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关于【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到底有多重要?
  • 2、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为什么只富裕了广东一省

1、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到底有多重要?

2022年6月下旬,华南普降暴雨,降雨最集中的22日,降水量排名前十的地方一半在广东省,全部在珠江流域之内。珠江第二大干流北江流域水位大涨,流域内的韶关清远多地打破降水记录,受灾最严重的英德一度泡在了水里。

截至7月5日,北江已经遭遇了今年第三号洪水打破了1949年以来的记录。珠江流域目前的防洪形势并不轻松。

一场灾情,让全国人民关注清远、英德等地的灾民,也让珠江进入了全国人民的视野,只是这条“低调”大河的重要性,依旧被我们大大低估了。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位于珠江流域的黄果树瀑布迎来入汛最大水量。

那么,珠江到底有多重要?

跨越云南、贵州、湖南、江西,贯穿广西,最终在广东入海,年径流量排名全国第二,是流域内1.24亿人民的母亲河。

她坐拥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大湾区,已然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二引擎”;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港珠澳大桥。 摄影/黄昆震

她冲刷出南国大地的奇崛地貌,黄果树瀑布、桂林山水丹霞山的美景仅仅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漓江东岸,草坪乡。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的核心区。 摄影/陆宇堃

奇崛地貌塑造了50多个少数民族的缤纷生活;一代代移民沿江南下,培育出广府客家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文化。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侗族新年时的庆祝活动, 千人踩歌堂 。 摄影/尹忠

珠江,为什么是中国第二大河?

相较于珠江,长江、黄河背负的文化意义更为厚重,更常被世人提及。就连生在珠江流域的歌手张明敏唱《我的中国心》时,歌词也是“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而没有珠江的踪迹。

其实,河流的大小通常以径流量,而非长度计算,珠江是当之无愧的第二大河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佛山三水三江会。 珠江下游河道之乱可见一斑。 摄影/熊嘉诚

长江与黄河定义了国人心中大江大河的标准模板。大河自西向东流,存在一条非常清晰的干流,无法与干流同日而语的支流呈鱼骨状分布在干流周边

但是,当你打开一张珠江流域的地图,便不难发现,“叛逆”的珠江几乎一条都不符合,反而更像是“散装”的几条河流。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珠江流域示意图 制图/孙璐

绵延不绝的横断山脉、南岭与武夷山,与南方的南海划定了如今地理分区中华南的范围,也决定了岭南地区的河流从四周向南汇聚。冲出群山的东江、西江、北江与珠江(西航道)携带大量泥沙,具备强大的造陆能力,不断把三角洲向南推进

珠江在并不稳定的新生陆地上,形成了盘根错节的河道网,又分散为八条河道入海,其中,处在入海口的珠海一市就建立了500多座桥,足见河网之复杂。不过这些河网相互联通也就成为了一条大河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珠三角发育模式图。 制图/孙璐

这条年轻的河流几乎整合了岭南地区的所有大江,广阔的水流如同船只的高速公路,成为联通两广、湘南、赣南的交通动脉。她的干流上游地形崎岖,水流湍急。群山与激流成为云南东部与黔东南的地理屏障,形成了一个个桃花源,保留最地道的少数民族文化

西江、北江、东江原本互不相属,如何称呼这条重要的江就成了问题。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广州南沙港, 珠三角经济的一个注脚。 摄影/张向良

珠江最早指的是一条专属于珠三角的小江,它发源于佛山市三水区,流经广州海珠岛,最终汇入伶仃洋。偏偏就是这条小江把名字献给了珠江全流域,而自己变成了珠江的西航道

“珠江之心”珠三角,对中国有多重要?

从珠江得名的过程便能一窥珠三角在珠江流域不可撼动的地位。珠三角不但是珠江的入海口,也是珠江流域蓬勃跳动的心脏

珠三角是华南为数不多的大平原。广州地区地质结构稳定,成为珠三角最早开发的地方,自秦汉以来便是华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从珠江口回望珠海与澳门。 摄影/李琼

从广州发育成熟的广府文化不但奠定了珠三角的文化底色,还深刻影响粤西、桂东,并随着移民的脚步遍布海外,以至于三十年前的好莱坞电影总是用粤语指代中国话。

这是珠三角的1.0时代。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新光大桥与广州海珠区的天际线。 摄影/爱趴趴走的七逃囝仔

广州不但积累自身的财富,还带动了周边城市的发展。最迟到清代,佛山、惠州都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商贸繁荣的重镇,成就了珠三角的2.0时代。

近四十年,珠三角进入3.0时代,利用七大港口,发展高度外向型的经济,让深圳从渔村中拔地而起。珠三角用占广东不到3成的土地,承载了广东超过6成的人口,创造了超过8成的GDP。这里是中国世界工厂的心脏,也是中国科技企业的源流。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广州城中村容纳了无数心怀梦想的年轻人, 石牌村就曾容纳过丁磊与五条人。 摄影/二中兄

未来,珠江三角洲还将加强与港澳的经济、文化交流,形成足以与纽约湾、东京湾比肩的强大存在——粤港澳大湾区。

江河汇流,汇聚出老广味道

江河汇流汇聚出华南最为平坦肥沃的冲积平原,也汇聚出了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在这里曾经械斗不止的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经过几百年的交流,已然走向融合。醒狮、武术、饮茶成为了珠三角的共同文化符号。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广州的阿公们把龙舟划过猎德大桥。 摄影/卢文

因为珠江的存在,广州拥有了海河联运的巨大优势,自秦汉时代便是重要(甚至一度是唯一)的外贸港口。广府人见惯了来自国外的商品、文化、客商,自然会以更开放的心态面对外来文化。

也许正因为见识过外来文化,珠三角的居民们才会有意识地传承传统。在大湾区看不到尽头的城市景观中,每到端午包租公们都会离开麻将桌,去江里“划水”,体验龙舟漂移的快乐。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广东省南海市叠滘(端午划龙舟)。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拍摄于广东省顺德市勒流镇(舞狮)。 摄影/卢文

广州人喜欢在周末逛逛沙面的近代西式建筑,也会去拜拜源自闽南文化的天后宫。东莞分布着当年客家人修筑的围村,也藏有复刻苏州园林样式的士绅大宅。珠三角开放与保守并存的矛盾特质,为大湾区的城市带去了几分混搭的冲突性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一些传统活动依旧深入城市肌理, 图为广州市天河珠村七夕节拜七娘。 摄影/卢文

这种包容的文化并未就此止步,它的当代版本便是那句“来了就是深圳人”。

西江东去,塑造最灵秀的中国

见过珠三角的多元与繁荣后,很容易把她当作珠江流域的常态。其实珠江的干流的源头远在云南,一路奔流留下了无数瀑布、深谷、险滩,孕育了西南喀斯特地貌的瑰丽山水,也塑造了少数民族同胞多样的生活方式。

珠江,远比想象中复杂。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漓江东岸连片的喀斯特地貌。 摄影/陆宇堃

地形崎岖的云贵高原是东南亚与中国华南地区的水塔。无数激流在层层叠叠的山谷间激荡,交汇出奔流不息的西江。西江从云南东部奔涌而出,穿越黔东南的群山,滋养广西大地,最终穿越粤西地区,从珠三角入海。

西江上游河段水流过于湍急,从父母那一代便成为打卡圣地的黄果树瀑布,其实是西江上游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换个视角看黄果树瀑布, 不难看出它是河流的一部分。 摄影/王自荣

落差巨大的险峻地势决定了西江上游通航能力差,在历史中限制了当地的发展,如今却赋予了当地水力资源充沛的优势。

作为基建狂魔的当代中国,在西江上游设计、建设了一重重水利枢纽与大桥,抗洪、发电的同时提升交通能力。水利工程助力当代发展的同时,也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马岭河大桥。 摄影/唐可可

雨水与暗河的冲刷出广西桂林,成就了中国人心目中最灵秀的山水。其实西南大地遍布着喀斯特地貌,荔波喀斯特、兴义万峰林……都是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一部分。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乐业天坑群是生物资源的宝库。 摄影/李晋

那些溶洞与天坑中,不但景色瑰玮,生物资源也异常丰富,甚至分布着种种有待深入研究的特殊物种。除了喀斯特,西江流域还存在些许丹霞地貌,为地无三尺平的西南地区更增添了几分雄奇。

山重水复,浓缩了多彩的中国

澎湃的西江,冲出了肥沃的河谷平原,也冲出了五十多种少数民族同胞丰足、多彩的生活。苗、瑶、壮、侗等民族适应了当地潮湿的气候和崎岖的环境,把缓坡开发成稻鱼兼作的梯田,创造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奇观。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类似黔东南加鸠乡的梯田, 在黔东南并不罕见。 摄影/曹经建

侗族利用山林的木材搭建鼓楼,成为同村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苗族利用蜂蜡、土布,制作出惊艳当代人的蜡染壮族把彩色的丝线织成壮锦,拥有潮牌无法复刻的美感。身处大山中的各个民族都利用有限的资源,把日子过得生龙活虎。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黔东南从江县高增侗寨。 摄影/陈沛亮

甚至连汉族进入深山后,也要靠山吃山,变得越来越像西南少数民族,形成了桂西北高山汉族这样独特的存在。根据高山汉族自己的传说,他们的祖先是明末李定国农民起义军的一支,兵败后遁入深山,过上了桃花源一般的生活,老一辈依旧保留着传统服饰和观念。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贵州苗族。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贵州苗族。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贵州彝族。摄影/冯大伟

冲出云贵,西江便来到了相对平缓的广西,沉积出狭长的河谷和珍贵的平原,体现出华中、华南、西南十字路口的融合特点。

广西人不但像云贵人吃五色糯米饭,用万物发酵酸汤,把牛瘪变成了药膳,也发明了以路子野著称的多样米粉,还喜欢利用竹叶把万物包成粽子,意外拓宽了中国的味觉地图。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桂林祭萨节。 摄影/陆宇堃

独特的地貌与气候形成独特的物产,进而塑造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孕育出独特的民族。不论从水源、生态或是民族文化的角度,西江中上游都是值得探索,值得保护的秘境

一路向南,珠江如何带来了广东人?

珠江是一部奔流不息的历史,暗示了广东人的身世。珠江流水交汇的过程,映照了人口交融的历程。

客家是如今广东的三大民系之一,其实,从历史上看,谁又不是顺珠江南下,最终把岭南当作故乡的“客人”?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城中村在广州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它容纳了无数新来者。 摄影/笑飞雪

秦始皇下令开凿的灵渠连通了湘江与西江支流漓江,经过后世的不断修缮成为中原人进入岭南的重要通道。也让原本地处云贵高原东缘的广西编户齐民,更有中原的味道。以至于出现了桂林这样地处山川之间却耕读传家,明清两代考中近400位进士的教育重镇

当西江进入以梧州为代表的平原地带,两岸就便越来越有广东味儿了。事实上,梧州附近的广信,便是广府民系最早的发源地。这些先民随着西江水一路向东,才来到了珠三角,最终发育为广府民系。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广西梧州泗洲岛。 摄影/卢文

北江发源于江西南部赣州市信丰县,上游地区经过湖南南部,连通了原本文化差异巨大的三个省份,随后经韶关,过清远汇入珠江。定义了丹霞地貌的丹霞山,记录下的便是北江流域流水侵蚀的痕迹。东江发源于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穿河源,经惠州汇入珠江。

两江源头的赣州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客家人南迁的第一站。两江奔流的路线,便是广东移民的南下路线,其中韶关、河源都是移民重要的中转站。两江沿岸,散布着客家人的围楼和茶园,遗留下了猫头狮、傩舞、采茶戏等文化遗产。本次受灾的英德,更是著名的红茶产地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逆水流龟村堡。 客家人移民史的见证者。 摄影/Wyatt

广府人,又何尝缺少自唐宋以来从这条路线翻越南岭而来的先祖。南岭阻隔了华南与中原的交流,但是一代又一代移民沿着珠江进发,且认他乡作故乡,成为岭南发展的新鲜血液。

这一历史进程至今尚未结束,一代代胸怀大志的湘赣青年大学毕业后,依旧会沿着珠江的方向,试图拼搏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只是不知道有多少能够留在这里。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被珠江围绕的小谷围岛广州大学城。 摄影/曾棉轩

发源于群山的珠江,雕刻出最为灵秀的那一小半中国,用肥沃的河谷容纳了多彩的生活;又用流水连通了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地区;让一代代移民把这里当做故乡;最终整合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粤港澳大湾区

珠江,也许是中国最低调的母亲河,也是最需要我们去理解的母亲河。

衷心祝愿身处洪灾之中的珠江两岸民众能够平安无事,早日恢复多彩的生活。

2、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为什么只富裕了广东一省

珠江,有些地方又把它称作“粤江”,按流程来说,它是我国仅次于长江和黄河的第三长河;按流量来说,它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因为珠江的年净流量为2820亿立方米,这个数字是黄河流量的7倍还要多。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一、你其实不够了解珠江

珠江还有一个外号,叫“散装珠江”。它之所以有这样的外号,是因为我们对珠江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的珠江仅仅包含广州市到珠江入海口那一段96千米长的水道;而广义的珠江其实包含了三条互不相干、各自流淌、各自入海并均在珠江口形成入海三角洲的大河,它们分别是西江、北江和东江。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这有点像一个班级的三个同学,你们三个人都是高三三班的学生,所以你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不过你们各不相同,相互独立,所擅长的科目也不一样,甚至你们来自于不同的乡镇,但你们合在一起被称作为高三三班。

珠江的这种散装状态在我国的所有大河当中是独一份的,尤其和长江、黄河明显不同。长江和黄河都有明确的主流和支流,他们的主流和支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严丝合缝的系统。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所以,长江水系、黄河水系和珠江水系是不太一样的。

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干支流关系就像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公交站点上车,但是在同一个终点站(入海口)下车;而珠江水系则大家从不同的起点各自驾车奔向同一个目的地,但是具体集合地方却很宽泛,因为珠江水系在珠江口处共有八个不同的入海口。

换一个角度,我们如果从宏观的角度来俯视中国的三大水系,你会发现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有点像乔木的状态,在不同的高度上有伸向不同方向的大小枝杈,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主干;珠江不是乔木的样子,它是灌木丛的状态,你会发现它的各个水系像是在地面上紧凑扎在一起的一簇灌木,没有明显的主干,但是在地面以上的部分支棱得比较开阔。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二、广东广西一字之差,经济状况悬殊

珠江水系的流域面积达到45万平方千米,覆盖了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和广东等六个省区,主体范围在广西和广东两省,但是真正因为珠江而富裕起来的省份却只有广东一省,其他各省尤其是广西省却没有因为珠江而明显发展起来。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如果对照珠江流域范围图和上述六省的行政区划图,你会发现,珠江流域在广西省的覆盖比例更大,但是其经济发展水平却远远比不过广东省,甚至被落得很远。

据统计,2021年广东省的GDP总量为12.4万亿,稳居全国第一,广西省的GDP总量却仅有2.2万亿,连广东省的零头都没有达到,在全国位于第19位。同为珠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呢?

三、珠江带动广东经济腾飞

很多人都会有疑问,大家不是都说广东省经济腾飞主要依赖四个因素吗?第一个是国家的政策倾斜,第二是侨乡因素,第三个是距离港澳台和东南亚比较近的地域优势,第四个是广东人积极拼搏的精神。你怎么说是因为一条河呢?

其实仔细分析,广东或者说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迅速发展绝大多数要得益于珠江。

首先,珠江为广东省提供一块总面积达到11000平方千米的平原—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也是整个珠江流域面积最大的平原,珠江在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的流域范围大多都是其中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落差,冲刷力强,以侵蚀作用为主。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只有在广东省的河流入海口附近,因为地势明显降低,河水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含有充沛肥力的土壤,因此珠三角是整个珠江流域唯一的鱼米之乡和商品粮基地。虽说因为城市化的发展和各种工程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导致其商品粮基地的属性明显下降,但是这样的农业生产基础和平原地形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其次,珠江为广东省带来了便利的内河航运条件,因为珠江的流量在我国仅次于长江,所以,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船只从西江、北江和东江汇集到珠三角地区,或者从珠三角发往流域范围内各地。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水运的优点非常突出,运量大,运费低,珠三角发达的工业体系生产的各类产品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运往广西、贵州等省。其他各省的木材、矿石、煤炭又可以轻松地顺流而下,补充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各项资源缺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珠江为广东省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海湾,海湾中还分布着大大小小160多个岛屿、众多的深水良港,可以停靠数十万吨的巨轮。珠三角地区有今日的繁荣,与这个巨大的海湾密切相关。

有没有深水码头,能不能停靠30万吨级的巨轮,这是判断一个海湾能否成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湾区”的基本条件,但这个考验对珠江口来说完全不成问题。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四、广西还有机会富起来吗?

广西接下来的机会在哪里?从广东、广西两省2021年的GDP总量明显可以看出来,两省虽然是近邻,但是经济水平明显不在一个层次上。

所以,如果说现在的广东相当于发达国家的话,那广西省就相当于典型的发展中国家。那么接下来,广西省如果想要迅速提升自己的经济水平,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和广东合作,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广西省虽然经济水平暂时落后,但是相关资源丰富,比如水电、煤炭、金属矿产等等,这些都是广东省相当紧缺的资源。所以广西省可以和广东省紧密合作,广西省向广东省输出资源,广东省向广西省输出经济和技术支持。这样的合作类似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省份和东部省份之间的关系。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第二、发挥广西省劳动力充沛且廉价的优势,积极承接广东省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必然会转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用积极的产业落户政策促进本省的经济发展,并为本省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这种状况类似于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之间的关系。

第三、发挥本省南部沿海地区以北海港、钦州港和防城港的临海条件和海运优势,积极吸引外资,加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第四、继续发挥广西省内旅游资源丰富且旅游资源独特性强的特点,将旅游业这项“无烟工业”做大做强,并为省内的其他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和助力。

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

客观地说,广西省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的条件比云南省和贵州省要优秀得多,相比云南省和贵州省来说距离广东省最近,受广东省的经济辐射和带动效果会更加明显。

所以,只要广西省能够利用好内外部条件,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有效提升自己的经济水平也许并不太难。

当然,这只是我的美好畅想,我知道,提升经济水平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我仍然希望广西省能够尽快地从相对落后的经济位置中抽身出来,早日实现属于自己的经济腾飞!

加油!广西!

--------------------------------

本文关键词:珠三角与珠江关系图,珠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别,珠江三角洲和珠江口,珠三角和珠江三角洲一样吗,珠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这就是关于《珠三角与珠江关系,“中国第二大河”珠江》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07678/
1
上一篇 十大奇闻异事未解之谜,除了百慕大你还了解哪些
下一篇 定损是什么意思,什么叫物损定损(车辆事故定损时你该注意点什么)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