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丽丝梦游奇境记】,爱丽丝漫游奇境20个问题,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爱丽丝梦游奇境记:对生活疲惫麻木的成年人,都应该再看看《爱丽丝梦游仙境》
- 2、爱丽丝梦游奇境记,爱丽丝漫游奇境20个问题
1、爱丽丝梦游奇境记:对生活疲惫麻木的成年人,都应该再看看《爱丽丝梦游仙境》
大家随着生存的惯性向前滑,上班混日子,下班找乐子。
混完上班时间,回家后不是宅着追剧打游戏,就是浑浑噩噩参加聚会。
偶尔想换个活法,却没有力气睁开惺忪的眼。
他称这群人为“醒着的睡着的人”。
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也曾是一个这样“睡着的”成年人,活得疲惫又麻木。
但他却在30岁这年,因为一个名叫“爱丽丝”的邻家女孩,唤醒了沉睡的心。
这天,他和爱丽丝一家,在泰晤士河上泛舟,见小姑娘无聊至极,就编了个童话故事,讲给她听。
没想到,他的故事不仅让小孩听得入迷,连在座的大人都拍手叫好。
这个故事,就是后来享誉全球的《爱丽丝梦游仙境》,被《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捧到“荒诞小说”顶峰的奇幻童话。
时至今日,《爱丽丝梦游仙境》已被翻译成100多种语言,重版300多次,其流传之广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
故事里的爱丽丝,在好奇心的牵引下,不慎掉进“兔子洞”,由此开启了一场梦幻的冒险之旅。
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可阻挡的冲劲,无所畏惧的勇气,如同一束束亮光,照进读者的心中。
爱丽丝好似一个调皮的小闹钟,忽然“叮铃”一响,把人们从麻木中惊醒。
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曾是爱丽丝,再乏味的生活,也有一个“兔子洞”通向有趣的世界。
1
-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曾有个“爱丽丝”。
一个沉闷的夏日午后,爱丽丝和姐姐憋在书房做功课。
窗外蝉声阵阵,屋内寂静无声,爱丽丝哈欠连天地嘟囔道:“连插画都没有的课本,一点意思都没有。”
她气恼地把书一丢,趴在桌子上胡思乱想:
和猫咪来一场捉蝙蝠比赛呢?还是去邻居家偷一束雏菊呢?要不伪装成坏小子爬树?算了,还是假扮女巫去吓小孩吧……
想着想着,忽然地,她听到有人大喊:“天呐!天呐!我要迟到了!”
循着声音一瞧,爱丽丝竟看见一只穿着马甲,手拿怀表的红眼兔子。
她兴奋地喊道:“这太神奇了,兔子竟然会说话!”便立马起身去追。
眼看撵上兔子,她却猛地一脚踩空,跌进一个深不见底的洞中。
她快速下坠,重重落地,等摔懵的自己回过神来,发现已经置身在一所陌生的屋子里。
爱丽丝既没有沮丧,更没有害怕,反而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又欢快地走出门,兴奋地奔向屋外的神奇世界。
比人大的蘑菇,会跳舞的食人花,戴眼镜的毛毛虫,脾气暴躁的鼠先生,会隐身的柴郡猫,还有那位总在赶时间的兔子……眼前的一切令爱丽丝兴奋不已。
她像个勇敢的骑士,神气活现地进行着她的冒险。
调皮贪玩又无所畏惧的爱丽丝,是否让你想起了儿时的自己。
曾几何时,我们都像她这般,厌恶乏味的功课,讨厌父母的唠叨,总想着冲出生活的牢笼,来一场精彩的探险。
我们脑洞大开,世界在想象中充满魅力;我们满怀期待,梦想在心里生根发芽。
好奇心像野草,见风就长;探索欲像糖果,让我们欲罢不能。
可慢慢长大后,当我们收起玻璃球、铁盒、英雄卡,却也一并将儿时的快乐与好奇雪藏。
勇敢的我们变得畏首畏尾,好奇的心也日渐麻木枯萎,曾经没有不想去的地方,长大后却没地方想去。
生命是一次性的奇迹,可翻过童年最华丽的序章,我们都无可奈何地走入了最无趣的成年。
这不是某个人的遗憾,而是每个成年人必经的伤逝。
2
- 长大后,我们都成了麻木的“扑克兵”。
爱丽丝的仙境中,除了稀奇古怪的生灵,还有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大反派——红心王后。
她是仙境的统治者,脾气暴躁,心狠手辣,动不动就要砍人脑袋。
可令人难过的是,众人却从不反抗,只知道唯命是从。
仙境中,负责贵族用膳的厨娘昼夜围着锅台转,像具永不停歇的机器;
给王后站岗的扑克卫兵一直傻愣愣地立着,像被人使了定身术一动不动;
最底层的蛤蟆仆人整天发呆,永远半睁着眼睛,仿佛下一秒就要睡着;
还有园丁七兄弟、被王后当球踢的刺猬、充当球具的火烈鸟、被当成宠物的鹰头狮……都无一例外地死气沉沉。
爱丽丝纳闷,大家为什么不清醒点,看清红心王后的丑陋面目,再团结起来推翻她。
爱丽丝四处奔走,找到了唯一清醒的制帽匠“疯帽子”。
可一番苦劝后,却得知他因为得罪王后,被封在“时间”的诅咒里,只能日复一日坐在餐桌前喝下午茶。
疯帽子质问爱丽丝:反抗王后?你不怕被抓进监狱?不怕掉脑袋吗?
见爱丽丝气呼呼地不再言语,疯帽子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
仙境的“大人们”不是不知道反抗,但反抗是会丢命的。
真正的统治者也并非红心王后,而是他们自愿俯首称臣的生活。
现实中的我们,不也时时刻刻在红心王后的统治下吗?
她可能是你的利益,你的工作,你的责任。
可能是你必须面对的各种坎坷,必须解决的各种难题。
可能是你不得不委曲求全去保护的人,去实现的目标。
社会学上,有个“异化理论”。
指的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本质上的东西会被生活异化掉,在违心的挣扎中,渐渐失去了自我。
这种生命的本质,叔本华说是追梦的欲望,边沁说是自由的意志,笛卡尔说是沉着的理性。
可当你赚不来钱,房贷车贷像悬于头顶的铡刀,欲望只能被压缩到最小,自由显得荒诞可笑,而仅剩的那点理性,会不断地告诉你:活着,比有趣重要。
在黑暗中待久了会畏光,在雪地里站久了会雪盲。
当我们慢慢长大,当我们在一个环境中待了太久,生命深处的能量便被掩盖。
我们只能循规蹈矩地上班,随波逐流地生活。
像流水线上组装起来的玩具娃娃,都长出了同样麻木的面孔。
你有多久没去郊外走走,感受春风拂面的惬意?
有多久没有仰望星空,来一番奇思妙想?
又有多久没注意到季节在更替中变幻着模样?
人生是不可逆的旅程,我们永远回不到童年,只能肩负着生存的责任,成为面目模糊的大人。
但命运越是为难,生活越是荒凉,我们越要为自己敲响醒木,为人生引来活水。
只有贫瘠的内心被滋养,我们才能在成年后,像个人一样地活着。
3
- 麻木的生活,需要一场“梦游仙境”。
爱丽丝的仙境之旅,看似新奇有趣,实则险象丛生。
她的出现,很快引起了红心王后的注意,而她的朋友们,也因得罪王后而被捕。
最惨的是,王后竟然要求她参加“末日审判”,目睹朋友们被砍头的惨剧。
为了反抗暴虐,拯救伙伴,爱丽丝大闹审判台。
她一会朗诵谁也听不懂的诗歌,一会诉说生命的意义,一会又故意激怒王后。
见爱丽丝如此猖狂,王后大喊着“砍掉她的脑袋”,并派出扑克卫兵将她围住。
关键时刻,魔法世界彰显出它怪诞的一面。
扑克卫兵一瞬间缩小成真正的扑克牌,被爱丽丝攥在手中。
她将扑克牌一撒,可它们又纷纷落回自己身上。
气急败坏的爱丽丝,挣扎着,嘶吼着,惊恐无措之际,却猛不丁地醒了。
原来,这是一场梦啊。
她迫不及待地将梦境讲给家人们听,这番奇妙经历,唤醒了所有人的生活热情。
姐姐走出沉闷的书房,漫步河边,感知自然的美妙;
原本只关心生意和聚会的父母,竟也难得地抽出时间,一边喝下午茶一边回忆起自己儿时的闹剧,笑得前仰后合,像个调皮的孩子。
小说最后,刘易斯·卡罗尔写道:
尽管我们会变得成熟,但仍要保留儿时的单纯爱恋之心,梦游中的幻境,让人开始重新寻找生活中的点滴乐趣。
你是否还记得儿时做过的梦,是否还记得那些对世界的向往?
如果忘记了,不妨追随爱丽丝的脚步,在现实生活中,来一场探险。
重拾放弃的爱好,听一首音乐,看一场电影,读一本好书;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游历,去见识,去探索。
为沉闷的生活打开一扇窗,让阳光照进来,驱散阴霾,让清风吹进来,唤醒心灵。
很喜欢作家蒋勋的一段话:
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容易变得‘麻木不仁’生命力会慢慢消失,所以需要出去走走。
出去走走,不仅仅是看风景,见天地。更重要的,是走出现实的困境,让灵魂得到救赎。
长大后的日子,总是越过越枯燥。
困于柴米油盐而无法突围,周旋于人情世故而心力交瘁,我们步履匆匆,忙个不停,但心却慢慢枯萎,毫无活力。
别让自己像洋葱一样,被无聊的生活层层包裹,去撕开一道口子,让窒息的心透上一口气。
要相信,只要你勇敢,总会跳出红心王后的魔爪。
4
故事里,面对红心王后的迫害,爱丽丝也曾手足无措。
她问朋友柴郡猫:“请告诉我,我该往哪走?”
柴郡猫说:“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想去哪。”
是啊,只有想清楚自己要去哪,才不会原地打转,蹉跎生命。
可不从麻木中醒来,你又如何知道自己想去哪。
刘易斯·卡罗尔用《爱丽丝梦游仙境》,点醒了世人:
别活成空心的木头人,那将是对生命的极大辜负。
每个人都是这世上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
我们不可能坐上时光机回到从前,更不可能重启人生这场游戏。
让自己热烈地活一场吧,这是“仅此一次”的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事。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洞见·瑾山月
2、爱丽丝梦游奇境记,爱丽丝漫游奇境20个问题
畹町 综合编译
1865年《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出版,150余年后它的启发性和想象力历久弥新。
近日开幕的“爱丽丝:越奇越怪,越奇越怪”特展是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2021年度的标志性展览,带领观众探索了爱丽丝故事的起源、改编和重塑及与童年记忆。无论是萨尔瓦多·达利的画作《疯帽子的下午茶》、70年前迪士尼动画片版爱丽丝手稿,还是英国皇家芭蕾团剧目《爱丽丝梦游奇境记》服装、披头士乐队的演绎……都试图带领观众开启爱丽丝的2021V&A漫游奇境记。
“爱丽丝:越奇越怪,越奇越怪”特展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讲述了爱丽丝在梦中进入一个充满珍奇异兽的梦幻世界,在那里,她遇到了爱说教的公爵夫人、神秘的柴郡猫、总是叫嚣着砍别人脑袋的扑克牌女王,她还参加了一个疯狂的茶话会、一场古怪的审判会,直到最后与女王发生冲突时醒来才发现是一场梦境。由童话作品改编的绘本和迪士尼动画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爱丽丝:越奇越怪,越奇越怪”是一场奇境之旅,融合了三条不同的旅程——路易斯·卡罗如何创作出《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本1863年诞生的杰作怎样融入了世界、爱丽丝的兔子洞奇旅在迷宫般的展览中又如何千变万化。
展览现场
展览中,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小说原著者路易斯·卡罗的爱丽丝手稿原件和迪士尼动画片版爱丽丝的插图,还可以看到萨尔瓦多·达利、披头士乐队、时装设计师汤姆·布朗以及蒂姆·沃克等艺术创意先锋对爱丽丝概念的经典演绎。300件来自电影、表演、时尚、艺术、音乐和摄影等不同门类的展品,共同庆祝这个风靡全球的现象级作品,呈现其对文化的全方面影响。
展览现场
展陈设计由凭借伦敦塔罂粟花海装置而闻名的获奖设计师汤姆·派珀(Tom Piper)亲自操刀。结合戏剧化的布景以及大型数字投影与沉浸互动场景,观众会进入一场令人陶醉的奇境之旅。
爱丽丝的原型人物爱丽丝·利德尔(Alice Liddell)的肖像,Julia Margaret Cameron,1872年 ©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展览分为“创造爱丽丝”“影像爱丽丝”“重塑爱丽丝”“表演爱丽丝”“成为爱丽丝”5个单元。“创造爱丽丝”单元带观众回到原作手稿创作出来的地方——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牛津。观众将获悉当时是什么人以及什么样的政治社会环境影响了原作者路易斯·卡罗,从而了解真正的“爱丽丝”和她的家庭。
1865年,由约翰·坦尼尔所绘的插图——在疯帽子的下午茶派对上的爱丽丝
1967年,Ralph Steadman为《爱丽丝梦游奇境记》绘制的兔子素描
展览也聚焦卡罗和约翰·坦尼尔的创作伙伴关系。观众将看到他们的原始绘画手稿,以及一些给予他们灵感的作品。例如昆丁·马西斯绘于1513年的肖像画《丑陋的公爵夫人》,这让二人在塑造《爱丽丝梦游奇境记》中公爵夫人的插画形象时获得了许多启发。
昆丁·马西斯《丑陋的公爵夫人》,1947年
“影像爱丽丝”单元将展现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爱丽丝的形象是如何在大荧幕上被创造和演绎的。从1903年最早基于原著拍出的电影,到各类设计、动画单元、脚本和戏服,观众将全面地看到爱丽丝在影像中的形象。这里既有以超现实主义手法表现的爱丽丝,也有老幼咸宜的爱丽丝,比如迪士尼在1951年拍摄的爱丽丝——它可能也是迄今最广为人知的一版爱丽丝。
1951年的迪士尼动画片版爱丽丝概念图
1960年代的超现实主义和迷幻艺术风潮同样重要。“重塑爱丽丝”单元通过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草间弥生、马克思·恩斯特、彼得·布莱克以及披头士乐队的作品,展现爱丽丝是怎样被艺术家们重新演绎的。观众在还会身临其境“疯帽子的下午茶”,光怪陆离数字投影将让一切变得栩栩如生。
萨尔瓦多·达利《疯帽子的下午茶》1969年
1970年,英国艺术家彼得·布莱克笔下的爱丽丝
实景版的“疯帽子的下午茶”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表演爱丽丝”单元探索原著如何在舞蹈、音乐和表演艺术中找到自己的天地。展览通过精选的概念设计、舞台模型、道具和戏服,来重现曾经的剧目,让人前所未有地近距离了解舞台上的爱丽丝。不可错过的展品包括鲍勃·克劳利(Bob Crowley)为英国皇家芭蕾团剧目《爱丽丝梦游奇境记》中的红桃皇后制作的演出服等。
鲍勃·克劳利为英国皇家芭蕾团剧目《爱丽丝梦游奇境记》中的红桃皇后制作的演出服
在最后的“成为爱丽丝”单元中,有摄影师蒂姆·沃克、安妮·莱博维茨、歌手格温·史蒂芬妮和说唱歌手吹牛老爹的作品。通过他们的创作,人们将了解在现代语境中,《爱丽丝梦游奇境记》是怎样一如既往让人痴迷,并在艺术、科学、流行文化领域不断地被再创作。这一单元的一件不容错过的作品是2018年由蒂姆·沃克操刀的倍耐力年历。他全部采用黑人模特,再造了梦游仙境。
“成为爱丽丝”单元
2018年由蒂姆·沃克操刀的倍耐力年历。他全部采用黑人模特,再造了梦游仙境。
展览以一件名为《镜中奇缘,灵感乍现》的数字艺术装置画上句号。从以跳入兔子洞的方式进入下沉式展厅,到离开展览前通过镜子向外看,观众们是否会享受这样一场博物馆内的奇境之旅呢?
《镜中奇缘,灵感乍现》数字装置艺术
展期至2021年12月31日。
本文关键词:爱丽丝梦游奇境记读后感450字,爱丽丝梦游奇境记读后感受,爱丽丝梦游奇境记故事,爱丽丝梦游奇境记好句,爱丽丝梦游奇境记读书笔记。这就是关于《爱丽丝梦游奇境记,爱丽丝漫游奇境20个问题(都应该再看看《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