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勾践卧薪尝胆几年】,勾践卧薪尝胆多少年灭了吴国,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勾践卧薪尝胆几年:卧薪尝胆,越甲三千可吞吴。勾践是如何灭吴称霸的?
- 2、勾践卧薪尝胆几年,勾践卧薪尝胆多少年灭了吴国
1、勾践卧薪尝胆几年:卧薪尝胆,越甲三千可吞吴。勾践是如何灭吴称霸的?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报父王阖闾兵败于越伤重而亡之仇,兴倾国之兵,以伍子胥为大将,伯嚭为副将,取太湖水道,向越国发起了全面进攻。越王勾践没有采纳大夫范蠡和文种的集兵坚守和以和为进的策略,尽起国中丁壮三万人迎敌。在椒山下与吴军先锋部队相遇,初战越军小捷,勾践趋利直进,遭遇吴军主力,吴王夫差亲自擂鼓助阵,激励士气,又忽遇北风大起,太湖之上波涛汹涌,伍子胥和伯嚭身先士卒向越军冲杀,一时间箭借风势如飞蝗般向越军射来,越军不能抵挡,退守至都城会稽坚守,勾践清点兵力,只剩得5000余人。不得已,听从文种计谋,用美女八人、白璧十双、黄金千镒,向吴王宠臣伯嚭行贿,以求和解。伯嚭既受人于惠,便入见夫差说明越王夫差求和之意,夫差怒道:“我与越国有不共戴天之仇,怎能允许他求和。”伯嚭说:“兵家孙武说,兵者凶器也,可暂用而不可久用。现在大王兵威所指,勾践已经服软领教了,他现在愿意夫妻二人入我国为质,以臣民的身份服侍于大王,他国的所有宝器珍玩全部奉献给大王,只不过要延续宗庙的祭祀而已。如果大王接受了他的和解请求,既弘扬了大王仁厚的美名,又可有助于你称霸的事业,这是一件名利双收的好事,大王何乐而不为呢?”夫差听信了伯嚭的馋言,不听伍子胥的劝阻,准许了越国的求和。
勾践夫妻二人在吴国期间,屈膝卑躬,尽心尽力服待吴王三年,终于打消了吴王的疑虑,被释放回国。
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在文种、范蠡的辅佐下,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战略。在内政方面,实行发展生产、鼓励生育和尊重人才的政策,增强综合国力;在军事上,实行精兵政策,加强训练,严明军纪,提高战力。聘请了弓弩和剑术高手,提高单兵的作战能力,使兵士皆熟悉弩弓、格斗之巧,打造了“以一当百,以百当万”的精锐越甲;在外交上,针对吴国四面树敌的做法,采用“亲于齐,深结于晋,暗交于楚,而厚事于吴”的方针。同时,向吴国奉献上美女西施和珍贵建筑材料,助长夫差的爱好美色和华美宫室的欲望。使夫差放松对越国的警惕,同时也在消耗吴国的国力。这样施行了十年,越国国力大增,越军也成为了一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人有致死之心”的精锐部队。
而此时的吴国称霸之心膨胀,穷兵黩武,四面出击。先后用兵于陈国、鲁国和齐国。公元前484年,吴国在艾陵(今山东莱芜)全歼齐国精锐部队,又于公元前482年率主力进至黄池(今河南封丘)大合诸侯,与晋国争做盟主。
此时,越国趁吴国国内空虚,兵分两路攻吴。一路自海入淮,切断吴军回援之路。一路由他亲自率领主力直攻吴国都城,在郊区泓水大败留守吴军,剩势攻破都城,杀死镇守的吴国太子。
夫差闻讯,急率主力回援,但由于士气下降,长途跋涉部队疲惫,自觉并无决胜把握,便派人向越国求和。勾践也因吴军主力未损,无决胜把握,而与吴国签订合约撤军。
公元前478年,吴国发生灾荒,越国趁机发兵攻吴,在笠泽(今江苏吴江)大败吴军。
公元前475年,越军再度攻吴,吴军无力迎战,只能据城防守,三年而城破,夫差自杀而吴亡。
越国此时国力达到了顶峰,越甲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任霸主。
2、勾践卧薪尝胆几年,勾践卧薪尝胆多少年灭了吴国
勾践卧薪尝胆多少年灭了吴国?宁波博物馆藏战国时期“羽人划舟”铜钺,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勾践卧薪尝胆多少年灭了吴国?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勾践卧薪尝胆多少年灭了吴国
宁波博物馆藏战国时期“羽人划舟”铜钺
即《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所记录的越国灭亡:
“于是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强,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
于是,很多人就自然而言的认为越国是被楚威王所灭。
但《史记 秦始皇本纪》也记录秦始皇灭越:
“ 二十五年……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
《史记 王翦列传》也记录灭越:
“因南征百越之君。”
这里的百越之君,可不是秦国征服的百越之地。因为王翦并没有参与秦国征服百越之地的战争,因此只能是越国。越国被王翦所灭后,秦始皇在越国之地设立会稽郡。
成书于东汉的《越绝书》中则认为楚考烈王攻克越国都城琅邪,越国才灭亡:
“越王句践徙琅邪,凡二百四十年,楚考烈王并越于琅邪。”
出土的吴越青铜剑
《史记 楚世家》则记录多处在楚威王之后越国依然存在的记录1、
“十六年,越灭吴。四十二年,楚灭蔡。四十四年,楚灭杞。与秦平。是时越已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
越国灭吴国时,无力控制吴国的淮南、淮北土地,被楚国趁机夺取。
2、《楚世家》只记录楚威王在徐州之战击败齐军,并没有杀越王无疆而灭越的记录。
3、楚怀王26年,齐湣王在劝楚怀王和齐国联盟对付秦国的书信中如此说:
“王取武关、蜀、汉之地,私吴、越之富而擅江海之利,韩、魏割上党,西薄函谷,则楚之强百万也。”
这是齐湣王给楚怀王描述齐楚联盟楚国得到的好处。从取武关蜀汉等地、割上党等用语来看,吴、越这两个地方还不是楚国之地,否则齐湣王不会对楚怀王说“私吳、越之富而擅江海之利”这句话。
当时昭雎在劝楚怀王和齐国联盟时也说:
“王虽东取地于越,不足以刷耻”
这说明:楚怀王时和越国发生战争,并占领越国土地,但越国依然存在。
4、楚頃襄王(又被称为楚庄王)18年,射鸟人对頃襄王所说的话:
“北游目于燕之辽东而南登望于越之会稽,此再发之乐也”
燕国的辽东,越国的会稽。燕国当时还存在,说明越国也存在。
复原的越国战舰
其他证明越国依然存在的记录:
1、《水经注 河经》记录在公元前312年秦韩魏和齐楚对抗时越国援助魏国:
“汲冢《竹书纪年》,魏襄王七年,秦王来见于薄坂关;四月,越王使公师隅来献乘舟始罔及舟三百,箭五百万,犀角、象齿焉。”
2、《史记 秦本纪》记录秦惠王死后、秦武王即位时,越国还参加即位典礼:
“惠王卒,子武王立。韩、魏、齐、楚、越皆宾从。”
3、《韩非子 内储说下》记录楚怀王派遣邵滑祸乱越国:
“干象曰:“前时王使邵滑之越,五年而能亡越,所以然者,越乱而楚治也。日者知用之越,今亡之秦,不亦太亟忘乎!”
当然,《韩非子》说越国是被楚怀王所灭。
但《战国策 楚王问于范环》记录越国只是丢失了勾章之地,并没有被楚怀王灭国:
“且王尝用滑于越而纳句章,昧之难,越乱,故楚南察濑胡而野江东”
4、《韩诗外传·卷八》记录秦王政派遣姚贾说服越国不要加入抗秦合纵:
“昔吴楚燕代谋为一举而欲伐秦,祧贾、监门之子也,为秦往使也,遂绝其谋,止其兵,及其反国,秦王大悦,立为上卿”
吴早就被越国所灭,不存在复国的可能,因此只能是越国。吴,是对越国代称。
越王勾践剑铭文解读
越国灭亡的时间关于越国灭亡的时间,目前有四种说法:
1、《史记 越世家》观点: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击败越军、杀越王无疆;
2、杨宽观点:公元前306年楚怀王23年楚怀王灭越国;
3、劳干观点:公元前307年楚怀王22年楚怀王灭越国;
4、《越绝书》观点:楚考烈王攻破越国都城琅邪时灭越国:
“允常子句践,大霸称王,徙琅玡,都也。句践子与夷,时霸。与夷子子翁,时霸。子翁子不扬,时霸。不扬子无疆,时霸,伐楚,威王灭无疆。无疆子之侯,窃自立为君长。之侯子尊,时君长。尊子亲,失众,楚伐之,走南山。亲以上至句践,凡八君,都琅玡二百二十四岁。”
5、《史记 秦始皇本纪》观点:公元前222年王翦灭楚后,顺手南下灭越。
公元前350年战国时越国疆域
越国灭亡之谜1、 越王无疆是否是在公元前333年被楚威王杀死。《越王勾践世家》虽然记录了越王无疆兵败被杀,但《史记索隐》引用《竹书纪年》记录:
“粤子无颛薨后十年,楚伐徐州”
并无楚国击败越国杀越王无疆的记录,如果越王无疆兵败被杀——当时还是强国的越国,发生如此重大的大事,怎么可能没有记录。
不仅《竹书纪年》没有记录,《楚世家》也没有记录。
击杀国王,楚国史书不可能不记录这个大事。
根据杨宽《楚怀王灭越设郡江东考》、《关于越国灭亡年代的再商讨》,越王无疆是在公元前306年被楚怀王击败而死,并非在公元前333年被楚威王击败而死。
其过程大概是:
公元前319年楚怀王10年,楚国夺取越国广陵(今扬州)。《史记 六国年表》:
“楚怀王十年,城广陵。”
公元前312年楚怀王17年,《水经注》引用《竹书纪年》记录越国援助魏国对抗楚国300艘船、500万支箭。
公元前311年楚怀王18年,张仪和楚怀王的谈话记录楚怀王的战争记录。《战国策 楚策一》:
“且大王尝与吴人五战三胜而亡之,陈卒尽矣。”
5次战争,3胜2败,精锐基本死光。这就是楚怀王时楚国和越国之战的残酷。
公元前306年楚怀王23年,楚怀王击败越国,越王无疆死,但越国依然没有灭亡,楚国只是夺取越国的吴地,越国还拥有钱塘江以南的会稽故地和江北琅邪地。
2、春申君从淮北改封地为吴的真正原因是——掌控刚刚从越国夺取的吴地。楚威王时虽然楚国从越国夺取了吴地,但随后秦国不断猛攻楚国,导致楚国不断失地,越国很可能趁楚国被秦国攻击时,在东边重新夺取了吴地。
这才有春申君时,楚考烈王重新夺取吴地,并让春申君改封地到吴,以控制新夺取的土地,并威胁依然在钱塘江南的越国。
3、越国的国都是吴?会稽?还是琅邪?《越绝书》说琅邪作为越国都城224年。公元前473年勾践灭吴,公元前262年楚考烈王即位,相差211年,基本符合《越绝书》224年的说法。
另外,如果越国国都是琅邪,也符合楚国长期不能灭越国的说法:
如果越国国都在吴,或会稽,楚国可以长驱直入灭越,但越国国都若在琅邪,楚国要进攻琅邪,就必须要灭郯、邳、小邾、邾、费、鲁这些挡在越国琅邪和楚国之间的小诸侯国;
加上楚国要进攻琅邪,肯定会被齐国所阻止——齐国不可能看着楚国灭越国而威胁齐国。只有在公元前284年五国伐齐、齐国残破衰败后,无力阻止,楚国才有可能灭越。
最后从楚国的迁都来看,琅邪比较符合想要参与中原争霸的目标。从白起攻取楚国都郢后,楚国的国都先后是在:陈郢(今河南淮阳)、寿郢(今安徽寿县)、彭城(今徐州)。都是在两淮、山东一带,楚国就是不向南迁都。琅邪在山东,又靠海,自然是越国最佳的国都:
既有北上争霸的意图,又能发展经济。
即便在面临秦国王翦进攻的灭国关头,楚国也没有迁都到吴的打算。这就说明吴或者会稽,难以成为长久的国都。
本文关键词:勾践卧薪尝胆几年,勾践卧薪尝胆几年级学,勾践卧薪尝胆几年复国,勾践卧薪尝胆几年灭吴,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这就是关于《勾践卧薪尝胆几年,勾践卧薪尝胆多少年灭了吴国(越甲三千可吞吴。勾践是如何灭吴称霸的)》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