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器私用,胆大包天!把原本“为人民服务”的疫情防控工具,变成了替“坏资本”分忧解难的“护身符”!什么是蛀虫,这件事背后的东西就是蛀虫!但是,不得不说,那这个蛀虫实在是天真的可爱,给维权储户集体赋红码这事,它们居然敢想敢干。
首先,我们要警惕一件事,那便是:警惕有些人想把锅甩给程序员的误操作。为什么我会认为这种可能性根本不存在?因为我是郑州人,春天的时候我被赋过一次红码,原因就是“时空伴随”,也就是所谓的“你吹了别人吹过的风,或者你走了别人走过的路”,当时,我通过多方咨询搞明白了郑州这边健康码的“赋码”机制,本质上来讲,给谁赋什么颜色的健康码,app的搭建,运维方是没有任何权力干涉的,所有人的健康码颜色都是系统程序识别数据自动生成的,不同的条件触发不同的程序,最终显示在健康码的颜色上。
那么,问题来了:谁有权利登录后台更改触发条件呢?这便是追溯此问题根源的关键!其实,这个追溯很简单,后台都是有记录的,哪个操作账号一清二楚。当然了,直接操作的那个人,可能就是一个基层办事员,他又是接到了谁的指示,从而拿到了相关维权人员的信息,然后更改了后台数据,触发了红码机制?这样捋下来,相关的“虫子们”就无处可藏了。说实话,但凡葱明一点的“虫子”都不该在健康码上动手脚,毕竟,程序化的东西,太容易被追根溯源了,简直就是暴露自己的“绿色直通车”。当然,前提是,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