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行中国,交警同行#【北仑交警进校园送国庆节前“大餐”】国庆长假即将来临,@北仑交警大队 深入各辖区学校、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期间,宣传民警结合学生年龄以及出行特点,通过“跟我说”、“跟我做”等方式的交通安全知识讲解,以及交通安全手势培训等多种互动形式向学生们讲解“如何安全过马路”、“ 如何看懂信号灯”、“乘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时应该注意事项”,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不在马路上嬉戏、追逐、打闹,并鼓励孩子们通过“小手拉大手”,把学到的交通安全知识带回家,讲给自己的家人听,做好家庭的小小监督员。最后,交警蜀黍祝全体师生过一个安全、愉快且有意义的国庆假期!@浙江交警@宁波公安
老陈前两天来看我和孩子,坐高铁回河南,人还没有到家,社区干部就“盯”上他了。

他刚进家门,社区干部就给我家贴了封条:
14天不能出门,吃喝都不能出屋,要是没有菜没有米了,就给社区打电话。
老陈哭丧着脸给我和娃视频:“这一隔离,就该过年了。”
我更担心的是,如果乘公共交通回老家过年,都要被隔离14天,那春节我和孩子还能回去吗?
如果回不去,我们娘俩要在天津过春节?
光想想就够糟心的。
我娃倒是安慰我:“妈妈,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要是能离津,过年时我们就去北京转一圈。要是不能离津,咱们就在海河边定个酒店,逛逛天津老城,吃个天津小吃,不也行?”
我和娃说:“我还以为回不了老家,你会哭。”
娃摆着小手说:“爸爸不来的话,就轮到我照顾你了,我不哭。”
啊,熊孩子说起来头头是道,气起人来也是无法无天[捂脸]。

与此同时,我们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群里,也传来这样的消息:
在宁波市北仑区的我妹,在郑州市金水区的我哥,都在排队做第N轮核酸检测——这两个地方最近都有疫情。
我上大学的侄女,给我发微信:“河南疫情挺严重的。大姑,你要在天津要做好防护。”
我刚给她回复“天津这边没有疫情”,新闻马上就给我推送“天津津南区两名确诊”。
这还能不能一家人整整齐齐过个年了?
#传媒大家说#【#天目观察#联合学校、社区开设特殊课程 长三角多地启动暑托班】
各地暑假陆续开启,对于不少家长而言,孩子没人看管,成为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近日,长三角多地教育部门启动“官方”暑假托管班,引起社会关注。
暑托班开在哪里?如何管理?有何亮点?对此,天目新闻记者进行了梳理。

“教育”与“托管”结合
长三角多地启动暑托班
7月5日,宁波北仑区教育局发布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面向全区小学一至五年级学生的公益托管服务。所有教师和学生均自愿报名参加,托管坚持公益性、服务性原则,坚持学生全面发展。
通知明确,在托管过程中,学校操场、图书馆等将对学生开放,托管内容以辅导学生假期作业,带领孩子开展阅读和体育运动、参加劳动、学习科技知识、发展课外兴趣、拓展课外知识等为主,不上新课,更不超前教学。
实际上,暑期托管并非新鲜事,在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等地都有类似的部署。
据了解,自2014年正式创办以来,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已连续八年成为该市为民办实事项目,除2020年受疫情原因停办之外,累计共开办了暑托班2382个,服务小学生超18万人次,参与的大中学生志愿者超6万人。

今年,上海的暑托班分两期,第一期从7月5日至7月23日,第二期从7月26日至8月13日,办班周期为每期3周时间。具有上海小学学籍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不包含幼升小学生)。各教学点原则上按照每人每期(3周)600元的收费标准向学生收费。
从中小学校放暑假开始,苏州市在全市开设了1183个“家门口的暑托班”,坚持“公益+志愿”理念,承诺不收取任何费用,立足社区实际、因地制宜、精准对接需求,设计优化专属特色课程,为未成年人提供“教育”和“托管”相结合的公益性暑托服务。
以学校、社区为主体
配备优质师资开展服务
记者注意到,长三角地区的“官方”暑托班主要有两大形式,一是由教委组织、以学校为主体,向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托管服务;二是由团委、教委等部门组织,以社区为主体,通过招募志愿者参与带班等形式向学生提供暑托服务。

以宁波市北仑区为例,当地教育局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探索构建依托于小学、幼儿园和社区假日学校的“三位一体”暑期托管体系,从1.0版本的单纯由社区假日学校公益托管,发展为2.0版本的“学校—社会”互融互通,为广大家长开出了可自由选择的精准服务菜单。“暑期需要专业辅导的学生可以参加学校和幼儿园的托管,接送不便的家长可以给孩子报名‘家门口’的社区假日学校,这样就能够为不同需求的家庭提供个性化服务。”北仑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推进暑托班专业化、标准化、特色化建设,在配备管理人员、师资力量层面,各地也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
“大手牵小手”是上海市暑托班的一大特色。今年上海共招募超过12000名学生志愿者,以确保暑托班按师生比1:5配备相应带班工作人员。
在南京市 " 七彩假期 " 爱心公益暑托班上,南京晓庄学院多位学科专家、教授亲自带队指导,遴选了40多名优秀师范生作为暑托班“小先生”,实施课程教学。他们当中有国家级、省市级学科竞赛及师范生技能大赛的获奖者,还有常态化在社区、小学开展兴趣课堂的小老师。此外,学校还计划为每位学员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邀请专家提供专业学术评估,指导生涯规划,做好帮扶引导。

因地制宜开设特色课程
红色主题成为一大亮点
暑期托管教什么?这是许多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各大暑托班结合各地实际,充分盘活各类资源,全力打造高质量、深内涵的课程内容。
上海市级统一配送了德、智、体、美、劳五大类别的课程,近20家社会组织将为暑托班提供超过2000课时的公益课程,涵盖历史人文、手工制作、传统文化、科普知识、益智游戏等多种类型。
梅巷社区作为苏州市开设暑托班的点位之一,划分了文化课教室、舞蹈教室以及书画教室等不同的功能区域,提供多样性服务,同时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组织志愿者进行寒暑假作业的指导和看护,针对小学高年级或初中生开展一些兴趣班的体验。
在形式多样的暑托班课程中,记者发现,红色主题教育课程成为一大崭新亮点。
在宁波北仑区,暑期托管小学邀请了青年志愿者进行宣讲,围绕党史故事、身边榜样、革命历史等主题,给学生们讲好“暑期思政课”。作为社区假日学校,霞浦街道的人亚学堂结合了当地特色,围绕革命烈士张人亚的事迹,为学生开设了“学唱红歌”“读人亚故事、学人亚精神”等课程。
南京市爱心公益暑托班的课程也新添了不少红色元素。如“行走的课堂”,以外出参观研学的课程形式,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打卡南京红色地标,传承南京红色基因;“同一首歌”音乐课,在为期四周的暑托班中,教学生们一起学唱红歌。“我们充分结合常规课程和党史教育法制教育来上课,还结合我们区的特色,设置了非遗课程,花灯制作等,尽可能让孩子的课程更加丰富。暑托班家长也对我们信任,我们要尽心让孩子和家长满意。”南京市秦淮团区委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