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朝灭亡的原因】,为什么宋朝会灭亡,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宋朝灭亡的原因:北宋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宋徽宗在位都做了哪些事,从4点分析
- 2、宋朝灭亡的原因,为什么宋朝会灭亡
1、宋朝灭亡的原因:北宋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宋徽宗在位都做了哪些事,从4点分析
宋徽宗接手的宋朝是一个非常富庶的宋朝,当时国库充盈,政治清明。但仅仅二十年时间,这个王朝就变的腐朽不堪,让人痛心的是,宋朝仅仅两场战争就被灭亡,真让人嘘唏感叹。
那么,宋徽宗到底做了什么,能让一个王朝迅速垮掉,根据史料的记载,大约可以从四个方向分析。
丨丨重用奸臣
宋徽宗刚继位的第一年,政治还很清明,经常虚心纳谏。自从蔡京进京之后,一切就都变了样。
蔡京很有才华,很早就中了进士,而且写的一手好字,但是他的为人却让人非常不齿。早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他支持变法,推行变法还是卖力。
等到王安石倒台,司马光上台的时候,蔡京又反对变法,并且在五日之内,按照司马光的要求,将所有的新法全部都改了。
等到章惇上台变法时,他又支持变法。如此反复无常,没有任何操守,在当时就被士人所鄙视。
蔡京在哲宗时期被贬杭州。一次,大太监童贯奉徽宗命令,来江南寻找奇珍异宝。蔡京知道徽宗喜欢字画,于是向童贯行贿,将自己的珍藏进贡给徽宗,并且,用重金贿赂徽宗身边的人,让他们都给自己说好话。
就这样,蔡京被徽宗诏进京城,在半年内连升三级,成了宰相。
蔡京
徽宗的腐败完全是被蔡京给拉下水的。本来徽宗很节俭,不敢浪费。蔡京却引经据典,说节俭的皇帝都太土,皇帝富有四海,就应该浪费一点,这样才能显的比别人强(辽、西夏),别人才不敢小看我们。
徽宗找到了浪费的‘理论依据’,从此开始变得奢靡。
蔡京本人当权时,搜刮民脂民膏,为自己享乐所用。他喜欢吃两样东西,一是鹌鹑羹,二是蟹黄包。他吃一顿鹌鹑羹,要杀三百只鹌鹑。他待客吃一次蟹黄包,要花一千贯钱,这大概相当于五十户人家一年的伙食。
吃一个菜就花那么多钱,在其他方面就可想而知。
蔡京因为太过嚣张,多次被言官弹劾,曾经四度罢相。在罢相期间,接任他的是王黼和李邦彦,这两个宰相简直不成体统。
徽宗和蔡京
王黼和徽宗简直没大没小,两个人嬉笑怒骂没有君臣之分。一次徽宗觉得无聊,王黼怂恿徽宗出宫玩玩,但是皇宫出不去,二人只能爬墙出去。
徽宗踩在王黼的背上,因为墙高够不着,徽宗说:“司马光,你再高点。”
王黼说:“神宗皇帝,可以了吗?”
徽宗称王黼为司马光,王黼称徽宗为神宗。神宗和司马光是明君名臣,被徽宗王黼用来比喻自己,估计神宗和司马光听了,能气的从棺材里跳出来。
爬墙太累,而且麻烦,于是王黼就在宫中开了一条‘夜市’,徽宗扮演屠夫,王黼扮演乞丐,王黼跪在徽宗面前乞讨,让徽宗赏他肉吃,来哄徽宗开心。
另一个宰相李邦彦和王黼差不多。一次,他和徽宗吵架,竟然爬到树上,徽宗让他下来,他不下。徽宗无奈,让人去传旨,李邦彦却学着女人的声音,和徽宗‘打情骂俏’。
这事被郑皇后看见,郑皇后说:“宰相如此,国家焉能不亡。”
蔡京
以上三贼祸乱朝政,而大太监童贯祸乱的则是军队。
童贯任枢密使,掌握天下军队,他打仗的时候到朝廷领军饷,领完了军饷就直接装进了自己的腰包。然后,命令途径的各个州县重新再给他募集粮饷,而这些粮饷,也不知有几分能发给士兵。
据说童贯有一次要修宅子,请包工头到他府里吃饭,上的第一道菜,是用银盘盛的,上的第二道菜,是用金盘盛的,上的第三道菜,是用玉盘盛的。
当包工头吃完了饭,打算离开的时候,童府的官家告诉他,银盘金盘玉盘都让他带走,全都赏给了他。包工头卖了这三样东西,竟成了一县的首富。
军队被童贯搞成这样,还能有什么战斗力?
童贯
丨丨花石纲
宋徽宗是个艺术天才,艺术品味很高,他不但喜欢书画,还喜欢石头。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花石纲。
纲,是指大宗的贸易运输。运送花石的,称为花石纲。运送生日礼物的,叫生辰纲。《水浒传》中,晁盖他们劫的就是生辰纲。
不要小看运石头,他的花费远超你的想象。这些长相怪异的石头,大的有两尺长,三尺高。从太湖运送一块石头到汴梁,光路费就要三十万贯钱,这大概相当于一万户人家一年的口粮。
为了运这一块石头,需要造各种大船。动用人力数千人。当石头运到汴梁,但是城门太高过不去,就直接把城门给砸了。这就是运送石头的方式。
有的石头距离太远,走运河不方便,便需要走海运,这样又要造很多大船。在海上经常遇到风暴,不知翻了多少船,死了多少人。
花石纲
据统计,宋徽宗为了修‘艮岳’,一共用了大概十万个石头,想想这得要花多少钱吧。负责为徽宗寻找怪石的人叫朱勔,也是六贼之一。
这些怪石多产自我国的东南,因此,东南百姓苦不堪言,爆发了‘方腊起义’。方腊起义虽然被镇压了,但是,却为宋王朝的灭亡敲响了警钟。
丨丨崇尚道教
宋徽宗非常崇信道教,这跟他的两次经历有关。
一次,哲宗驾崩,徽宗还是端王的时候,家里出了祥瑞,于是去找道士算上一卦,道士给端王测了两个字‘吉人’。一开始,端王不知何意,后来等他登基为帝,才明白‘吉人’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佶’字。而端王,就是后来的徽宗,名字就叫赵佶。
第二次,是因为徽宗没有子嗣,于是又找道士算卦,道士说,皇宫东南方向地势比较低,需要垫高。徽宗照做,果然,徽宗以后陆续就有了子女。徽宗有儿子三十多个,女儿二十多个。
道教
在徽宗时期,全国各地风靡道教,到处都是道观。百姓们经常穿着道袍上街,文武百官穿着道袍上朝,此种景象世所罕见。
最为徽宗崇信的一个道士叫林灵素。林灵素原来是个小混混,据说他和大文豪苏东坡还见过面,苏东坡给林灵素相过面,说林灵素将来会大富大贵。
林灵素高兴不已,把苏东坡的话当成神话,但是却苦恼如何才能大富大贵呢,于是就去赌钱,结果输的一屁股债。每天都有人上门讨债。
为了躲避这些讨债人,林灵素黥面。黥面之后的林灵素,一半的脸是正常人,一半的脸像骷髅。就这种形象,一看就不是凡人。
林灵素被徽宗诏进宫,和徽宗有一番精彩的对话。他把徽宗比喻成天上的东华帝君,说徽宗是因为看到民间百姓疾苦才下凡的。徽宗非常高兴,重赏林灵素。
林灵素风光的时候,有弟子两万多人。他在开封城里讲法,每个来听法的人赐予三百文钱,所以每次他讲法都是万人空巷。
道士做法
林灵素因为受宠信,走路的时候都和太子、宰相们抢路。
不但宋徽宗信道,他的儿子宋钦宗也是。当金国人打进来的时候,有一个道士叫郭京,他说自己会做法,能打退金兵。宋钦宗信以为真,让他领着七千道士去攻打金兵。
结果,金国几乎毫不费力的就将道士兵打败,堂而皇之的就进了开封城。
全国上下,无论百姓,百官,都信道,而且荒唐至此,国焉能不亡。
丨丨与李师师的爱情
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高俅。高俅虽坏,但还不是六贼之一,因为他还排不上号。除了以上介绍的蔡京、童贯、王黼、李邦彦、朱勔,还有一个叫梁师成。
李师师
高俅能够一步登天,是因为他会蹴鞠,而且还是个高手。他没事的时候也哄着徽宗玩。徽宗什么都玩腻了,高俅就为他找点新鲜的。
一天,高俅对徽宗说,开封城内有个名妓,名叫李师师,长的如西施再现,嫦娥下凡。徽宗非常心动,于是就跟着高俅去了青楼。
当时高俅身居太尉,李师师看到他对身边的这个人如此恭敬,便猜到这个人一定不一般,于是使出浑身解数讨好徽宗,徽宗如痴如醉,恍如梦中,于是二人便产生了‘爱情’。
从此之后,每当日暮降临,皇宫中就再也看不到徽宗的影子,只能在青楼里寻见他。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他的事情很快就被人知道。
有一个七品小官,上疏告诫皇上,一定要‘洁身自爱’,结果这名小官被打进大牢,被害死在狱中。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对徽宗的事情指手画脚。
不过,这种事情毕竟影响不好,为了掩人耳目,高俅给出了个主意,就是挖地道,从皇宫挖到李师师的房间,这和花石纲相比,只能算是个小工程。
徽宗画像
挖了地道之后,徽宗去李师师那里就方便多了,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
李师师有个相好的,叫周邦彦,此人是个文士,会作诗填词,还当了小官。有一次,两人正在亲热的时候,徽宗从地道里出来了,周邦彦情急之下躲进了床底下。这一夜很是难熬,徽宗和李师师说的情话,他全都听在耳中。
周邦彦有点吃醋,且有些文采,于是作诗讽刺徽宗,而且这首词还被谱成了曲,青楼里四处弹唱。徽宗和李师师的‘爱情故事’,天下人便皆知了。
丨丨总结
一个人昏,毁一家。若是皇上,则毁一国。徽宗在位,将好好的一个大宋推向了灭亡。他用奸臣、信道教、耗民力、风流成性,最后死在异国他乡,也算是一种惩罚吧。
2、宋朝灭亡的原因,为什么宋朝会灭亡
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悠久文明,中国历经了无数沧海桑田的变化,这些变化具象地体现在了古代封建王朝的变迁当中,也因此才有了人们津津乐道的兴亡故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为什么宋朝会灭亡?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为什么宋朝会灭亡
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悠久文明,中国历经了无数沧海桑田的变化,这些变化具象地体现在了古代封建王朝的变迁当中,也因此才有了人们津津乐道的兴亡故事。
尽管王朝本身并没有生命,但因为统治者的执政风格,后人对它们也就有了不同的印象。举例来说,说到开放繁荣,人们总会先想到唐朝,而提起对外用兵果断,汉朝则当仁不让。
对于汉、唐这样曾经领先于世界的大帝国,人们多半会给予正面评价,而它们之后的一个王朝却常常被指责软弱无能、积贫积弱,它就是宋朝。
和汉朝、唐朝时的开疆拓土不同,宋朝的对外扩张并不明显,反而是接连在北方兵败于辽、金、蒙古,乃至西夏,失去不少土地。
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宋朝就是一个战斗力低下的弱国,最后的灭亡也早就注定。那么,宋朝究竟是亡在谁手上呢?细细翻看历史,其实罪魁祸首或许是一位人人称赞的好皇帝。
"罪魁祸首"是今天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语,它形容的是那些引起灾祸的主要原因。这个主要原因,在当时可能并未显现,是后来随着事情的发展才为人所知的,我们要说的这位皇帝也是如此。仅仅从表面上看,他似乎并不应该为宋朝的灭亡负责,毕竟再怎么说,他也是宋朝的缔造者。没错,宋朝灭亡,其实从开国之君起就积累了很多的问题。
众所周知,宋朝的建立者是宋太祖赵匡胤,他本是后周将领,在后周世宗柴荣去世后率兵北讨契丹、北汉,但行至陈桥,其部下一同拥立赵匡胤为帝,为其"黄袍加身"。成为皇帝后,赵匡胤率军回师,轻易夺取了因幼主继位而处在人心惶惶中的后周政权,正式建立了北宋。从这一角度来讲,作为开国之君,赵匡胤对北宋而言当然是居功至伟。
然而,父母是孩子出生的根本条件,但却不一定能够最好地培养孩子,对于北宋而言,赵匡胤就是这样一位"父母"。后周显德七年(960),赵匡胤正式登基称帝,建立了北宋,建国之初,宰相赵普建议道,应该坚持"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先南下攻打比较弱小的国家,拓展土地后再和北方强大的契丹相抗衡,打持久战。
在北宋初期强大兵力的帮助下,赵匡胤轻松击败了作乱的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
虽然宋军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但作为一国之君的赵匡胤却始终不能放心,一来,天下还有很大一部分被掌握在大大小小的政权手中;二来,自己以将领的身份黄袍加身,随后便成为了皇帝,自己手下的将领难保不会效仿这一做法。想到这些,赵匡胤茶饭不思,夜夜无法安睡。
为了解决后顾之忧,赵匡胤找到了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后者则给出了加强集权、改革军制的办法。所谓加强集权,就是将武将的兵权收回,仅让他们在战争时带兵,战争一结束就立刻将士兵归还,这样可以避免唐朝时藩镇割据,威胁中央的局面。
而改革军制,则是大力推行"禁军"制度,禁军从各地精兵中选拔,由中央统一调配,一部分守卫京师,一部分则流动着戍守各地。
得到这两条计策后,赵匡胤很快开始实施,他先是通过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将兵权从将领手中收回,避免了再有将领黄袍加身,再是组建了一支足足有二十万之众的禁军来保卫京城。
赵匡胤下的这两步棋在短期内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将领们没了兵权,不用担心他们造反,保卫京师的军队多达二十万,更加保障了对精锐部队的有效控制,赵匡胤终于可以睡得好一些了。
一番变革之后,宋军再度南下,灭亡了荆南、后蜀等国,南唐、吴越则纷纷表示臣服。
就这样,到赵匡胤去世前,南方已经被宋朝大致平定。看上去,赵匡胤似乎不用为宋朝数百年后的灭亡负责,但实际上,他的变革却正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首先,赵匡胤为了不让将领掌握兵权,对武将进行了大力度的打压,这奠定了宋朝"重文轻武"的风气,渐渐的,优秀将领难以获得赏识,带领宋军征战的大多是兼任军职的文官,缺乏血性和勇猛。
其次,赵匡胤设立二十万禁军,开了北宋"冗兵"现象的坏头,到仁宗时期,禁军多达八十万人,不但兵员质量差,还难以管理。我们说赵匡胤当然是一位优秀的君王,他的政策也起到了防止割据的作用,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宋朝积贫积弱的源头也正在于此。
本文关键词:宋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历史,宋朝灭亡的原因50字,宋朝灭亡的原因有哪几个,宋朝灭亡的原因启示,宋朝灭亡的原因火山爆发。这就是关于《宋朝灭亡的原因,为什么宋朝会灭亡(宋徽宗在位都做了哪些事)》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