:nuta/kerla , 一个用Rust编写的,二进制兼容的Linux 内核的独立操作内核。

目标是实现一个操作系统内核,与Linux 内核在二进制上兼容。

最终目标是无痛运行各种Linux 的应用程序:以下是相关的技术参数和特性。

Implements *NIX process concepts: context switching, signals, fork(2), execve(2), wait4(2), etc.

Supports commonly used system calls like write(2), stat(2), mmap(2), pipe(2), poll(2), ...

No disk support for now: initramfs is mounted as the root file system.

Pseudo file systems: tmpfs and devfs.

smoltcp-based TCP/IP support.

Implements tty and pseudo terminal (pty).

Supports QEMU and Firecracker (with virtio-net device driver).

Supports x86_64.

Docker-based initramfs build system.

安卓用的linux内核。那鸿蒙已经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内核了。这是开创性的

鸿蒙系统的构成:

1,内核:不是自主研发的微内核,仍旧用的是Linux内核

2,base的安卓版本:安卓10,目前小米ov在售机型基本都已更新到安卓11,谷歌的安卓12也已经发布beta版本,小米ov已经推出。之前oppo公关说鸿蒙base的安卓版本比较低,没说错。

3,仍旧是Java语言应用开发环境,采用JavaVM(Java Virtual Machine, Java虚拟机),需要Java运行库。

所以根据这些关键的细节,大家自己判断吧手机鸿蒙系统到底和安卓是什么关系。基于事实,理性讨论,喷子绕道。

谷歌fuchsia操作系统向公众开源,号召全球开发者一起做贡献,代码地址放在在他家googlesource网站上,国内去年5月上线了源码镜像。fuchsia系统使用的是zircon内核(微内核),并非安卓那样的linux内核,在国内主要竞争对手是华为鸿蒙(华为前两年尝试过这个系统,后来不了了之了)。

它最早于2016年被世人所知,中间陆陆续续传出不少消息,甚至发生过上传又下架代码的事儿,发展比较曲折,至今已经四年。

这四年互联网飞速发展,物联网前景大家都看好,大公司都想做下一个安卓和ios,fuchsia系统能不能出圈还是个问号。现在谷歌开放源码,考验其影响力的时候到了。

不过有一点,做系统真不容易,连谷歌开发一个微内核系统都要四年以上,至今没多少应用,何况其他?

#科技酷评#

现在开发一个操作系统很简单,开发一个手机操作系统就是: linux内核 + 一套UI框架 + 一个编程语言和运行时,如 android 和 ios。开发一个PC操作系统就是: linux内核 + linux GUI 图形框架 + 一些定制和配套软件,如 Ubuntu ,红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28388/
1
上一篇操作系统内存分配(操作系统的内存分配)
下一篇 操作系统函数(操作系统函数的参数传递)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