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两只小鸡:
整体观点:1至2月社零改善,食品CPI 环比下跌。从社零总额来看,2023年1 至2 月同比+3.5%,高于2022 年12 月的-1.8%,其中餐饮收入同比+9.2%,显著高于2022 年12 月的-14.1%。从食品CPI 来看,2 月同比+2.6%,环比-2%,同比与环比涨幅较1 月均有下降,主要归因于:1)节后消费需求回落;2)天气转暖供给充足,大部分鲜活食品价格均有所下降,其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下降11.4%和4.4%。
白酒:酒企淡季控货挺价,“糖酒会”或形成催化。预计4 月白酒行情或向上,主要系:1)4 月逐渐步入业绩披露期,市场更加关注业绩的兑现情况,根据目前跟踪情况回款表现顺利,库存处于正常区间,因此预计白酒行业22 年报与23Q1 都有较好的业绩确定性;2)23Q2 与H2,随着商务宴席的回补叠加低基数效应,板块业绩继续修复且次高端弹性大,依旧比较乐观;3)3 月以来老窖、洋河、舍得等酒企在淡季控货挺价,有望推动二季度渠道利润修复;4)白酒板块的估值调整到相对更合适的位置,PE(TTM)的3 年分位数24%。
啤酒:1 至2 月啤酒产量下滑,3 月包材价格同比持续下降。23 年1 至2 月啤酒产量同比-1.2%,低于12 月同比增速8.5%,但淡季波动影响不大,预计随着3 月天气转暖与消费场景进一步修复,有望推动23Q1 整体实现稳健增长。成本端,部分酒企22 年报业绩已反映22Q4 成本压力缓和,而23 年3 月瓦楞纸/LME 铝/玻璃价格分别同比-20.3%/-35.2%/-21.8%,因此预计23Q1 盈利能力改善趋势得以延续。
调味品:关注23Q2 动销回暖加速库存去化对板块的催化。需求端,由于1~2月终端动销改善幅度有限,叠加渠道库存仍处高位,23Q1 基本面恢复的时间被拉长,当前重点工作仍是促销降库存,建议重点关注4~5 月的催化,主要系终端需求有望加速回暖+库存经过1 个季度的去化。成本端,3 月大豆价格同比-4.0%,环比亦继续回落,预计23H1 成本压力延续缓和趋势。
乳制品:1 至2 月送礼需求修复推动产量提速,原奶价格仍持续回落。需求端,23 年1 至2 月乳制品累计产量同比+5.5%,增速环比与同比均提升,我们认为主要系春节送礼消费场景修复,驱动常温白奶、常温酸奶品类动销同比明显改善,货龄亦较去年同期下降。成本端,23 年3 月奶价同比-4.8%,仍处于价格下行周期,预计4 月仍将延续回落趋势。
投资建议:全年来看,仍坚持把握二个维度:维度一,寻找景气周期+疫后复苏共振的弹性;维度二,重视疫情带来的长期逻辑变化。重视三个阶段的节奏分化:1.过渡期(1-2 月):重点关注高端白酒、餐饮供应链。2.弱复苏(3-6 月):
关注高端白酒、次高端白酒、餐饮供应链、乳品。3.强复苏(7-12 月):关注高端白酒、调味品、啤酒、功能饮料。短期来看,复苏节奏或有所加快,关注高端白酒(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并加大重视次高端(山西汾酒);餐饮供应链(海天味业、日辰股份)、饮料(东鹏饮料、李子园)。
风险提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成本涨幅超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来源:[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刘光意/周颖] 日期:2023-04-01
起爆点培训:
2020-03-30 05:20,603755日辰股份,如何迭代?发布在分形交易策略上!
我们总是花掉太多太多的时间去探究越来越多的东西,而得到的却越来越少,直到我们恍然大悟: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毫无价值。但我们却很少停下来忙碌的脚步,去了解我们最需要了解的东西!
数量并不代表质量,更多的信息也未必就是更好的信息。——保罗·斯洛维奇 (Paul Slovic)
简单是关键,关键信息最重要!
孕期计算,在历史上,已经在分形交易策略上实时发布了连续六年的数据,所有的暴涨的股票,都从起点位置悉数捕获,但我们仍然不知道哪一只会暴涨,所以只能从概率的角度大幅度提高命中率就可以了,并且对历史的所有实时发布数据进行统计检验,中位数的盈亏比系数大于三,所以只能这样理解,起爆点算法选出的起点进场,投资组合如果能够覆盖其样本就是稳定获利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里。
投资人若想在股票、期货投资中长期稳定地获胜,必须成功地解决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在高度随机的价格波动中寻找到非随机性的部分。二是如何有效地控制自身的心理弱点,使之不致影响自己的理性决策。很多投资家的实践都证明,交易系统在上述两个方面都是投资人的有力助手。
我们可以直观的观察到以下事实数据:一、每只股票每年适合交易的机会少之又少。二、当主力浮出水面或者上市公司公布重大利好时,已经是行情的末端。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散户由于其无法解决《行为金融学》所揭示出来的行为心理现象,最终都逃不出亏损的结局。所以,研究群体行为交易模式,运用分形迭代方法,从起爆点位置开始参与,降低交易频率,远离杠杆,远离追涨杀跌,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投资交易方法。
交易的核心是处理风险,投机市场的群体行为是易变的,交易成本在群体中是否占优,决定了你当前面临的风险水平并继而影响到你的交易结果。交易成本是由时间成本、价格成本、情绪成本所组成的,这三个成本的组合位置就是起爆点。孕期计算是由《分形交易策略》作者胡正东经过三十年的交易研究给出的一种选股择时的计算方法,简单、有趣、有收益!需要强调的是,盈亏及其获利的多少最终仍然取决于投资者的性格、风险承受能力及其一点点的运气。
孕期计算的基本原理是群体行为具有遗传规律,每一次行情都是前期的群体行为酝酿而成的,后期的行情与前期的行情实际上就是父、子、孙的关系,生生不息,重点是我们必须有能力和方法躲过或者躲过大部分孕期,才不至于参与到大幅度的随机震荡中。譬如十月怀胎的十月就是孕期,就很容易理解了。
免责声明:
分形交易策略,是胡正东根据分形之父的婴儿定理,经过二十多年的实战研究,独创的一种图形识别的选股交易方法,解决在信息不对称下的选股择时难题,通过长达二十年多年的交易检验,在熊市中可以做到稳定获利。历史上已经实时连续七十二个月发布股票,有足够多的数据支持分形交易策略选股的有效性。对于选股样本,建议从检验分形交易策略有效性的角度去使用。分形交易策略的选股概率尽管很高,但永远无法达到任何人随意买卖就可以盈利的程度,有时也会遇到黑天鹅。
1、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作者无关。
2、我们不做咨询,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人的建议,对你的交易几乎没有帮助,因为投资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时点。
3、走出来的交易,回头看都是马后炮,重点是行情还没有走出来时如何判断并进场交易。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中国银河04月03日发布研报称:给予食品饮料推荐(维持)评级。
整体观点:1至2月社零改善,食品CPI环比下跌:从社零总额来看,2023年1至2月同比+3.5%,高于2022年12月的-1.8%,其中餐饮收入同比+9.2%,显著高于2022年12月的-14.1%。从食品CPI来看,2月同比+2.6%,环比-2%,同比与环比涨幅较1月均有下降,主要归因于:1)节后消费需求回落;2)天气转暖供给充足,大部分鲜活食品价格均有所下降,其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下降11.4%和4.4%。
白酒:酒企淡季控货挺价,“糖酒会”或形成催化:预计4月白酒行情或向上,主要系:1)4月逐渐步入业绩披露期,市场更加关注业绩的兑现情况,根据目前跟踪情况回款表现顺利,库存处于正常区间,因此预计白酒行业22年报与23Q1都有较好的业绩确定性;2)23Q2与H2,随着商务宴席的回补叠加低基数效应,板块业绩继续修复且次高端弹性大,依旧比较乐观;3)3月以来老窖、洋河、舍得等酒企在淡季控货挺价,有望推动二季度渠道利润修复;4)白酒板块的估值调整到相对更合适的位置,PE(TTM)的3年分位数24%。
啤酒:1至2月啤酒产量下滑,3月包材价格同比持续下降:23年1至2月啤酒产量同比-1.2%,低于12月同比增速8.5%,但淡季波动影响不大,预计随着3月天气转暖与消费场景进一步修复,有望推动23Q1整体实现稳健增长。成本端,部分酒企22年报业绩已反映22Q4成本压力缓和,而23年3月瓦楞纸/LME铝/玻璃价格分别同比-20.3%/-35.2%/-21.8%,因此预计23Q1盈利能力改善趋势得以延续。
调味品:关注23Q2动销回暖加速库存去化对板块的催化:需求端,由于1~2月终端动销改善幅度有限,叠加渠道库存仍处高位,23Q1基本面恢复的时间被拉长,当前重点工作仍是促销降库存,建议重点关注4~5月的催化,主要系终端需求有望加速回暖+库存经过1个季度的去化。成本端,3月大豆价格同比-4.0%,环比亦继续回落,预计23H1成本压力延续缓和趋势。
乳制品:1至2月送礼需求修复推动产量提速,原奶价格仍持续回落:需求端,23年1至2月乳制品累计产量同比+5.5%,增速环比与同比均提升,我们认为主要系春节送礼消费场景修复,驱动常温白奶、常温酸奶品类动销同比明显改善,货龄亦较去年同期下降。成本端,23年3月奶价同比-4.8%,仍处于价格下行周期,预计4月仍将延续回落趋势。
投资建议:全年来看,仍坚持把握二个维度:维度一,寻找景气周期+疫后复苏共振的弹性;维度二,重视疫情带来的长期逻辑变化。重视三个阶段的节奏分化:1.过渡期(1-2月):重点关注高端白酒、餐饮供应链。2.弱复苏(3-6月):关注高端白酒、次高端白酒、餐饮供应链、乳品。3.强复苏(7-12月):关注高端白酒、调味品、啤酒、功能饮料。短期来看,复苏节奏或有所加快,关注高端白酒(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并加大重视次高端(山西汾酒);餐饮供应链(海天味业、日辰股份)、饮料(东鹏饮料、李子园)。
风险提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成本涨幅超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每经头条(nbdtoutiao)——余承东回应“华为不造车”!蔚来李斌:“价格战”是特斯拉掀起的!王传福呼吁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
(记者 蔡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