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ChatGPT和AIGC的大火,让所有办公室白领后脖梗子发凉,担心自己的岗位被机器替代。那么,哪些技能和岗位会被AI替代?您听我简单几段话,把这事聊清楚。
其实,这里有很简明的规律。当某项任务满足以下三点的时候,人类的工作被AI替代就是迟早的事:
一、这项任务有明确、可量化的目标函数。
像艺术这类问题,由于个性化体验鲜明,没有明确的目标函数,目前还不在AI方法能直接解决的范畴内。
二、这项任务有足够的数据可以用于学习。
这个也好理解,现有的AI都是弱AI,就是用数据凑答案。它并不具备小孩子看一张长颈鹿图片到动物园就能认出来的能力,当然,如果给他看1000万张,那他比小孩子认得还快还准。因此,如果一个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那AI就可以大显身手。
三、人类在这项任务上的能力没有经过自然选择的进化。

像听觉视觉这些人的基本感知能力,虽然AI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做的也很不错,可是人类的器官已经经历了上亿年的选择和进化,已经练成了高级的武功,所以要超越起来就费点劲。
以上三条标准,在阿法狗战胜李世石之前,还很难成为业界共识。但是自那以后,相信的人已经成了压倒性多数。
人类自诩万物灵长,在认为自己智慧超强的很多问题上,实际上是高估了自己。像下棋、写报告、炒股这些事儿,谁也没有基因里带下来的祖传手艺吧?
特别是自认为身处数字世界食物链顶端的码农,现在也感到了“遍身绮罗者,不是养蚕人”的悲哀——编程这个任务,最完美符合上面的三条!
实际上,早在ChatGPT之前,已经就有很多程序员在使用copilot编程助手,写段注释,就能自动生成代码啦!
普通的代码搬运工,很可能最先被AI替代,我们成了自己的掘墓人!
#互联网江湖丛谈# #人工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