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真正的十位大师(民国学术成就一泡污)
甲骨文是民国最重要的学术成就,排入4人,
1.罗振玉(号雪堂)、其实是满清遗老。甲骨文学术成就大。
2,王国维(号观堂),甲骨文四堂之一
3,郭沫若(字鼎堂)、甲骨文大师
4,董作宾(字彦堂),甲骨文大师。
如果罗振玉不算民国的,那么就是排入三位。
5,施昕更写了一篇论文《良渚》开创了4500年前的良渚文化考古成就。
6,裴文中,1929年,在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的独自主持下,于12月2日发现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这个发现震惊世界。后来北京人头盖骨被日本鬼子抢走,至今没有找回,这个损失极其巨大!
7,空缺
8,空缺。
9、章太炎(1869—1936)
研究领域:朴学、小学、经学、史学、佛学.代表著作:《国故论衡》、《齐物论释》、《新方言》.
这些学术成就相当一般,没有开创性,勉强放进来凑数。
10,陈寅恪(1890—1969)
研究领域:隋唐史、中国古典文学、语言学、考据学、校勘学。代表著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
陈就是把古代历史考据一番,也就是深入学习一番。作为中国历史著作的好学生,放到第十位吧。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都是寻章摘句的抄写和评论,不是开创性学术成就。学术水平不入流。也就是大学教授水平,编写了一个比教科书繁杂一点的别人的东西的合集而已。
比如王阳明开创了“知行合一”“阳明心学”,这才是大师。
震山系《中华查氏总谱》
《人物简介》
查全良 1948年出生,男,安徽马鞍山人,震山系一甲宝源公后裔,统宗八十六世。全国劳动模范。退休前是马钢高级技术工程师。
1966年,刚满18岁的查全良当上了一钢厂的底板工。跟着师傅学思想、学技术,师傅对他讲的操作要领,教他的操作技巧,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并认真实践。一有空就抱着流钢砖或备用的底板砌了扒,扒了砌,反复练习。仅2个月的时间,就能独立操作,不到半年,他已掌握了一套熟练的操作技术。一年后,他已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成了一名响当当的底板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刻苦努力创造了26年零10个月,砌了50余万块流钢砖,浇成合格钢水29万余吨,从未发生一起底板跑钢事故,创造了全国冶金同行业跑钢为“零”的奇迹。与此同时,他根据领导的建议和工作的需要,挤时间写砌底板的操作技术和经验材料,编写成《查全良操作法》推广应用。辛勤的耕耘换来了累累硕果。查全良在整模车间甲班当班长时,团结和带领全班连续3年创造了不跑钢的纪录,成为马钢公司和马鞍山市的先进集体。
查康东1949年出生。男,安徽铜陵人,震山系八甲图源公后裔,统宗八十六世。退休前是铜陵县城东乡乡长。安徽铜陵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学会会员。
十分喜爱书法,尤其是擅长篆书,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铜陵解放70周年,他创作一幅以《毛泽东主席诗词全集》为主要内容的篆书长卷书法作品。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采用红宣纸;金墨,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小篆书体将毛泽东主席一生创作的108首诗词,书写成100米长卷篆体书法作品。除100米长的《毛泽东主席诗词全集》外,还分别创作了毛主席在1949年4月22日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955年授予的十大元帅、十位大将、57位上将和177位中将的姓名等。
他非常关心支持查氏家族文化事业, 早在二十一世纪初, 他积极参与《孝敬堂查氏宗谱》的编写,2010年后, 向《中华查氏总谱》和《震山查氏统谱》总编委提供铜陵查氏入编两谱的资料信息, 为延续传承查氏谱牒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查康东是《震山查氏统谱》编委会委员、纪念中华查氏宗亲联谊十周年庆典组委会特邀宗亲代表。
查岱山 1949年12月出生于台湾,男,江苏溧阳(祖籍安徽泾县查济)人。震山系一甲宝源公后裔,统宗八十四世。副教授。退休前任台湾辅仁大学德语系主任。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于輔仁大学语言学研究所硕士毕业,后赴德国海德堡大学进修。进修回台湾后,先后在輔仁大学任德语系主任,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大学、私立文化大学、淡江大学兼任副教授。 自2011年闻讯纂修《中华查氏总谱》,他和国内的亲人查良瑜等人联系上总编委,邀请总编委赴台调研居台查氏族人概况,在总编委赴台调研期间,他一方面为总编委提供了居台地区查氏族人的信息资料,并积极捐款支持《中华查氏总谱》编纂。他还为赴台居住的查氏家族撰写了《震山查氏统谱》“序言”。另一方面他积极联系居台的查氏族人,宣传纂修《中华查氏总谱》和《震山查氏统谱》的工作,为台湾地区查氏族人寻根问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查岱山是《中华查氏总谱》编委会顾问,纪念中华查氏宗亲联谊十周年庆典组委会顾问,《震山查氏统谱》编委会顾问。
查建生 1950年12月出生于安徽铜陵(祖籍泾县查济)。男,震山系一甲宝源公后裔,统宗八十七世。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毕业。曾任安徽电力电视台台长、电力电视中心主任、国网安徽公司新闻中心声像部主任、省电视台特约记者、安徽省有线电视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电力摄影协会副会长、泾川摄影协会副会长。高级政工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永久会员。
1969年1月由岳西县转至泾县查济村插队落户,1970年10月招工离开家乡。1973年6月拍摄下被毁前查济最大规模的古建筑八甲祠,留下该祠珍贵的原始照片资料。长期从事安徽电力声像宣传工作,主创新闻类及专题类电视节目:《皖电新闻》《安徽电力报道》等专栏。多次参与央视和省台大型现场直播类节目的采制。他先后主创电视专题片一百多部,多次获得中央和省级电视媒体及全国电力行业的各类奖项。代表作品有:纪录片《圣火》《新中国第一坝》《皖南明珠》《佛子岭之春》《皖电百年》、短视频《山水云》《春雨茶》等。自1980年开始摄影创作,大量摄影作品被国家级、省级和行业媒体及展览采用、入选并获奖。代表作品:《无高不可攀》《巧夺天工》《游龙忘食》《火的洗礼》《拼搏》《挑战不可能》《四季幻变》等。他热爱家乡,热爱查氏文化,2011年8月,通过省电力局协调他专程赴泾县为家乡查济供电扩容牵线搭桥。2019年应组委会邀请,自费来到查济拍摄了查氏家族弥足珍贵的联谊十周年庆典大团聚的欢乐时光。
查建生是纪念中华查氏宗亲联谊十周年庆典组委会特邀宗亲代表。
在五十年代初,四川川北地
区曾流行云南花灯歌舞"十大姐"
这个节目。每次春节文艺晚会
都要上演,尤其是各个学校也要
把该节目作为重点来排练,以便
去参加文艺汇报演出。广大群众
也非常喜欢观看这个节目,今天
就来编写一首自由诗以表迖我在
当年看完这个节目后的感受。
《看云南花灯歌舞"十大姐》:
坡上开满山茶花,
十位大姐采山荼。
个个苗条又秀丽,
边走边唱离开家。
手提竹篮去山上,
采完山茶再回家。
小阿哥们跟着跑,
都想邦忙提山茶。
看完表演太兴奋,
赞美不停人人夸。
编写于2023年元月17日。
2月5日 周日 早读分享:
1、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专家呼吁,40岁以上人群应尽早做防癌筛查。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位的癌症分别是:肺癌82万,结直肠癌56万,胃癌48万,乳腺癌42万,肝癌41万,食管癌32万,甲状腺癌22万,胰腺癌12万,前列腺癌12万,宫颈癌11万。(CCTV2)
2、银保监会:2022年,制造业各项贷款新增4.7万亿元,增量为2021年的1.7倍。(央视)
3、中疾控:1月27日至2月2日,全国累计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3278例。(新浪)
4、昆明:2023年,将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力争跨境电商贸易额达25亿元。(中新网)
5、湖南疾控:2月7日起开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服务,费用32元,每天限号100人。(中国经营报)
6、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公示了新冠治疗药品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商品名:民得维)的首发报价,每盒795元/盒。另外一款国产新冠口服药“先诺欣”,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公示的首发报价为750元/盒。目前国内已获批的5款新冠口服药分别为辉瑞的Paxlovid,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默沙东的莫诺拉韦,先声药业的先诺欣和君实生物、旺实生物的民得维。(健康时报)
7、近期,ChatGPT聊天机器人受到高度关注。瑞银集团2月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1月,ChatGPT平均每天约有1300万独立访客,是2022年12月的两倍。截至2023年1月末,ChatGPT月活用户已突破1亿。除了聊天,ChatGPT还用来写作文、充当搜索引擎、编写代码,成为提高办公、学习效率的工具。(中国经济网)
8、中美将联合调查大熊猫乐乐死因。孟菲斯动物园于当地时2月3日宣布,旅美25岁大熊猫“乐乐”于美国当地时间2月1日早晨被发现死亡,具体原因没有公布。(微天下)
9、欧盟:将从2月5日开始与其他国家一起,对海运俄罗斯石油产品(如柴油和燃料油)实施新的价格上限。柴油等更昂贵的燃料价格上限为每桶100美元,燃料油等低质量产品则每桶不得超过45美元。价格上限联盟由欧盟、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组成。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的目标是在2月24日实施第十轮对俄制裁。(央视)
10、外媒:美国首次将没收自俄罗斯寡头的资金转交给乌克兰。报道称,乌克兰总检察长科斯廷对美国支持表达感谢,并称这意味着被美国没收的540万美元的俄罗斯资产,将用于重建乌克兰。(环球网)
11、据媒体报道,近日一艘中国无人飞艇出现在美国空域。外交部:该飞艇来自中国,属民用性质,用于气象等科研。受西风带影响,且自身控制能力有限,该飞艇严重偏离预定航线。中方对飞艇因不可抗力误入美国表示遗憾。中方将继续同美方保持沟通,妥善处理这次因不可抗力导致的意外情况。(外交部网站)
☆很多癌症往往发现就是晚期,若身体出现以下表现,记得尽快就医!①短时间内突然不明原因消瘦,癌症中晚期导致的消耗会让体重迅速下降;②长期低烧,一般不超过38℃,普通治疗一直不见效;③排除食物药物等因素,总出现不明原因的黑便。(央视)
☆健康养生:在冬天,很多人往往由于缺乏激情而坚持不下来,这多是因为缺乏日照导致的情绪紊乱的原因。因此,健身者尽量多参加户外运动,尤其是在阳光充足的时候。
12、没有什么比当下的付出更能让你看得清远方的目标、看得清未来的方向;不懈怠,不停顿,积少总能成多,聚沙可以成塔;别敷衍,别偷懒,困境一定可以改变,春天很快就会到来;莫等待,莫拖延,若选择虚无飘渺,规划永远就是梦境,梦想就会成为泡影;行动胜于规划,凡事重在落实,往往越拖延越无奈、越绝望;喜欢或者不喜欢都要踏实去做,成败往往只是一线之隔、一念之间!
《中华查氏人物志》
第五辑
《人物简介》
查振州 1949年出生。男,河南西峡人,现居郑州市。休宁文徽系立可公后裔,统宗八十四世。中共党员。退休前任区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
1963年年仅14岁就到建筑公司学木工。1972年到郑州市管城区人民医院做木工。1977年转正后任医院统计员、食堂管理员、后勤管理员。1984年任脱发医院副院长。1989年任管城中医院副院长。1994年任管城区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2004年退休。在工作期间,由于工作成绩显著,多次被上级领导评为市、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退休后,关心支持查氏家族宗亲联谊暨文化公益事业活动后,他不顾年高体弱,尽心尽力的投入到查氏宗亲联谊和文化公益事业活动中,他支持《中华查氏总谱》纂修和修建中华查氏大宗祠,不顾年高体弱,奔波于安徽等地为南阳西峡等地查氏族人寻根问祖、追溯源流起到了重要作用。查振州是纪念中华查氏宗亲联谊十周年庆典组委会特邀宗亲代表。
查康东1949年出生。男,安徽铜陵人,震山系八甲图源公后裔,统宗八十六世。退休前是铜陵县城东乡乡长。安徽铜陵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学会会员、翰墨书画院理事。
青年时代就十分喜爱书法,尤其是擅长篆书,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铜陵解放70周年,他创作一幅以《毛泽东主席诗词全集》为主要内容的篆书长卷书法作品。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采用红宣纸;金墨,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小篆书体将毛泽东主席一生创作的108首诗词,书写成100米长卷篆体书法作品。除100米长的《毛泽东主席诗词全集》外,还分别创作了毛主席在1949年4月22日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955年授予的十大元帅、十位大将、57位上将和177位中将的姓名等。
他非常关心支持查氏家族文化事业, 早在二十一世纪初, 他积极参与《孝敬堂查氏宗谱》的编写,2010年后, 向《中华查氏总谱》和《震山查氏统谱》总编委提供铜陵查氏入编两谱的资料信息, 为延续传承查氏谱牒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查康东是《震山查氏统谱》编委会委员,纪念中华查氏宗亲联谊十周年庆典组委会特邀宗亲代表。
查岱山 1949年12月出生于台湾,男,江苏溧阳(祖籍安徽泾县查济)人。震山系一甲宝源公后裔,统宗八十四世。副教授。退休前任台湾辅仁大学德语系主任。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于輔仁大学语言学研究所硕士毕业,后赴德国海德堡大学进修。进修回台湾后,先后在輔仁大学任德语系主任,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大学、私立文化大学、淡江大学兼任副教授。
自2011年闻讯纂修《中华查氏总谱》,他和国内的亲人查良瑜等人联系上总编委,邀请总编委赴台调研居台查氏族人概况,在总编委赴台调研期间,他一方面为总编委提供了居台地区查氏族人的信息资料,并积极捐款支持《中华查氏总谱》编纂。他还为赴台居住的查氏家族撰写了《震山查氏统谱》“序言”。另一方面他积极联系居台的查氏族人,宣传纂修《中华查氏总谱》和《震山查氏统谱》的工作,为台湾地区查氏族人寻根问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查岱山是《中华查氏总谱》编委会顾问,纪念中华查氏宗亲联谊十周年庆典组委会顾问,《震山查氏统谱》编委会顾问。
开国将帅传奇:担架上的“老虎”徐海东
1955年,我国首次大授勋仪式上,曾经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徐老虎”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可是他本人却没有到场。
徐海东当天没有到场的原因很简单:他在养伤。他是十位开国大将之中受伤最多、最重的一位。
徐海东是湖北黄陂人,家里祖传制陶手艺,到他这辈是第七代传人了。
因为从小就开始跟着家里面做陶,整天光着膀子在窑厂里面弓着身子干活,一身泥巴、又瘦又黑的样子就像是刚从酱缸里面捞出来的臭豆腐,所以就慢慢被人叫成了“臭豆腐”。
可就是这块臭豆腐,给蒋介石气得牙根都痒。
1925年,徐海东加入共产党,随后参加了北伐战争。
因为作战勇猛,很快被提升为代理排长。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之后,徐海东回到老家,开展地下活动,同年参加了黄麻起义。
但是因为起义失败,他便组织起了游击队继续战斗。
渐渐地,徐海东的队伍扩大了,也打出了名声,“黄陂有个臭豆腐”也就被人传开了。
1934年,当时已经是红军第25军军长的徐海东,在葛藤山一战中,用2000多人歼灭了国民党的一个旅,并且活捉了他们的代理师长刘书春。
审问刘书春的时候,他还以为徐海东是黄埔的“高材生”,当他知道徐海东不是黄埔军校、不是保定军校,而是在战争中成长的“野路子”时,惊讶地半天说不出来话。
徐海东没有上过什么军校,他的那些经验都是从前线上一点一点学来的,也是用自己的血换来的。
因为徐海东的队伍打起仗来十分勇猛,慢慢地就没有人叫他“臭豆腐”了,而是叫他“徐老虎”。
那时候徐海东招兵的时候,有一个必问的问题:怕不怕死?怕死的就不要到25军来。
1935年,在于家河战斗中,徐海东正趴在前线战壕边,观察着战场局势时,一颗流弹从他的左眼射了进去,从后颈穿了出去,顿时鲜血顺着伤口不断地流出。
可即便这样,徐海东依然没出声,还在紧紧地盯着战场。
当时警卫员因为是伤口麻木了,徐海东没有察觉出来,便一边往外掏纱布一边小声对徐海东说:
“军长,您负伤了。”
可谁知道徐海东头都没回,大吼一声:
“胡说!谁说我负伤了!我这不是还在指挥吗!”
徐海东的吼声给警卫员吓了一跳,也再不敢吱声了,只能拿着纱布在徐海东旁边等着。
徐海东当然知道自己受伤了,他之所以吼那一声,是怕别人知道他受伤了乱了军心。
一直到他流血过多支撑不住晕厥过去,才被早就准备好的担架给抬了下去。
这一晕就晕了五天,当他睁开眼的第一句话就是:
“队伍呢?什么结果”
年轻的警卫员当场就哭了,说道:
“你都睡了五天四夜了,我都以为你醒不过来了呢,那我可犯了大错误了。”
像这样的战斗徐海东还有许多次,在他的身上有大大小小的枪伤炸伤一共有9处,这也给他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1938年的华北战场上,徐海东因为长期带兵作战,一下子就病倒了,被强迫拉到后方治疗。
当时的新四军军长陈毅知道后,特地到医院探望徐海东。
“徐老虎啊,这次你可得好好养养喽,不养好了不能出院啊。”
“算了,陈军长,我都要成趴在这的病猫了。”
“哎,不能这么说嘛。虎老雄风还在呢,更何况你就是在这趴着。只要有你趴在这里,敌人知道了也会害怕的。”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徐海东的身体却一直成为他的负担。
尽管从那之后警卫员基本不让他到前线去,他只能在后方指挥战斗,但是仍然有好几次徐海东都毫无征兆地大口吐血。
迫不得已,中央将徐海东调到诸城、莱阳、大连等地休养。
为了防止这只“徐老虎”逃跑,中央还特地给他送了“静心养病,天塌不管”的八个字,用来锁住他。
解放之后,徐海东出任国防委员会会员,负责编写红军战史方面的书籍工作。
1955年,他被授予大将军衔,当时他就对这个决定提出过异议,认为自己在后面呆的时间太长了,中央给的军衔太高了。
周总理对他说:
“中央给你大将军衔不是看你打了多少仗,而是看你对革命做出了多少贡献。我觉得不高,也不低,正合适。”
#徐海东##历史人物#
这幅照片是广东电视珠江台《万紫千红》节目的主持人合照,大家还记得他们吗?从左至右分别是:陈旭然、钟新宁、陈雅芳、任永全、谭国治、陈维聪、王怡斐,照片拍摄于1992年2月2日珠江台春晚节目的晚会后台当中。
1,陈旭然,早在1984年的时候,年仅16岁的她就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被举荐进入广东电视台,她在广东电视台的社教节目部门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到了1991年才有幸成为王牌节目《万紫千红》的主持人,最终她甚至取代了王怡斐成为该节目的女当家,只可惜佳人薄命。
2,钟新宁,他原是广东省曲艺团的一名编剧,是粤语相声大师黄俊英收的第一位弟子,他曾编写过《肥仔米》等著名相声小品,他与谭国治都可以说广东电视台主持界的开山元老,后来他以广东电视台制作部总监的身份退休。
3,陈雅芳,昵称芳芳姐姐,曾经的她是深受广东地区的小朋友喜好的儿童节目主持人,同时也是全国最早的十位“金话筒”得主,与她同期获奖的包括倪萍和杨澜等赫赫有名的节目主持人。陈雅芳于1995年到美国留学,据说后来去了香港。
4,任永全,相信广东观众对他都十分的熟识,从1989年出道到现在,他一直都活跃在广东观众的视野当中,如今已经在广东电视台主持节目33年之久了,另外他还成为了广东电视台节目中心副主任。
5,谭国治,论在主持界的资历,他比钟新宁还要深,在还没有主持《万紫千红》节目之前,他已经是省播音厅的一名资深播音员了,当时的《万紫千红》节目基本上是由他一人说了算,他在六年前已经离世了。
6,陈维聪,在整个九十年代,陈维聪可以说是广东地区最具人气的节目主持人之一,同时他还是广东电视台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大弟子。也许他往日的路走得实在太顺了,如今的他只能落得声长吁气!
7,王怡斐,八十年代中期,她在谭国治的发掘和提携下从一名小小的地方基层广播员摇身一变成为了《万紫千红》的节目小花,随后她在广东电视台闪耀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可惜高处不胜寒的她根本不明白花无百日红的道理,最终只能满肚气不愤地离开。
一位母亲跑遍全国各地,问了104家手机店,只为修好一部十年前的旧手机,她说,因为女儿在手机里!
她叫叶红梅,因为十几年前的一场地震,她和丈夫失去了自己七岁的女儿。而这部手机是女儿留给夫妻俩唯一的念想,因为里面保存着女儿过往的生活片段。
为此,叶红梅每天随身携带着这部手机,不时拿出来看看。时间不仅没有抹平失去女儿的伤痛,而是又给了他第二次绝望。由于时间太久,这部手机突然打不开了,但是女儿还在手机里,这让叶红梅夫妻二人焦急万分。
为了修手机,叶红梅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北京,上海,广州。可残酷的是,无数家手机维修店给出的回复都是绝望,时间太久了,零件停产了,系统也提应用了, 104次的打击没有让叶红梅选择放弃,依然不断的寻找能修好手机的人。
终于,一个纪录片剧组听说了这个妈妈的故事,就联系了一家手机开发公司,为了可以让这位母亲再一次看到自己的女儿,十位顶级工程师开始了行动。
一部十年前的手机,一个不知名的手机品牌,其内不得代码以及零件都已消失。但是这些难不倒科学家们,他们连夜重新编写代码,在联手22天,消耗了近20000元的材料后,终于在这部手机的屏幕里,妈妈再次和女儿团聚。也许这部手机本身其实一文不值,然而手机里女儿的影像对于一位母亲而言却是无价之宝。
其中一位工程师谈到,之所以会如此感同身受,也是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位父亲。真正重启这部手机的不是技术,是技术背后人心的温暖,是人性,是大爱,是这种爱的传递重启了这些记忆与美好。
本书作者精心搜集筛选了临床实践证实有效的抗癌中药、抗癌验方、抗癌食品和抗癌药膳,针对我国发病率前十位的恶性肿瘤编写中医抗癌系列丛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普及中医抗癌知识,提供操作简便的食疗药膳方,方便读者学习和制作。
这是亲情之爱,更是人间大爱。
沈楠观察资产管理企业特许金融分析师 知名科技领域创作者一位母亲跑遍全国各地,问了104家手机店,只为修好一部十年前的旧手机,她说,因为女儿在手机里!她叫叶红梅,因为十几年前的一场地震,她和丈夫失去了自己七岁的女儿。而这部手机是女儿留给夫妻俩唯一的念想,因为里面保存着女儿过往的生活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