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最年轻的少将】,开国十大少将有哪些,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中国最年轻的少将:他是最年轻少将,79年指挥200辆坦克欲横扫越南,军委:你被免职
- 2、中国最年轻的少将,开国十大少将有哪些
1、中国最年轻的少将:他是最年轻少将,79年指挥200辆坦克欲横扫越南,军委:你被免职
1955年我国首次大授衔时,将军的平均年龄51岁,少将的平均年龄是45岁,年仅34岁吴忠成为了少将之中最年轻的将军。
1979年,吴忠奉命率部赶往越南作战,然而正当他准备大展手脚的时候,却听到了他已经被免职的消息。
吴忠究竟犯了什么错?他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
34岁的将军
吴忠的家庭是小富之家,吴忠从小的生活比较优渥,能够穿着新衣服到私塾中读书,他的学习成绩也是比较突出的。然而,吴忠生活的四川苍溪那时是土匪遍地、军阀林立,他的生活也是因为当时的乱世而改变。
吴忠的父亲因病早亡,不久之后他的家中被一伙土匪入室抢劫,不仅家中的财物遭到洗劫,母亲也被打伤。
吴忠到当地政府报案,没想到却被腐败的官员罗织罪名说他的母亲勾结土匪,勒索了一笔不菲的保释金。
刚刚失去丈夫,又失去家产,还带着一身伤,吴忠的母亲得了一场重病,没有多久就离开了人世,只留下刚刚10岁的吴忠。为了生存下去,小吴忠开始给别人放马养牛。此时在吴忠的心里,已经已经诞生了抗争的种子。
13岁那年,红军路过了苍溪,吴忠参加了这支穿的并不比自己好多少的队伍。他没有别的想法,只是听说这支队伍是老百姓的队伍,是人民做主的队伍。
当吴忠成为了红军战士、真正了解了这支队伍之后,他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跟随这支队伍走到底。
吴忠年纪小,大家都知道他是哭着喊着求着征兵处的人收留他才“混”进了队伍,所以大家都照顾他的生活、帮助他熟悉红军的规章条例。吴忠在这里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和温度,不过,吴忠很快就见到了部队生活的另一面。
红四军团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只要冲锋号一响起来,不管前面是什么人倒下,后面的作战人员都不许停下救援,只能继续向前冲。就是因为这一条规定,差点让吴忠丢掉了性命。
一次,在冲锋时吴忠就在营长的附近,眼看着营长在冲锋时被弹片击中倒地,肠子顺着伤口流了出来。吴忠不由自主地停下了冲锋的脚步,停下来想给营长包扎一下伤口。
没想到,营长用手枪直接顶住了吴忠的头,头上冒着冷汗瞪眼睛对吴忠吼道“冲!冲锋!”吴忠知道如果再停下来的话,真的会被当成逃兵执行军法。他拎起身旁的枪,嘶吼着向前方冲了上去。
从那之后,吴忠在战场上就像一只饿疯了的小老虎,经常光着膀子冲向敌人最密集的地方,有好多次都是战友们把昏死过去的他从死人堆里面拽了出来。
吴忠打仗也并非只是靠着“虎”劲,他也是有着非凡的智慧的。
在景阳冈,也就是当初武松打老虎的地方,他用一支小队把日军从阵地中引出,带到了当地成片的谷子地中。因为日军穿的是皮靴和宽腿军裤,被踩倒的谷子很容易就缠住他们的腿,皮靴踩在土地上也很容易滑倒,而打着绑腿穿着布鞋的八路军则丝毫不受影响。
吴忠的“谷子地”打法很快就被其他兄弟部队所效仿,吴忠也因此成名,被大家称为“谷子将军”。虽然那时候吴忠还只是一名团长,但是他“将军”称号还是在人们口中传开。
让吴忠真正扬名的一战是在山东的巨野。
当时杨勇带领七纵队的三个连奉命死守阵地,对面是有着重武器、近乎三十倍于己的兵力,脖子和肩膀受伤的吴忠在阵地上写下了遗嘱,连同机要记事本一起交给了自己的通讯员,转身又端起了机枪。
在吴忠必死态度的感染下,战士们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硬是在三十倍于自己的国民党军队的强攻下,坚持了20多轮进攻,成功地牵制了敌人的主力队伍,从而让我军对这支被称为国民党“五大主力”的整编十一师进行了围歼。
建国之后,为了加快我军的现代化机械化部队改革,中央军委决定创建一支机械化部队,吴忠因为年纪轻、脑子灵、作风硬、还有一定知识文化,就成为了第一机械化师的师长。
这支机械化师有近15000人,配备有3个机械步兵团、还有榴炮团和坦克团、机械化独立营,是当时我国最先进的部队。吴忠因为在南京军事学院有过两年的现代战争理论学习,所以很快就把这支新部队带得像模像样,在多次演习中都受到中央军委的点名表扬。
在我国首次大授衔中,刚刚34岁的吴忠被授予少将军衔,并且被授予了八一勋章、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获得了国家和人民授予的殊荣,并没有让吴忠感到骄傲,他继续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军队建设中。
在1970年,他成为了守卫北京首都的北京卫戍司令,可见,中央对吴忠的忠诚和能力的认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不久之后,吴忠却被突然免了职。
你被免职了
1977年,按照军委的轮换规定,吴忠调任到广州军区担任副司令,对当时和我国关系正日益恶化的越南做好防范。
1979年,中央为了维护边界安全和百姓的安全,下令开展自卫反击战,吴忠奉命率领坦克部队从东线展开进攻。然而当吴忠摩拳擦掌准备再上战场的时候,却从别人口中听到了一个让他吃惊的消息:你被免职了!
免职两个字对于吴忠来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这就意味着他需要马上交出手中的兵权,那样就没有办法执行自己已经安排好的作战部署。那么吴忠为什么会被免职呢?经过一番打听之后,吴忠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原来,吴忠的被免职与几年前他在任职北京卫戍司令时的那一件大事有关。
1971年9月12日,吴忠接到了紧急通知:毛主席的专列马上就要回到北京,毛主席点名要接见吴忠和北京市委书记吴德以及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
当天吴忠等人和毛主席在专列中谈了好久,主要内容是有关庐山会议中林彪等人反常行为。其实当时毛主席就已经察觉林彪有发动“突然袭击”的预兆,所以做了一些准备,于是才有了毛主席的这次突然南巡。
那一天,毛主席和吴忠等人聊了很久,一直到晚上吴忠才回到家里。当他正坐在家中思考着毛主席的谈话时,又接到了周总理紧急召见的电话,他赶忙又披上了衣服抓起包坐进了汽车。
“林彪、叶群、林立果叛逃了”。周总理简单的一句话,让吴忠和吴德等人大吃一惊。
林彪当时是国家副主席、军委副主席,是地位仅在毛主席之下的二号人物,毛主席甚至已经把林彪写进了党章,是准备作为国家领导人的下一任继任者的人物,在这个时候竟然叛逃了!
林彪在军队中威望和影响力还是很高的,他现在的叛逃,难以保证军队中会不会有人伙同、配合林彪作出那些危害国家、党中央的事情来。
由于事情发生得突然,周总理马上要到中南海找毛主席商量对策,同时宣布马上进入紧急战备状态,由北京军区司令员吴德和卫戍司令吴忠负责具体安排和执行。
吴忠和吴德在卫戍区的司令部里,同政委杨俊生一同下达了进入战备状态的命令,同时吴忠也提出了一个日后让他遭到质疑的建议:切断卫戍军区、北京军区与中央军委的联系,所有命令和汇报全部绕过军委,直接向周总理和毛主席汇报。
按照规定,中央军委是军队的直属上级,一切军事行动必须通过中央军委的批准才行,决不允许私自越级汇报。吴忠的这个提议无疑是直接推翻了中央军委的领导权,如果往重说的话,那就是与兵变、叛逃无异的重罪。
但是吴忠认为,林彪作为中央军委的副主席,能够在防守严密的情况下外逃,中央军委、地方部队中一定有人在配合林彪,那么吴忠等人的决定和行动就很有可能会落到那些人的手里,也就很有可能会让他们的部署和行动受到破坏。
吴忠的顾虑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当时军委的总参谋长黄永胜、后勤部长邱会作,还有空军和海军的政委吴法宪和李作鹏,这几个人都是林彪的“死党”,在林彪叛逃的过程中都有过参与。
看吴德和杨俊生还在犹豫,吴忠当即拍了胸脯“有什么问题我来承担!”另外两人相互看了一眼,直接回复“要挨板子可不能你自己挨。”
三人达成共识之后,立即作出了封锁机场、空中管制、向政府重要部门增加驻兵的一系列命令。
尽管部队的战士和干部们都心有疑虑,但是在命令面前行动却毫不迟疑,并且严守保密条例。
这就已经看出来吴忠等人平时带兵的成果显著。
因为吴忠等人的当机立断、处置得当,卫戍部队还揪出了林彪集团在部队中的几名内应,并且审讯出来他们劫机和准备随同林彪叛逃的计划,及时制止了叛逃事件的继续进行。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林彪的飞机坠毁在温都尔汗,叛逃的事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后也从此告一段落。
谁也没想到,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年,在吴忠马上要率兵出征的时候突然又被翻了出来。如果这时候吴忠服从命令回去接受调查,或者是很快调查清楚,赶在开战之前能够赶回来,或者就是一去不返。
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撞破障碍到越南
其实,这时候为吴忠免职事情烦心的人不止吴忠自己,还有当时东线总指挥许世友。
作为许世友亲点的战将,吴忠和他率领的坦克部队是当时极其重要的,原本许世友是将坦克部队作为穿插作战的先锋和打高平的“踹门”排头兵的重要角色,如今突然下发的这道命令,那么所有的作战计划就要全部推翻、重新布置。
另外,在作战前临阵换将,这是从古至今都忌讳的事情,不仅会影响整体的作战部署,还会动摇军心,这是极其严重的事情。
但是,吴忠免职的命令已经下达,是乖乖让吴忠就地免职重新布置作战内容,还是坚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从而背上一个“抗命不遵”的罪名呢?
最终,吴忠自己打定了主意,找到了许世友,要求继续留在前线。许世友对吴忠又重申了这样做的后果,吴忠郑重地点下了头。
2月17日凌晨,在我军火炮的掩护下,对越南的反击战正式打响,吴忠和他的200辆坦克则作为东线的前锋快速地冲在了最前方。
当时越南并没有想到我军的速度会如此之快,以59坦克为首的装甲部队经常直接用炮将道路上的阻拦物直接轰开,甚至直接就撞过去。当开战3个小时后,我们的坦克部队开进东溪的时候,有一些越南巡逻兵还以为是越南的坦克,站在路旁向我们的坦克敬礼,一直到他们看到了坦克上的“八一”,才反应过来这是中国的解放军。
越南敢和中国叫板的底气,不仅是有苏联在后面支持,更主要的是他们在不久前战胜了号称天下第一的美军。他们也曾经见过美军坦克部队,但是却怎么也没有想到解放军的钢铁洪流是怎样快速突破他们的地雷、路障以及炸开水库布置的洪水障碍。
顺利拿下东溪之后,年近六旬的吴忠手持钢枪,站在越南的土地上指挥下一步的行动。很快,坦克部队和其他兄弟部队相汇合,全力对高平城发起了总攻。
2月25日,高平城彻底被我军占领,吴忠也完成了既定的作战目标,不久之后随着胜利班师的队伍回到了国内。
结语
吴忠之前的判断是对的,对他的审查长达八年之久,这其中当然也有对他抗命事件的调查。不过历史总是公正的,吴忠的问题还是被查清楚,他也得到了应有的荣誉。
参考资料
《吴忠传》苍溪党史网
《新中国史上最年轻的开国将军吴忠》杨飞
《百战将星——吴忠》人民网
2、中国最年轻的少将,开国十大少将有哪些
由于国际的恶劣环境,新中国成立之后面临着重重的困难,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还有“自己人”的叛乱,且领导者不是一位普通的人,而是最年轻的少将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那次叛逃被称为“伊塔”事件,大量劳动力的外逃,一度导致边疆地区经济瘫痪,给新中国的建设带来很大的难题。那么,这位颇有前途的少将马尔果夫,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今天由《启史》为您揭开谜题。
最年轻的开国少将
在新疆出生的马尔果夫,虽然有一些俄罗斯血统,但一直认为自己是新疆人。早些年间从事的是教育工作,可惜的是饱受军阀的压迫,不慎入狱之后直到1944年才出狱,之后就开始加入了革命工作。
图1:游击战
在1944年8月,苏联策划了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方起义工作,被称为“三区革新”。就是在这次革命中,马尔果夫成为了游击队的一员,带领人民进行武装起义。之后,参加武装人员迅速增员至3万余人,马尔果夫地位逐渐攀升。
当时国民党军队还曾进攻过马尔果夫所在部队,被他们联合解放军击退了。后来,在解放军进入新疆,解放新疆的过程中,马尔果夫立下汗马功劳。
1951年,新疆解放,马尔果夫带领队伍加入了解放军行列,成为了革命的一员。
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由于在建国初期对我国的军事干部进行过严格的培训,授衔人士普遍偏于年轻,就像十大元帅中最年轻的年仅49岁,而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平均年龄为43岁。其中,马尔果夫大大拉低了年龄平均线,授衔时年仅32岁,可以说是最年轻的少将了。
叛逃苏联
马尔果夫身为最年轻的少将,如果兢兢业业一直干下去,可谓是前途无量,可惜的是,也许太过年轻,没能敌过资本主义的诱惑。
那是在1961年,原本在新疆守护边疆的马尔果夫,和另一位开国少将祖农一起去苏联考察学习。在苏联期间,马尔果夫没能抵制住诱惑,决定叛逃苏联。不仅自己要去,还打算煽动大量的牧民一起前去。
图2:马尔果夫
这也和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关于新疆的归属在近代一直改变,直到《伊犁条约》的签订才归于中国,再加之之前的中苏蜜月期,苏联还在新疆部分地区建立学校等等,让新疆人民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十分模糊。
1962年,祖农和马尔果夫回到新疆开始了他们的行动。他们以需要深入牧区为理由,在牧民中开始做工作,还联系了苏联的克格勃特工,以“走亲戚”的名义深入中国境内,在许诺了大量好处之后,很多牧民都心动了。
这次叛逃事件,有6万多的牧民出走,伊宁、伊犁、塔城、博尔塔拉还有阿勒泰等地区的均受到了冲击,在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人流涌动了三天三夜!而苏联方面当然表示欢迎态度,白天用广播之路,夜里则是打开照明灯,直射到中国境内数公里。
此次叛逃事件带来的影响十分恶劣,大量的劳动力的流失严重阻碍了新疆的发展建设工作,为新中国带来极大的冲击。
后续事件
事情发生之前,祖农和马尔果夫纷纷打报告要去苏联,一起前去的还有近40名的校尉军官。周总理当时还提出是否再做一下思想工作,伟人直接说,现在是讲不清楚的,但是时间会说明一切。直接让放行了!
图3:警示
新疆大量劳动力的流失,是在之后进行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三代”工作慢慢执行之后,才开始恢复的,显然现在发展得还不错。
祖农和马尔果夫到了苏联之后怎么样呢?苏联在军备竞赛中被拖垮了,连自己国民的生活都不能保障,更何况这些“叛逃者”,但是现在后悔已经晚了,因为他们已经被剔除中国国籍。而伟人的预料也是十分准确的,苏联这个“庞然大物”在1991年瞬间崩溃了。
进入80年代的中国,却是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当年的人显然后悔了,妄图回来,集结了3万多人在霍尔果斯口岸以西的潘非洛夫,扬言自己是中国人,但是他们已经失去国籍,被当时的武警战士挡在了国门之外。
对于我们祖国友好的人自然十分欢迎,但是对于那些背叛国家的人,是不会被原谅的。
本文关键词:中国最年轻的少将是哪一位将军,中国最年轻的少将现役,中国最年轻的少将几岁,中国最年轻的少将军,2022年现役中国最年轻的少将。这就是关于《中国最年轻的少将,开国十大少将有哪些(79年指挥200辆坦克欲横扫越南)》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