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除夕老年人守岁寓意】,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除夕老年人守岁寓意:年俗日记:除夕夜熬一宿
- 2、除夕老年人守岁寓意,俗语三十夜守岁
1、除夕老年人守岁寓意:年俗日记:除夕夜熬一宿
讲述人:王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到了腊月最后一天,是整个春节节日中的最隆重也是节日气息最浓的部分,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等。
除夕节令的由来
作为除旧迎新的大节,除夕被正式确立始于汉朝。汉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相应每年的最后一天就是除夕。“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过了除夕晚上十二点,就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新的一年了。民间也叫“熬年”。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了延长父母的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正因如此,守岁是春节最为重要的习俗之一。除夕守岁最早在西晋就有记载,百姓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
据史书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晚上,要击鼓驱逐“疫疠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除夕是“一年日月今宵尽,更岁星辰子夜新”、“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令人留恋的时刻,所以此时大家要围坐话旧,通宵畅谈。关于除夕的来历有很多传说,其中最具代表性,且流传最广的还是我们前面讲的关于“年兽”的传说。在除夕之夜,年会出没于人间,人们为了保证安全,在它除夕夜出没的时候闭门不出,在自家大门上贴上红纸,燃放爆竹驱赶它。大家一同围坐,彻夜不眠,等待年兽离开。我们今天贴春联、守岁和放爆竹的习俗均是来源于此。在日本、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也均有除夕守岁的风俗习惯,可见守岁传统的历史之悠久和影响之深远。
有趣的守岁习俗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不同的地域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守岁习俗,比如苏州除夕守岁时,人们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北京在自家的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之意。再比如,云南众多少数民族各自保留了自己的习俗,如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彝族春节期间会跳“阿细跳月”的舞蹈;除夕夜,壮族各家都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围坐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
古诗中的除夕夜
中国古代还有很多描写除夕的古诗词,展现了古人对春节节日的重视和当时的时代风貌。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守岁》一诗: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诗文的大意是,傍晚的夕阳斜照着华丽的宫殿,岁月使宫廷更加美丽。年终岁寒,冬雪消融,暖洋洋的宫闱里似乎吹进了和煦的春风。巨大红烛点燃了,远远看上去,像一簇簇花团。君臣欢宴饮酒,喜度良宵,迎新年,辞旧岁,通宵歌舞。者首诗通过作者对除夕景象的描写,来突出唐朝守岁的气氛,体现了国家繁荣强大的景象。
再如家喻户晓的宋代王安石所作《元日》一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意思是: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又如宋代诗人陆游的《除夜雪》一诗: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意思是: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酒杯还没来得及举起庆贺新年,我便就着灯光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新年来临之际的欢快心情,以前对来年的希望。
从这些诗人的诗句,我们不难看出古人对除夕,特别是除夕之夜的重视。守岁,守的是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家、家族、家庭的真挚热烈,难以割舍的感情,这是我们华夏儿女所共有的独特情怀。
制作:李方舟 张悦鑫
来源: 光明网
2、除夕老年人守岁寓意,俗语三十夜守岁
导语:俗语:“三十夜守岁,年初一守舍”,什么意思?你这样过年吗?中华有上下五千年的万史,也造就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俗语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脉,是民间老百姓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的总结,有的是对民间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对于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很多俗语的背后还蕴含着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老一辈人说的“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就是关于过年的两个习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十夜守夜三十是指的腊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夜,在这一天要进行守岁,一晚上不睡觉,等待天明。这个习俗是来源于一个神话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代,有一种非常凶恶的怪兽,叫"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出来伤害人畜,降灾于百姓。所以人们为了躲避年兽,到了腊月三十晚上天一黑,就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一直到大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人们才敢出门。这样过了好多年,人们就开始对年兽放松了警惕。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一个村子里,几乎把人全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着红门帘、穿红衣服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小孩,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玩耍,火光通红,竹子"啪啪"的爆响,还将年兽吓跑了。后来,人们就知道了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所以每到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会贴红纸、挂红灯、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这就是大年三十守岁和燃放爆竹的来历,守岁也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寓意着辞别旧岁,迎接新年的美好含义。也被称为是溃岁、别岁、分岁,在这一天大人和小孩子要熬夜到凌晨过去,之后大人去睡觉,因为第二天早上要起来祭神,孩子么则会彻夜玩到天亮。守岁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一定要全家人团圆在一起,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
“舍”就是房子,意思是大年初一的这一天,一定要守在家中,不能出门。这样就会有人很奇怪,大年初一的一项重要活动,不就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里祝贺新春,拜年嘛,为什么不能出门要守在家里呢,其实这句俗语针对的是老年人,在很多地方,大年初一又被认为是守财日,在这一天老人家是不能出门的,出门有“走财漏福”之说,长辈要安坐家中才可使家宅来年福财两旺,而晚辈则没有这个限制,并且晚辈一定要在这一天到长辈家中拜年以示孝敬长辈的。其实也是很正常的,老人岁数大了,当然在家中等着晚辈来拜见了,不出门,也是为了不让老人这一年是外出奔波劳碌的命。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磕头,老辈给钱”。晚辈拜年,长辈就要给压岁钱,在古代,压岁钱被称为是“压祟钱”也是为了保佑孩子不被“祟”这种怪兽伤害,所以压祟钱不仅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是长辈的保佑和祝福。
当然了,各地方的风俗和习惯不同,但是“守岁”这个传统的俗语还是被保留了下来,而“守舍”好像很多人就没有那么在意了。新旧年交替的时刻被称为是夜半时分,守岁的“守”,即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希望之意。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而年三十守岁的真正意义就在于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从这一年的年末吃饭到第二年的年初,这样寓意着未来一年大家还都是团圆的,这也是这种习俗一直保存下来的最重要的原因。
小编有话说:前几天听到一句话是“过年,在城市是放长假,在农村才是春节”。确实是如此,最明显的一个差别就是准备年货了,在大城市里面,过年的时候准备年货只能去超市里面,其实感觉好平日里逛超市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农村过年准备年货是赶大集,在年前的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里,每隔一天会有一个赶集日。一般是在镇上有,到这一天各个村子的人们都会来到镇上买年货,对联、贴画、鞭炮、糖果水果干果、割肉、买菜,红红火火,虽然都是在户外,但是人们的热情却一点没有因为寒冷而减弱。买好年货,坐上回村的三轮车。这样的过程才是过年。
小编认为过年还是要有一点仪式感,大家觉得呢?
本文关键词:除夕守岁有什么用,除夕老人守岁的意思,除夕老年人守岁寓意什么,除夕老年人守岁寓意着什么,老人守岁的意义。这就是关于《除夕老年人守岁寓意,年俗日记:除夕夜熬一宿》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