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汉桓帝和灵帝简介】,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东汉桓帝和灵帝简介:东汉历史简介
- 2、东汉桓帝和灵帝简介,东汉十四帝每个人的年号
1、东汉桓帝和灵帝简介:东汉历史简介
东汉王朝(公元25年—公元220年)由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他推翻了王莽所建立起的新王朝,重新恢复由刘氏统治的汉王朝,史家称此汉朝为东汉。
公元25年,刘秀在绿林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击败了篡位的王莽,夺得帝位。刘秀身为西汉皇族,故仍定国号为汉,但建都洛阳,年号建武,是为汉光武帝。 建武二年,光武帝下令全面改革王莽所实施的旧政策,整顿吏治,设尚书六人分掌国家大事,以近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权限;废除“官奴”;清查土地,使人民生活逐步稳定下来。 到公元一世纪中叶,经过光武帝、明帝(58—76年在位)、章帝(76—89年在位)三代的治理,东汉王朝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之为“光武中兴”。
公元89年,汉章帝薨,由年仅十岁的和帝刘肇即位,年号永元。因和帝年幼,统治权利完全落于章帝皇后窦氏与其兄窦宪之手。窦氏的专权引起了上下官吏的不满,和帝于公元92年与宦官郑众等人合力诛灭窦氏, 郑众因功封侯。自此,宦官越来越甚地参与东汉的政治统治,加之自和帝刘肇以来历代汉帝都宠信宦官,及至桓帝(公元132—167年在位)、灵帝(公元168—189年在位)年间,宦官的权利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形成东汉王朝后期的宦外官与戚专权的格局。
公元189年,灵帝驾崩,何太后临朝。当时皇宫内宦官专权,凉州董卓率兵入洛阳,废皇子刘辩,杀何太后,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事实上献帝即位后并无任何权利,董卓独揽大权,残暴专横,使得各地官吏纷纷举兵反抗,逐步形成了诸强割据的局面,统一的王朝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后,献帝又为曹操控制;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献帝让位,东汉王朝宣布灭亡,继之而来的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三国时期。
东汉王朝在统治上沿用了许多西汉的方针与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调整与改革,使之更加适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在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同时造纸术也作为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流传至今。东汉对后世的另外一项贡献是制陶业的发展,它使中国彻底脱离了青铜时代的材料束缚,把一些以前为豪门贵族专有的用品带入了寻常百姓家。
在自然科学方面,以张衡为代表的东汉学术界,有着很高的成就;张衡则以高超的工艺制造了“浑天仪”、“地动仪”等科学仪器,制造这些仪器的原理至尽仍被广泛使用。另外,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是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利用麻醉技术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外科医生,他创造的“五禽戏”是我国第一套体操性质的健身活动。
到东汉时期,书法、绘画已不单纯作为文字图形符号使用,它们的艺术地位逐渐显露出来,虽然今日东汉流传下来的艺术品数量不多,但从其中依然能窥得汉文化的风貌。
东汉王朝前后历十二帝,共一百九十五年。
东汉简史
(25年-220年)
光武帝刘秀灭王莽。迁都洛阳。
光武帝后经:阴帝刘庄、章帝刘火旦(火与旦合在一起,念:da)、和帝刘肇、殇帝刘隆、安帝刘祜、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桓帝刘志、灵帝刘宏、少帝刘辩、献帝刘彻。
2、东汉桓帝和灵帝简介,东汉十四帝每个人的年号
东汉,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是汉太祖刘邦的第九代世孙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共传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
汉光武帝刘秀
一、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第一位皇帝,东汉开国皇帝,年号:“建武”,在位32年(公元25年-公元57年在位),终年62岁,谥号:光武皇帝,庙号:汉世祖,葬于原陵。
汉明帝刘庄
二、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年号:“永平”,在位18年(公元57-公元75年在位),终年48岁,谥号:孝明皇帝,庙号:汉显宗,葬于显节陵。
汉章帝刘炟
三、汉章帝刘炟,东汉第三位皇帝,汉明帝刘庄第五子,年号:“章和”,在位13年(公元75年-公元88年在位),终年31岁,谥号:孝章皇帝,庙号:汉肃宗,葬于敬陵。
汉和帝刘肇
四、汉和帝刘肇,东汉第四位皇帝,汉章帝刘炟第四子,年号:“元兴”,在位17年(公元88年-公元105年在位),终年27岁,谥号:孝和皇帝,庙号汉穆宗,葬于慎陵。
汉殇帝刘隆
五、汉殇帝刘隆,东汉第五位皇帝,汉和帝刘肇少子,年号:“延平”,在位十个月(公元105年11月5日-公元106年9月21日)(登基时离出生刚满百天,是中国历史上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终年虚寿2岁,(中国历史上寿命最短的皇帝),谥号:孝殇皇帝,庙号:无,葬于康陵。
汉安帝刘祜
六、汉安帝刘祜,东汉第六位皇帝,汉章帝刘炟之孙,清河孝王刘庆之子,年号:“延光”,在位19年(公元106年-公元125年在位),终年32岁,谥号:孝安皇帝,庙号:汉恭宗,葬于恭陵
汉少帝刘懿
七、汉少帝刘懿,东汉第七位皇帝,济北惠王刘寿之子,汉安帝刘祜堂弟,年号:“延光”,在位7个月(125年5月18日―125年12月10日在位),终年3岁,谥号:无,庙号:无,陵寝地:不详。
汉顺帝刘保
八、汉顺帝刘保,东汉第八位皇帝,汉安帝刘祜之子,年号:“建康”,在位19年(公元125年-公元144年在位),终年29岁,谥号:孝顺皇帝,庙号:汉敬宗,葬于宪陵。
汉冲帝刘炳
九、汉冲帝刘炳,东汉第九位皇帝,汉顺帝刘保之子,年号:“永嘉”,在位半年(公元144年-公元145年在位),终年3岁,谥号:孝冲皇帝,庙号:无,葬于怀陵。
汉质帝刘缵
十、汉质帝刘缵,东汉第十位皇帝,汉章帝刘炟玄孙,渤海孝王刘鸿之子,年号:“本初”,在位1年(公元145年-公元146年在位),终年9岁,谥号:孝质皇帝,庙号:无,葬于静陵。
汉桓帝刘志
十一、汉桓帝刘志,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章帝刘炟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年号:“永康”,在位21年(公元146年-公元168年在位),终年36岁,谥号:孝桓皇帝,庙号:汉威宗,葬于宣陵。
汉灵帝刘宏
十二、汉灵帝刘宏,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章帝刘炟的玄孙,年号:“中平”,在位21年(公元168年-公元189年在位),终年33岁,谥号:孝灵皇帝,庙号:无,葬于文陵。
汉少帝刘辩
十三、汉少帝刘辩,东汉第十三位皇帝,汉灵帝刘宏嫡长子,年号:“昭宁”,在位5个月(公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终年15岁,谥号:弘农怀王(汉献帝追谥),庙号:无,陵寝地:不详。
汉献帝刘协
十四、汉献帝刘协,东汉第十四位皇帝,东汉末代皇帝,汉灵帝刘宏嫡次子,年号:“建安”,在位31年(公元189年-公元220年在位),终年54岁,谥号:孝献皇帝(曹魏追尊)、孝愍皇帝(蜀汉追尊),庙号:无,葬于禅陵。
本文关键词:东汉桓帝和灵帝简介的关系,东汉桓帝和灵帝简介一样吗,桓帝与灵帝的关系,东汉桓灵二帝做了什么,东汉桓帝和灵帝简介图片。这就是关于《东汉桓帝和灵帝简介,东汉历史简介》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