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9-2021年安记食品复合调味品

智研咨询:

一、经营情况

复合是指在科学的调味理论指导下,将各种基础调味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调配制作,从而得到的满足不同调味需要的调味品。其使用的原料种类很多,常用的原料主要有咸味剂、鲜味剂、增鲜剂、甜味剂、酵母精、水解动植物蛋白、香精与香辛料、着色剂、辅助剂等。复合调味品中的呈味成分多、口感复杂,各种呈味成分的性能特点及其之间的配合比例,决定了复合调味品的调味效果。

复合调味粉行业中,上市企业安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福建省泉州市安记食品有限公司,公司自1995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复合调味粉、天然提取物调味料、香辛料、酱类、风味清汤等五大类500多个品种。公司产品中,复合调味粉主要包括排骨味王调味料、大骨浓汤调味料、牛肉味调味料、鸡粉、炒粉料、海鲜调味料等产品;天然提取物调味料主要包括鲜菇素调味料、海鲜素调味料、干贝素调味料等产品;香辛料主要包括白胡椒粉、五香粉等产品;酱类主要包括蚝油、辣椒酱、咖哩调味料及排骨酱等产品;风味清汤主要包括清鸡汤、翅皇汤、鲍皇汤、白汤等产品。

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陆续印发了食品及食品安全行业的政策,内容涉及食品安全、规范食品企业、发展绿色食品等方面,不断规范我国食品行业,复合调味品作为我国重要的辅助食品,也将在我国政策的引导下向好发展;相较于普通家庭消费,餐饮及食品加工等领域会更多使用滋味丰富、独特的复合调味品来吸引消费者,而随着近年来外卖餐饮及预制菜等行业的兴起,进一步促进了对复合调味品的需求;从2019-2021年总营业情况看,安记食品营业收入整体呈现上涨的走势;2021年,安记食品的总营收为5.49亿元,增幅达到30.58%,2022年上半年的总营业收入为2.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55%。

2019-2022年上半年安记食品总营业收入以及增速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智研咨询整理

随着原材料的涨价,以及伴随着业务的扩张,导致安记食品总营业成本呈现上涨的趋势。其中2021年,安记食品的总营业成本为4.31亿元,增幅为36.11%,要高于2021年营收的增幅,安记食品2022年上半年的总营业成本为1.96亿元。

2019-2022年上半年安记食品总营业成本以及增速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智研咨询整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人们的消费意愿及消费水平不断上涨,我国消费市场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张。复合调味品作为食品工业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我国消费规模的增长向好发展;从2019-2021年安记食品的复合调味粉营业收入来看,其复合调味粉的营业收入呈现上涨的趋势。2021年安记食品该业务的营收为2.39亿元,占总营收的40%以上,说明复合调味粉是安记食品的主要业务。

2019-2021年安记食品复合调味粉业务营业收入(亿元)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智研咨询整理

近年来,安记食品复合调味粉的营业成本也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其原因也是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该业务的扩张;2021年该业务的营业成本为1.65亿元。

2019-2021年安记食品复合调味粉业务营业成本(亿元)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智研咨询整理

从2019-2021年安记食品复合调味粉业务的毛利率来看,在2020年出现下降,因为疫情对于餐饮行业冲击很大,减少了对复合调味粉的需求;2021年安记食品该业务的毛利率为30.79%

2019-2021年安记食品复合调味粉业务毛利率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复合调味粉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二、产销量

从2019-2021年安记食品的复合调味粉业务产销量来看,安记食品产销量一直保持在2万吨以上,其2021年的产销量分别为21901吨以及21904吨,较2020年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2019-2021年安记食品复合调味粉产销量以及库存量(吨)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智研咨询整理

三、研发投入

从研发投入情况来看,2019-2021年安记食品的研发投入金额呈现先下降后上涨的趋势。2021年安记食品的研发投入资金达0.14亿元,较上年增长了0.03亿元;但从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情况来看,2021年安记食品研发投入占比为2.51%,较上年没有太大的变化。

2019-2021年安记食品研发投入金额(亿元)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智研咨询整理

2019-2021年安记食品研发投入占比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智研咨询整理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复合调味粉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的信息与情报综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安记食品(SH603696):

同花顺(300033)数据中心显示,安记食品(603696)3月7日获融资买入190.27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7.2%,当前融资余额5571.80万元,占流通市值的2.46%,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处于相对低位。 融资走势表 日期融资变动融资余额3月7日-2.45万... 网页链接

大橘子事务所:

1. 第一印象

一直专注于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复合调味粉、香辛料、酱类、天然提取物调味料、风味清汤等五大类 500 多个品种。行业领先企业。

坚持以“弘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创造人类健康生活新概念,向世人提供一流的营养美味便捷的调味食品”为企业使命,以“做中国健康营养美味便捷调味食品的领军企业,做中国具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调味食品品牌”为企业愿景。

经过 20 多年发展,“安记”在复合调味粉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其中排骨味王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同类产品前列,天然提取物调味料、风味清汤产品在国内高档餐饮业得到广泛运用。

福建泉州企业,1995 年成立,2015 年上市,老牌企业。

产品系列:

生活调味品本应是刚需高频的好生意,可安记实际利润率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逐年降低。看了下应收、存货、营收还是相对健康的,那么核心点还是在于成本上行,承受了上游原材料的高波动。这块需重点关注,这么多年都没改善,必须给予充分的安全边际才能买。

复合调味品市场空间广阔:

当前 5 亿+ 的营收规模,还很小,而调味品的市场很大。

从最新业绩预告看不乐观,不过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利润能力 0.4-0.5 亿,很 mini。

机构没有预期,但是未来确定性还可以:聚焦拳头产品,加强品牌推广,重启电商,资本投入待转化成利润。

10 倍可复制,10 倍可增长,调味品 10 倍超级赛道加持,10 倍超低基数优势,给予 40 倍估值对应 16-20 亿市值底部。

市值标记:20 亿及以下参与!

9% roe,结合 1 倍乐观溢价,支撑 1.5-3 pb 底部没问题。

实际 pb 走势:

2.3 的每股净资产结合 3 pb 为 6.9 块,16-20 亿市值搭配 2.35 亿股本为 6.8-8.5。市场好一点的时候,很容易跑到 25 亿以上,对应 10.6 的价格。

综合看,7-8.5-10.5 为价格参考线:

end


20 亿以下,8.5 的价格附近,可参与。嘴巴票买的放心,未来营收利润恢复起来或者消费的风吹一吹,至少可以看到 25 亿以上的安记。对应 25%+ 的空间。

不过,介于毛利率基数、趋势太差劲,属于好行业中的一般公司,价值派只可低吸,买贵了长持更没有信仰!

说明:大橘子会尽量用简洁傻瓜式的语言来分析标的关键点,对潜在牛股做“轮廓”方面的浅析,帮助大家识别价值。如果第一印象觉得不错,大家可以继续深入公司业务和财报中研究下,最后再做投资决策。

提示:以上分析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所有造成的盈亏由投资者本人承担。我们要懂得时刻敬畏市场,对自己的钱包负责。

#调味品##食品饮料##大消费#

安记食品(SH603696)

调料家:

自从预制菜走红以来,调味品企业对其也是“摩拳擦掌”。

近日,媒体在某电商平台恒顺醋业子公司旗舰店中上新一款“恒顺味道”鸭血粉丝汤,据介绍,这也是恒顺醋业在电商平台首发的一款预制菜。不过此番恒顺上新的“预制菜”,似乎和海天味业的预制菜产品(相关阅读:“酱茅”追风口!海天味业“吃上”预制菜)有很大的差别,更像是方便食品。不过,单从企业角度出发,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值得尝试的事。

01

频频“试水”,醋王加快探索脚步

事实上,恒顺醋业对于预制菜的布局早有规划。早在昨年4月,恒顺醋业就曾对外称,伴随“宅经济”发展,预制菜兴起,公司已研发和布局该系列产品。今年3月,恒顺醋业再次回应,未来会考虑预制菜方向的布局。

根据电商平台显示,恒顺味道鸭血粉丝汤目前只有原味一种口味,185g/盒*6盒的活动售价为76.9元,合约12.9元/盒。由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安徽三兄弟薯业有限公司生产。

该产品主打涂布蒸煮工艺,以新鲜鸭血和老鸭高汤底料为辅料,虽然比海天味业的鱼制预制菜便宜了不少,但毕竟更像方便粉丝,这样的零售价格也并不算低。

通过恒顺醋业过去一年的经营表现,净利预降六成,高层大换血,恒顺醋业也正谋甩包袱轻装上阵再出发。

在鸭血粉丝之前,恒顺醋业此前就已推出了醋味软糖、文创雪糕、轻醋果味气泡水、火锅底料、红烧料包复合调味品、拌饭酱、枸杞口服醋、腐乳、榨菜等……恒顺醋业在调味品相关赛道的摸索脚步有了明显提速。

不过,目前来看,恒顺醋业的多次尝试并未在行业中掀起太大的波澜。从电商平台数据来看,销量可谓惨淡。据统计,3月15日,上述醋味软糖月销售量仅为46单,“酸甜抱抱”轻醋果味气泡水的月销量在0-60单之间,恒顺礼盒装腐乳月销量为21单,恒顺的拌饭酱月销量仅为5单……

因此,对于恒顺醋业的跨界布局, 业内人士认为恒顺醋业推出的上述产品兴许只是为了营造热点,做一些潮流单品而已,难以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对于主营业务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频繁跨界的背后或是恒顺醋业近年的业绩疲软,主营业务增长有限。财报显示,恒顺醋业2018年—2019年分别实现净利润3.07亿元、3.25亿元,同比增长9.33%、5.68%,而2020年—2021年净利润则是3.15亿元、1.19亿元,同比下滑2.87%、62.28%。尽管2022年净利润是1.38亿元,同比增加16.04%,但这一数据尚不及2018年的一半。

自上市以来,作为唯一一家食醋领域的上市企业,恒顺醋业主营业务的业绩却未表现出“龙头”的态势。财报显示,2009年至2020年,恒顺醋业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一直低于行业平均值。从恒顺醋业的营收来看,2018年到2021年已经连续4年没有大幅增长。2020年达到20亿后,2021年回到18.9亿,且2021年的销售费用比2020年同比增加了25.94%。

此外,公司的毛利率和主营业务醋系列产品的毛利率均有下滑,财报显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0.67%、36.96%、34.37%。醋系列的毛利率分别为45.41%、43.97%、41.54%,分别同比下滑1.14%、1.59%、2.43%。

从其主营业务来看,恒顺食醋占总营收比重超66%,但在食醋领域的市占率仅7%左右。食醋是所有调味品企业都进行份额化的产品,品牌认知分散,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低。全国性品牌海天味业、厨邦、千禾味业等纷纷进军食醋产业,各地方性品牌也都生产和销售食醋,恒顺食醋产业挤压式竞争更为激烈。

02

行业竞争加剧,预制菜风口难以“一蹴而就”

而纵观我国预制菜行业规模,实际也是“大有可图”。据《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白皮书》中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此外,不乏企业乐观预测,随着我国预制菜行业逐渐成熟,参考日本60%的渗透率,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规模。

从“醋坛子”迈入预制菜之前,恒顺醋业经历过房地产、建筑安装等多元化投资成拖累的尴尬。目前来看,恒顺醋业对于预制菜的试水,实则显得后知后觉。在调味品企业中,盯上预制菜的不只恒顺醋业。

海天味业、安记食品、仲景食品、中炬高新均已公开表示,已有开展预制菜业务的计划。并且,在预制菜赛道上,恒顺醋业身前还有多家调味品同行的身影,如川娃子、爱厨易都是从调味品相关跑道入局。

因此,对于恒顺醋业而言,有业内人士认为调味品企业布局预制菜有一定的红利,但这一点却不适用于恒顺醋业,因为恒顺醋业只是看到了风口,而没有看到自身的短板。除了醋,在酱油、蚝油等其他方面,恒顺醋业缺失完整的产业链。这从这次上新的鸭血粉丝由委托生产也可以得到应证。

总之,对于预制菜能否拉动恒顺醋业主营业务的问题,预制菜可以作为一个延伸产品,但很难取代主营业务的贡献。恒顺醋业还应围绕醋、酱油、料酒等核心主业来延伸产业链,如之前的醋胶囊、酱菜等。只有将主业做大做强,形成巨大影响力和市场信誉度、品牌认知度,再去布局预制菜才会有一定的希望。

静静等待丰收硕果:

中集集团(SZ000039)中集集团第二次(第十个交易日)下探平台底部(7元53),将于3日内正式启动第一波行情,维持第一波顶点预判值。大华股份继续维持原预判,11元3为底部,继续向上突破,维持18元预判值。仅为个人投资推理换算结论,不作推荐!现继续持有方大特刚(盈利8.41%),中集集团(盈利9.68%)。继续关注科士达,方大特刚,凯美特气,安记食品,老白干酒,江苏华辰,宁波精达,东风汽车,海洋王,兰花科创,华明装备,银轮股份,京山轻机,马钢股份,创新医疗,望变电气,中集集团,山东矿机,昆药集团,飞龙股份。

塔布朗:

公司主业务各种调味料排骨味王调味料 、 大骨浓汤调味料 、 牛肉味调味料等 主要为提鲜调味料为主 公司厂址在福建泉州 下游是餐饮行业为主 家庭用得少(主要是咖喱快)

公司现状 砍了很多莫名其妙的黑暗调味料 主要专注提鲜调味料和咖喱 重点发展是咖喱生产线

看点 餐营业复苏利好排骨王调味料等提鲜调味料 咖喱适合单人生活 发展重点没有错

隐患 这里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 餐饮行业提鲜调味竞争厂商很多 咖喱的话 百梦多还是老大 还有可能的食品安全问题

风险总结:

安记食品(SH603696)2022业绩是凉凉了,希望23年一季度的业绩能稍微好一点。

市值观察:

作者:徐风,编辑:小市妹

近年来,与新茶饮品牌深陷内卷相反的是,供应链企业迎来了一波上市潮。除已上市的佳禾食品和宝立食品,还有正在排队的恒馨生活、南王科技等。近期蜜雪冰城、星巴克供应商德馨食品也更新了招股书,再次向上市发起了冲击。

而随着新茶饮热度消退,供应链市场悄然生变,德馨食品前景几何?

【业绩并不稳定】

风口之后的新茶饮,增长也露出了疲态。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2020年新茶饮行业增速为26.1%,2021-2022年将下降为19%左右,未来2-3年将进一步调整为5%-10%。

作为饮品供应商的德馨食品,增长也开始放缓,出现了增收不增利情况。

2019年到2021年德馨食品营收从3.93亿增长到5.29亿,增幅达34.61%。净利润仅从0.8亿增长至0.95亿,增幅为18.75%,远低于营收增速。

而这主要受产品单价下降和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

其两大主营业务饮品浓浆和风味糖浆,从2019年的14.39元/kg、10.16元/kg降为2022上半年的12.37元/kg、8.21元/kg,另一边果蔬汁类、糖类、茶类采购单价同期则分别上涨了15.04%、6.79%和32.06%。

一升一降间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毛利率了,同期从42.74%降为30.41%。而毛利率下降的不仅是德馨食品,还有同在供应链链条的恒鑫生活、佳源食品等。

单一业务营收占比过高也是德馨食品的一大隐患。其饮品浓浆在三大业务中占比超过六成,无法有效分散风险。

另外,对大客户的过度依赖也值得重视。如蜜雪冰城、星巴克、瑞幸咖啡等。近年来其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过半。

这一点其他供应商也同样类似。2022年上半年田野股份前五大客户占比超70%,而佳禾食品、宝立食品及恒鑫生活大客户占比虽然较低,但也在30%以上。

大客户营收和采购金额的不稳定,也将影响德馨食品的业绩。

2019年其第一大客户星巴克,销售额1.28亿,到2021年则降为0.7亿,销售占比由超30%降为13.18%。瑞幸则跻身首位,销售额1.27亿,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6.04%增长至2021年的23.93%。

瑞幸的“上位”主要归功于其厚乳拿铁和生椰拿铁等爆品。当年德馨食品向市场推出了厚椰椰浆、厚椰乳等植物蛋白浓浆新品,相关业务营收上亿,成为饮品浓浆业务的主要增量。

可好久不长,2022年上半年德馨食品对瑞幸的销售额又迅速下降至2791万,降为第三大客户。第一大客户又变成了“雪王”蜜雪冰城。而像宜家、奈雪的茶、书亦烧仙草等此前核心客户,也都消失在了2022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榜单中。

【坏账准备是颗雷】

相对于同业,德馨食品负债率较高,且负债质量令人堪忧。

报告期内,德馨食品的资产负债率均超过30%,2020年甚至高达62.68%,当年通过引入外部资本,突击入股的方式才得以化解。而行业平均值,只有20%左右。在偿债能力上,行业流动比率均值在4倍以上,而德馨食品还不足2倍,显著要弱于同行。

▲来源:德馨食品招股书

仔细看德馨食品的财务情况,可以发现其现金流并不稳定。2022年上半年其净利润为2550万,但现金流量净额却转为负值,为-1276.52万,而2021年还为0.9亿水平。

对此,公司给出的解释是下游应收账款增加、支付供应商费用和增加了人力储备等。后两项因素本无可厚非,但正是前者加大了德馨食品的财务风险。

从瑞幸、喜茶等议价权较强的下游品牌角度来说,对供应商压款再正常不过。但德馨食品的应收账款的营收占比明显过多了。

2022年上半年,其应收账款由6307.44万提升至8014.49万,增幅达27.06%,营收占比由2021年底的11.92%提升至33.51%,远高于安记食品、海融科技、千味央厨10%左右水平。

而应收账款大增直接导致公司坏账的显著提升。

2022年上半年其计提的坏账达421.82万,占当期净利润的16.54%。仅仅半年时间就超过了2020-2021年的295.59万和331.97万。

从其应收账款结构看也不难理解。虽然前五大客户应收账款占大头,但占比却不断下降,由2019年的86.49%降到了2022年上半年的55.73%。“雪王”、星巴克等自然不会形成坏账,但在2022年的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其他中小客户难言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德馨食品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也明显低于同业。2022年上半年为6.68次,而同类可比的千味央厨、海融科技和安记食品分别为19.27次、23.04次和36.11次,这或许也与其给客户的账期时间较长有关。

【闷声赚钱的时代过去了】

相比于持续亏损的C端品牌,之前德馨等供应链“卖水人”其实过得很滋润,但现在看,这样的好日子可能不多了。

新茶饮品牌的剧烈洗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都对供应链环节盈利形成了挑战。

以奈雪为例,近年来原材料是成本的大头,占比超30%。据沙利文研究显示,新茶饮水果成本占整体原材料成本的20%到25%之间。

在行业的价格内卷下,压缩原材料成本,已成为一种必选项。但中游企业的议价能力本就不高,也没有原料生产端优势,难以将成本压力向上游传导。德馨食品不断下降的毛利率就说明了这一点。

当下,包括蜜雪冰城、喜茶等头部品牌已开始了自建供应链步伐,使得德馨们的业绩预期更加不稳定。若没有强壁垒,则存在被替代风险。

较为典型的是佳禾食品。去年曝光的“科技狠活”,直指各类奶茶的奶精原料,而佳禾食品就是相关原料植脂末的生产商,其粉末油脂业务营收占比近7成。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高,用鲜奶做原料的升级替代将是一大趋势。

而未来首先被替代的,是低维度的原料和价格竞争。

随着产品推频越来越快,对于品类、口味和产品的创新不会仅停留在下游,更是全产业链的考验,尤其是中游的供应商环节。

供应商的大多数业务来源于原料供给,这本身门槛并不高,未来需要更多的原料创新做产品支撑。除了渠道,持续的特色原料研发和业务多元化才是保障业绩的关键。如德馨食品2021年推出的厚椰椰浆、田野股份的网红品类油柑等。否则,被大客户或某款大单品拿捏的现象会一直持续。

鉴于C端品牌的成本压力,短期头部品牌仍会选择和供应商合作的轻资产模式,这也给供应商转型留出了空间。

为应对来自下游的压力,供应商还选择了向下游延伸——自建C端品牌。如德馨推出了德馨珍选、珍果鲜,佳禾食品推出了非常麦燕麦奶等,但目前从营收上都没有得到释放。

目前来看,饮品供应商赛道的竞争格局仍然分散。参考海外,企业也必将走向规模化,万亿茶饮咖啡市场很大可能会出现中国版西斯科。

但对于德馨食品而言,想要在接下来的行业竞赛中笑到最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今日话题 @粽哥2025 @先知堂 @陈达美股投资 @空杯A梦 @阿企 @厚恩投资张延昆 @weald @湘西往事 @canco @blues_one@海卓大师兄 @王海天-中概互联网 @江涛 @董翔 @密西西笔盒 @扎克英雄@行中衡 @持有封基

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黄韵欣

现如今,消费者在商业集中区隔几米就能遇见不同的奶茶品牌店;日常上课或者工作时,同学同事之间也会礼貌性地进行“奶茶社交”。

在“奶茶文化”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同时,各大品牌蜂拥入场。奶茶无疑是一门能挣钱的生意,而赚钱的却不止奶茶店,还有它们背后的茶饮供应商。

近日,浙江德馨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馨食品”)更新招股书,拟赴深交所主板IPO。招股书显示,德馨食品拟发行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25%的股份募资9亿元用于投资项目,据此测算,公司对应整体估值在36亿元左右。

虽说在奶茶行业大举淘金的时代,身为上游的“卖铲人”通常也能赚到钱,但在这条已经拥挤不堪且门槛不高的赛道上,下游连锁品牌商往往拥有更强的话语权,德馨食品大客户的稳定性以及较弱的议价能力,值得投资人关注。

大客户频繁“换代”

招股书显示,作为茶饮供应商,德馨食品聚焦于现制饮品配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2年上半年,公司来源于饮品浓浆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57.27%,来源于风味糖浆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28.34%,来源于饮品小料等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14.39%。

对于茶饮供应商而言,下游大客户的订单尤为重要,换言之,就是公司能否“抱紧大腿”。

从各报告期内客户情况来看,近年来公司大客户变动较为频繁。2019年及2020年,公司第一大客户皆为星巴克(SBUX.US);2021年公司第一大客户换成瑞幸咖啡(LX.US);2022年上半年,公司第一大客户又变动成蜜雪冰城。

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来源于星巴克的收入分别为1.28亿元、7946.55万元、6976.15万元和2820.82万元,占总收入比分别为32.62%、22.25%、13.18%和11.80%。公司来源于星巴克的销售收入及销售收入占比逐年递减。

而与上述情况相反的是,2019年及2020年公司前五名客户中并未出现的蜜雪冰城,却在近两年相关销售金额迅速提升。2021年,公司来源于蜜雪冰城的收入为2339.32万元,销售收入占比为4.42%;2022年上半年,公司来源于蜜雪冰城的销售收入为3405.41万元,销售收入占比为14.24%。

此外,2019年及2020年,奈雪的茶(02150.HK)分别位列公司第四及第五名客户,2021年之后,公司前五名客户名单中未见奈雪的茶;2019年至2021年,书亦烧仙草分别位列公司第五、第二和第五名客户,2022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名客户不见书亦烧仙草的身影。

一般而言,与公司签订持续合同的客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招股书显示,德馨食品与星源(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下称“星源上海”)2022年签订《采购协议》,合同有效期自2022年9月1日开始,持续有效(除非根据协议条款被提前解除)。企查查显示,星源上海的控股股东是星巴克亚太投资控股二有限公司。

此外,德馨食品与其他一些大客户签订合同至2023年,持续性不确定。例如,德馨食品与瑞幸咖啡2023年签订采购合同,合同有效期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止;德馨食品与上岛智慧供应链有限公司(蜜雪冰城子公司)2023年签订《食材采购框架合同》,合同有效期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止。

整体而言,德馨食品的客户资源较为丰富,包括许多知名奶茶品牌及头部咖啡品牌。但从稳定性来看,如何开发深度绑定的大客户,如何从原有大客户手中拿到更多订单,或许是德馨食品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

竞争激烈让利博空间

事实上,“抱紧大腿”并非易事。

以蜜雪冰城为例,蜜雪冰城在此前公布的招股书中表示,公司通过自建生产基地、原材料产地建厂等措施布局上游生产领域,公司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在保证食材稳定供给与产品品质的同时,提高了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有效降低了成本。

下游议价能力的提升,无疑会给上游供应商带来压力。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德馨食品饮品浓浆产品单价分别为14.39元/千克、13.78元/千克、12.80 元/千克和12.37元/千克;风味糖浆产品单价分别为10.16元/千克、8.74元/千克、8.28元/千克和8.21元/千克;饮品小料等产品单价分别为28.81元/千克、14.45元/千克、11.86元/千克和8.46元/千克。德馨食品表示,报告期内为促进销售、巩固市场占有率,调减部分产品单价,进行适当让利。

德馨食品的压力,也不仅仅来源于下游大客户的自主研发,还有同行业竞争对手的不断开拓。

登陆沪市主板的佳禾食品拥有粉末油脂业务、咖啡业务、植物基业务和创新食品等业务。从产品矩阵来看,德馨食品有生椰乳、厚椰椰浆和燕麦乳等植物蛋白饮料浓浆,佳禾食品也拥有椰浆系列及燕麦浆产品。此外,佳禾食品亦投放一定精力至创新食品,公司将UHT无菌灌装技术应用于果冻、布丁、预制无菌豆花、豆腐产品领域,为广大新茶饮、餐饮客户提供了即食的果冻、布丁、豆花、豆腐产品。佳禾食品在饮品小料上的布局也对德馨食品造成一定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佳禾食品也是蜜雪冰城的主要供应商之一。蜜雪冰城在招股书中披露近年来前五大供应商,其中就包括佳禾食品。

2022年上半年佳禾食品营业收入9.6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3361.54万元;2022年上半年德馨食品营业收入2.3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18.31万元。从营收体量上来看,目前佳禾食品在收入及利润上要高于德馨食品。

招股书显示,德馨食品的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除佳禾食品以外,还有千味央厨、海融科技、日辰股份和安记食品。2022年上半年,日辰股份、佳禾食品、千味央厨、海融科技和安记食品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4.65次、8.76次、19.27次、23.04次和36.11次,德馨食品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6.68次。德馨食品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同行相比较低,这或许是因为公司下游客户为行业内知名企业,公司给予客户一定账期。

从资产负债率上来看,德馨食品的负债压力也高于同行。截至2022年6月30日,千味央厨、海融科技、佳禾食品、日辰股份和安记食品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0.32%、10.42%、18.30%、21.22%和14.85%,德馨食品的资产负债率为32.72%。

奶茶行业已是一条成熟赛道,技术壁垒低,市场空间广阔,赛道玩家们似乎都能来分一杯羹。事实却并非如此,奶茶是一门能挣钱的生意,但不是所有玩家都能如鱼得水。

头部品牌担心消费者“喜新厌旧”、对品牌忠诚度不够;市占率低的小品牌思索如何脱颖而出、用营销亮点吸引顾客注意。

而茶饮供应商则是要维稳客户订单、争取乘上每趟“流量列车”;同时要保持产品竞争力、避免被同行和下游淘汰。

从目前现状来看,在议价能力及账期宽容度上,德馨食品似乎仍受制于下游知名客户。如何打破“被挤压”的局面,在创造更大利润空间的这条路上,德馨食品还有很长路要走。(思维财经出品)■

安记食品(SH603696):

同花顺(300033)数据中心显示,安记食品(603696)3月6日获融资买入97.74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4.91%,当前融资余额5574.24万元,占流通市值的2.41%,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处于相对低位。 融资走势表 日期融资变动融资余额3月6日-209.82... 网页链接

安记食品(SH603696):

同花顺(300033)数据中心显示,安记食品(603696)2月28日获融资买入157.23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9.5%,当前融资余额5656.48万元,占流通市值的2.46%,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处于相对低位。 融资走势表 日期融资变动融资余额2月28日50.93... 网页链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20140/
1
上一篇金钟股份(sz301133)尾盘是啥意思
下一篇 协鑫科技:协鑫集团有无涉足硅碳负极材料?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