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印边界线有哪三段】,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中印边界线有哪三段:中印边界问题的历史成因和现状(六)-1962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1
- 2、中印边界线有哪三段,中印边界除了锡金段
1、中印边界线有哪三段:中印边界问题的历史成因和现状(六)-1962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1
1962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发生在我国和印度共和国之间的一场边境战争。在我国也被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我国与印度的边界2,0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这场战争在西段和东段同时进行,又以东段由藏南地区为主战场。由于战场处于高海拔地区,环境恶劣,双方都有后勤补给困难的问题。中国在取得胜利目标后即撤回。最终,我国占领了中印西线争议的阿克赛钦地区,印度则重新占领绝大部分中印东线争议的藏南地区(印度称阿鲁纳恰尔邦),两国皆宣布胜利。同时这场战争对两国的国内局势与国际地位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并阻碍着中印关系的深入发展,并且对中苏和中美关系的走向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国际局势与历史背景
1959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苏联等11国社会主义国家的访华代表团和驻华使节时指出:印度总理尼赫鲁的目的是要“使西藏停滞不前,不改革,作为‘缓冲国’,置于印度势力之下,成为它的保护国”。
1960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同尼赫鲁总理会谈,提出谈判解决边境问题,未有共识。1960年后,中苏开始交恶,而中美关系因朝鲜战争的原因也处于僵局。而印度与正在进行冷战的苏联和美国关系都不错。
1962年8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造成美苏关系紧张,无暇干预中印冲突。10月28日苏联同意从古巴撤除导弹,危机结束,中印边境战争第一阶段于同日结束。
战前局势
西段边境
解放军进入西线边境始于1950年,当时隶属于南疆军区。西藏西段争议边境也是由新疆军区接管。1956年开始,新疆军区调动军民3000多人(后续有增加)建设新藏公路,1958年公路完工后中国一侧的后勤条件大为改善。随着1958年纵贯阿克塞钦的新藏公路完工,西线争议地区中国一侧的交通后勤环境大大改善,中国军队逐渐增多并取得军事优势,这也引起印度军方的警惕。印度方面也相应加强了交通后勤,修建了公路以及骡马道,但偏远地区仍然只能通过空运维持。
1959年藏区骚乱后,8月26日我国军队占领朗久。10月,我军在西线印度建立的温泉哨所一带与印度军队发生摩擦。自此我军已经接管全部中印边境,印度方面命令陆军接替武警执行边境防务,并开始制定与我国对峙的计划。旨在占领中印军队之间的空白地带,在尽可能接近前线的地方逐步建立据点以压制、反击我国军队。在西、中段边境,印度陆军总部在1961年12月5日下达命令明确要求印度军队在西线我国控制区域建立据点,计划从加勒万河谷、班公湖北岸、楚舒勒、巴里加斯四个方向建立前进据点。作为回应,我国方面则利用后勤优势建立更多哨所,双方哨所都处于互相射程内,我国在加勒万河谷河谷实际上包围了印度哨所。1962年7月,中国军队切断了印度加勒万河谷哨所的陆路补给线,并在塞利穷哨所、斗拉特别奥里地区域和印度军队交火,战争此时已经一触即发。印度前线陆军推测解放军在斗拉特别奥里地、温泉、楚舒勒分别部署团级作战单位,向陆军参谋本部申请支援,然而参谋本部还是坚持前进政策,并不相信中国会开战。同时,印度当时外汇捉襟见肘,因此不愿意扩大运输机规模以支持前线的后勤补给,前线增兵的计划也不具备后勤可行性。
东段边境
东线的我国军队多数在1959年西藏骚乱之后进驻。1959年8月朗久事件后,我国驱逐了印度在朗久建立的据点,印度陆军开始接管东段边境。虽然此时印度在东段建立了东北边境特区,但实际尚未部署印度军队,边境归属警察部队管理。9月1日,面对我国军队全面接管东线的印藏边界,印度陆军在西隆召回军事会议,决定加强对麦克马洪线己方一侧的控制,在边境的每一处哨所部署一个排的兵力作为军事存在的象征,但实际军事行动时这些哨所兵力应该退回争议区域内设置的纵深防御线。后续印度军队军事演习检验发现现有军力不足以支持其计划,但受制于印巴边界局势,印度军力紧张,已经部署的大部分兵力被用于支持前哨,后续又有一个旅派往那加兰邦镇压叛乱,这一战略构想始终难以贯彻。
印度方面无视兵源匮乏的窘境,也要求东段边境的印度军队执行前进政策。1961年12月5日,印度东部军区也接收到执行前进政策的命令。新德里认为东段印军具有后勤优势,因此对部署很有信心,在命令中要求前线部队竭尽所能在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争议区域全线“前进”并建立有效控制。
1961年6月,我国军队在兼则马尼以西越过麦克马洪线进行巡逻,作为回应印度军队在1962年3月申请在兼则马尼(Khinzemane,我国文书上的地名为“沙则”)以西巡逻并在4月获批,但由于印度前线军队错误地认为麦克马洪线是在拉则拉山脊分水岭线之上,印军在6月2日越过了多拉山口——此前地图标定的麦克马洪线,在拉则拉山脊以南、我国称作“扯东”的地区的克节朗河上设立了新的多拉据点,印度军队直到8月才意识到地图上的麦克马洪线并非分水岭线,自己已经越过了此前印度外交部向我国提交的主张边界,但没有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结果9月8日我国军队包围了该据点。
仅仅1961年印度就越过实控线建立了43个据点。我国政府也曾试图缓和局势,在1961年多次向印度政府提议和谈,建议在边界地带两军相互隔离,但没有受到印度方面接受。我国方面1962年在6月发现印军越过麦克马洪线建立多拉据点,并且统计截止8月底印度在我国主张线以北设立了逾百据点,两军据点距离不断减小,有些地区双方据点犬牙交错,相距不过几十米甚至几米——最终我国政府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社论,向印度政府发出了最后警告,威胁诉诸武力。
箭在弦上 大战一触即发。
2、中印边界线有哪三段,中印边界除了锡金段
前面我们介绍了中印问题概况和中印问题来源,今天我开始介绍中印双方在边界问题上的分歧,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给大家概括一下。
第一,关于边界的分段问题。大家知道我们中国是按照传统习惯线把中印边界分为东段、中段和西段。2003年我们又承认了锡金为印度的一个邦,所以也相应地就承认了锡金段这个边界。那么我们现在承认的一共就是这四段边界,和印度谈的主要是东段、中段和西段的边界的确定。而印度它则主张中印边界有五段,这就是:东段按麦克马洪线来划定;西段和中段按印度出版的地图上描绘的印度主张线作为两国的边界,4;另外还有就是已定的锡金段这四段,前三段跟我们是有出入的;还有一段,它就认为中巴边界不是中巴的,而是印度和中国的边界。
这是我们之间的分歧,其实边界段概括起来就是两条,一是按传统习惯线来确定边界线,还是按别的什么来确定,这显然印度是按照它的主张线来划这个边界;二是锡金段,我们双方都承认,锡金段是已定边界,而且有1889年签订的条约为准的。
第二,关于边界线的长度问题。由于双方主张的边界线走向不同,划法不同,所以长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按照我们的传统习惯线计算,我们实际上有1700公里,即东中西三段,再加上锡金段200百公里,我们认定的中印边界全长1900公里。
而印度则认为中印边界总长应该为3520公里,远远超出了我们界定的范围.它为什么划了这么多呢?其中东段它完全按麦克马洪线来划,中段和西段按它的主张线来划,就把我们的阿克赛钦、巴里加斯,还有中段它控制的四块争议区,按照那个具体位置来标定的,再一个就是中锡边境,它跟我们是一致的200公里。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中巴边境,整个中巴边境599公里,它硬要说这是中印边境。那么这些具体的公里数达到了多少呢?像中段,按印度主张线就是545公里,而按我们的传统习惯线来说,中段只有450公里,印度比我们多出了将近100公里;西段按照我们的传统习惯线西段来划是600公里,而印度却认为西段有1076公里,这里又多出了将近500公里,那么再加上中巴边境599公里,印度的这个数字就远远超出了我们认定的公里数,这个是我们坚决不能接受的,也不可能去接受这个。
双方争议地区实际上一共有八块,面积大约有1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们完整的一个福建省。那么现在印度控制的是有93500平方公里(约占74%),我方只控制了3.2万平方公里。
那么这个争议区和面积只是现有基础上的,就双方主张的边界线各自谈到的问题。但现在有一个情况,单单是在东段,印度又人为制造出了两块麦线以北的争议地区,这个还没有加进来。还有目前我们国家现在整个边境上,由于地形、气候等条件,我们的人员无法进去的还有两大块,这两大块至少有2000平方公里也没有算进去,当然我们不能算,因为是我们的土地,它是越过了麦线,再往我们的境内又渗透进来的。还有另外三块,现在它一直在跟我们争,也派军队经常进来巡逻。西段中段都不说,仅东段又出现五块薄弱地区,这五块薄弱地区它正在蚕食,但是由于我们的手段和发现得早,手段有效,我们现在已经有效地控制住了这一地区,但人烟进不去的地方,现在很难说将来会是什么样。
只要印度政府它一天不放弃它蚕食侵略中国领土的这种政策和企图,那么这些地方都有可能成为新的争议点和争议地区。
本文关键词:中印边界线从未正式划定,中印边界线全长约,中印边界线叫什么,中印的边界线,中印边界线分为哪三段。这就是关于《中印边界线有哪三段,<六>-1962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