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显卡驱动?简单来说,它就是用来驱动显卡的程序,我们将其理解为“系统中介”,是用来帮助Windows操作系统认识、了解、翻译和驱使独立显卡正常工作的存在。当电脑画面出现问题的时候,那很有可能是显卡有问题,这时候我们可先尝试更新下显卡驱动,那么显卡驱动怎么更新呢?
一、英特尔
1、打开英特尔的官网,点击栏目中的【支持】-【自动更新您的驱动程序】。
2、点击【立即下载】,下载英特尔驱动程序和支持助手。
3、安装后,在右下角的图标上双击就会打开浏览器,并寻找驱动更新。
4、点击【下载】-【安装】即可完成。
二、英伟达
1、在任务栏中搜索找到随驱动安装的【GeForce Experience】软件。
2、在软件中点击【驱动程序】。
3、点击【快速安装】按钮就会自动更新显卡驱动了。
三、AMD
1、浏览器打开AMD的官网,然后点击【驱动与支持】。
2、和英特尔一样同样具有自动检测软件,下载这个安装后就可以自动更新驱动了。
联想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品牌,他到底是中国品牌、民族之光,还是被网友口诛笔伐、贴上了“背叛”标签的卖国品牌呢?
危机博士会展开一段联想的商界往事,是非对错,交给你们和这个时代来评判。
1984年,40岁的柳传志怀揣着打造民族品牌的梦想,以及中国科学院投资的20万元人民币,带领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在北京中科院下属企业的一间门卫室里创立了“联想”,而当时还只能叫作中科院计算机所公司。
当时的计算机还无法识别汉字和中文操作系统,联想创始团队中的一位中科院计算机所研究员倪光南,就发明了将英文操作系统翻译成中文的“联想式汉卡”,并获得了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发耗时、耗钱、耗人力,最终还很难获得商业化成果,所以,早期为了赚钱活下去,联想主要业务就是代理分销 AST电脑,同时捆绑自研汉卡销售。
以此为起点,联想开始放眼未来。1989年11月14日计算所公司改名为联想集团公司,倪光南担任公司董事兼总工程师,负责联想系列微型计算机的开发。
作为AST电脑的独家代理,联想赚得盆满钵满。
好的企业家与工程师具备战略眼光,柳倪二人选择不再继续扩大代理,一心做属于中国人的民族品牌。
背靠中国科技黄埔军校中科院的科研实力,1990年,联想的首台联想微型计算机投放市场,1992年又推出家用电脑“联想1+1”,因此,品牌成功站稳了脚跟,并在1994年成功赴香港上市。
但好景不长,国家为了让各行各业快速实现信息化,1994年将进口电脑关税由200%降低到26%, IBM、康柏等外资品牌迅速杀入国内市场,初生的民族电脑品牌们岌岌可危。
当时的领头羊 “长城电脑”一年就被外资击溃。
面对危机,还在因病住院的柳传志果断调整了组织架构,建立了以杨元庆为首的电脑事业部,立下军令状,誓要扛起中国民族品牌的大旗。
联想能成功吗?
随后几年,在质疑声中,联想在国内市场上将IBM、惠普等国际巨头们,打得丢盔弃甲,至2000年,联想国内的PC市场份额已达30%,比第二至第五名市占率的总和还多。
但国际PC巨头是不会放弃中国这块大蛋糕的,联想作为中国本土的守擂者,不断受到外资冲击。
2001年,美国戴尔公司以先卖后造的“戴尔模式”横扫欧美市场,此时,这家革命性的PC公司剑指中国。
一时间,联想的市场份额连续两年出现下降,曾狂言“让戴尔知道谁是联想,谁是杨元庆”的柳传志遭遇无库存、无中间商的戴尔模式的重创,联想再次陷入危局。
不过,此时的“中国”联想是打不倒的,一边复制“戴尔模式”对抗,一边以本土模式争胜。
至2003年底,联想逆袭,在中国市场的营业额完胜戴尔,它用实际行动告诉国际PC巨头:“到了中国,是龙也得给我盘着”。
在国内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联想把眼光放到了全球。
2004年12月8日,联想以12.5亿美元巨资收购IBM 的PC部门。当时,联想营业额仅为30亿美元,而IBM的 PC部门营业额达130亿美元。
这场蛇吞象的大戏震惊了整个世界。无数国外同行等着看笑话,就连中国媒体也不看好,纷纷摆事实举例子,想要说明收购来的品牌大部分都会沦为败局。
但国人却被联想“破釜沉舟”的气势所鼓舞,当时的联想就是民族之光。
质疑声中,联想吞下了IBM PC业务,并问鼎了全球PC市场。
这场收购案也成为各大顶尖商业院校的教学案例。至此之后,联想在全球PC市场稳坐前三,数据显示,2020年,联想仍以24%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PC企业第一,领先惠普、戴尔。
不过,民族之光也有黯然失色的时候,如今的联想虽仍是世界PC霸主,但在国内却已声名狼藉,甚至人人喊打。
到底发生了什么?#联想# #戴尔##柳传志##倪光南##杨元庆##IBM##电脑#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掌握核心原理,万事可成。
还有想入坑Java的朋友可以看看,不想入坑的也可以看看。
学习一样东西,我们首先要知道他能干什么,一种编程语言,就好比一个人,有的人会修汽车,有的人会说英语等等,语言也是一样,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其他的虽然能做,但没有专门的语言做得好,就像修车的英语说得不好听一样。
那Java擅长的领域是什么?Java是在c++的背景下诞生的,c++以史上最难学习和使用的语言著称,Java屏蔽了很多比较难的细节,这就好比是你爸每个月给你打钱,叫你好好学习,但是挣钱的痛苦过程,就被你爸屏蔽了,这样你可以只专注于学习。Java还屏蔽了操作系统的许多不一样的地方,每个操作系统就好比一个国家,你带个翻译,去哪儿都一样,Java就自带了懂各个操作系统的翻译。
所以,Java擅长的领域是网络应用。其简洁性和普适性,使得Java网络应用生态生长非常迅速,如果你无法理解这样的宽广,可以理解为语言界的windows,加上屏蔽操作系统,于是非常方便用于网络应用,因为在网络上,你无法保证交流双方都用一个系统,每个程序的服务器会有不同系统,每个用户也是不同的操作系统,而这些都被Java默认处理了。
网络应用有哪些?能联网的应用,都可以用Java开发服务端。著名的安卓app,是用Java开发的,微信小程序服务端是Java写的,字节,京东,阿里你能看到的网站,app,几乎都是Java写的服务端,当然还远不如此,由于Java庞大的生态系统,在大数据计算,实时或离线处理超大数据的系统,也是由Java完成。
什么是服务端?端就是硬件,手机端就需要有个手机,服务端自然需要有个服务器,而我们常说的服务端就是指安装在服务端上的程序。服务器一般就是个电脑主机一样的东西,不带界面,有内存和硬盘,现在的云服务器,就是大公司买一堆大型服务器,分一部分空间给你用,当然附带网络,断网对Java是致命的。服务器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数据的计算,逻辑的处理和安全的验证等,让你计算一道数学题你没问题,但是让你同时处理一万个人发来的不同的数学题,就超出了人类的计算极限,所以我们开发了计算机来辅助我们的大脑计算。辅助什么意思?没错,需要指挥,需要告诉他计算什么,运算公式。运算的速度由硬件的速度和软件设计速度共同决定。而Java厉害之处在于,新手写出来的程序和专家写出来的程序,在速度上不会有很大差别。说到硬件的速度,其实也是需要硬件专属语言优化,也就是硬件的调优,这就是为什么华为能够以同样硬件使用更流畅稳定,而小米却不尽人意。
有人担心Java从业人数太多,竞争太大,其实这个担心只是个伪命题,Java的这种从业发展曲线,有点像读书的发展曲线,不同届的碰撞的概率不大,同一届的,中国很大,学校很多,公司也一样的多。但是想上清华,那是得努努力才行。
学完不想干这个,去干其他的岂不是浪费了时间?当然不会,不管学习什么,只要每天坚持学习新东西,苟日新,日日新,没有一样东西是白学的。学会了Java,再学其他语言上手也会非常快,即使不做程序员,去到其他行业,Java开发对你思维的重塑,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你对世界的看法会变得不太一样。就像在程序员眼里,这个世界就是只有两种人,另外一种是不会编程的。
学习有两种方式,自顶向下或自底向上。不管哪种方式,都必须在充分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后,才能开始。这就是为什么学会了Java学其他编程语言会更快,因为编程语言的基础都是通用的。
只要一直往前走,总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鸿蒙OS名字内部解读[灵光一闪]
为什么不叫HuaWeiOS 甚至HongMengOS
今天给大家带来解读[吃瓜群众]
华为的分布式物联网操作系统叫鸿蒙OS
(Harmony OS)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他的英文翻译[吃瓜群众]
Harmony-鹭港
Harmony OS-鹭港的操作系统
对于Harmony的个人看法是作为操作系统对各种硬件大鹭港。万物互联,也显示华为的开放及包容[求抱抱]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华为# #科技快讯#
今天店里来了个小伙子说:“新买的电脑怎么装不进去系统?”我接过电脑开机,提示没有系统,他插上自己的U盘给我看。
按提示翻译过来:没有找到操作系统,尝试断开任何不包含操作系统的驱动器,按任意键重启。
说白了就是硬盘没系统,他的U盘也没有引导。我拿过他的U一看就明白问题所在:原来小伙子只给U盘放了一个GHO的镜像文件,如果他这样插电脑上,还能引导装系统就真是奇了怪了。
随后我对他说:“你的U盘有问题,需要有引导选项才行。”
他说:“我也不太懂,就看网友说很简单。我这里面的系统还是个好心大哥发给我的,但是没说怎么用,搞了一下午也没好。不想折腾了,你帮我装一下算了。”
听完我对他说:“可以,安装版WIN10是40块,GHO的30块。你选哪个?”
这话一出我就有点后悔,他连系统都不会可能都不知道这俩啥区别。果不其然回了一句:“我不懂,哪个好就装哪个。”
好吧我承认多此一举,不过在安装的过程中还是给他解释了一下区别,这个电脑配置属实不错,整个安装过程+驱动30分钟就搞定,具体配置如下:
CPU:11600K
主板:B560
内存:16G
显卡:3060Ti
硬盘:500G M.2+2T
装完他玩了会,有下了个鲁大师跑分,看着挺满意的就付了40块抱着主机离开了。
在此张子远解释一下,自己动手组装机+安装系统的两种方式:
1,GHO版
简单理解为后封装,基本驱动都集成,算是傻瓜式安装比较简单。需要的工具有:8G以上的空U盘,制作启动工具的软件可以下载老毛桃、大白菜、U启动、云骑士等,制作好启动工具,然后复制下载好的GHO版的系统镜像,PE安装即可。
2,安装版
顾名思义需要手动安装,也就是按照提示分区+安装,点下一步进行,最后手动安装驱动。需要的工具有:8G以上的空U盘,建议直接在微软官方下载制作工具和iso的镜像,按照提示制作就行。
3,有需要XP、WIN7、WIN10和尝鲜版WIN11的小伙伴也可以关注@张子远,评论区留言即可。
我是张子远,每天分享电脑维修中的点点滴滴,实用小技巧!
SOL是一个跨平台命令面板,专注于简洁与速度,目前在macOS操作系统上可以很好的运行,Windows平台上也已经完成部分功能。它都能干什么呢?比如:自定义快捷键、应用程序搜索、日历、翻译功能、以及窗口管理、剪切板管理等,它就像是你的一个桌面应用大管家。
SOL的跨平台技术是采用React Native(RN)实现的,而不是采用Electron框架,这对于熟悉React的开发者来说是个好消息,直接看RN的代码应该毫无压力,你也可以基于现有的代码进行定制化开发,做出自己的专业化命令面板。
项目地址:网页链接
#如何选择开源软件才能控制企业成本# #sol#
大家发现没?
升级Harmony OS操作系统后,智慧语音变的更智能了,同时AI字幕也支持日语翻译。加上一直有的英语,现在目前支持两种语音翻译成中文。
刚刚试了一下英语视频在线翻译不是非常准,也会晚一句话(就是说完了直到下一句出来后才会出现前面一句的翻译)虽然平时用的少,但是总比没有强,这项功能有人用过吗?
阅读文献神器:给所有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推荐一款免费PDF翻译软件——知云文献翻译。
优点:1.官方承诺除非倒闭,这款软件将永久免费,并且没有任何广告。
2. 可以当作PDF阅读器使用,占的内存小(只有13M),打开迅速,而且可以做批注、拆分页面、标记等。
3. 翻译的质量很高,有多个翻译引擎,可自己选择,接近真人翻译。
4. 适合新手快速浏览文献。遇到重点可反复查阅,可标注。
下载和安装:
1.打开网址 知云文献翻译软件下载地址即可下载最新版本知云。桌面版适合操作系统Win7-Win10 (使用安装很方便)
2.下载安装后注册登录,然后打开知云,点击“文件”打开一篇英文文献,用鼠标划取一段文字,无需点击任何按键,在右边就会自动出现翻译。显示方式是翻译与原文的对照,十分方便,不用复制到别的搜索软件中。划取单词,会给出解释和音标及读音。
3. 版面大小调整,可以通过拖动左右分界改变右侧翻译框的宽度,让右侧变宽或变窄。将鼠标定位在右边的翻译框,Ctrl+加号,放大翻译框字体,Ctrl+减号,缩小翻译框字体。用缩放工具可以放大自己选中的区域。(快捷键很好用)
4. 批注和标记,知云有丰富全面的批注工具可以选择,比如高光、附注、下划线、删除线、箭头、矩形、圆形等,还可以手写批注。十分方便 (这个所有的硕、博士都会标注,不再截图)
5. 拆分阅读和提取重要页面,阅读文献时因为要经常一边看文字一边看图片或一边看参考文献,所以拆分页面也是必不可少的实用功能。知云支持水平拆分和垂直拆分。
#博士##研究生##知性的女博士#
今天到北京服贸会来看了一眼。
很别致,设置在首钢园。
大高炉早已停止了往日铁流的咆哮,静一静地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它们矗立在视线的背景下,是照相最好的道具,人们都喜欢如此庞大的事物,能够驯服地入到镜框里来与人合影。这会让人突然想起村里冬天躲在墙角下晒太阳的老人。这才几天呀,他们都是威风凛凛的壮汉。
钢铁是一个国家力量的象征。美国在二战期间的胜出,就是靠着源源不断地把无尽的钢铁高速变成飞机和舰船。远远超过日本的速度,日本是经不起那样的消耗的。它耗不起钢铁,只能战败。
而中国大炼钢铁的时候,也是充满了对钢的神话一般的崇拜。赶超英美,就看钢铁产量。那个时候,连家里的铁锅,都被砸了去土法炼钢。实际上根本达不到钢的要求。真是一个不堪回首的日子。
清风一轮,换了人间。2021中国钢铁的产量10亿吨以上,已经是全球的一半。这些强大的力量,既然拥有,就不再珍惜。
人们现在需要新的科技崇拜。
这次服贸会的元宇宙,想成为这样一个新图腾,但其实这里除了几张大屏和ARVR软件,并无太多新意。都是些笨拙的界面,加上一些粗糙的场景。
可以说元宇宙说的热闹,但要形成强大的产业,差的还是太远。
我猜测什么时候,有人能把整个这个钢铁城的四座大高炉、焦化厂和炼结厂,都变成一个元宇宙的统一空间,那才是真正是元宇宙到来。
看了一下京东方的展台。大屏固然酷炫,但这些屏背后的工业故事,居然这么多,让我感到很惊讶。
它开发了一套质量检测系统,在做自动缺陷不良分析系统PAD crack,通过工业视觉和机器人,进行缺陷检测系统。
而它的智慧一体机的国产大屏的驱动芯片,也用到了国产Risc-V 开源架构。
大家都在越来越深入到工业领域了。
在这里,也碰到了联想。电脑就不说了,但它在工业领域的涉足值得一看。
联想在大制造的供应链领域,布局还是很深远,它一直就是信息化系统的重度消费者。这是一个强调流程化的公司,因此信息化系统往往也比较完善。它开发的供应链控制塔数字化系统,能够在将全球的34个工厂的排产和280多万个经销商店,连接起来。从而进行有效的前端预测与后端生产的协同,这一点对于柔性生产很重要。背后就是情报与信息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力量。
我们信息化做了这么多年,但其实真正能把各方的信息流拉通,形成透明的决策,就像预测未来的水晶球一样,还是非常难的。
联想也就是靠着强大的共练感知能力,才能够成为Gartner全球供应链Top15排名第九吧。
联想的大数据部门,居然还在做中石化管道的焊接智慧眼,监控电流电压和送丝的速度,从而能有效检查焊接管道的质量。这么脏重难(所谓的3D岗位,无人爱做)的活,也会去做。
这个让人没想到。看来大家都要在智能工业领域,扎下深根儿来。
这些,对于要走国际化路线的制造企业,其实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看到了一家做仿真的公司。布料形态的运算器,和生物仿真。
这个真的是很令人惊讶。
服装设计师将对面料有更好的理解了。
衣服的仿真应用场景很丰富,除了电影元宇宙,淘宝天猫这样的商城只要用户输入体型参数,就可以看到衣服穿在身上的状态。市场很大。
由于衣物多为薄壳且柔性很大,还要考虑各种接触。传统计算力学方法是无法实现的。只能通过一些新方法,在物理认可的范围内实现肉眼无法分辨的仿真效果。
另外有一家仿真公司则是把大桥、体育馆的日常振动状况,结合传感器和物联网,从而输入数据进行仿真。这种运维仿真的市场要比设计的市场大很多。也这是一种创新的应用,对中国的工业CAE软件而言,更容易活下来。
还有一种趋势是,把很多的算法下沉到板卡上面。例如龙芯,将翻译这种软件跟国内统信操作系统连接在一起。这将大大简化智能化设备系统,更加形成小型化的设备。
顺便去看了一下工程建筑与咨询的展馆,很令人失望。中国应该是全球最大的工程建筑承包商,但是在数字化领域几乎没有啥创新,乏善可陈。不像国外的工程咨询公司,往往贡献出了很多的工业软件。
转了一圈儿,匆匆打个卡。还是看着户外这些静静的高塔,更加令人感到放松。岁月剥夺了它们的声音,它们则好像回到了童年那漫长的下午时光。
而那些寄予厚望的新科技,正待形成自己强大的骨骼。
#寻找小组生活家#充实的一天。清晨早早醒来,眯缝着惺忪的眼睛摸出手机,先在头条上溜达溜达。
这一溜达就是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写贴发贴欣赏友友的贴自己的贴,组长厚爱眷顾屡屡加精鼓励,偶读了又读,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真以为自己才高八斗,有唐宋八大家附身,文殊菩萨保佑,飘了一早上,又翻书奋笔疾书不亦乐乎。
匆匆下床做饭吃饭抹嘴上班。办公室很清净,没有电话没有来人,摆开我的摊,一二三四五,按次序一一狙击,效率高心情愉快。
大白如约而至,和同事一起组织园区人员核酸,通知群里催,同事拿着喇叭办公楼里喊,保安开着巡逻车拿着对讲机沿库区喊核酸核酸做核酸。自以为的360度无死角喊,任然有心理素质极强的造化老仙几枚,在如此噪音下气定神闲打坐,在大白已经在收摊那一刻,或迤逦而来,嬉笑着不好意思。
下午一阵忙碌下班时,收到老哥哥圣旨,帮他翻译一个德进口设备控制操作系统,以便他快捷工业编程。我弱弱地问,能给我发译文稿费不。钻到钱眼里了,快翻!顿时心哇凉哇凉的,喝了杯滚烫的热水暖暖,开始干起来。
再抬头已是夜深人静,双脚麻木。浏览精神食粮,乖乖,群里热闹极了,全是说那特斯拉还是特拉斯的英首相,我还没搞清念顺哪是首相名字哪是车就辞职了,你说取啥名字不好取个车的名字,我还以为是双胞胎呢,结果都不同物种。
一个男神发言,这女人无知且狂妄。欧洲这艘大船正被一群好战的女人把舵,一群雄性荷尔蒙超标的女人。国外的一女神回复,你这句话有性别歧视之嫌。哈哈哈。
做饭吃饭抹嘴休息。
打工人的一天结束,明天复始。
自学Python第32天,自动办公,分隔后缀名
重点知识:文件后缀名
今日函数:os.path()、if...in...
文件后缀名
又叫文件扩展名(File extension),可以用来判断某一个文件属于什么类型。在文件名中,点号,也就是英文句号( . )和其后面的部分即是文件后缀名。
os.path.splitext()
splitext指的是split extension(分隔后缀名),这个函数的意义用大白话说就是:从操作系统的某个路径下的文件中,分隔文件后缀名。
将文件名作为参数传入os.path.splitext()函数,会返回一个元组,如:('简历', '.pdf')。
if ... in ...
这个语句用来判断”是否在其中“(用大白话翻译就是:如果xxx在xxx当中)。
比如:print(1 in [1,2]),由于列表[1,2]中确实有整型1,所以输出结果会是:True。
如何独立实现一个小型的编译器。有本书《Game Scrpting Mastery》可以帮到你。书中先教你怎么实现字节码和虚拟机,然后开始从解释器开始学习怎么把一个类C的脚本语言翻译成字节码。
内容比较贴合传统的设计,比如一些早期的c编译器是将c语言编译成汇编,lua解释器没有生成ast,而是直接生成虚拟机指令,其实是提升编译速度,省去ast再去转虚拟机指令的过程。因为lua不生成ast,所以就没有要不要直接跑ast的说法了。
另外还有一本书《compiler design in c》也差不多是这个套路。其实编译器的本质,一句话就能解释,就是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研究一个东西,肯定是带着某种目标。
主要还是虚拟机那块,需要模拟处理器的一些逻辑,不用模拟任何操作系统的功能的。编译器那块确实是占大头,后面只剩下几个部分了,都是语言特性。再做下去其实就是要点操作系统的知识,而不是编译原理了。
鸿蒙系统HarmonyOS是一款“面向未来”、面向全场景(移动办公、运动健康、社交通信、媒体娱乐等)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在传统的单设备系统能力的基础上,HarmonyOS提出了基于同一套系统能力、适配多种终端形态的分布式理念,能够支持手机、平板、智能穿戴、智慧屏、车机等多种终端设备。
翻译一下鸿蒙官网的这段话,意思就是,把手机、平板、穿戴、智慧屏、车机等等设备,变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设备。
它的CPU可能在平板上,摄像头可能在车机上,生物监控可能在智能穿戴上,显示器可能在智慧屏上,这个超级终端不仅能指挥更多的设备,比如扫地机器人,灯,窗帘等等,还能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改变各自的分工。
再也不用拿手机,各种设置切换了,一切都自动悄悄的发生,真正的万物互联。
#专家:鸿蒙系统带来的是最底层变化#
总是有人在问,新生的#鸿蒙操作系统#能成吗?其实还没[灵光一闪]等你反应过来,鸿蒙智能终端第一场战略级别的胜局[抠鼻]已握在手里!
昨天,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了一份最新报告,华为以15%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智能手表市场出货量第二。这话翻译一下是什么意思?就是鸿蒙智能终端夺取了第一场战略级别的胜局。
何以如此?华为除了2015/2016年那个时期出过的智能手表之外,之后推出的智能手表搭载的都是Lite OS/Harmony OS。其中,Lite OS是Harmony OS微内核三个源头之一,那么Lite OS系手表也就是Harmony OS手表,而华为最新发布的Watch GT2 Pro则首次搭载Harmony OS。所以,当看到华为智能手表全球市场出货量第二位置时,就意味着鸿蒙手表的全球第二。
这可能还不是重点,重点是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这份报告指出,中国首次超越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表市场。
既然全球最大的增量市场就在中国,那就好办了。要知道,华为手机做到世界第一,期间大概用了10年时间。由此预测,华为智能手表做到全球第一要用多长时间?最有可能的答案是7到8年,而华为智能手表已经做了5年。如无特别意外,未来2/3年时间,华为智能手表必将问鼎全球市场第一!
由此说来,鸿蒙操作系统在终端上的关键性胜局,首先仍将来自移动端,比如手机、手表、平板,而不一定是智慧屏。
“你们中国人对于外国人有歧视,中国空间站全部采用中文,这是对于我们宇航员的不友好!”一位国外的科学家说出了这样的话,结果却是惨遭打脸了,你们不懂中文可以不用啊!
和国际空间站不同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站,所有的操作系统和界面采用的语言和文字都是中文,真的是让我们太高兴了,终于不用翻译该死的英文了。
但是一些西方科学家和外国媒体就不高兴了,其实也是嫉妒了,看到中国能自主制造出空间站他们真的是不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而且他们嘴里更是一直在挑毛病。
这些外国人称我国空间站这样的设计一点都不合理,不符合国际标准,他们认为只有使用英文界面才能满足世界各国航天员的操作。
我们制造的是中国自己的空间站,不是几个国家联合的国际空间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虽然说是可以让外国宇航员共享,但是必须按照中国人的“规矩”来,而不是说什么国际规矩。
如果是不会中文,你们可以学习,学不会就别用了,以前你们的设备不都是英文吗?怎么没有为中国人专门的写出汉字的呢?
还有网友发出了比亚迪制造的出口汽车,按钮也是中文了,这样很多年龄大的人,不懂英文的人终于能明白,这些汽车按键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对于一些喜欢中国车的外国人来说,你们也要学习一下汉语,只有这样才能明白这些按键的意思。比亚迪为了发扬汉语文化也是拼了,点个赞[赞]。
公司新购进一台进口全自动加工设备,由于型号比较新,因此操作系统还是纯日文的。一个日本工程师来现场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培训,大约有30名员工和技术人员参与。每次培训结束后,我都会注意到我们公司最年长的工人刘姐都会在翻译的帮助下与日本工程师进行交流,询问设备的一些操作方法,非常的认真,其他工人都是培训结束就离开了。
一周后,日本工程师离开了,老板问:谁可以操作这个设备开始加工产品,结果好几个年轻人都表示自己已经学会了,都原因一显身手,结果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
刘姐是最后一个上场演示的,一次成功,非常的娴熟。
老板没有多说话,就是告诉人事部门:刘姐虽然已经62岁了,但是公司决定继续返聘她,工资与段长相同,双休!
这就是勤劳者的典范!敬礼!
系统创新说是最简单的做确是最难,因为系统上同质化,东西很严重,要体验好,要人性化,要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每个系统会按照消费群体做特殊优化。
今天vivo为我们带来一款一年前发布的操作系统 OriginOS的更新版本,这个系统代替了已用多年的 Funtouch OS,OriginOS 以“本原做设计,设计为本原”为核心,从 UI 到桌面体系,乃至交互理念,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而本次OriginOS 迎来了全新版本,这一次,vivo 并没有沿用传统数字迭代的方式,而是使用了 Ocean 作为新版本名称。Ocean 翻译为海洋,海洋也是生命之源,而 OriginOS 中的“Origin”同样强调的是“本原”,当 Origin 和 Ocean 组合在一起,是 vivo 对「人在数字世界中本原需求」的更深一层理解。
所以本次系统命名为:原系统!
而OriginOS Ocean 所带来的变化和升级,丝毫不亚于一年前的从 Funtouch OS 到 OriginOS 的转变 —— 从锁屏到桌面、从时间的图标到通话界面、从笔记到音乐,优化与人性化无处不在,新系统难免有bug,但是也改不了它更加个性化与人性化的设计!
在系统上能与华为和苹果比拼的可能就是它了。
#OriginOS Ocean首发上手#
#vivo新系统:OriginOS Ocean正式发布#
#vivo OriginOS Ocean发布:13款手机将升级#
三分钟新闻早知道
硬新闻
1、工信部:3日表示,将从支持产业融合创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两个方面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包括支持企业聚焦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新体系电池、车用操作系统、高精度传感器等领域。推动关键原材料价格回归理性,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央视新闻)
2、自然资源部:3日启动台风“轩岚诺”海洋灾害Ⅱ级应急响应,提醒东部沿海,特别是浙江、上海、福建沿海有关单位提前防浪避浪。(央视新闻)
3、公安部:2日召开全国公安机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第三次推进会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挂牌整治重点地区工作力度,对照摘牌标准,不断深化整治、加强督导,坚决扭转治安乱点面貌。(公安部网站)
4、商务部:3日表示,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我国汽车出口正进入高速增长期。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达到了201.5万辆,相比10年前翻了一番,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央视新闻)
5、银保监会、商务部:近日联合发布《通知》提出,鼓励试点地区银行参照海运提单下金融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将风险可控的铁路运输单证作为结算和融资可接受的单证,为外贸企业提供本外币结算、信用证开立等服务。河南、重庆、四川、厦门、青岛为第一批试点地区,试点时间一年。(银保监会网站)
6、证监会:从2日起,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可参与我国四家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部分期货和期权合约。(央视新闻)
7、国家防总:决定于3日20时针对浙江省将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并就台风“轩岚诺”防御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要求有关地区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落实落细各项防台风措施,台风预警解除前严禁船舶擅自出海、人员私自返船,确保人员安全。(央视新闻)
8、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 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将与先期已运抵的梦天实验舱一起按计划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目前,发射场区各参试系统正在按计划开展任务相关准备工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
热点新闻
1、厦门禁止擅自起降民用小型航空器 福建厦门警方3日通告,自2022年9月3日至2022年9月12日,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在厦门行政区域内起降民用小型航空器和升放空飘物,包括轻型和超轻型飞机、无人机、热气球、飞艇等。(厦门公安公众号)
2、南京银行回应杭州分行取不了款 近日,南京银行杭州分行出现河南村镇银行大额资金客户人员短暂聚集等情况。南京银行3日回应,与村镇银行案件没有任何关联,网传杭州分行“爆雷”“取不了款”等均为虚假信息。(南京银行网站)
3、著名翻译家薛范逝世 2日21时31分,著名翻译家薛范在上海逝世,享年88岁。几十年来,他译配发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世界各国歌曲近2000首,曾获得中俄两国颁发的“友谊勋章”、“中俄友谊奖章”等荣誉。(央视新闻)
4、老人做核酸不愿插队众人谎称按年龄 2日,四川成都一老人下楼排队做核酸,与众人一起排队近一个小时,大家都让老人先去测,但老人称是插队不愿意前往。最后大家谎称是按年龄测,老人才到前面去做核酸。(@沸点壹刻)
5、网坛传奇小威正式退役 3日结束的美网女单第3轮中,23届大满贯得主小威廉姆斯1比2不敌汤姆贾诺维奇无缘16强,就此结束了27年漫长的职业生涯。(北京晚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