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关于【梅尔罗斯剧情解析】,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 2、梅尔罗斯剧情解析,给大家推荐一部本尼的神剧梅尔罗斯

1、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冯洁音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帕特里克·梅尔罗斯五部曲”(《算了》《噩耗》《希望》《母乳》《终于》),[英]爱德华·圣奥宾著,邹欢、于睿寅、吴洁静、刘志刚、冯洁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295.00元

“爱德华·圣奥宾儿时遭父亲性侵”,几乎所有梅尔罗斯系列小说的书评都以这样的句子开头,俨然已成为一种类似标题党的勾当。圣奥宾的经历既典型又与众不同:并非每个人都有魔鬼般的父亲,但这样的经历又的确是心理分析家以及吃瓜看客热爱的主题。由类似经历产生的作品被称为“悲惨回忆录”。圣奥宾曾经吸毒、酗酒、数次进出戒毒诊所,濒临精神崩溃的边缘。这是他自己的经历,也是他的半自传体小说主角帕特里克·梅尔罗斯的故事。

然而梅尔罗斯小说真正的魅力在语言,具有英国作家特有的苦涩幽默。第一人称叙述者常常自说自话,唠唠叨叨的风格自成一体,无论是毒品重度嗨导致脑中无中生有的多人台词,还是酒精上瘾踯躅徘徊喝与不喝之间的内心独白,或者是在路上看见一位美女可望而不可即时的伤感:“噢,天哪,为什么生活会安排得这么糟糕。为什么他不能直接一把抱她坐在热烘烘的车盖上,扯掉那块假装是比基尼的蓝绿色布条?她想要,他想要。嗯,反正他肯定想要。”而且,在五卷中穿梭,往来帕特里克生活的还有不少能言善辩的人物,尤其是父亲的老朋友,滔滔不绝的尼古拉斯·普拉特,他歇斯底里的口才在第五卷中有最精彩的表现。

小说中的人物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恐怕是不需要努力挣饭吃的上流阶层人士的特征:当你不需要维持一份工作靠别人发工钱,你当然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待你。帕特里克曾经非常有钱,一位从未晤面的祖母赠送他一笔数百万的遗产,他不知道该如何消化,就把它全部挥霍在毒品上面:他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抽屉摸索毒品,最后把这笔遗产的老本都花光了。过去中国有钱人家怕不肖子孙出门赌博,就让他们染上鸦片瘾,因为再怎么抽鸦片,也不会败光家产,然而,到了当下的美丽新世界里,新式毒品一两年就可以耗去百万家资。后来帕特里克必须自力更生养家糊口了,开始学法律,“想以后尽量解救更多的罪犯免于牢狱之灾”。但是我们依旧没有看见他如何挣钱,只是间接地知道有些人一个上午坐在办公室把脚翘在桌上等吃中饭。

我们不妨先把五卷小说的脉络理一理。这个系列写于1992年至2012年,帕特里克的年龄与作者本人年龄相同(1960年出生)。每卷有一两个主题,情节难免重复交叉,类似电视连续剧的闪回。叙述时间从帕特里克五岁至四十五岁,跨度四十年。帕特里克从天真的孩子,到被父亲性侵,到长大成为具有自毁倾向的青年,到三十多岁戒毒后依旧酗酒的两个孩子的父亲,到父母先后去世,最后他与自己和过去的生活达成和解。

第一卷《算了》1992年出版,帕特里克童年的回忆,当时他同父母居住在位于法国南部的别墅圣纳泽尔。

第二卷《噩耗》1992年出版,帕特里克二十二岁那年父亲去世,他去纽约领取父亲骨灰,沉湎于毒品难以自拔。

第三卷《希望》1994年出版,帕特里克三十岁,戒了毒,但毒品和医院账单已经耗去他所有钱财。主要场景是英国上流社会朋友家的一场大派对。

第四卷《母乳》2005年出版,帕特里克四十多岁,结了婚,有两个儿子,在圣纳泽尔度夏,与老年痴呆的母亲关系紧张,母亲想要安乐死,但最后又放弃了。

第五卷《终于》2012年出版,帕特里克已经离婚,母亲亡故,他为母亲举行葬礼,与往日彻底告别。

梅尔罗斯系列起初在美国出版了三卷本(2003年),圣奥宾在一次访谈中说已经同梅尔罗斯“了断”了。他想要《母乳》完全独立于前面三部曲,一开始设置了不同的角色,具有多视角叙述,在男主角、妻子玛丽和大儿子罗伯特之间来回转换。虽然男主貌似与前三卷中的帕特里克不一样,但圣奥宾写着写着就发现这还是一部梅尔罗斯。他建议读者五卷本从头读起,但其实打乱顺序读也很有意思。

评论家热衷于发现他的小说中哪些是真事哪些是虚构,然而现实与虚构似乎难以分离。圣奥宾自己从十六岁开始就是瘾君子,他在牛津的导师是曾获得布克奖的著名小说家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但他似乎并不在意,偶尔去见导师的时候,让出租车在外面等着送他去机场,飞到巴黎或纽约去过足毒瘾。他没有被牛津大学开除,是因为展示过一些文学才能,也因为导师比较善良宽容。他直到八十年代中期还企图注射过量海洛因自杀,后来开始心理治疗,戒毒,但接下来开始酗酒,出了肝脏问题才戒酒,最后通过写作得到解脱。他强迫自己写小说,因为如果不能成功出一本书,“那我的生活中就没有什么是我不感到害臊或者恐惧的”。即使写作,在他也是一件具有危险性的事情,他喜欢在公共场所写作,因为独自待着进行高强度的精神劳动,会“变得很有戏剧性”。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爱德华·圣奥宾

梅尔罗斯系列的西班牙语版将前三卷命名为“父亲”,后二卷为“母亲”,这基本符合五卷本的主题。评论家认为圣奥宾写出了近期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魔鬼父亲的形象。帕特里克的父亲大卫在他五岁时开始性侵他,直到他八岁时开始反抗,拒绝再对父亲屈服。父亲对性侵儿子并不后悔。“即便说他犯下了罪行,那也是为了教育儿子,也许太勤奋了点”;他仅仅认为自己是“略微过分超越了中产阶级的谨小慎微”。帕特里克痛恨父亲,父亲死后,甚至想把父亲的骨灰直接倒入马桶,混入蛆虫和粪便中,“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地方了”。

圣奥宾自己的父亲生于1906年,号称祖上可以追溯至诺曼征服英格兰时代,来往的圈子不乏名人,著名作家亚瑟·库斯勒曾是座上宾。 “他是有学问的人,但不是什么好东西,”圣奥宾说,“他只有一小块画布,但依然尽其所能施展破坏力。如果把柬埔寨给他,我相信他会成绩辉煌”。他虽然痛恨父亲,但父亲对他性格的形成影响极大。他像父亲一样玩世不恭、毒舌伤人、蔑视女性。也许圣奥宾在某些方面比父亲更糟糕——父亲并未吸毒酗酒至丧失正常功能,不过他“绝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

1991年圣奥宾将要出版第一部小说《算了》时,终于鼓起勇气告诉母亲说父亲曾经强奸他,母亲的回答竟然是“他也强奸了我”。这令人震惊的一幕也出现在小说里。小说中的母亲不但对丈夫性侵儿子视而不见,而且还纵容他侵犯其他孩子。母亲成天同新世纪江湖骗子混在一起,煞有介事地说自己同“超人基金会”的负责人谢默思“前世就认识”,曾经分别是男女修道院院长,有“精神上的友谊”,曾经被误解,并且在当地引起巨大丑闻。圣奥宾自己的母亲罗娜·圣奥宾基本上也是这样的人物。他母亲生于1925年,是美国富有的女继承人。母亲同父亲离婚后,开始在各种慈善事业上挥霍家产。她出版过几本书,包括《前世回忆录》,谈到同耶稣一起生活,还有本书有关替代疗法,认为医生没有用,他们开的药会导致疾病等等。看来东西方部分民众在某些事情上的认知倒是相当一致。

小说中母亲要求帕特里克帮助安乐死,这是最为吊诡的一件事情,对他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他想给母亲想要的东西,但是难道他自己也同母亲一样想要它吗?他的确暗自希望母亲早死,但是如果出于报复母亲的心理帮助母亲去死,那就是罪恶,以后精神负担吃不消;而且或许更好的报复是让母亲半死不活待在养老院;但是看见母亲在养老院受罪,又觉得最好还是满足她的愿望,因为如果不满足母亲的愿望,那难道不也是恶毒的报复吗?帕特里克对母亲的感情就纠缠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中。他不理解母亲的行为,想从各方面寻找原因,他发现自己只是父母虐恋关系的玩具;母亲的慈善事业只是寻找刺激,满足虚荣,这是她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最后他不得不在众人对母亲的正面态度与自己的负面记忆——不负责任的母亲——之间找到平衡。

圣奥宾描写家庭生活的琐碎之处,风格堪比厄普代克。他笔下有对各种当代男女的描述和解剖,在这些男女之间,爱情不存在,只有性的短暂吸引。同富人谈恋爱,“你以为会乘坐私人飞机,结果在餐馆里吃饭他都会打包带回家,或者干脆指望你来做饭”。或许他说出了实情,但实话实说有时的确令人沮丧。他对上流阶层没有什么好话,画像上的贵族“在白痴一般傲慢的神情中找不出任何吸引人之处”。上流社会(upper class)被他戏称为上层外壳(upper crust),跟正能量爆棚的《唐顿庄园》完全是两回事情。他们虚伪、势力、恶毒,夫妻关系充满困境。人们对王室卑躬屈膝,玛格丽特公主也出现在第三卷《希望》中,是一位性格执拗,待人刻薄不顾场合的女人。

圣奥宾对个人精神状况的描述生动坦率,他准确地描写帕特里克在遭遇外界变化时的反应以及狂暴的心情,他关于自杀的胡思乱想,是以浓密的想象对哈姆雷特的扩展:“无疑自杀会是另一段令人呕吐的意识的暴力序曲,锐减的螺旋和越来越紧的绞索,记忆像炮弹碎片那样成天撕扯着你的皮肉。谁知道永恒的节日营地里会有什么样精心琢磨的酷刑在等待着你?这样一想,你简直觉得活着就应该谢天谢地了。”

他对瘾君子生涯的描写极其详细,涉及购买毒品的惊险过程、毒品的五花八门、使用毒品的方式(“那不是针管,是自行车打气泵”),吸毒的感觉包括美妙的幻觉和极度的快感,随后是无尽的不舒适。为什么要反复注射毒品?因为极乐的感觉会很快消散,代之以难忍的绝望感,使人想要再次体验极乐,然而接踵而至的是更多的绝望。而如果戒毒,人会变得丢三落四,“连去趟厕所都会忘记要干啥,直到奔出来才想起忘了撒尿”。

《母乳》曾获得2006年布克奖提名,但最后五名评委中只有一名投票给他,摘得桂冠的是印度裔作家基兰·德赛的《失落》,这令圣奥宾非常不爽,他也从来不掩饰自己的怨恨,后来他写了《无话可说》,对此极尽嘲讽,小说中一位印度女人谈菜谱的小说居然获得大奖。布克奖同奥斯卡奖一样,都期待作品表达一些“正能量”。五卷小说里面,的确《母乳》最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因为主要的视角是身为母亲的玛丽。作者从她的眼光来观察抚养孩子的重要责任,反衬帕特里克父母的缺乏人性,但同时也试图深入探究他自己母亲的内心。面对一个同样不负责任且同样刻薄的丈夫时,玛丽这个称职的母亲是如何表现的,从而进一步映照他母亲的反常行为。然而在最后一卷《终于》里,我们可以看到玛丽付出的爱与同情在帕特里克眼里并不值钱,他憧憬的未来是同一位貌似纯洁的少女重新开始。人性的复杂,不是道德和价值观的说教能够解释的。

圣奥宾说,“我可以选择讲述真相或者自杀”,着墨重点在他自己永远循环往复的心路历程。也许帕特里克/圣奥宾对父母怨恨太深,无法对任何人产生深切的眷恋,他的作品缺乏深情,只有无边的抱怨,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万物崩解,中心不再”。但他写小说是自我救赎,而不是抒发感情。“我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来把痛苦的经历转化为愉快的阅读”,虽然他的笔下没有伊夫林·沃《旧地重游》或者阿兰·霍灵赫斯特《美的线条》那种优美的失落感和对往日深切的感怀,但至少有他同自己的和解。

圣奥宾本人的生活经历与小说情节纠缠在一起,但他的公众形象还是比较清晰的。他1982年在牛津结识后来的妻子妮可拉·舒尔曼,她父亲是加拿大移民,戏剧评论家,母亲则为时尚杂志撰写文章。妮可拉在牛津大学时的社交圈就包括撒切尔夫人内阁成员的儿子,还有著名演员休·格兰特。圣奥宾与她1987年结婚,1990年离婚。离婚后妮可拉迅速再嫁诺曼底侯爵康斯坦丁·菲普斯,育有三个孩子。她著有两本历史人物传记,受到评论界好评。圣奥宾还有过两位同居女友,第一位女友同他育有一女,第二位女友是画家,曾经为著名画家吕西安·弗洛伊德当过模特儿,同圣奥宾育有一子,却取名吕西安。他现在独居,“因为作家需要孤独”,但是与前女友和子女保持良好关系。小说中帕特里克的妻子玛丽是贤妻良母受气包,而圣奥宾自己的前妻似乎更近似于小说中心高气傲的茱莉亚这个角色。玛丽的原型更像是他的第二位女友,儿子吕西安的母亲。

曾有人将圣奥宾与伊夫林·沃相比,阿兰·霍灵赫斯特对他也非常欣赏,曾说过“或许他是这一代人中最才华横溢的英国小说家”。但是伊夫林·沃和霍林赫斯特虽然都描写上流社会生涯,却并不掩饰自己是外来户,而圣奥宾却自视为贵族一员。那么他究竟算不算贵族呢?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一位真正的英国贵族想了很久,最后说,“他属于中上阶层”。

2、梅尔罗斯剧情解析,给大家推荐一部本尼的神剧梅尔罗斯

1967年9月,法国拉科斯特。梅尔罗斯一家三口在此度过了非常有代表性且意义深远的一天。

儿子帕特里克唯唯诺诺地来到了畏惧的父亲大卫面前,父子俩做了个游戏——大卫用帕特里克双耳的剧痛告诉了他:永远别让其他人帮你做决定,别轻易相信别人。

让儿子尽早了解这个世界的残酷,对大家都好,至于帕特里克会记恨自己?小孩子懂什么,再说,有什么关系么?

帕特里克去外面发泄了一通后,回来时仍然怨气难消,便开始踩落在地面上的无花果,大卫大声喝止。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庭院里的一草一木,都不允许在我的掌控外有任何一丝变动,妻子不行,儿子也不行。

是时候好好教育一下这个顽皮不听话的孩子了,父亲给过自己苦难,但那些经历让我变得更坚强,现在有必要也给我的儿子上一课,哪怕会有些不好受……可最后他会明白的,那是“爱”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从好友尼古拉斯等旁人的只言片语中,我们能得知大卫的童年恐怕也不好过……如今一切由他说了算,大卫不介意做个精神控制狂魔

在帕特里克眼里,大卫并不是“理想”的父亲,那么母亲埃莉诺呢?她表面上似乎亲近、宠溺儿子,但在她潜意识里,自己和帕特里克之间始终有一层无形的隔阂——就像她和大卫之间一样

埃莉诺和大卫的结合是一场典型的“新钱捆绑权贵”婚姻,一个出钱一个出名也没什么不好,何况埃莉诺当初确实被与众不同的大卫倾倒,还幻想过未来的美好生活。

但婚后没多久,埃莉诺就陷入了某种无以名状且无法挣脱的深渊中……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在好友安妮面前不自觉吐露心声是她少有的真诚时刻,但这一刻转瞬即逝,她最在意的只是“别告诉大卫”

父亲是个控制狂、虐待狂、无声的暴君,母亲则只会逃避自我、麻痹自己,做个软弱的鸵鸟……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在如此环境下,被父亲侵犯后帕特里克怎么可能好好把这件事讲出来?他只能哭诉无门。

他会像母亲一样回避问题、顾左右而言他,也会像父亲一样,在碎酒杯扎破手掌后,意外找到用“暴力”解决(转移)问题的办法。

避重就轻、粉饰太平,对待自己无比狠辣,这才是梅尔罗斯家的好孩子。

此时年幼的帕特里克尚未“定型”,他依然想改变生活在这个病态家庭的现状——既然反抗斗争无法实现,那么逃离便是他唯一能做的选择

只是,他求错了对象,尽管母亲是她唯一可以求助的人了。

埃莉诺当然也想逃离,她每时每刻都在积蓄这股勇气:我实在受够大卫这个理智的疯子了!然而,只要大卫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埃莉诺酝酿许久的血勇立刻会烟消云散。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是啊,不就是吃掉几颗地上的无花果吗?不就是顽皮娇嫩的儿子撒娇耍脾气吗?我为什么要为这些小事忤逆丈夫?……

(离开这儿)没你想的那么容易。”晚餐过后,埃莉诺嘲讽想偷偷溜走的布里奇特的话,倒不如是说给她自己听的。

父亲终日精神折磨(偶尔肉体蹂躏),母亲整天醉生梦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帕特里克渐渐长大成人。

如果你觉得《梅尔罗斯》第一集的剧情就已经足够迷幻,主角帕特里克的疯狂让你身心不适,那么第二集的内容则会让人感觉到痛苦和绝望。在帕特里克决心戒掉毒品开始新生活之后,《梅尔罗斯》的第二集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展现漫长而痛苦的戒断过程。饰演主角帕特里克的本迪尼克特·康伯巴奇在奉献了第一集的精彩表演后暂时退场,他的父亲大卫·梅尔罗斯成了第二集中绝对的主角,这个角色所展现出的极端控制欲和帕特里克的自我毁灭倾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1982年7月,伦敦。刚刚high完没多久的帕特里克接到了父亲的死讯。

压在自己心头二十多年的大山终于塌了,帕特里克露出了由衷的笑容,我可以拥抱崭新的生命了…………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吧?

去纽约的路上,帕特里克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但等他真的来到殡仪馆时,这口气早已泄了大半——他发现,自己依然是那个被父亲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无助男孩。

通往父亲房间那条空无一人的走廊,充斥着阴冷和惨淡,犹如赴刑场的帕特里克满是忐忑不安,唯一陪伴他的,只有自己口中背诵行星名字的孤寂之声。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无论帕特里克7岁还是22岁,这种心理都没有改变,就像走廊尽头房间里的父亲,无论是活人还是尸体,都依然是他心头恐惧的源泉。

还有墙壁上那条仿佛是在戏谑嘲笑自己的壁虎,除了自己和父亲外,它是房间里唯一的活物和证人。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它是否真的存在(过)并不重要,只有一点毋庸置疑:它是帕特里克最阴暗记忆里的注脚。

还有自己对于沟通、倾诉的渴望和惧怕,以及自己对于成年人的信任和怀疑。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年幼的帕特里克无疑需要关心爱护,所以当安妮阿姨提出去帮他找妈妈时,他欣然同意,但父母亲一而再再而三让自己失望的经历,又使他不得不质疑安妮的信用。

这种不安转变成了对关怀的抗拒——所以再次和安妮阿姨见面后,真当对方开始关心自己的时候,帕特里克唯一想做的只有虚以委蛇,然后狼狈逃窜。

他期盼关怀,但他更惧怕关怀,还是一个人躲着最自在

当然,还有父亲那句告诫自己不许乱说话的警示:说出去,我就把你撕成两半。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这是帕特里克一生的噩梦,因为他一直相信父亲真的会撕了自己。

即便是吸毒后胆子最肥的时候,他依然无法冲破这层裹死自己的梦靥。

所以,哪儿有什么长大成人,不过是水井、树枝、小黑屋,升级成了白粉、针筒、大套间了而已。

3.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不管帕特里克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他都沿袭了小时候的轨迹,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首先是父亲。

狂妄自大、念旧保守、骄奢淫逸、虐待成性的父亲。

这可不是继承一句“宁缺毋滥,只要最好”口头禅那么简单的事情——当然,仗着有钱花钱大手大脚确实是梅尔罗斯家的光荣传统。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其他都好理解,唯独关于“虐待”可能有些出入:帕特里克没能很好“继承”父亲虐待亲人的习惯,这是因为长久以来最佳虐待对象就是他自己……

相对的,帕特里克真正“学到”的,是自虐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大卫是典型对别人对自己都十分狠辣的狠角色,这从他把手伸进滚烫的洗澡水中烫自己就能看出来(集S与M双属性于一身的体质)。

至于帕特里克,平时各种糟蹋自己的烂事儿就不说了,冒险伸手去放水的举动怎么看怎么眼熟……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小时候第一次戳破的和现在烫伤的都是同一只右手……难道一切都只是意外吗?

其次是母亲。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逃避现实、郁郁寡欢、声色犬马、力不从心的母亲。

埃莉诺无时不刻都想逃离令自己窒息的生活,但她做不到,她无法面对大卫说出一个“不”字……幸好她有的是钱。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于是她无处安放的焦虑和暴躁,变成了数不胜数的化妆品、药物和酒精,用这些东西来麻痹、安抚自己……等自己清醒过来后,再开始下一轮的麻醉。

这一点帕特里克可谓是十足十像极了母亲,依赖毒品酒精成性,不high到淋漓尽致不痛快。

等第二天缓过神来时,不过是又一次悔恨交加的“贤者时间”。

还有欲哭无泪、欲诉无言的操蛋脾性,母子俩也是一脉相承的一家人。

和帕特里克一起生活时,埃莉诺就曾无数次辜负了儿子的期待,现在丈夫死了,她打电话想给儿子留的message,依然是no message。

母亲果然和儿子一样,即便大卫死了也照样活在丈夫的阴影之下。

帕特里克和埃莉诺一样,不是不明白道理,不是不知道自己要说啥,只是话到了嘴边,就像被一头无形怪兽咬断了舌头

和玛丽安共进晚餐时,帕特里克已经把“想对父亲说的话”脱口而出了……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可不小心被打断后,玛丽安希望他再重复一遍时,帕特里克却瞬间又缩了回去——天哪,我怎么敢说这样的话?这不是我!

4.越挣扎,越堕落

看到这里,大家还会觉得帕特里克戒毒,是一件像他说的那样轻描淡写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吗?

父亲的死,让帕特里克误以为是新生活降临的信号,他可以重新开始;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但接下去一系列的经历则告诉他,这不过是一次短暂的中场休息,未来还有更多苦难和折磨在等着他。

踏上纽约的第一个小时,感觉不太好……我说过至少先戒掉可卡因和海洛因……

……等等,那我是不是可以去中央公园买点东西漱漱口?

呼……老东西已经死了,他吓不到我……我也已经戒毒了,有毒瘾的人是不会这么吃东西的……

吃了那么多肉菜,灌了那么多酒水,我依然饥渴难耐……该死的,皮埃尔你去哪儿了?

好货找不到,弄点下脚料将就一下吧,奇力你能出现实在太好了……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可是用打气筒在爆灯的厕所里怎么扎针?

皮埃尔……皮埃尔……皮埃尔,求你了,快接电话……YES!“宁缺毋滥,只要最好”,老家伙这句话说得没错……

啊…………………………………………

大卫留给帕特里克的心理阴影有多深,他戒毒就有多难……父亲的死并未带来什么本质改变,他依旧是那个局促不安、呐喊无声的孩子。甚至于已经躺在骨灰盒里的父亲,照旧可以在一边无声地凝视着自己……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帕特里克绝望地发现,哪怕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无声的盒子,他还是无力反抗、无法挣脱,打砸骨灰盒越狠,说明他越心虚胆怯——更何况他还打不坏这小盒子。

靠在套房那扇“打不开”的窗户上的帕特里克,就像靠在幼时那扇“打不开”的门上的自己。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他想死,可他连这一点都做不到。

坦白说(至少对我而言),《梅尔罗斯》这部剧的高分一半得归功于本尼、雨果等大咖的精湛演技,毕竟这是个“不讨喜”的故事,即便是悲剧,它也缺乏那种“我见犹怜”的卖相,是表演让这个故事焕发出了另一种令人沉醉的气质。

关于本尼迪克特的演技,已经有许多人说了(仅仅看图片也能感受一二),别的不谈,光是帕特里克变身瘾君子在房间里High翻的镜头,我看的时候身体情不自禁地扭动了起来……

故事到这里结束的话,纯粹只是一出悲剧,幸好《梅尔罗斯》共有5集。

第一集结尾,帕特里克再次打给约翰尼,说准备戒毒,当对方问自己接下去准备怎么办时,他不禁悲从中来、泣不成声……

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

生活不易,就像那个有意无意忘却的骨灰盒,最终还是会被服务生送到自己身边……

世上也总还有希望留存,如同那扇该死的窗户,第二天早晨仍然能被打开,送来一缕新鲜的清风。

本文关键词:梅尔罗斯剧情深度解析第一弹,《梅尔罗斯》,英剧梅尔罗斯剧情,梅尔罗斯结局什么意思,梅尔罗斯剧情深度解析。这就是关于《梅尔罗斯剧情解析,冯洁音评梅尔罗斯五部曲︱上流父母皆祸害》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07022/
1
上一篇 杀青原指什么意思,杀青原指什么(什么是“汗青”、“杀青”和“丹青”)
下一篇 环创幼儿园主题墙,幼儿园环创主题墙简单大方艺术(最新幼儿园主题墙环创大合集)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