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四渡赤水路线图,四渡赤水路线动画演示(毛主席的四渡赤水究竟有多牛)

关于【四渡赤水路线图】,四渡赤水路线动画演示,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四渡赤水路线图:绕晕蒋介石40万大军,毛主席的四渡赤水究竟有多牛?图文详解
  • 2、四渡赤水路线图,四渡赤水路线动画演示

1、四渡赤水路线图:绕晕蒋介石40万大军,毛主席的四渡赤水究竟有多牛?图文详解

四渡赤水背景:

1933年9月至1934年10月,由于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坚持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致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战役中失利。

随后,中央红军第1、第3、第5、第8、第9军团及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被迫开始进行战略转移,向湘西进发。

中央红军先后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三道封锁线后,红军血战湘江(第四道封锁线),虽然红军成功渡过湘江,但中央红军人数也从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人左右。

四渡赤水路线图,四渡赤水路线动画演示(毛主席的四渡赤水究竟有多牛)

红军占领遵义前的行军示意图

而且,中央红军的弹药消耗也极大,据相关记载,红军第3、第5军团当时共有5000人,但却连一发炮弹都没有,每个战士也只有3发子弹。

反观国民党的追兵,中央军每营有一个装备6挺重机枪的重机枪连,还有一个配炮2门的营属迫击炮排。各地方部队也是武器弹药充足,同时国民党军队还有制空权,每天十几架飞机嗡嗡地在空中寻找着红军部队的踪迹。

面对这个生死存亡之际,红军渡过湘江后,听取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转而向国民党军兵力薄弱的贵州进军。

红军强渡乌江,并于1935年1月7日一举攻克了贵州重镇--遵义,随后,红军在遵义召开了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四渡赤水路线图,四渡赤水路线动画演示(毛主席的四渡赤水究竟有多牛)

遵义会议油画

根据遵义会议的原定计划,红军本应该先占领土城,再北渡长江与川陕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汇合。

而蒋介石得知红军居然占领遵义后,大为吃惊,急忙调集国民党中央军以及川军、滇军、黔军、湘军等地方部队,合计约40万人,从四方八方朝中央红军所在的遵义-桐梓一线进行合围。

(四川省军队简称“川军”,云南省军队简称“滇军”,贵州省军队简称“黔军”,湖南省军队简称“湘军”。)

四渡赤水路线图,四渡赤水路线动画演示(毛主席的四渡赤水究竟有多牛)

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

一渡赤水,跳出包围圈:

同时,四川军阀得知红军准备入川后,同时派出精锐部队抢先占领土城,所以中央红军在进攻土城时遭遇到了川军的顽强抵抗,战事陷入了焦灼,而国民党的合围部队也正在同时逐步缩小了包围圈。

眼看千钧一发之际,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马上撤出对土城的进攻,红军主力绕过土城,西渡赤水河。红军一渡赤水河后,向古蔺地区前进,准备找机会再北渡长江。

四渡赤水路线图,四渡赤水路线动画演示(毛主席的四渡赤水究竟有多牛)

一渡赤水后的示意图

同年2月初,红1军团第二师进攻叙永,但却久攻不下。关键时刻,红军的廖承志等人破译了国民党追兵的电报,从而知道了国民党追兵的部署。

毛泽东于是决定撤出战斗,避实就虚,转头向南,向川、滇边境的扎西(今威信)进军。

而此时蒋介石仍然认定红军会北渡长江,所以一方面继续加强长江沿岸的布防,另一方面向红军所在的扎西地区合围。

四渡赤水路线图,四渡赤水路线动画演示(毛主席的四渡赤水究竟有多牛)

一渡赤水后,红军占领扎西后的行军图

二渡赤水,杀个回马枪:

而毛泽东此时准确判断国民党主力部队已经被吸引到了四川,所以贵州兵力必然空虚,毛泽东决定向东进军,杀个回马枪,打蒋介石一个出其不意。

红军在太平渡、二郎滩二渡赤水河,将国民党追兵甩在了后面,而红军的回师让蒋介石大感意外,只得继续匆忙追击。

四渡赤水路线图,四渡赤水路线动画演示(毛主席的四渡赤水究竟有多牛)

二渡赤水后红军进军路线

而红军则是派出一个团的兵力佯攻温水,实则主力部队迅速南下攻却桐梓,红军占领桐梓后,再南取娄山关,击溃黔军两个团,以伤亡100余人的代价消灭黔军600余人。

而娄山关大捷也是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为此,毛泽东还专门赋诗一首《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而娄山关再往南50公里就是遵义城,1935年2月27日,红军取得了历时5天的遵义战役的胜利,红军击溃和消灭国民党军2个师加8个团,俘虏敌人3000多人,再次占领遵义。

同时,红军缴获枪支2000余支,子弹10万多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缺乏弹药的艰难处境。

这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后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再次占领遵义后,红军主力在遵义和鸭溪一带集结。

四渡赤水路线图,四渡赤水路线动画演示(毛主席的四渡赤水究竟有多牛)

红军再次占领遵义后国民党军的包围圈

三渡赤水,主动寻找战机:

此时,国民党追兵的包围圈也逐渐形成,毛泽东本打算在运动战中歼灭国民党中央军部队,可没想到国民党中央军部队就是依靠有利地形坚守不出,不给红军打运动战的机会,同时等待其余地方部队完成对红军的合围。

为寻求战机,毛泽东决定从茅台镇一带三渡赤水,做出向古蔺、叙永方向进攻的假象。

四渡赤水路线图,四渡赤水路线动画演示(毛主席的四渡赤水究竟有多牛)

三渡赤水

而蒋介石此时再次断定红军大概率会再次北渡黄河,所以命令所有部队火速回击,企图在古蔺地区围歼红军。

然后,这一切都在毛泽东的计算之中。红军大张旗鼓的三渡赤水后,主力部队悄悄藏入了茂密的丛林之中,然后派出一个团的兵力佯攻古蔺,把敌人引到西方。

四渡赤水,惊出蒋介石一声冷汗:

等待国民党追兵开始被吸引到古蔺地区后,藏在密林中的红军主力部队则悄悄向东北进发,完成了秘密的四渡赤水。

红军主力渡河后,一路向南急行军。一方面红9军团佯攻长干山,引开国民党追兵。而红军主力则继续南下,一小部分佯攻息烽,吸引国民党防守部队注意力。

四渡赤水路线图,四渡赤水路线动画演示(毛主席的四渡赤水究竟有多牛)

四渡赤水后红军进军示意图

而主力部队则继续南下,大有进攻贵阳之势。而蒋介石此刻正在贵阳督战,并且贵阳目前只有4个团的兵力,所以蒋介石慌了。

一方面蒋介石命令所有部队火速回援贵阳,刻不容缓。另一方面派部队做好死守贵阳机场的准备,随时准备乘坐飞机逃跑。

四渡赤水路线图,四渡赤水路线动画演示(毛主席的四渡赤水究竟有多牛)

红军绕过贵阳,进军兵力薄弱的云南

然而,红军主力却没有进攻贵阳,而是绕过贵阳,趁着云南部队都赶去支援贵阳的机会,转而进军云南,在皎平渡巧渡金沙江。而金沙江就是长江的上游。

而佯装进攻长干山的红9军团在歼敌2000余人后,也成功摆脱追兵,渡过了金沙江。

红军主力渡过金沙江后,成功跳出了40万国民党大军的包围圈,并将追击之敌全部甩在了金沙江以南,从而实现了既定的战略目标,掌握了战局的主动。

四渡赤水路线图,四渡赤水路线动画演示(毛主席的四渡赤水究竟有多牛)

四渡赤水大致的行军路线

亲历者对四渡赤水的评价:

当时在国民党中央军担任旅长的李青献曾说:

“当时蒋介石却往往为红军所误。红军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敏捷果断的作战行动,常使得国民党军手忙脚乱,莫知所措。”

在国民党中央军担任旅长的恩溥曾说:

“急行军旋磨打圈,有时早晨得令兼程往东,夜间忽奉令兼程往西。纵队司令部就往返瓢儿井3次之多……这一阶段连红军的影子都未见着。”

在滇军担任连长的刘国举曾说:

“一般下级军官和士兵怨气冲天,都纷纷议论说:跑来跑去,对红军堵也堵不住,围也不围不着,追也追不上,昼夜奔跑,把两腿都跑肿了,连红军什么样儿也没看到。”

而蒋介石自己也在日记中表示:

“我军各部迟滞呆笨,被其玩弄欺诈,殊为一生用兵莫大之耻辱。”

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这样写到:

“要重新画出毛泽东反复穿越贵州的复杂路线是不容易的。当年蒋介石的指挥官弄不清,今天读者们要弄清也同样困难,甚至红军官兵自己也常常不明白自己在干什么。但现在看来,毛泽东的指挥确是天才。”

四渡赤水路线图,四渡赤水路线动画演示(毛主席的四渡赤水究竟有多牛)

四渡赤水油画

四渡赤水的作用: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在武器装备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与十倍于己的国民党部队进行周旋,穿插迂回于国民党部队重重包围之中,纵横驰聘于川滇黔地区,巧妙地牵制、调动和打击了国民党队部。

并且使红军开始跳出了蒋介石的包围圈,让红军在长征途中开始由被动转变为主动。

如今四渡赤水已被许多国家的军事院校当作经典的教材,尤其是是美国西点军校更是把四渡赤水视作重要的教学案例,沿用至今。

2、四渡赤水路线图,四渡赤水路线动画演示

来源:经济日报

四渡赤水路线图,四渡赤水路线动画演示(毛主席的四渡赤水究竟有多牛)

如今的娄山关郁郁葱葱,充满生命力。(遵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四渡赤水路线图,四渡赤水路线动画演示(毛主席的四渡赤水究竟有多牛)

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河示意图。(习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在面临40万国民党大军围追堵截的危急关头,毛泽东指挥千军万马四渡赤水,最终跳出敌军的重重包围,实现了渡江北上、进军川西北的战略意图。隆冬时节,记者再走赤水河畔,感受奇兵魅力。

一渡赤水 摆脱被动

近日,记者一行从贵阳驱车295公里,来到猿猴场(今元厚镇)。义务讲解员肖义伍说:“红军在元厚期间,带领穷人斗地主、分盐分粮,元厚人民为红军筹粮,救护伤病员,流传着许多感人故事。”

1935年1月19日,中央纵队和中央红军总部撤出遵义城,向北进发,准备经川南渡过长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在川西北建立根据地。

27日,中央红军各部陆续到达黔北土城地区。中午,担负中央纵队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与尾随中央红军的川军王牌郭勋祺部交上了火。28日下午,川敌向红五军团阵地发起轮番进攻。

在前沿指挥作战的毛泽东得到情报,敌军不是原来估计的4个团,而是6个团。他紧急召集政治局主要领导开会,提出红军必须立即停止战斗,撤出战场。中央红军除留下少数部队继续阻击川军外,其余各路纵队迅速轻装,从土城渡过赤水河西进,以打乱敌人尾随计划,变被动为主动。

二渡赤水 遵义大捷

中央红军渡过赤水河,分左右两路,进入川南古蔺、叙永县境,准备从宜宾上游渡过长江北进。

1935年2月1日,红一军团二师奉命向叙永县城发起攻击。4日,在叙永县城久攻不下和川军增援部队不断到达的情况下,毛泽东和中革军委作出新决定:放弃在叙永一带北进的计划,向云南东北部转移。

7日,毛泽东命令各部迅速脱离川敌,向川滇边的扎西(今威信)地区集中,改在川滇黔三省交界的地区机动作战。9日,中央纵队和中央红军总部抵达扎西县城。

蒋介石见红军于扎西集结,想在此予以消灭,除令中央军追击以外,又命令滇军与川军侧击。

中央军委避开强敌,选择弱敌,命令红军出其不意,离开扎西,挥师东进,乘黔北空虚之际再占遵义。

19日,红军在太平渡、二郎滩渡口二渡赤水河,全部进入贵州,返回黔北地区。蒋介石企图在滇东北地区“一鼓荡平”中央红军的计划成为泡影。

24日晚,到达桐梓的毛泽东与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人开会,商讨攻打娄山关的计划。25日,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全部4个团以强行军速度向娄山关疾进。26日下午,红三军团比黔敌早几分钟占领了娄山关。27日,敌残余部队逃往遵义城。

27日下午,红军直逼遵义城,黄昏时控制新城。又经一夜激战,于28日凌晨占领了遵义。

三渡赤水 引敌西进

在探访中,记者来到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这里分布着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茅台渡口纪念碑、红军铁索桥等。解说员黄俏介绍说:“红军虽然取得二渡赤水的胜利,但还没从根本上跳出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的圈子,局势仍十分严峻。”

蒋介石密切注视着红军动向。他认为红军已成流寇,行动反复无常,是在垂死挣扎。他周密策划了“围剿”红军新的部署。毛泽东洞察了蒋介石的图谋,将计就计,故意在遵义地区徘徊,引诱国民党中央军出动。

1935年3月14日,红军主力移师仁怀县东南20多公里的鲁班场,进攻据守在那里的中央军周浑元纵队。战斗中敌十三师4个团由三元洞急速增援,一下子改变了战场形势。毛泽东沉着果断,立即决定退出战斗,指挥部队于当晚撤离了鲁班场地区,并在敌人的援军之间快速穿插,直接攻向茅台镇。3月16日,红军几乎一枪未发就拿下了茅台镇。17日,红军主力全部渡过赤水河。

红军三渡赤水与以往两渡赤水迥然不同。前两次是在尽可能秘密的情况下悄悄进行的,而三渡赤水是毛泽东指挥的一次绝妙的全军大佯动,红军一改常态,在白天大张旗鼓地渡河。

四渡赤水 跳出重围

渡过赤水河后,毛泽东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只令红一军团派出一个团伪装成红军主力的样子,从古蔺向西而行,沿途拉开距离、展开红旗、散发传单,故意作出要北渡长江的姿态,迷惑敌人。

而蒋介石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调重兵增强长江防线。实际上红军主力则突然挥师东进,于21日晚一夜之间,从太平渡、二郎滩等渡口四渡赤水河。然后调头南下,穿插行进在数十万敌军的缝隙之中。3月底,红军从梯子岩等渡口南渡乌江。中央军委命令红九军团在仁怀马鬃岭钳制敌人,掩护主力部队通过遵义、仁怀大道,威逼贵阳。

这时,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身边只有不足一个师的兵力,急调滇军“保驾”贵阳。滇军东调,云南空虚,红军急行军连克惠水、长顺等县城,渡过北盘江,于4月底佯攻昆明。5月3日至11日,在皎平渡渡口,利用7只木船,花了9天9夜,顺利渡过金沙江,完全跳出国民党蒋介石在云、贵、川边40多万重兵的围追堵截,实现毛泽东“只要能将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的伟大战略构想。

中央红军从四渡赤水到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由被动变主动的运动战光辉典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新伟 农村金融时报记者 姬晨熠)

本文关键词:四渡赤水路线图gif,四渡赤水路线图,四渡赤水路线图演示,四渡赤水路线图简笔画,四渡赤水路线图手绘。这就是关于《四渡赤水路线图,四渡赤水路线动画演示(毛主席的四渡赤水究竟有多牛)》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02975/
1
上一篇 欧洲名校大学排名,QS前100欧洲名校最全信息盘点~
下一篇 丰田全新陆巡谍照,新款丰田陆巡国产版曝光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