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陈庆璞 伴随着微信的普及,“微商”近年来悄然兴起,由于朋友圈都是熟人关系,微商经济也被称为熟人经济。然而,正如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微商一方面容易博得朋友圈的信任,但同时也成了野蛮生长、杀熟宰人,乃至变相传销的温床。近日,媒体报道了“疯狂面膜”的野蛮生长状态,给广大朋友圈消费者敲响了警钟。
概括来说,面膜是这样“疯狂”的:首先朋友圈里的面膜很多都是三无产品,有的是贴牌生产的山寨产品;有的宣称什么“燕窝面膜”“多肽面膜”基本上只是玩概念,根本就没有那些所谓的成分或功效,或者违规添加;有些伪劣产品借着朋友圈招代理,甚至成了“上线”坑“下线”的变相传销。
而“疯狂面膜”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动机上当然是为暴利所驱使。不到5元的成本,却卖到50元的高价,让很多资本闻利而动,很多无良微商更是用微信对话生成器、转账截图器等软件,捏造交易记录,营造虚假的交易记录,让下级代理和消费者为捏造的繁荣火爆所迷惑,进而掉进“坑爹”的陷阱。
面膜,作为一种护肤品,它能市场走俏,说明人们更加在意温饱之外的身体保养,从侧面印证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若能健康生长,这个行业本可以成为造福用户的利好;而且,从产业发展来看,在造福消费者的同时,也能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微商就业,盘活上下游产业。但是,当前“疯狂面膜”的生长状态,却成了一个多重利空的负面存在,一是造成消费者和代理商的经济损失;二是形成对消费者健康的潜在危害;三是给面膜造成了污名化,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不利于产业发展;四是消解着微商的公信力,让人们对朋友圈商品敬而远之。
显然,面对着疯狂的面膜,各方面都不能无动于衷。首先,监管应该硬起来,对于面膜等保健护肤品,应该按照规定到食药监部门备案,而在生产环节,工商、质监部门应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从源头上掐住面膜的疯狂态势。其次,在销售环节,微信平台应该履行好相关责任,采取实名认证,加强信用管理,维护整个微商平台的声誉。因为,面膜不仅仅是一张护肤品,它还是一面镜子,映衬出当前微商发展的乱象,新生事物当然要鼓励,但决不能以保护小微企业、保护就业的名义,让微商成为法外之地,成为坑人的渊薮。揭开那张疯狂的面膜,在监管、监督的“阳光”底下多晒晒,才会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