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7种方法解决孩子厌学问题】,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7种方法解决孩子厌学问题:5分钟教你3个方法,帮你应对孩子厌学、学习动力不足难题
- 2、7种方法解决孩子厌学问题,消除孩子厌学的方法已找到
1、7种方法解决孩子厌学问题:5分钟教你3个方法,帮你应对孩子厌学、学习动力不足难题
说到教育,来到兴智教育的父母都想孩子能够好好学习、获得一个好的成绩。
但孩子不是写作业拖拉磨蹭,就是学习不自觉要人一直监督催促,甚至动不动说不想读书了的话。
父母纷纷表示:要孩子自觉认真学习太难了,玩手机倒是无师自通,好像除了手机游戏以外,很少有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
孩子缺少学习动力,是很多父母目前的烦恼。那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有学习动力呢?
01“哪壶开了提哪壶”
在孩子学习方面,父母需要做到“哪壶开了提哪壶”,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哪个优势明显,你就去主动表扬孩子。而不应该去比较批判孩子。
小丽有两个孩子,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大儿子各科成绩都好,门门功课都是优。小儿子除了语文是良好,其他都是不合格。
哥哥回来以后骄傲地向妈妈炫耀:“妈妈,我每科都是优哦,我还得了三好学生的奖状。”而弟弟低着头沮丧地避开所有人,默默进了房间。
看到两份截然不同的成绩单,小丽火冒三丈,当着全家人对着小儿子的房间骂道:“你以为躲房间成绩就能好起来吗?都同样是我生的,你什么时候能跟你哥一样成绩好,你给我出来!”
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的小儿子,只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没有任何优点,想到学习也只会感受到压力,害怕再考不好,妈妈又大发雷霆怎么办。
如果小丽不当着全家人的面,也不拿他的成绩和哥哥的成绩做对比。
轻声地来到弟弟的房间,关上门,保护弟弟的自尊心,再温柔地询问:“你对这次自己的成绩感到不满意,对吗?”
弟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以及和哥哥之间的差距带来的挫败感以后,妈妈可以摸摸他的头。
然后说:“妈妈看到你的语文得了良好,老师也跟我说你写作能力特别强,是一个对事物感知特别敏锐的孩子,其他的科目可能是这一个阶段你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但妈妈相信你,慢慢来就好了。”
弟弟得到了肯定,也不会因为其他成绩不好而否定自己的学习能力。
语文成绩的“成功”,会极大加强他对于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去创造更多的“成功”。
02把学习责任还给孩子
很多父母在孩子获得好的成绩时,比孩子还激动高兴,甚至到处跟亲朋好友炫耀。
其实,这样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学习都是为了让父母高兴、有“炫耀的资本”。
最近比较火的电视剧《加油!妈妈》里面的苏青,就是这样的一位妈妈。
电视剧截图
在大儿子小夫进入当地最好的胜园小学以后,她就开始四处炫耀,甚至让已经初中的小夫给小儿子小文幼儿园同学们的妈妈分享学习心得。
小夫厌恶这样的方式,认为自己就是妈妈用来“炫耀的工具”,失去了为什么要努力学习的动力。
看着小夫成绩下滑,苏青心里非常着急,希望他能够好好学习,尽快把学习成绩提上去,不断督促的同时,也忍不住打击他:“你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把学习责任还给孩子,不是让父母什么都不管,而是需要父母做到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绩,“不比孩子更快乐,也不比孩子更着急”。
在孩子获得好成绩时,可以理解父母的这份开心,但没必要去炫耀,只要去见证和肯定孩子的成就;孩子成绩不佳时,父母不要太着急,太着急了孩子反而会有压力,觉得是为了父母读书。
应该让孩子为自己的成绩去担忧,给时间让孩子去想办法提升,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指导;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为自己负责,这样孩子的学习动力才会更强。
03别拿痛苦威胁孩子
还有很多父母经常会犯一个错误:想用一些不好的后果来让孩子产生恐惧,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比如:
“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去洗盘子、搬砖”
“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我这么辛苦赚钱供你读书,你不好好读书对的起吗?”
“爸妈就是吃了没有好好读书的亏,现在才这么辛苦,所以才不想让你和我们一样”
......
这些话都是用恐吓来驱使孩子去学习,那么孩子也就谈不上喜欢学习。
孩子写作业时,有些父母坐在一边看着,孩子想起学习都是痛苦的压力和不好的体验。
学习是一项高级的脑力劳动,很多父母也知道孩子学习很辛苦,所以会对孩子说“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但是只有喜欢的东西才叫做辛苦,不喜欢的东西其实是一种痛苦。
对于学习,父母需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体验,用正向激励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学习对于自己和他人有什么益处,而不是“学习不好,我这辈子就完了”。
让孩子自觉喜欢上学习,孩子才愿意为喜欢的事“辛苦一点”。否则,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本能就会逃避痛苦的体验,学习的繁重和父母给的心理压力,会让孩子更想要逃避,容易有厌学情绪。
亲爱的父母们,不要等到孩子厌学的那一天才开始醒悟:“孩子只要愿意去上学就好了”。
兴智家庭教育愿父母都能收获平和的心态!
2、7种方法解决孩子厌学问题,消除孩子厌学的方法已找到
一、厌学心理是如何产生的
主要原因有以下"六差":
1. 学习基础差
由于种种原因,小学没有打好学习基础,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造成厌学。
2. 适应能力差
有的学生在小学时成绩较好,上了中学后,生活、学习环境发生改变,新的同学、新的竞争,造成心理压力。由于适应能力差,无法正视挫折和失败,就会丧失信心,从此一蹶不振,慢慢地患上厌学症。
3. 人际关系差
由于性格原因,有的学生人际关系差,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
4. 学习动机差
有些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还以为是为父母而学。当看到社会上有些没读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他们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随之厌学。
5. 家庭环境差
有的家长素质较差,打架、赌博、酗酒等,影响孩子不好好学习,混天度日,厌恶学习。有的家庭条件较优裕,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殊不知过分的"娇养",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害,助长了孩子的优越感,丧失了进取心,厌恶学习。
6. 社会环境差
低俗文化的传播,往往成为流行时尚,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一旦涉足其中,不可自拔。此外,学生有了错误,有的教师处理方法简单,态度粗暴,言辞偏激等,导致了后进生厌学。
二、家长应该如何辅导孩子,消除孩子厌学心理
1. 要学会表扬孩子
如果孩子学习较差,家长一味地批评,甚至经常拿别的孩子作比较,就会使孩子丧失学习信心。要记住: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所以,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多表扬孩子。即使孩子有了缺点和错误,在批评时,也要注意态度、场合和尺度,以规劝为主,少批评、少责骂为上。对孩子的任何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逐渐克服孩子的厌学心理。
2. 要让孩子发挥特长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特长,让孩子通过发挥特长,热爱学习。事实表明,有特长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也不差,因为它们可以相互影响。孩子由于有特长,就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产生上进心,这种心理也会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学习方面来,从而相得益彰。
3. 要改进孩子的学习方法
孩子学习成绩差,很多时候不是智力问题,而是方法问题。如果家长总责怪孩子不如别人,孩子自己也找不到改进的方法,问题得不到解决就比较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因此,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方法,找出其中的问题,然后指导孩子改进学习方法。如果工作忙或自己找不出来,可以请家教。只要孩子学习方法改进了,成绩有了进步,孩子就会变得自信起来,学习兴趣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4. 要减轻孩子家庭作业负担
有的家长往往根据自己的爱好,给孩子增加学习项目和内容,使孩子产生厌学心理。有的家长"恐吓"孩子: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不会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会吃苦。当孩子达不到要求时,就会厌学。因此,家长要尽量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5. 要教给孩子如何交朋友
孩子人际关系差,也是厌学的一个原因。因此,家长要告诉孩子应当团结同学,与同学友好相处。当同学有什么困难时,要乐于助人。当自己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时,要主动向优秀学生请教和学习。
赏识孩子一定有限度,惩罚孩子一定有分寸,并且需要有明确的操作方式。
--林格
本文关键词:怎样解决孩子厌学问题,7种方法解决孩子厌学问题视频,孩子厌学解决办法,如何解决孩子厌学问题,7种方法解决孩子厌学问题图片。这就是关于《7种方法解决孩子厌学问题,帮你应对孩子厌学、学习动力不足难题》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